二、发展国防体育
- 国防部颁发了体育训令,指示道:各军兵种建立健全体育机构,在团以上单位配备专职体育干部。
- 1958年5月29日,周恩来接见了国家体委负责人,谈了他对国防体育的一些设想。
- 1958年8月,全国规模的航海模型比赛,在北京龙潭湖举行。面对这场比赛,贺龙异常兴奋地说:我们要建设一条强大的海上铁路。
贺龙在军队中开展体育运动
1954年4月13日,贺龙就在军队中开展体育运动问题,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表了《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指战员的广播词》,指出:
人民解放军要完成现代化建设,以有力地防御帝国主义的侵略,保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除了必须从政治上、军事上以及文化科学水平上继续作一系列努力外,还必须在部队中大力提倡体育运动,加强体育锻炼。使每个同志都能够更好地掌握现代的作战技术,使每个同志都能够高度地发扬现代作战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连续性和艰苦性,以便克敌制胜。
要做到这一点,没有坚强耐劳的体魄,没有机动、敏捷的体能,没有勇敢、坚毅和集体主义的精神是不可能的。而体育运动是实现上述身体条件的重要手段之一。
此外,贺龙还一再要求:
多多提倡适应军事需要的各种体育活动,首先使部队中的所有成员都组织到一定的体育活动中来。
大量培养专业的和业余的体育干部。
贺龙以广播词的形式来呼吁全军开展军队体育运动,在中国还是第一例。
不久,国防部颁发了体育训令,指示道:
各军兵种建立健全体育机构,在团以上单位配备专职体育干部。
其实,早在1952年就已经颁发过第一道“体育训令”。
那时,是根据贺龙的指示,西南军区李达副司令员于1952年11月18日主持召开了成立西南军区体育指导委员会和体育工作队的筹备会议,研究了体工队的编制人数、指导人员的聘任、场地、宿舍、生活待遇等项问题。
19日,由军区文化部部长陈斐琴、副部长任剑青向贺龙写了会议简报。
贺龙阅过简报之后,立即复信道:
斐琴同志:
体育会议简报已闽悉,望按此执行,不要拖延!另关于体育训练团的训练,可多将苏联体育影片演出给他们看。增加一些必要的设备,如练足球的小场子等。多向苏联影片中所介绍的训练方法学习。
贺龙
11月23日
1952年12月5日西南军区正式颁发了《关于开展部队体育运动、增强体育教育与建设的指示》:
军区体育指导委员会,业已正式成立。
以李达、王新亭、李夫克、黄立清、余秋里、孟敬宇、张之槐、陈斐琴、许志奋、王焕如、王敏昭、任剑青、潘阳泰等同志组成之,以李达同志为主任委员,王新亭、李夫克两同志为副主任委员。以陈斐琴、许志奋同志为正副秘书长。
军区成立专业体育工作队,选拔全军区的优秀选手和身体高大强壮并有培养前途的人员集中训练。全队编制干部及队员人数定额为200人,即以以前赴京代表之一部为基础,逐渐选拔优秀以充实之。该队以张之槐同志兼任队长,以许志奋同志兼任政治委员。另设专职副队长、副政委。工作队的教育训练任务。以兼顾培养优秀选手与普及部队体育运动为方针。并在此基础上得以逐步提高。为达到此目的,工作队又须经常的定期的轮番深入部队表演示范,以指导与推动群众性的体育运动。
此外,这一文件还规定:
各级军区亦须成立专业体育工作队。其编制人数暂定云南、四川两军区各80人;贵州军区60人;西康、西藏两军区各40人。
体工队的教育、训练课程的比例为:政治教育10%左右;体育业务教育60%。
体工队的伙食标准是“小灶每人每日加鸡蛋2个、牛奶1磅、月加白糖1斤”。
文件还对各军区亦应成立体育指导委员会规定道:
部队中之体育教育,需从两方面着手,根据部队训练需要,选择项目,大力提倡,与军事教育相结合,与俱乐部活动相结合。
这是西南军区成立后的第一项“体育训令”。
可以说,军队中的体育运动,无论是一般体育还是军事体育,对于提高战斗力,增强国防力量,都有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
其实,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体育运动,早从红军时期就已开始,有着优良而深远的传统。
因此,对于贺龙这位行伍出身的元帅来说,领导军队体育工作,可谓是驾轻就熟。
不同的是,贺龙以前只是领导一个方面军或西南军区的体育工作,而当他担任国家体委主任之后,加在他肩上的重任,则是全国军民的体育运动,其中军队人数就达到数百万。
1955年,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设立了体育局。但局长的人选却一直是个问题。
对此,贺龙对训练总监部的负责人说:
查查韩复东在哪里?调回来当局长。
此时,韩复东已经担任了第一二一师师长,兼广东汕头警备区司令员。
对于贺龙提议他当局长一职,他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恐怕难以胜任,便对贺龙说:“我年纪大了,恐怕不能再搞体育工作了。”
贺龙说:“这可不能从兴趣出发呀!我这么大年纪了,党中央、毛主席还叫我当体委主任。我不是从兴趣出发,这是党的事业。让你来又不是让你上场打球,是来当体育局的局长,领导军队的体育工作。你才30多岁,不但要来,而且一定要搞好。”
另外,贺龙还对韩复东说:
体育和国防的关系更是密切的,陆、海、空军都要有好的体力。飞行员一小时飞行几百公里,以至上千公里,没有体力怎么行?
搞好体育训练,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一项重要物质基础体育出战斗力。
此后,贺龙对于在军队中如何开展体育运动的问题,想过许多简便易行的方法。他经常对部队体育干部说:“要多用脑子,要冲破条条讨论问题”。
贺龙还指出,部队除了搞正规的专业训练外,还可以利用中国河流多、水库多的特点,开展强渡、游泳、武装泅渡、撑竿跳、跳远、百米跑、万米跑、马拉松等简便易行、对作战又有实用价值的活动。
贺龙认为:技术兵种越发展,越需要体育。军队抢占要点,防突击、防空降、抓特务等,都需要跑得快。碰到小河,撑根竹竿即可跃过。
在韩复东就任体育局局长之后,他立即按照贺龙的交代,着手进行体育与战斗力关系的调查研究。
1957年,韩复东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体育运动》一文,并公布了一些数字。文章说道:
空军某师飞行员,经过两个多月的体育锻炼,臂力增强的占71%,反应增快的占80%,握力增大的占66.6%,心脏功能增强的占74%。
福建部队某部姜玉培所领导的侦察排,全排官兵都能负重40公斤游泳1万米。防空军高射炮兵某连一战士过去装填31斤重的炮弹入膛,只装23发两臂就累酸了。经过体育锻炼后,可以装到323发。
可以说,在进入国防体育建设之后,这样的实例是举不胜举的。
其实,早在1953年,解放军在广州就建立了体育学院和解放军“八一”体工队,贺龙对此非常重视,并且加以无微不至的关怀。
而公安部队的体育代表队,则是在邓小平和贺龙的提议与支持下建立起来的。
1959年8月3日,贺龙在的《关于公安系统体育工作致中央书记处的信》中说:
完全同意健全和加强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公安体育协会的组织和工作。
同意公安系统建立各种体育代表队。
公安系统的体育经费应适当增加。
“八一”体育工作队建队之初,人才极为缺乏。因此,总政治部的负责同志想找西南军区要,又怕贺龙舍不得给。
谁知,贺龙一听说这件事,便说道:“‘八一’队是代表全军水平的,军区应该支援‘八一’队。”
这样,在贺龙的大力支持下,由西南军区“战斗”队向“八一”队输送了一批优秀运动员,有的到“八一”队担任队长,有的担任教练,还有不少运动员后来成为“八一”队的骨干。如,陈正绣、叶天、刘群、温小铁、胡景全、阀永伍、杜云礼、李代铭、叶佩琼等人。
但是,当国家队需要用人,想要给“八一”队选调一些优秀选手时,有的部队负责人却不愿割爱。
对此,贺龙毫不客气地对这种不顾大局的态度给予了批评,并责成其必须把运动员调给国家队。
可以说,“八一”队是贺龙亲手培育的优秀运动队之一。“八一”队的运动员们经常受到贺龙的接见和教诲。
贺龙元帅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他对“八一”队的要求极为严格,即所谓爱之愈深,责之愈严。因此,“八一”队在各种比赛中,都取得过好成绩。
比如,在1953年,解放军代表队在全国球类比赛中获得男女篮排球和足球的5个冠军,成为了一支久负盛名、驰誉海内外的运动队。
同年,在全国田径、体操、自行车运动大会上,部队的运动员取得了总分第一名。
解放军的体育工作,一直居于全国一流水平,对国家队也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从1951年到1956年,全军已有30万人参加“劳卫制”测验,有24万人获得了一级和二级证章;为国家输送了优秀运动员54名,被选为国家混合队的55名。
“八一”队参加国际比赛达141场;在全国举重、游泳、自行车等项目中,解放军选手打破全国纪录329次。
在1957年国家体委公布的各项运动健将中,解放军中就有陈镜开、余邦基、许敏、刘敬仁、陈孝彰、林锦珠、叶佩琼等31名运动员。
中国第一次打破世界纪录的,是解放军举重运动员陈镜开。中国运动队第一次战胜外国国家队的,是一九五五年解放军女子排球队战胜保加利亚队。
由于“八一”队在全国各类比赛中,经常名列前位,有一个时期便产生了骄傲的思想,作风也变得松弛。因此,“八一”队的一支球队在一次国际比赛中,怯阵败北。
对此,贺龙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国内比赛称老大,现在成什么样子?不要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贺龙转而又对一名从西南军区“战斗”队调到“八一”队当领队的同志说:“看看,你把球队带成了什么样子!再这样下去,我就撤你的职!。”
由于贺龙及时的关怀与教诲,这才挽救了“八一”队,给了健儿们奋发向上的动力。
“八一”队员们认为,贺龙所给予的严格训练与顽强战斗的作风,是“八一”队取得各项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959年5月6日到16日,为了检阅解放军的体育水平和选拔参加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选手,在北京先农坛主赛场举行了第一届全军运动会。
贺龙邀请了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毅、罗荣桓、林伯渠、罗瑞卿、谢觉哉、李济深、沈钧儒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观看。
参加比赛的有16个代表团的1万名运动员。比赛中除设有第一届全运会规定的全部项目外,还增加了武装泅渡接力和军事实用项目。
在这次运动会上,运动员们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有28人次超过16项世界纪录;16人次、2个队超过2项国际友军运动会纪录;101人次、6个队打破或创造了50项全国纪录。
贺龙阐述发展国防体育
1954年12月,贺龙在中共中央军委会议上,作了关于《开展群众性的军事教育和国防体育工作,为加强国防培养强大的后备力量》的专题发言。他阐述了关于开展国防体育的重要意义:
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间建立一个群众组织,来开展群众性的军事教育和国防体育,使广大的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和少年,不脱离生产和学习,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各种生动的形式来系统地学习一些基本的军事和技能,锻炼身体;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提高革命警惕性,培养爱军拥军以至树立起自愿献身祖国国防事业的思想和志愿。
这样,不仅是为义务兵役制创办了一所很好的业余预科学校。一到入伍的时候,就可以提高正规训练的质量。同时也为服役期满退伍的青年准备了经常复习和继续提高自己军事知识和技能的场所,使得一个正常的公民,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和发展自己的战斗能力。对国家来说,也是一个最经济和容易普及的办法。
新中国的军事教育和国防体育活动,从1949年就已经开始。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只组织了少数几个项目。为迅速、全面开展这项运动,因此贺龙作了这个报告。
贺龙在会议上,介绍了苏联开展国防体育和设立相应机构的情况之后,接着说道:
1951年,刘少奇同志曾指示肖华和刘亚楼同志,根据苏联的经验,考虑在我国建立航空化学志愿学会一类的组织,来着手培养国防后备力量。
经周总理批示,同意先筹建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重点试办。
1952年6月,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的同时,在北京建立了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
3年来,还先后在青岛建立了“青岛航海俱乐部”,在成都建立了初级滑翔站和重庆跳伞运动站,并以这3个城市为重点,分别试办了航空模型、无线电和军事野营等10项军事活动。……参加学习军事技术和国防体育活动的青年总共5万多人。
此外,贺龙还列举了全国70个城市中开展滑翔、划船、航海、舰船模型、射击、摩托车、无线电和军事野营等活动,并提出:
从今年10月起,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在北京举办13城市,即北京、天津、沈阳、哈尔滨、长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重庆、成都、西安、呼和浩特的国防体育专业干部训练班,训练航空模型、射击、摩托车这3项运动的指导员和教练员53人。
并在其中的8个城市,即北京、天津、沈阳、上海、南京、武汉、广州、重庆建立摩托车运动俱乐部,开展摩托车运动。
明年准备在北京造一座跳伞塔,在广州着手筹备新建一个航海俱乐部。1956、1957两年还要再造4个跳伞塔,新建两个航海俱乐部。
今年通过中波技术及技术科学合作协定,协助我国建立一个滑翔站和一个滑翔机制造厂。
贺龙还提出了1955年到1957年中国滑翔事业的初步发展计划和详细的预算。
最后,他建议:“根据具体条件有重点地建立各个种类如航空、航海、摩托车、射击、无线电等俱乐部来对群众及会员进行军事科学技术的宣传和训练。加强军委各部门对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在人力、物资、场地各方面的支持。”
1956年,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改称中国人民国防体育协会,简称为国防体协,先后由蔡树藩和国防部副部长李达兼任主任。
此外,贺龙在提倡国防体育的同时,他对自己的子女也没有放松其对于国防体育的锻炼。
贺龙的长女贺捷生自幼体弱多病,也不大爱参加体育活动。贺龙便要求她要经常参加运动。
有时,贺龙对女儿说:“咱们一块儿做广播操,打打排球,乒乓球。”
有一次,贺捷生在“劳卫制”测验时不及格。
贺龙就勉励女儿说:“你起码要争个及格呀!”捷生从此坚持锻练,体质也逐渐强健起来。
贺龙儿子小龙则是最积极、最有实力的全能型选手。在重庆时,他刚刚会一点“狗刨儿”,贺龙便把他扔到北温泉的游泳池里,并说:“学游泳,没有不喝水的。下去喝几口水,扑通几下就会了。”
到北京后,小龙常和运动员们交往,足、篮、排、羽、网、乒乓等各种球类,他都能上场应付一气。读初中时,他曾因踢足球摔断了腿,石膏绷带还没有去掉,贺龙就让他拄着拐杖去上学,小龙感到非常痛苦。
贺龙就说:“不要娇,要坚持。打仗的时候,带着伤不也一样执行任务吗?我过去靠的是打仗。你们将来要搞建设,靠的是真才实学,非认真学习不可?受点儿伤怕什么!”
小龙也因学摩托车挨过摔。但是,他在射击、刺杀、田径、体操等,成绩都不错。他曾经是全国青少年田径比赛中的“三铁运动员”之一。他和小伙伴们组成的篮球队,经常和国家机关队、外交官家属队比赛,往往是得胜而归。
贺龙有时间的时候,便在一旁助威,说:“谁赢了我都高兴。”
二女儿晓明善长游泳和跳水。贺龙教孩子们学游泳、跳水,非常严格。他搬板凳坐在池边监督,对晓明说:“跳!喝几口水就会了。”有时,贺龙干脆就往水里推自己的孩子。
晓明往往被水拍得胸膛红肿,灌得恶心、呕吐。但是很快就学会了。贺龙爱和她比赛游泳。贺龙虽然水性极好,但却是“狗刨”式的底子,速度快不了。晓明总是让着爸爸。
贺龙一发现,就说:“不能让我,有水平就发挥出来。不论是打球、游泳,搞体育比赛不兴让!”
小女儿黎明是乒乓球高手。周末,全家人能聚到一起时,常常举行家庭乒乓球比赛。优胜者还要打“表演赛”。贺龙和薛明坐在两旁当裁判员。
后来,贺龙想学自行车,但是却遭到全家人的反对,只得作罢了。于是,他又想学滑冰,冰鞋买回来了,但是因为他年纪大了,血压又高,在全家人的劝阻之下,贺龙才没有光顾冰场。
这样,贺龙每天所能坚持的体育项目,就只有“大运动量”的散步,每次都在40分钟左右。可见,贺龙对于体育事业的热爱,以及对国防后备力量的看重。
1958年,国防体协曾同国家体委分开。当年年底,又并入国家体委。
在这一段时期,航海俱乐部、射击场、滑翔学校、航空干部训练班、摩托俱乐部、滑翔机制造厂、航空俱乐部、潜水俱乐部、航海模型俱乐部等相继成立。
可以说,这一切的成果,使新中国的国防体育运动已初具规模。
北京建成第一个大型射击场
1955年10月8日,贺龙致函蔡树藩、荣高棠,提议制定颁发射击运动员证章的章程。
贺龙在信中说:
射击集训队的报告已阅,同意他们的意见。另外,可责成国防俱乐部根据射击运动家、一级射手、二级射手等称号,设计一些类型的证章,并制定出一套颁发证章的章程。
其中可规定:举凡佩戴证章的人,有出入射击靶场、参观、练习等项权利和义务。这样会增强运动员的荣誉感,并将促使其进一步钻研提高。我想这样做是有好处的。
今后体委恐怕也要逐步地设计和颁发运动家、运动健将和各级运动员的一些证章才好。
贺龙认为,在国防体育中,射击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便于普及的项目。
对此,贺龙曾说:“关于国防体育问题,首先要开展射击运动,要使每个人都学会打枪,先学会打汽枪,然后再学会打机关枪。”
国家射击队筹备委员会组成之初,便从部队选调来了近百名神枪手,成立了第一支国家射击队。
贺龙为了选址,带领从南京某军校调来的射击教员钱锦福等,跑遍了北京城郊,终于在风光秀丽的西郊翠微山下选定了北京射击场的场址。
1955年10月,在贺龙的指挥下,终于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大型射击场,也就是北京射击场。
11月17日,在新落成的射击场举行了由中国首次主办的国际射击友谊比赛。
参加比赛的有苏联、保加利亚、波兰、蒙古、朝鲜、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和东道主中国等8个国家的选手。
贺龙两次到北京射击场检查比赛的筹备情况,观看中国运动员的训练。
贺龙在同运动员谈心时,有几名运动员说:“苏联选手的射击技术很高,他们是老大哥,我们赢不了人家。”
贺龙说:“不管老大哥老二哥,比赛场上我们就是要赢。胜了,我们就是老大哥!”这席话,给中国运动员极大的鼓舞与力量。
比赛开始,贺龙请来了周恩来和朱德出席开幕式。
在大会上,贺龙发表讲话说:
人民锻炼自己的身体,只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促进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同时加强我们的国防力量,保卫自己的祖国不受侵犯,使各国人民能够和乎共处。我们的目的,就是和平与友谊。
在比赛中,中国选手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发挥了最好的水平,取得团体总分第四名,男子军用步枪3×20团体和有20发卧射、20发跪射团体亚军,20发立射团体第三名,及女子自选小口径步枪3×20团体和助发跪射、20发生射、60发卧射团体第三名。
其中,李素萍不负众望,夺得女子小口径步枪20发立射的冠军。
中国射击队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取得了这样好的成绩,是极为难得的。
在庆贺友谊比赛闭幕的舞会上,贺龙特地把李素萍带到周恩来身边,介绍说:“这是你的老乡,这次比赛得了冠军。”
周恩来高兴地说:
咱们国家第一次搞这种比赛,成绩不错。要继续努力,戒骄戒躁啊!
此后,北京射击场便成为贺龙常去的地方了。而且,他基本上每个星期天都来,行前也不通知。
在射击场的时候,有时贺龙就站在运动员身旁,观察他们的射击姿势,和他们交谈关于射击技术的专业知识;有时贺龙就搬个藤椅坐在靶场,长时间地看着运动员们进行实弹射击;有时贺龙自己也端起枪来试试枪法;有时贺龙和运动员一同吃饭,在三年困难时期,贺龙还和运动员一起啃窝头。
1956年的一个星期天,贺龙到运动员宿舍看望大家,当他看到运动员们在玩扑克牌,就说:“我也算一个。”
贺龙的话,把运动员们吓了一跳,他们开始紧张起来,在打牌时,不时的出错牌。
贺龙看到运动员很紧张,便笑着说:“看准点,再出错牌,我可赢了。”
贺龙在打牌之余,发现几名运动员脚下的地面非常潮湿,他便放下牌,心疼地说:“脚直接踩着这么潮湿的地上,天长日久,容易得关节炎。”
贺龙当场找来负责后勤的工作人员,说道:“运动员宿舍的地面要设法解决潮湿问题。可以先在桌子腿上装上踏板,让他们把脚放在踏板上。”
贺龙又看了看宿舍,接着说道:“运动员宿舍里烧炉子有灰尘,不利于健康,应改装暖气。”
射击场地处远郊,运动员们平时看不上电影。
对此,贺龙找到附近驻军的负责人,请他们为射击场增加一个放映点。
于是,从1957年以后,运动员们每周便能看上一、两场电影了。
1964年3月29日下午和1965年5月3日下午,这是两个星期天的下午,贺龙曾两次到射击场视察。
这时,贺龙和大家种下的果树已经蔚然成林,与翠微山相映成趣,射击场越显得秀丽异常。
这两次,贺龙都非常仔细的视察。他从队长、教员办公室到运动员、家属宿舍,从靶场、食堂到器材仓库,从主楼前的桃园到楼后的大沟,从篮球场到果树园,从洗漱室到厕所,可以说都去遍了。
在这一路上,贺龙除了谈体育训练外,还作了许多具体指示:
买4架“135”照相机、1架电影摄影机,在训练和比赛时拍摄射击动作,作为教学研究用。家属宿舍住得太挤,不卫生,要尽快解决。运动员宿舍里的收音机质量不好,让无线电俱乐部给组装一些。食堂仓库放置的面粉袋,要和地面有间隙、使空气流通,免得发霉,要先吃下面的,后吃上面的,防止积压久了变质,影响运动员的健康。
贺龙在巡视之后,非常欣慰地说道:“射击场变了,变得很好。种果树可以结果实,有收获。我看,在路旁还要再种些杨树,空地,都可以种上果树。”
接着,贺龙又指着主楼后边的大沟说:“这里要放水,让它成为一条河,养些鲤鱼和草鱼。”
贺龙非常支持射击场自制射击专用枪支,他说:“你们修械室制作的慢射手枪很好,要继续做下去。请转告他们枪做得很好,但要进一步创造与改进。我回去跟李达主任讲,让他再给你们增加一些设备和工人。”
在运动员食堂,贺龙看了饭菜后叮嘱说:“我到运动系吃过一次饭,鸡净是骨头。菠菜里边沙子很多,也没什么味道,搞得不好。你们可一定要搞好食堂工作。”
在贺龙的关怀下,射击场便按照贺龙的指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善。这使运动员无论在训练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安下心来。
此后,国防体协陆续举办了射击俱乐部主任训练班、射击裁判员抓练班和第一次全国射击比赛。并按照贺龙的指示,国防体协制定和公布了射击等级运动员标准。
1957年,中国产生了第一批射击等级运动员,其中有9人获得运动健将称号。
9月,中国射击队在罗马尼亚参加第四届国际友谊比赛时,获得女子自选小口径步枪团体冠军。
陆桂珍、曹靖芬分获该项目单项第一和第三名。刘佳秋获大口径步枪40发卧射亚军,张鈜获男子自选小口径手枪60发慢射和速射两项亚军。
1959年,张鈜在第一届全运会前的选拔赛上,以567环的成绩,超过由苏联选手雅辛斯基创造的小口径自选手枪50米60发慢射566环的世界纪录。
解放军女选手陈蓉,在第一届全运会上,以589环的成绩,超过自选小口径步枪50米和100米各30发卧射的世界纪录。
在第一届全运会上,还有89人149次打破16项全国射击纪录。
1965年,有6人5次超过了4项世界纪录。可以说,射击队在中国体育界是成绩突出的。
青少年开展国防体育运动
1958年初,贺龙亲自写信给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其内容为:
耀邦同志:
青年团关于军事体育工作的7年规划草稿我已经看了,总的感觉是规划数字小了。根据国家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到来,也必然会出现一个文化的高潮,一个体育运动的高潮,人民健康情形需要提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体育事业必须迎头赶上。
第一条规定得很好,应力求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把基层体育协会普遍组织起来。所提发展6000万青年成为会员的问题,最好分别按厂矿、企业、机关、学校、农村的不同情况,再具体地研究一下会员发展数字。
据说各级青年团军事体育部均取消,合并于宣传部门。这样做过早,将严重妨碍军事体育的发展。我意应予保留并应加强。请考虑。
贺龙在信中所提到的“文化高潮”和“体育运动高潮”必将伴随着“经济建设高潮”而出现的观点,是极为精辟的。
另外,信中所体现的贺龙对国防体育的重视和一些具体意见,在当时对鼓励青少年参加国防体育运动,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其实,许多国防体育项目,如航海、航空、无线电等,都需要较好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基础,培养运动员也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
对此,1959年12月29日,贺龙在体委委员会上说:
国防体育,如无线电、航空、航海等都是科学技术,不懂科学技术不行,要培养技术人才、工程师。体育队伍不仅是一个大的干部队伍;而且也是科学队伍,国防的后备力量。
因此,国防体育就应该在青少年中,尤其是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与实施,才能把我们国家的国防体育建设搞上去。
1960年初,贺龙在举行的全国民兵工作会议上,提出:
过去国防体协不敢下农村,今年要往下深入。
在学校,我们搞夏令营,愿意当空军的到空军去,愿意当炮兵的到炮兵去,愿意当海军的到海军去,愿意学坦克的到装甲兵去,愿意当步兵的到步校去。你在部队里就过寒假了嘛,你愿意回家,搞一个礼拜还可以回家。这比在学校里一个礼拜搞一两个钟头军事课好多了。
此后,国防体协和共青团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吸引了许多青少年和民兵积极参加了国防体育运动,其规模是相当大的,其成绩也是相当可观的。
比如,无线电运动就是一个例子。那还是1958年,全国举办了无线电收发报比赛,并成立了中国人民无线电俱乐部,颁布了《无线电报务运动员等级标准(草案)》。
就在这一年,全国参加无线电活动的人数激增到4.2万人,有184人达到等级运动员标准。
他们曾经在国际快速收发报友谊比赛中,中国队获取团体总分第一名,夺得9个项目中的8个冠军。
11月3日,中国第一部业余电台正式发讯,振惊了世界无线电界,并引起强烈反响。
1961年5月14日,贺龙相邀罗荣桓、罗瑞卿、李达和黄中,来到位于景山公园北端的北京市少年宫,非常高兴地观看了少年滑翔、无线电、航空模型和摩托表演。
1962年11月,贺龙和李达等检阅了参加全国无线电工程制作评比的作品。
这些展品,绝大部分都是青少年运动员自制的,有5%到10%的接收设备达到较好水平。
贺龙对青少年的发明创造特别感兴趣,但是对展品中纯粹仿制外国的“洋玩意儿”则表示不喜欢。
对此,他说;“净摆些洋玩意儿,那是照搬来的。要提倡青少年搞自己的土东西,不一定追求好看。”
据统计,从1956年到1965年这10年中,全国共有137人356次刷新了各项无线电发报的全国纪录。
自肖山秀、李茹琴先后超过国际最高纪录后,使中国的无线电收发报各项成绩全部超过了国际最高水平。
这些优异成绩说明,贺龙要求各项国防体育都打破世界纪录的愿望,是极为有可能实现的。
周恩来提出全民皆体育
1958年5月29日,周恩来接见国家体委负责人,谈了他对国防体育的一些设想:
毛主席提出“全民皆兵”,以减少常备军数量,增加劳动生产率,强国强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意通过“全民皆体育”实现“全民皆兵”。
在周恩来直接关怀下,国防体协的全体人员以组织战役的姿态和速度,加快了国防体育各种项目的基本建设。
国防体协取得各军区和部队的大力支持,从海、空军选调了技术专家到各建设基地指挥设计和施工,部队还以设备和器材相支援。
李达和国家体委航海、航空运动司的曹思慧、冯德宝、李增明、李梓祥等,风尘仆仆,多次往返于福州、青岛、沈阳、安阳、张家口、邢台、密云、怀柔、良乡等地,筹建航空、航海等俱乐部、滑翔学校、飞机场和滑翔机制造厂等。
对此,就在1958年,贺龙在全运会的准备工作第三次会议上号召:明年全运会上,国防体育要力争破世界纪录。从现在起,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没有器材,自己搞工厂。滑翔机制造厂明年要生产一批滑翔机。
缺什么材料,给我一个底子,我去找计委;由黄中分别找赵尔陆,即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森林工业部、化工部、纺织工业部等单位去交涉。
需要准备什么东西,同时也开个单子给我。
贺龙为了解即将从波兰进口的滑翔机生产线和滑翔机,他在波兰访问期间,还专程到克拉科夫参观了滑翔机制造厂。
之后,由于贺龙的威望,体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得到了大批器材和物资,包括飞机。由于上下努力,从而为国防体育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后来,国防体育发展的全盛时期,仅飞机场,就修建了56个。
1958年11月7日,贺龙在北京接见了来华访问的苏联支援陆海军志愿协会主席别洛夫上将,并高兴地接受了他代表该协会赠送的“最高荣誉奖章”。
1959年8月25日,经贺龙提名,李达被任命为国家体委副主任。
1960年夏天,李达受贺龙委托,率领中国国防体育协会代表团出访苏联,考察国防体育,获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1961年4月,为了加强国防体育的领导,国家体委又从部队选调赵正洪担任国家体委副主任,分管国防体育工作。
1960年1月,陈毅在接见民兵工作会议、体工会议全体人员时说道:
体育也是为国家的国防提供优良的体质;要把国防体育和民兵工作结合起来。
由于中共中央、军委和各大军区、省军区、省委的大力支持,国防体育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成绩也颇为突出。
1962年,2.5毫升竞速快艇模型的成绩,超过了第四届国际航海模型的最高成绩。另外,还有40人29次打破了17项全国纪录。
再者,据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吉林、山东、广东等地不完全统计,参加军事野营和三防等国防体育项目的人数,达到了560多万人。
可见,周恩来提出的通过“全民皆体育”实现“全民皆兵”的目标,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强化。
北京举行全国航海模型比赛
1958年8月,全国规模的航海模型比赛,在北京龙潭湖举行。
面对这场比赛,贺龙异常兴奋地说:“我们要建设一条强大的海上铁路。”
在这次比赛中,贺龙邀请陈毅、叶剑英和肖劲光、刘仁等领导人亲临湖畔观看比赛。
前来参观的领导人仔细地欣赏了100余艘小巧玲拢的各种舰舶的外观模型,大家都赞叹不已。
在青少年自行设计的中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模型前,贺龙当即向国家体委和国防体育协会负责人指示道:“比赛后,要组织一支航海模型队到全国各地巡回表演。”
国防体协根据贺龙的指示,在全国规模的航海模型比赛结束后,便从北京、山东、上海、广东等代表队挑选出各类船模20余艘,加上当时的国家摩托艇集训队,共30余人,组成“中央航海模型摩托艇巡回表演队”。
在领队曹思慧的带领下,于9月中旬从北京出发,到各地巡回演出。
他们先后在武汉、长沙、广州、南宁、柳州、桂林、南昌、杭州、上海、南京、济南、天津等12个城市进行表演。
航模运动在人们心目中还是一件比较新鲜的事。各地负责人和体育爱好者听说贺龙派出了一支“舰队”,都表示热烈欢迎。
表演队的各种军舰、游艇、快艇、帆船、大型客轮、货轮等制作精细、逼真,有的以象皮筋作动力,有的以小电动机驱使,有的以无线电操纵,可以放炮、鸣笛、装卸货物、施放鱼雷、烟幕等。
这些新鲜有趣的表演,吸引着无数的观看者。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更是怀着莫大的兴趣与探寻心理,从各地赶来观看。仅长沙一市,观众就达到了20万人之多。
在珠江、漓江、黄浦江、西湖、东湖和大明湖畔,人们也都是擦肩接踵;在长沙、南宁等地,摩托艇的表演尚未开始的时候,在湘江两岸、里江南北,早已站满了热情的观众。
人们对于这个新鲜事务,奔走相告:“贺龙从北京派来了一支勇敢的‘水上轻骑兵’。”
表演队在两个月当中,历尽辛苦,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任务,为宣传和普及航模知识,作出了贡献,受到贺龙和国家体委的表扬。
此外,20世纪50年代的航海运动,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与推广。比如,在1953年建立的青岛航海俱乐部,仅1954年到1955年就有9200多人随船出海体验生活,接受了海军、海洋、航海知识的教育;还有6200多人参加了活动小组和运动队的活动。
可以说,航海的热潮从此兴起,运动员们都积极努力地学习着。
其中,在航海运动中取得成绩最好的要数山东省的航海队。
贺龙每次到青岛,都要来这个俱乐部进行视察,并给予其指导和帮助。
此外,在1959年的春天,贺龙还派李达带领国防体协的工作人员专程去设在山东沿海的青岛、威海、烟台、石岛等航海俱乐部、运动站,以及航空、射击俱乐部进行工作上的检查与指导。
4月21日,李达在返京后,向贺龙递交了书面报告,针对渔民,他提出了一些建议:“灌输一些军事知识,如射击技术、通信联络、侦察识别等,则对于保卫生产和海防设施是有直接意义的。”
可以说,航海国防体育运动的发展,对于保卫国家边防有着重要的意义。
贺龙说滑翔为国防体育重点
1958年夏天的一个星期天,贺龙和蔡树藩专程来到位于良乡的中国人民航空俱乐部视察。
由于没有事先通知,他们四处随意转了一圈儿,才在宿舍区遇到场站科长和飞行队长。
然后,由他们陪同,去宿舍看看望正在集训的跳伞运动员,宿舍中的队员都争先恐后地同贺龙等一行领导握手。
之后,贺龙等人又来到了食堂。当贺龙看到这个设在一间又窄又脏的锅炉房里的食堂时,眉头立刻皱了一皱,极为不高兴地说道:
食堂怎么能设在这儿?俱乐部的领导光顾过星期天了,不知道关心运动员的生活,很不象话!应该建立干部值班制度。
贺龙等领导人视察之后,航空俱乐部的有关领导便着手解决了这个问题。
中国人民航空俱乐部是中国第一个航空运动基地,中国最早的一批跳伞运动员就在这里诞生。
1960年5月,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来华访问,贺龙陪周恩来会见了他。
蒙哥马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经指挥过空降部队,因此提出要参观中国的空降部队。
5月25日,贺龙按照周恩来的交代,安排航空俱乐部的跳伞运动员为蒙哥马利表演,贺龙和李达陪同观看。
蒙哥马利兴致极高地欣赏了中国运动员的精彩表演,为中国出人意料的表演与进步表示祝贺。
5月26日,周恩来为蒙哥马利举行宴会。出席宴会的,有陈毅和杜聿明、王耀武、溥仪等著名人士。另外,贺龙还安排了参加表演跳伞的运动员出席作陪。
周恩来向蒙哥马利介绍杜聿明、王耀武时,风趣地说:“在我国华东战场上,杜聿明和王耀武先生曾经与陈毅交过战。”
蒙哥马利好奇地问;“那么,请问是谁战胜了谁?”
陈毅笑着说:“当然是我胜喽!”
蒙哥马利又问:“双方兵力各有多少?”
杜聿明说:“各有50多万人。”
蒙哥马利又问:“你的部队最后还剩下多少?”
杜聿明说:“最后都跑到陈老总那里去了。”
就在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与杜聿明交谈之时,贺龙把赫建华叫到一边,关切地问道;“你们俱乐部的领导现在怎么样了?关心你们不?运动员宿舍有了吗?食堂迁出锅炉房没有?你们的领导再不关心你们,就给他提意见。如果他不接受,你们就来找我,我给你们撑腰。”
此后,贺龙经常过问航空俱乐部的具体工作情况,还督促赵正洪等国防体协的领导人到第一线了解情况,并一定要解决问题。
运动员们对于贺龙的关怀,深深地记在心里,他们时刻想着贺龙期望国防体育要全部破世界纪录的豪迈气概。于是,他们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刻苦钻研技术,不断汲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勤奋学习,勇攀高峰。
1960年10月,在训练工作会议上,贺龙提出:“以滑翔为国防体育的重点”,其目的在于培养青少年的勇敢精神,普及航空理论如识和初级航空知识。同时,又可以直接向空军输送滑翔员。
对此,贺龙提出开展滑翔运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说:“空军每年需要多少名飞行人员,只要到航空俱乐部去查查档案即可。”
1964年的春天,贺龙指示赵正洪带领一支工作组去蹲点。
于是,赵正洪便带着由17人组成的工作组,经重庆到湖北蹲点两个多月,摸索业余滑翔试点工作和群众性国防体育工作的经验。
贺龙让他们从外地随时向他报告情况。
之后,当贺龙得知重庆航空俱乐部成绩尤其突出时,便在6月下旬的国家体委党组会上表扬说:
重庆航空俱乐部工作做得好,作风也好,要当成标兵来宣传。
1964年8月27日,中国人民航空运动协会在北京成立。贺龙和李达都亲自来到大会,表示祝贺,并对今后的航空运动如何开展,提出了建议。从此,中国的航空运动开始了新的一页。
可以说,航模运动员创造这样好的成绩,绝非偶然。这是由于,贺龙采用“激将法”,以及他对运动员无微不至的关怀,激励着运动员们不断努力,并成为他们奋夺世界之冠的动力。
所以,虽然中国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内全部改写世界纪录,但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
比如,在贺龙对于国防体育建设的号召下,山东省飞机跳伞队教练员郭荣廉,曾在莫斯科举行的社会主义国家飞机跳伞比赛中获得个人定点跳伞冠军,而此时已成为了教练员。
最后,经过他和全队队员的努力,10名队员多次打破飞机跳伞的世界纪录,而他本人也打破了两项世界纪录,从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我国的的国防体育写上了光辉的一笔。
此外,全国各航空俱乐部、滑翔学校作为中国的国防后备力量,也起到不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