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并不可怕
目前对于癌症提倡预防为主,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治疗方法首选手术疗法,其次为化疗、放疗、中医中药。早期治疗的患者经过合理用药,科学配餐,大多数预后都很好。
什么是癌
癌的英文名字为“cancer”,它是一组疾病,其特征为异常细胞的失控生长,并由原发部位向其他部位播散。由于它的快速而无规律的生长,不但消耗人体的大量营养,而且破坏了正常器官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这种播散如无法控制,将侵犯要害器官并引起衰竭,最后导致死亡。通常所讲的“癌症”指的是所有的恶性肿瘤,包括“癌”与“肉瘤”等。其中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叫“癌”,来源于间叶组织(包括结缔组织和肌肉)的恶性肿瘤叫“肉瘤”。
目前对于癌症提倡预防为主,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治疗方法首选手术疗法,其次为化疗、放疗、中医中药。早期治疗的患者经过合理用药,科学配餐,大多数预后都很好。
癌症是如何发生的
癌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其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是,正常细胞并不是在某一天突然变成了癌细胞,而是在长期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等刺激之后发生癌变的。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的过程,受某些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的影响,还有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等。常见的致癌因素有:
1.生物因素 生物性致癌因素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已经证明有30余种150余株病毒可以造成动物肿瘤。病毒能引起人类肿瘤,如C型RNA病毒与白血病有关,单纯疱疹病毒Ⅱ型与子宫颈癌有关,黄曲霉素可以导致肝癌等。
2.化学致癌物 现在已知诱发癌症的化学物质已有1000多种。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日常常见的有:
(1)多环性碳氢化合物 如煤焦油、沥青、粗石蜡、杂酚油、蒽油等,这些物质中含有3,4-苯并芘,是一种重要的致癌物质,烟草中的含量也不少。
(2)染料 如偶氮染料、乙苯胺、联苯胺等,均有较强的致癌作用。
(3)亚硝胺 在自然界存在的数量较少,但通过细菌的作用,在人体内可以合成大量的亚硝胺,是消化系统癌症的重要致癌物质。
(4)其他无机物 如砷、铬、镍等及其化合物,以及石棉均有致癌作用。
3.物理因素 可以引起癌症的物理因素有慢性机械刺激、紫外线、放射性物质、烧伤等。由于义齿和龋齿的长期机械刺激,可以引起口腔癌和舌癌,女性宫颈慢性炎症,易发生宫颈癌等,均和慢性刺激有一定的关系。放射性致癌物质的致癌作用,最明显的例子是日本长崎、广岛两地的原子弹受害者,白血病和皮肤癌的发病率明显地高于其他地区。
4.遗传因素 目前发现,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结肠腺癌、乳腺癌、胃癌等均有较明显的遗传倾向或家族聚集性,应该说某些肿瘤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5.免疫功能 人体具有抗肿瘤免疫功能,如果这种免疫功能强,可以消灭癌细胞;如果这种免疫功能弱,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就容易发生肿瘤。
6.精神因素 肿瘤的发生与精神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的大量临床实践证明,相当数量的癌症患者在病前都有较长时期的不良情绪刺激或突然的重大的事件打击。据调查统计,在食管癌的患者中,有忧虑、急躁等消极情绪者占56.5%;另外还发现在发病前半年有重大精神刺激者占52%。所以有学者说:“情绪可能是癌细胞的促活剂。”
总之,癌症的发生既与外源性致癌因素的性质、强度和作用时间有着一定的关系,也与人体的内在因素有着重要的关系。
怎样及早发现癌症
癌症作为人体的一种慢性疾病,大多数癌症在早期会表现出某些症状或体征,如肿块、疼痛、无原因消瘦、内分泌改变等。即使很轻微,但也可成为早期诊断的一个线索,而且大部分癌症是发生和生长在身体体表或是易于检查发现的部位,为癌症的检查提供了有利条件。
要定期进行体检
健康检查是维护健康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癌症早期发现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现代医疗设备条件的不断更新,癌症检查与确诊也越来越容易。所以,对中、老年人来说,定期体检极为重要;而且应当把防癌体检作为保健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哪些疾病有向癌症演变的危险
人体的某些增生性病变容易演变为癌肿,称为癌前状态,在病理学上称为癌前病变。癌前病变时,虽然增生的细胞已有向癌细胞转变的倾向,但尚未成为典型癌变。而且不是所有的癌前病变都发展为癌,大部分癌前病变在此“悬崖勒马”,长期稳定,甚至“回头是岸”,消退复原。只有相当小的一部分癌前病变继续发展,最终演变为癌。
临床上常见癌前病变有下列几种:
1.黏膜白斑 为发生于黏膜上的局限性的、有光泽而肥厚的白色斑。好发于唇、舌、口腔,少数发生于女阴的黏膜上,有发生口腔癌和外阴癌的危险。
2.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有1.5%~3%的可能演变为胃癌,对于萎缩性胃炎患者应该定期做胃镜检查。
3.宫颈糜烂 宫颈糜烂的女性,其宫颈癌的发病率比宫颈光滑者高2倍。若怀疑患有宫颈癌,应行阴道镜或宫颈活体组织检查。
4.囊性乳腺病 本病多发于30~50岁之间,通常见于乳房发育较小的多产妇,未生育妇女也可出现此病。临床特征为乳房内出现单一或多发的圆形较硬的囊肿,与皮肤、胸肌、筋膜并无粘连,可以推动。大小很少超过3厘米。平均10%可以演变为乳腺癌。
5.老年日光性角化病 多发于面部、手背等暴露部位,有演变成皮肤癌的可能。
6.色素性干皮病 为先天性光敏感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常在幼年时期开始发病,皮肤损害主要发生于暴露部位,预后不良,常死于癌变,如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
7.胃肠道息肉 特别是具有家族遗传性的结肠息肉病,大肠内长出很多腺瘤,至少100个以上,往往在40岁以后,大肠内的这类腺瘤会因癌变而发生大肠癌。
常见癌症的早期信号
任何一种疾病,在发病前夕总会表现某些信号。如果了解这些信号,就可掌握疾病发生的规律、特征,就有可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癌症常见的信号是什么呢?
1.食管癌的早期信号 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疼痛、胸骨后闷胀不适、食管内有异物感或上腹部疼痛,是食管癌的首发信号。
2.胃癌的早期信号 上腹部疼痛,人们习惯叫它“心口疼”。平时一向很好,逐渐发现胃部(相当于上腹部)不适或有疼痛,服止痛、止酸药物不能缓解,持续消化不好,此时应警惕胃癌的发生。
3.肺癌的早期信号 刺激性咳嗽,且久咳不愈或血痰,经服用抗生素、止咳药不能很好缓解,且逐渐加重,偶有血痰和胸痛发生。此种咳嗽常被认为是肺癌的早期信号。
4.乳腺癌的早期信号 正常女性乳房,质柔软。如果触摸到肿块,且年龄是40岁以上的女性,应考虑有乳腺癌的可能。
5.宫颈癌的早期信号 正常妇女的月经每月1次,平时不会出现阴道出血。如在性交后出血,可能是患宫颈癌的信号。性交后出血一般量不多,如果能引起注意,有可能发现早期宫颈癌。
6.鼻咽癌的早期信号 鼻涕中带有少量血丝,特别是晨起鼻涕带血,往往是鼻咽癌的重要信号。鼻咽癌除鼻涕带血外,还常有鼻塞,这是由于鼻咽癌肿块压迫所致。如果肿物压迫耳咽管,还会出现耳鸣。所以,鼻涕带血、鼻塞、耳鸣、头痛特别是一侧性偏头痛,均是鼻咽癌发生的危险信号。
7.直肠癌的早期信号 凡是30岁以上的人出现腹部不适、隐痛、腹胀,大便习惯发生改变,有下坠感且大便带血,继而出现贫血、乏力、腹部摸到肿块,应考虑大肠癌的可能。
8.肝癌的早期信号 右肋下痛常被称为肝区痛,此部位痛常见于肝炎、胆囊炎、肝硬化、肝癌等。肝癌起病隐匿,发展迅速,有些患者右肋下疼痛持续几个月后才被确诊为肝癌。所以右肋下痛应视为肝癌的信号。
9.颅内肿瘤的早期信号 头痛等多发生在早晨或晚上,常以前额、后枕部及两侧明显。呕吐与进食无关,往往随头痛的加剧而出现。头痛、呕吐是脑瘤的常见临床症状,应视为颅内肿瘤危险信号。CT检查有助于确诊。
10.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早期信号 造血系统的癌症,如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常有不明原因的发热现象。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在淋巴结肿大的同时,病人可出现发热、消瘦、贫血等症状。因此,长期原因不明的发热应疑是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信号。
得了癌症怎么办
如果得了癌症,首先思想上必须镇定。然后,寻求真正有经验的治癌专家,求得及时治疗和帮助;其次,必须抓紧时间,“时间就是生命”。要有计划地抓紧安排,使治疗措施一件一件落实到实处,争取好的效果;再次,自己应该增强与癌症作长期斗争的决心,稳定情绪,增强自信心,学会抗癌摄生的各种有效方法,进行自我疗养等等。
为了能使癌症得到有效的控制,癌症一经确诊,患者即应向肿瘤医生咨询,并在医生的帮助下,根据不同癌症的特性、临床表现、病期早晚、病人整体状况以及治疗条件等全面加以考虑和分析,制订合理的治疗计划。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生物调节剂治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等。
癌症可以预防吗
随着人类对癌这一顽症认识的不断深化,逐渐意识到癌的预防是抗击癌症最有效的武器。许多科学研究表明,癌症是可以避免的。1/3癌症可以预防;1/3癌症如能及早诊断,则可能治愈;合理而有效的姑息治疗可使剩余1/3癌症病人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通过下列几种预防措施: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等。
一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或病因预防。其目标是防止癌症的发生。其任务包括研究各种癌症病因和危险因素,针对化学、物理、生物等具体致癌、促癌因素和体内外致病条件,采取预防措施,并针对健康机体,采取加强环境保护、适宜饮食、适宜体育,以增进身心健康,防患于未然。
二级预防
第二级预防或临床前预防、“三早”预防。其目标是防止初发疾病的发展。其任务包括筛检癌前病患或早期癌症病例,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恢复健康。
三级预防
第三级预防,临床(期)预防或康复性预防。其目标是防止病情恶化,防止残疾。其任务是采取多学科综合诊断和治疗,正确选择合理甚至最佳诊疗方案,以尽早扑灭癌症,尽力恢复功能,促进康复,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甚至重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