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癌症的推荐用药

鼻咽癌、甲状腺癌、肺癌、食管癌、骨癌、大肠癌、原发性肝癌、胰腺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急性白血病、淋巴癌的最新化疗方案,针对性极强的中成药、中药单方、中药复方可供选择。

鼻咽癌用药

化疗

鼻咽癌多为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恶性程度高,生长快,易发生淋巴结或血行转移,确诊时多已进入晚期,并有远处转移。放射治疗仅为局部治疗,合并化疗可缩小癌灶或消灭微小癌灶。

1.CF方案 环磷酰胺与氟尿嘧啶均为广谱抗癌药物,对鼻咽癌有一定疗效。常用剂量为环磷酰胺800mg,氟尿嘧啶500mg,静脉注射,每周1次,4~6次为1个疗程。有效率为82.6%。

2.PF方案 联合应用顺铂和氟尿嘧啶对鼻咽癌有较好的疗效。显效快,但缺点为缓解期短。顺铂30mg和氟尿嘧啶700mg,静脉注射。连用5天后休息2周。可用2~3个疗程。此方案用于放疗前可使肿瘤缩小,有效率为93.7%。

3.PFA方案 顺铂20mg,氟尿嘧啶500mg,静脉注射;阿霉素40mg,第1天,静脉注射。3~4周后重复1次。有明显缩小肿瘤作用。

4.PFB方案 氟尿嘧啶500~750mg/次,顺铂30mg/次,静脉滴注,第1、2、3天;争光霉素15mg,肌内注射,第1、5、8、11天。3周后再进行1个疗程。有效率为80%,注意争光霉素过敏反应和肺部并发症。

中成药

1.石上柏注射液 每支2mL,每次2~4mL,肌内注射,每日1~2次;静脉滴注,每次5~8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每日1次,15~20天为1个疗程。

2.豆果丸 每日3次,每次服6~9g,适用于鼻塞、涕血、耳鸣、耳聋症状明显的鼻咽癌患者。

3.干慈丸 每次服3~6g,适用于鼻咽癌头痛、耳鸣、耳聋症状明显者。

4.肿节风制剂 肿节风片,每片0.25g,每次2~3片,每日3次;肿节风注射液,每支2mL,每次2~4mL肌内注射,每日1次,或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注射液5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

5.天冬注射液 每支2mL,每次2~3mL,加入25%葡萄糖注射液40mL中静脉推注,每日2次,30~40天为1个疗程。

中药单方

1.石竹根饮 30~6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用于鼻咽癌。

2.水龙骨(石蚕) 250g,如为干品用60g。将石蚕捣碎,加水煎浓汁,滤去渣,每日l剂,分早、中、晚3次服下。

3.鲜海芋 120~150g。取鲜海芋去皮,切片后以布袋包裹,吊离锅底,加水2500~3000mL,文火煎2小时以上,约成400mL,或以蒸气加热提制,浓缩成煎剂。每次20mL,每日2次。适用于鼻咽癌喉部放疗后反应。

4.石上柏干品 30g(鲜品60g),瘦猪肉60g,加清水6~8碗,煎至1.5碗。每日1剂,分2次服,20天为1个疗程。

中药复方

1.生津解毒饮

组成 茅根30g 麦冬15g 天门冬15g 玄参15g 生地黄15g 藕片30g 金银花9g 黄芩9g 甘草3g 白英30g 沙参9g 党参9g 茯苓9g 紫草根15g 生黄芪9g 白花蛇舌草30g

功能 清热解毒,止血消肿。适用于鼻咽癌鼻出血或血涕,咽灼如火,时头痛,大便干,小便赤者。

用法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来源 福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木馒头汤

组成 木馒头2个 龟板、瓜蒌、夏枯草各15g 金银花、丹参、白蔹、蛇床子各9g 蚤休、牡丹皮各6g

功能 清热化痰,软坚散结。适用于鼻咽癌,鼻部耳下及颈部皆有块物,疼痛剧烈,耳鸣耳聋,咽干口苦者。

常见癌症的推荐用药 - 图1

用法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来源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0,(4)

3.散结消癌汤

组成 昆布、海藻、金银花、黄柏各9g 何首乌、天花粉各18g 蒲公英9g

功能 清热解毒,散结抗癌。用于鼻咽癌。

用法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来源 《湖南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

4.七叶抗癌汤

组成 七叶一枝花50~100g 钩藤15g 生南星50~100g 龙胆草、太子参、夏枯草各15g 泽泻50g 茅莓100g

功能 化痰散结,解毒抗癌。用于鼻咽癌。

用法 水煎,每日1剂。

来源 《抗癌中草药》

5.消瘰汤

组成 川楝子10g 石菖蒲10g 白芍12g 夏枯草30g 生牡蛎30g 玄参12g 生硼砂1.5g(冲)瓜蒌30g 皂刺15g

功能 解毒化痰,消瘰散结。用于鼻咽癌淋巴结转移较明显者。

用法 水煎,每日1剂。

来源 《中医肿瘤学》

甲状腺癌用药

化疗

主要用于分化不良的甲状腺恶性肿瘤。

1.阿霉素 60~75mg,每3周重复。

2.PA方案 顺铂50mg,静脉给药,阿霉素80mg,静脉给药,每3周给药1次。

3.FMA方案 5-氟尿嘧啶,每次400mg,静滴,第1、8日;丝裂霉素4~6mg/次,静滴,第1、8、14日;阿霉素每次20~30mg,静注,第3、14日,每5周重复给药1次。

中成药

1.琥珀黑龙丹 每丸3g,每日服1丸,以热酒或温开水送下。适用于甲状腺癌痰毒内蕴者。

2.敌癌丸 每次10g,每日3次。适用于甲状腺癌热毒盛者。

3.猫爪草注射液 每支2mL,肌内注射,每次2mL,每日1~2次。

4.小金丹 每次1~2丸,每日2次,口服。

5.内消瘰疬丸 每次6~9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中药单方

1.黄药子30g,莪术9g,冰球子9g。水煎,每日l剂,分2次服。适用于淤毒互结型甲状腺癌。

2.乌蔹莓根12g,蒲公英12g,金银花6g,甘草6g。水煎,每日l剂,分2次服。适用于甲状腺癌偏热毒者。

3.夏枯草30g,瘦猪肉100g,加水炖服,可加盐等调味品。每日1剂,分2次服。

4.山慈姑30g,肿节风30g,核桃树枝30g,黄药子15g。水煎,每日l剂,分2次服。适用于痰凝血淤型甲状腺癌。

5.水红花子鲜品3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跟。同时用鲜品适量,捣烂外覆患处。适用于甲状腺癌未溃破者。

中药复方

1.软坚散结方

组成 蛇六谷12g 黄药子12g 海藻12g 昆布12g 玄参12g 地龙12g 蛇莓15g 夏枯草30g 象贝10g

功能 化痰软坚散结。用于甲状腺癌。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来源 《段凤舞肿瘤积验方》

2.天仙散

组成 天仙藤(炒)30g 乳香、没药、醋延胡索、吴萸、干姜各6g 小茴香15g

功能 活血散结,温阳理中。用于甲状腺癌骨转移。

用法 共研细末,每服6~9g,好酒调服,每日2次。

来源 《仁斋直指方》

3.补藤汤

组成 女贞子30g 旱莲草30g 补骨脂30g 骨碎补30g 透骨草30g 鸡血藤30g 络石藤30g 海藻30g 肉苁蓉30g 山药15g 牛膝15g 木瓜15g

功能 滋阴益气,化淤散结。用于甲状腺癌,甲状腺癌骨转移。

用法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4.通气散坚丸

组成 丹参30g 川芎10g 当归12g 海藻15g 莪术10g 白英30g 胆星9g 穿山甲10g 夏枯草15g 干蟾皮3g 龙葵15g

功能 行气散结,化淤除痰。用于气滞血淤型甲状腺癌。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来源 《中西医肿瘤诊疗大全》

5.海莲汤

组成 海藻、昆布各10g 土贝母12g 黄药子10g 牡蛎30g 夏枯草15g 半枝莲60g 半夏10g 料姜石60g 陈皮9g

功能 解毒散结,化淤消肿。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来源 陕西中医研究院

肺癌用药

化疗

小细胞肺癌的化疗 一般认为小细胞未分化癌对化疗最敏感,鳞癌次之,腺癌最差。单独使用化疗,对肺癌效果较差。临床多与手术或(和)放疗联合使用。

1.COA方案 环磷酰胺800mg/m2,静注,第1日;阿霉素40~50mg/m2,静注,第1日;长春新碱2mg,静注,第1日。每3周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

2.EP方案 足叶乙甙80mg/m2,静脉注射,第1~5天;顺铂20mg/m2/d,静脉注射,第1~5日。每3周重复。

3.TEL方案 泰素200mg/m2静脉注射第1日,卡铂AUC6.0mg/mL/min静脉注射第1日,足叶乙甙50mg/d与100mg/d交替口服第1~10日,每3周重复。

4.PI方案 依利替康60 mg/m2静脉注射第1、8、15日,顺铂60mg/m2静脉注射第1日每3周重复。

5.拓扑替康 1.5 mg/m2/d静脉注射第1~5日,每3周重复。

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 晚期不能手术和术后有淋巴受累、血管或淋巴管有瘤栓及低分化者,术后均应化疗,IIIa期术前可行化疗。

1.NP方案 顺铂100mg/m2第1日,29日之后96mg/m2,静脉注射,第1日;诺维本25mg/m2,静脉注射,每周1次。每4周重复。

2.顺铂+紫杉醇 顺铂75mg/m2,静脉注射,第1日;紫杉醇135mg/m2,静脉注射,第1日,连续24小时。每3周重复。

3.GC方案 健择1250mg/m2静脉注射第1、8日,顺铂100mg/m2静脉注射第1日,每3周重复。

4.IC方案 依利替康60mg/m2静脉注射第1、8、15日,顺铂80mg/m2静脉注射第1日,每4周重复。

5.DC方案 泰素帝75mg/m2静脉注射第1日,顺铂75mg/m2静脉注射第1日,每3周重复。

6.易瑞沙 250mg/日口服,直到肿瘤进展或不良反应不耐受。

7.特罗凯 150mg/日口服,直到肿瘤进展或不良反应不耐受。

常见癌症的推荐用药 - 图2

中成药

1.平消胶囊 由仙鹤草、枳壳、郁金、净火硝、白矾、干漆、五灵脂、制马钱子等组成。每片0.21g,每次4~8片,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

2.鹤蟾片 由仙鹤草、蟾蜍、人参等药材提取有效成分。每片0.4g,每次6片,每日3次,可连续服数月至1年。

3.复方斑蝥片 由斑蝥、木通、车前子、滑石等组成。每片0.5g,每次l片,每日2次,3个月为1个疗程。

4.复方青根片 由青蒿、藤梨根、大黄、佛手、野葡萄根、白花蛇舌草、丹参等组成。每片0.5g,每次4片,每日3次,1~2个月为1个疗程。

5.复方半枝莲丸 由半枝莲、露蜂房、山慈姑等组成。每次15~30丸,每日3次,饭后服。

中药单方

1.槐耳(纱布包)30g,生米仁15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脾虚痰湿型肺癌。

2.白梨50g,冬虫夏草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气阴两虚型肺癌。

3.鲜蒲公英200g,捣碎取汁,将药汁直接涂于疼痛部位。适用于肺癌伴有胸痛者。

4.仙鹤草30g,红枣20枚,糯米适量,共煮成粥。每日1剂,早、晚分服。适用于肺癌有痰血者。

5.龙葵60g,去根,首煎留汁1000mL左右,复煎1次,2次煎液对匀。晚睡前、第2天清晨空腹服;适用于肺癌有胸腔积液者。

中药复方

1.枳壳行气汤

组成 枳壳、郁金、仙鹤草、白矾、净火硝各18g 五灵脂15g 制马钱子12g 干漆6g

功能 行气消肿。适用于肺癌属气滞血淤者。

用法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来源 陕西中药研究院

2.消癌汤

组成 西洋参10g 鱼腥草30g 黄芩12g 蜀羊泉30g 薏苡仁30g 丹参30g 瓜蒌30g 当归15g 赤芍15g 白花蛇舌草30g 半枝莲30g 南星10g 蜂房15g 云苓15g 枳壳12g 甘草6g

功能 补气活血,解毒化痰。用于中心型未分化肺癌。

用法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来源 《河南中医》1991,(5):36

3.蒜艾汤

组成 大蒜20瓣 木瓜9g 百部9g 艾叶18g 陈皮9g 生姜9g 甘草9g

功能 祛痰止咳,健胃止吐。用于肺癌咳嗽剧烈,胸痛气短,咳脓样痰者。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来源 《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肿瘤》

4.固金抗癌汤

组成 紫河车20g 瓜蒌20g 夏枯草30g 陈皮20g 薏苡仁20g 莪术20g 山豆根15g 百合15g

功能 祛痰解毒,攻淤散结。用于肺癌,症见咳嗽呈阵发性,痰中泡沫多,胸闷隐痛,纳差者。

用法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来源 《河北中医》1991,(5)

5.胸水方

组成 瓜蒌25g 白术10g 葶苈子15g 大枣7枚 商陆10g 龙葵15g 泽泻20g 陈皮15g 茯苓20g

功能 宽胸利水。用于肺癌伴有胸水者。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来源 《中西医临床肿瘤学》

常见癌症的推荐用药 - 图3

食管癌用药

化疗

食管癌联合化疗多数采用以顺铂和5-氟尿嘧啶为主的方案,并被认为是最佳搭配和标准的联合化疗方案。联合化疗不仅用于治疗晚期食管癌,目前更多趋于与手术或放疗的结合治疗。下面介绍几种主要联合化疗方案。

1.DDP+5-FU 顺铂150mg,静脉注射,第1日;氟尿嘧啶1000mg,持续静脉滴注,第1~5日。

2.DDP+BLM 顺铂150mg,第1日,静脉滴注;博莱霉素15mg,第3~6天,静脉注射。第29天开始第2个疗程,隔6~8周给第3个疗程。

3.DDP+VDS+BLM 顺铂150mg,第1日,静脉滴注;长春地辛4mg,第1、8、15、22日,静脉注射;博莱霉素15mg,第3日或第3~6日静脉滴注,第29日重复疗程。第2个疗程后隔6周注射1次顺铂,隔2周给长春地辛1次,不再用博莱霉素维持。

4.顺铂+氟尿嘧啶+干扰素 顺铂150mg,静脉注射,第1日;氟尿嘧啶1000mg,持续静脉滴注,第1~5日;干扰素α3×106U,皮下注射,每日1次,第1~28日。每28日重复,在完成3个周期化疗后,每隔1个周期给1次顺铂。

5.紫杉醇+顺铂 紫杉醇150mg,静脉注射超过24小时;顺铂100mg,静脉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0μg,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用10日。每21日重复,在3个周期后,每隔1个周期给顺铂。

中成药

1.复方斑蟊素片 由斑蟊素、白及粉、海螵蛸等组成。每片0.5g,每次1~2片,每日3次,1~2个月为1个疗程。适用于中晚期食管癌。

2.利膈含化丸 每丸0.9g,每次含1丸,徐徐进食,每日3~4次。适用于食管癌梗阻者。

3.华蟾素针剂 每次4mL,每日2次,肌内注射,1~2个月为1个疗程;10~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30天为1个疗程。

4.平消胶囊 每次口服4~8粒,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适用于中晚期食管癌。

中药单方

1.冬虫夏草5g,白梨5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阴津亏损型食管癌。

2.活壁虎5条,白酒0.5kg。以锡壶盛酒,将活壁虎泡入,浸泡2~3日即可。每次10mL,每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缓慢吮吸为佳。适用于食管癌完全梗阻者。

3.雪梨1只,丁香5g,梨去核,放入丁香,外用纸包好,煨熟吃。适用于痰气交阻型食管癌。

4.生姜压汁服,或用陈姜末1g,加麝香0.1g用白开水送下。适用于痰淤互结型食管癌。

5.雪梨汁1份,甘蔗汁1份,葡萄汁若干,调匀服。适用于阴津亏损型食管癌。

中药复方

1.石急汤

组成 石见穿15g 急性子9g 法半夏12g 柿霜15g(分2次吞服)西月石6g 生水蛭6g 党参12g 鸡内金6g 炙苏子9g 郁金6g 半枝莲30g

功能 解毒祛淤,理气化痰。用于食管癌,食管有梗塞感,吞食不适,胸腹闷胀者。

用法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来源 《实用单方验方大全》

2.消噎散

组成 三七18g 山慈姑120g 海藻、浙贝、柿蒂霜各60g 制半夏、红花各30g 制乳香、制没药各15g

功能 活血化淤,行气和胃。用于食管癌,症见局部硬肿、剧痛,胸胁胀闷,吞咽障碍者。

用法 将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日服3次,每次服6g。可加蜂蜜适量,以温开水冲服。

来源 《安徽单验方选集》

3.双仁散

组成 鸦胆子仁60g 桃仁120g 干水蛭60g 生代赭石250g

功能 活血化淤,解毒消肿。用于食管癌,症见局部有肿块,吞食困难,胸背疼痛者。

用法 将水蛭、桃仁、生代赭石共研细末,再加鸦胆子仁捣烂,混匀,掺入藕粉内冲服。每日3~4次,每次10~12g。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4.扶正解毒治癌汤

组成 僵蚕15g 玄参30g 夏枯草30g 红枣150g 麦冬30g 莪术10g 金银花15g 壁虎5条 甘草10g

功能 扶正解毒。用于食管癌。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来源 《中医杂志》1993,34(4):211

5.益气养血解毒治癌方

组成 黄芪30g 党参15g 白术9g 山药30g 白芍15g 熟地20g 当归11g 赤芍12g 急性子6g 白花蛇舌草40g 焦三仙各9g 生甘草6g

功能 益气养血扶正,化淤解毒祛邪。用于食管癌气虚血虚,淤毒内结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来源 《癌症治验录》

胃癌用药

化疗

化学治疗是手术治疗的补充疗法。在术前、术中及术后使用,可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和杀伤残存的癌细胞。并作为失去手术机会者的姑息疗法。

术前化疗 消灭微小转移灶,使癌瘤缩小,减轻肿瘤与邻近组织的粘连,而利于根治手术。仅以单独化疗,而不宜联合化疗或强烈化疗。

1.丝裂霉素 每日6~8mg,术前1~2日及术间施行,静注。

2.氟尿嘧啶 每日500~750mg,静注,术前1~2日及手术日施行。

术中化疗 可减少血循环及种植性播散,杜绝医源性播散。选用丝裂霉素10mg即刻静注或腹腔内冲洗后保留。

术后化疗 可抑制癌细胞播散,杀伤残存癌细胞,而提高手术疗效。对失去手术治疗机会者作为姑息疗法。宜采取联合化疗。

1.MF方案 丝裂霉素6~8mg,静滴,1次/周;喃氟啶200mg,3次/日,口服。

2.FAM方案 氟尿嘧啶800mg,静滴,1次/周;丝裂霉素15mg,静滴,1次/周;阿霉素40mg,静滴,第1、4周各1次。

3.EAP方案 足叶乙甙100mg,静滴,第4、5、6日;阿霉素30mg,静滴,第1、7日;顺铂40mg,静滴,第2、8日。1个月后重复1次。

转移性胃癌的化疗

1.TCF方案 泰素175mg/m2/d静脉注射第1日,顺铂20mg/m2/d静注第1~5日氟尿嘧啶750mg/m2/d静脉注射第1~5日,每4周重复。

2.DCF方案 泰素帝75mg/m2静脉注射第1日,顺铂75mg/m2/d静注第1日,氟尿嘧啶750mg/m2/d 24小时持续静滴第1~5日,每3周重复。

3.FOLFOX4方案 奥沙利铂:85~100mg/m2/d静脉注射第1日,亚叶酸钙200mg/m2/d第1~2日,氟尿嘧啶400mg/m2/d静注2小时,600mg/m2/d持续静滴22小时第1~2日,每2周重复。

中成药

1.舒肝丸 每次1丸,每日2次。适用于肝郁气滞型胃癌。

2.复方天仙胶囊 每次2~3粒,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停服3~7天后,可继续服用。适用于胃癌失去手术、放、化疗机会或治疗后复发的晚期患者。

常见癌症的推荐用药 - 图4

3.六神丸 每次20丸,每日3次。适用于淤毒内结型胃癌。

4.木香顺气丸 每次6g,每日2次。适用于胃癌反胃吐逆,大便秘结者。

5.人参香茶片 每片0.3g,每次3片,每日3次。适用于胃癌手术后元气大伤者。

中药单方

1.大黄粉3g,每日2~4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淤毒内结型胃癌。

2.白花蛇舌草、白茅根、生米仁各30g,红糖9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脾胃虚寒型胃癌。

3.大枣10枚,首乌15g,向日葵秆适量去外皮取出白芯5~6g,水煎,喝汤食枣。每日1剂,20~30天为1个疗程。适用于气血双亏型胃癌。

中药复方

1.银花解毒煎

组成 银花30g 公英30g 茯苓12g 陈皮9g 厚朴9g 生半夏9g 海螵蛸9g 浙贝母9g 香附6g 桃仁9g 石斛9g 杷叶9g 竹茹6g 蜈蚣5条 谷芽10g

功能 清热解毒,化淤散结。用于胃癌。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来源 《中医成功治疗肿瘤》

2.六君薏苡三虫汤

组成 党参、半夏、僵蚕、炒白术、九香虫、茯苓各10g 炙甘草、陈皮各6g 生薏苡仁30g 守宫2条

功能 健脾化痰,解毒散结,用于胃癌。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来源 浙江中医杂志,1990,(10):443

3.白蛇六味汤

组成 白英30g 蛇莓30g 龙葵30g 丹参15g 当归9g 郁金9g

功能 行气止痛,活血化淤。用于胃癌,症见胃脘胀痛拒按,不欲饮食者。

用法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同时用蟾酥皮下注射静脉滴注。

来源 北京市肿瘤研究所

4.蟾皮儿茶散

组成 干蟾皮5g 儿茶5g 延胡索3g 云南白药4g

功能 活血散结,行淤止痛,用于胃癌疼痛者。

用法 共研细末,每服1g,每日1次,1周后每服1.2g,2周后每服1.4~1.5g,3周为1个疗程。

来源 《中华肿瘤治疗大成》

5.扶正抗癌汤

组成 潞党参、生黄芪各15g 生白术10g 生苡仁、仙鹤草、白英、白花蛇舌草各30g 七叶一枝花15g 石见穿18g

功能 益气解毒抗癌,用于晚期胃癌术后。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1990,(2):158

大肠癌用药

化疗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氟尿嘧啶疗效较好,是大肠癌的首选药物,可单一化疗或与他药联合化疗。

单一化疗

5-氟尿嘧啶20mg;静注,每周1次,总量达8~10g。因其反应较轻,故可门诊使用;5-氟尿嘧啶20mg,静注,每日1次,共5日,以后减至8mg,隔日1次,直至出现明显呕吐、腹泻等毒性症状时停止。

联合化疗

1.CF方案 氟尿嘧啶600mg,静脉注射,之后用亚叶酸钙30mg,静脉注射。联合应用每日1次,共5日。在第4周、第8周以及以后每5周重复。

2.CMF方案 甲氨喋呤300mg,静脉注射30分钟以上,在24小时时,氟尿嘧啶600mg,静脉1次输入,接着用亚叶酸钙20mg(至少5mg)口服,每6小时1次,共6次。每2周重复。

3.FOLFOX4方案 奥沙利铂:85~100mg/m2/d静脉注射第1日,亚叶酸钙200mg/m2/d第1~2日,氟尿嘧啶400mg/m2/d静注2小时,600mg/m2/d持续静滴22小时第1~2日,每2周重复。

4.卡培他滨单药方案 2500mg/m2口服第1~14日,每3周重复。

5.IFL方案 依利替康125mg/m2/d静脉点滴第1、8、15、22日,亚叶酸钙200mg/m2/d静脉点滴第1、8、15、22日,氟尿嘧啶500mg/m2/d静注第1、8、15、22日,每6周重复。

6.FOLFIRI方案 依利替康150~180mg/m2d静脉点滴30~90分钟第1日,亚叶酸钙200mg/m2/d静脉点滴第1、2日,氟尿嘧啶400mg/m2/d静注2小时,600mg/m2/d持续静滴22小时第1~2日,每2周重复。

7.CAPEOX方案 奥沙利铂:130mg/m2/d静脉注射第1日,卡培他滨850~1000mg/m2/d口服第1~14日,每3周重复。

8.IFL方案+Bevacizumab IFL方案基础上Bevacizumab 5mg/kg静脉点滴,每2周1次。

中成药

1.西黄痧气丸 成人每次服10丸,每日2~3次,或遵医嘱,温开水送下。适用于直肠癌热毒壅滞者。

2.消瘤片 每片0.5g,每次2g,每日3次。适用于大肠癌体实者。

3.抗癌片 每次1片,每日2~3次,饭后服,1个月为1个疗程。适用于大肠癌湿热偏盛者。

4.复方半枝莲注射液 肌内注射,每次5mL,每日2次。适用于大肠癌各期。

5.消瘤净方 由三七、天龙、桂枝、地龙组成。每片含生药1.5g。每次2~3片,每日3次,饭后服用,连续服用半年以上。

中药单方

1.白花蛇舌草60g,白茅根30g,冰糖300g,水煎,当茶饮。适用于大肠癌有便血者。

2.白花蛇舌草、仙茅各30g,水煎。每日1剂,分2~3次服。适用于脾肾阳虚型大肠癌。

3.黄芪50g,皂刺9g,煮粥去渣,每日饮服。适用于大肠癌脾虚者。

4.苦参12g,生地30g,水煎2次。每日早、晚各服1次。适用于肝肾阴虚型大肠癌。

5.败酱草、仙鹤草各3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大肠癌湿热蕴结有便血者。

中药复方

1.山甲苦参汤

组成 炮山甲15g 苦参15g 无花果15g 紫花地丁15g 皂角刺15g 红藤15g 黄连9g 制猬皮9g 木贼草9g 白头翁9g 白蔹9g 蒲公英30g 血见愁12g

功能 清热燥湿,止痛止血。用于大肠癌,症见腹痛、黏液血便者。

用法 水煎,每日1剂,分2次分服。

来源 浙江省杭州市肿瘤医院

2.豆楞汤

组成 紫石英15g 花蕊石15g 瓦楞子30g 山豆根9g 槐角15g。连翘30g 蒲公英15g 牛蒡子15g 大黄9g 木通9g 桃仁9g 金银花30g

功能 解毒软坚,活血止痛。用于大肠癌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或摸到坚硬的结节,有压痛之时。

用法 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来源 《肿瘤中医防治研究》

3.通幽消坚汤

组成 白花蛇舌草、槐角、槐花各35g 龙葵、仙鹤草、地榆各20g 当归、生黄芪、败酱草各10g 穿山甲、昆布各15g 参三七、生大黄各5g 黄药子20g

功能 活血化淤,解毒散结。用于直肠癌,症见黏液便、便血交替出现者。

用法 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来源 《浙江中医杂志》1990,(6)

常见癌症的推荐用药 - 图5

4.硝马丸

组成 火硝15g 制马钱子15g 郁金15g 白矾15g 生甘草3g

功能 解毒散结,消淤逐湿。适用于大肠癌,症见少腹胀满,大便黑、时稀溏者。

用法 将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小。每次服0.3~0.9g,每日3次。黄芪煎水或温开水送下。

来源 《癌瘤中医防治研究》

5.蛇龙汤

组成 白花蛇舌草30g 龙葵15g 红藤30g 大黄9g 牡丹皮12g 鳖甲15g 瓦楞子30g 黄芪30g 龟板15g 薏苡仁30g

功能 清热解毒,软坚泻腑。用于大肠癌腹胀便秘,甚或腹痛拒按,口苦心烦者。

用法 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来源 《癌瘤中医防治研究》

原发性肝癌用药

化疗

全身化疗应用虽较普遍,但效果多不满意。但肿瘤较弥漫,不宜施行手术或放疗者,且肝功能良好,肝硬化不严重,可考虑化疗。以联合化学疗法优于单一化疗。

全身化疗

1.FM方案 5-氟尿嘧啶500mg,静滴,第1~5日、36~40日用;尼莫司汀200mg,睡前口服,第1日用。每10周为1个疗程,可重复应用。

2.MAF方案 丝裂霉素10~20mg,1次动脉注入;阿霉素30~40mg,1次动脉注入;5-氟尿嘧啶500mg,静滴。每周1次。共4~6用。

3.FMeA方案 5-氟尿嘧啶500mg,静滴,第1~5日、36~40日;尼莫司汀200mg,睡前口服,第1日用;阿霉素60mg,静注,每3~4周1次。每5周为1个疗程。

4.索拉非尼(400 mg,2次/日)治疗,每4周为1个疗程。

5.亚砷酸注射液10mg加入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500mL内,每日1次静脉滴注,4周为1个疗程,间隔2周重复用药。

肝动脉内灌注化疗

是目前原发性肝癌化疗的主要方法。其方法为:碘化油3~10mL加半量60%泛影葡胺,再加丝裂霉素10mg或阿霉素30mg,顺铂100mg,上药充分混匀后,在透视下5~10分钟内缓慢注入动脉,注入后用明胶海绵栓塞肝动脉。

中成药

1.肝复乐片 每次10片,每日3次,2个月为1个疗程。适用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2.莲花片 每次6~8片,每日3次,连服5天,停药2天,连服数月至1年。适用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属肝热血淤而正气未虚者。

3.肝乐合剂 每次30mL,每日3次,2个月为1个疗程。适用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4.复方蟾酥片 每次2片,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适用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5.复方木鸡冲剂 每次1袋,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冲服。适用于原发性肝癌正虚热毒内蕴者。

中药单方

1.龙葵30g,夏枯草、银花各1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热毒蕴结型原发性肝癌。

2.鲜白花蛇舌草120g,洗净榨汁,约榨2次,弃渣留汁。对大于50岁者,可将蜂蜜30g和入汁中,小于50岁者,用开水冲食盐少许和入汁中,盛以瓷碗或茶缸,隔水炖热,温服。每日1剂,分2次服。

3.茵陈15g,红糖60g,水煎,代茶频饮。适用于热毒蕴结有黄疸者。

4.蜈蚣10条,金银花10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原发性肝癌热毒淤积者。

5.败酱草50g,鲜鸡蛋2只,先将败酱草加水适量,制成卤。取败酱卤300mL,放入鸡蛋煮熟后,喝汤吃蛋。适用于热毒蕴结型原发性肝癌。

中药复方

1.七参散

组成 三七、丹参、白英、龙葵、山豆根各500g 儿茶、蜈蚣各50g 蟾酥10g

功能 活血化淤,清热解毒,适用于肝癌,症见胸胁疼痛,肝区可触及凹凸不平包块者。

用法 将上药共研细末,每日3g,分3次服。

来源 《肿瘤临床备要》

2.青金三甲汤

组成 牡蛎15g 龟板15g 鳖甲15g 山豆根10g 地龙12g 郁金15g 红花9g 川楝子18g 牡丹皮9g 大青叶30g 贯众15g 丹参30g 大枣10枚

功能 软坚散结,活血化淤。用于肝癌胁下硬痛者。

用法 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来源 《癌瘤中医防治研究》

3.石白汤

组成 石见穿9g 白花蛇舌草30g 丹参、八月札、平地木各15g 广郁金、荷包草各15g 半枝莲30g

功能 清热解毒,行气止痛。适用于肝癌黄疸,肝区胀痛,食欲不振者。

用法 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来源 《实用单方验方大全》

4.行气活血汤

组成 柴胡、三棱、陈皮、王不留行、焦三仙各12g 白芍20g 郁金、丹参、茵陈各15g 莪术24g 白术10g 甘草3g

功能 疏肝解郁,行气活血兼清湿热。用于原发性肝癌,腹水。

用法 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常见癌症的推荐用药 - 图6

来源 《四川中医》1987,(2):36

5.白蛇干蟾汤

组成 白花蛇舌草30g 忍冬藤30g 车前子30g 干蟾皮12g 皂角刺12g 橘叶12g 枸杞子15g 大腹皮15g 八月札12g 茵陈12g 生山楂12g 瓜蒌15g 丹参15g 党参10g 黄芪10g 生麦芽15g

功能 扶正祛淤,解毒消坚。用于肝癌。

用法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来源 《抗癌中草药制剂》

胰腺癌用药

化疗

胰腺癌对化疗不敏感,而且晚期患者因其伴有严重消耗性症状,难以忍受足量的化疗。但晚期胰腺癌或手术前后病例均可进行化疗。

单一化疗

1.5-氟尿嘧啶 800mg,连续输注给药。

2.双氟胞苷(健择)1000mg,静脉注射,每周1次,连用7周,休息1周,第2疗程起连用3周,休1周。

联合用药

1.SMF方案 链脲霉素1g,静脉注射,第1、8、29、36天;丝裂霉素15mg,静脉注射,第1日;氟尿嘧啶800mg,静脉注射,第1、8、29、36日。每8周为1个周期。

2.FAM方案 氟尿嘧啶800mg,静脉注射,第1、8、29、36天;阿霉素30mg,静脉注射,第1、29天;丝裂霉素15mg,静脉注射,第1天。每8周为1个周期。

中成药

1.小金丹 每次2~5丸,每日2次,1个月为1个疗程。适用于胰腺癌疼痛者。

2.软坚散 每次3包,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适用于中、晚期胰腺癌。

3.消瘤片 每次5~6片,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适用于各种胰腺癌痛。

4.一粒止痛丹 每次1粒,每日3次,或痛时服1粒。适用于胰头癌疼痛甚者。

中药单方

1.白毛藤、垂盆草各3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湿热蕴结型胰腺癌。

2.菝葜 60~120g,上药研成粉末。每次3g,每日3次。适用于胰腺癌属邪毒内结、气血亏虚者。

3.生薏苡仁 120~150g,上药研成粉末。每次3g,每日3次。适用于胰腺癌属脾虚湿盛,或痰郁化热者。

4.猕猴桃根1000g,按常规方法制成1000mL糖浆,分2周服完。适用于肝郁气滞型胰腺癌。

中药复方

1.祛淤散结汤

组成 蒲公英30g 夏枯草30g 平地木30g 龙葵30g 枸杞子30g 红藤30g 丹参15g 干蟾皮12g 香附12g 炮山甲12g 八月札12g 郁金9g 川楝子9g 广木香9g

功能 清热解毒,祛淤散结。用于淤血内结型胰腺癌。

用法 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来源 《抗癌中草药制剂》

2.茵陈莪甲汤

组成 茵陈30g 栀子12g 大黄8g 莪术15g 甲珠15g 半边莲15g 公英30g 地丁30g

功能 清热解毒,活血化浊。用于胰腺癌,肝胆湿热型。

用法 水煎,每日1剂。

来源 《百病良方》

3.青黛牛黄散

组成 青黛12g 人工牛黄12g 紫金锭6g 野菊花60g 珍珠母90g 山甲90g

功能 清热解毒散结。适用于胰头癌。

用法 共研细末,每服3g,每日3次。

来源 《千家妙方》

4.鳖蛇六君汤

组成 党参10g 茯苓12g 当归10g 白术10g 陈皮10g 大腹皮12g 玉竹15g 北沙参20g 生鳖甲(先煎)20g 木香3g 砂仁(后下)9g 熟地15g 山药20g 炙甘草3g

功能 益气养阴,解毒散结。用于胰腺癌气血亏虚者。

用法 水煎,每日1剂。

来源 《辽宁中医杂志》1986,10(7):34

5.茵陈术附汤

组成 茵陈30g 白术9g 熟附片9g 茯苓30g 桂枝6g 泽泻15g 大腹皮15g 生姜片6g 枸杞子12g

功能 温阳行气,利水消肿。用于胰头癌黄疸水肿者。

用法 水煎,每日1剂。

来源 《湖南中医杂志》1987,(6):20

乳腺癌用药

化疗

乳腺癌是实体肿瘤应用化疗最有效的肿瘤之一。化疗适用于有淋巴结转移的ER、PR阴性病人或姑息手术后的晚期病人。临床常采用联合化疗。

1.AC方案 阿霉素80mg,静脉快速注射;环磷酰胺800mg,静脉注射;每3周重复,共用4个周期。

2.CAF方案 环磷酰胺100mg,口服,第1~14日;阿霉素30mg,溶于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第1、8日;氟尿嘧啶750mg,静脉注射,第1、8日。每28天重复1个周期,共用6个周期。

3.CMF方案 环磷酰胺100mg,口服,第1~14日;甲氨喋呤50mg,静脉注射,第1、8日;氟尿嘧啶750mg,静脉注射,第1、8日。每28天重复1个周期,共用6个周期。

4.PA方案 泰素:200mg/m2/d静脉点滴3小时第1日,阿霉素60mg/m2/d静脉注射第1日,每3周重复。

5.DA方案 泰索帝:75mg/m2/d静脉点滴1小时第1日,阿霉素50mg/m2/d静脉注射第1日,每3周重复。

6.GC方案 健择1000mg/m2静脉注射第1、8日,顺铂75mg/m2静脉注射第2日,每4周重复。

内分泌治疗

1.三苯氧胺 10mg口服,每日2次,或20mg口服,每日1次,连续5年。

2.瑞宁得 1mg每日口服,直到疾病进展。

3.来曲唑 2.5mg每日口服,直到疾病进展。

4.诺雷德 3.6mg皮下注射28日1次,3~6次为1个疗程。

HER-2过度表达的

1.AC基础上赫赛汀首次量4mg/kg,维持量2mg/kg,每周1次直到疾病进展,适于过去未用过蒽环类者。

2.泰素175mg/m2/d静脉点滴3小时第1日,每3周1次赫赛汀首次量4mg/kg维持量2mg/kg,每周1次直到疾病进展,适于过去用过蒽环类者。

3.泰素175mg/m2/d静脉点滴3小时第1日,卡铂AUC6静脉注射第1日,每3周1次,赫赛汀首次量4mg/kg,维持量2mg/kg,每周1次直到疾病进展,适于过去用过蒽环类者。

中成药

1.慈桃丸 每丸重6g,每次1丸,每日2次,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适用于各期乳腺癌。

2.小金丹 每丸重0.6g,每次2丸,每日2次,连服2个月为1个疗程。适用于各期乳腺癌偏于淤毒内结者。

3.犀黄丸 每丸重0.3g,每次3g,每日2次,2个月为1个疗程。适用于热毒淤结型型乳腺癌。

4.结乳膏 每张重3g,外用,温热软化贴患处。适用于肝气郁结或痰淤互结型乳腺癌。

5.舒肝丸 每丸重9g,每次1丸,每日2次。适用于肝郁气滞型乳腺癌。

中药单方

1.益母草鲜品2500g,切碎,水煎浓液,频频外洗患处。适用于乳癌未破溃者。

2.青橘皮2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肝气郁结型乳腺癌。

3.半枝莲30g,金刚刺30g,白花蛇舌草3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乳腺癌红肿疼痛者。

4.猕猴桃根75g,加水1000mL,煎煮3小时以上,每日1剂,10~15日为1个疗程,休息3~5日再服,共4个疗程。

5.猫爪草、蛇莓、牡蛎各30g,夏枯草9g,水煎,每日1次,分2次服。适用于肝气郁结型乳腺癌。

中药复方

1.十六味流气饮

组成 当归10g 人参10g 白芍10g 黄芪20g 桔梗10g 川芎10g 枳壳10g 厚朴10g 白芷10g 苏叶10g 防风10g 乌药10g 槟榔10g 官桂4g 木香4g 甘草6g

功能 疏风解郁,补益气血。适用于早期乳腺癌属肝郁气滞、气血两虚者。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分服。

来源 《万病回春》

常见癌症的推荐用药 - 图7

2.香贝养荣汤

组成 土炒白术12g 人参6g 茯苓6g 陈皮6g 熟地6g 川芎6g 桔梗3g 当归6g 贝母6g 香附6g 白芍6g 甘草3g

功能 益气养血,理气化痰。适用于乳腺癌属气血双虚、正气大衰者。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分服。

来源 《医宗宝鉴》

3.矾酥丸

组成 穿山甲30g 蜈蚣20条 雄黄30g 白矾30g 龙胆草30g 仙鹤草60g 西红花15g 蟾酥3g 桃仁15g 鸡内金30g

功能 攻毒化淤,活血散结。用于乳癌溃烂,流脓血,或疼痛、肿块上面的皮肤发硬变紫,全身发热时。

用法 上药共研细粉,水泛为丸,如绿豆大小。每次服1.5~3g,每日3次。黄芪煎水送下,或开水送下。

来源 《癌瘤中医防治研究》

4.郁玫慈姑汤

组成 川郁金10g 玫瑰花10g 青皮、陈皮各8g 橘叶、赤白芍、山慈姑、僵蚕各10g 当归15g 瓜蒌30g

功能 活血解毒。用于治疗乳腺癌。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来源 《中医肿瘤学》

5.蜈蝎散

组成 蜈蚣10g 全蝎10g 穿山甲12g 海马10g

功能 活血解毒。用于治疗乳腺癌。

用法 上药焙干研末,每日2次,每次1g,黄酒送下。

来源 《肿瘤的辨证论治》

宫颈癌用药

化疗

用于较晚或晚期者,有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的姑息作用。与手术或放疗联合应用可扩大手术适应证,防止转移,促进放射敏感性,增加放疗疗效。但目前化疗效果不理想,缓解率低,缓解期短。

单药化疗

顺铂60mg,每3周1次;或30mg,连用5天为1个疗程,间歇3周,进行第2个疗程。

联合化疗

1.FAP方案 5-氟尿嘧啶750mg,静滴,第1~3日;阿霉素60mg,静脉推注,第1日;顺铂60mg,静滴,第1~3日。

2.BM方案 博莱霉素5mg,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第1~7天;丝裂霉素10mg,静脉推注,第8日1次。

中成药

1.愈带丸 每次3g,每日2次。适用于寒湿阻滞型宫颈癌。

2.抗癌乙片(丸) 每片0.5g,每次5片,每日3次。适用于宫颈癌。

3.参茸丸 每次服1丸,每日2次,早晚温开水或淡盐水送服。适用于子宫颈癌属肾阳虚者。

中药单方

1.垂盆草、白英各3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湿热淤毒型宫颈癌。

2.斑蝥2只,鸡蛋1个,将斑蝥去头足放入鸡蛋内,文火烧熟,去斑蝥吃鸡蛋。每日2个,连服5天,停5天,再服。适用于各型宫颈癌。

3.仙鹤草、败酱草各5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宫颈癌有阴道出血者。

4.槐树菌,每次6~1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湿热淤毒型宫颈癌。

5.薏米仁500g,三七150g,共为细末。每次15g,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适用于气滞血淤型宫颈癌。

常见癌症的推荐用药 - 图8

中药复方

1.柴胡四物加味汤

组成 柴胡6g 当归6g 川芎6g 白芍6g 熟地6g 椿皮6g 白果6g

功能 补虚扶正,化淤解毒。适用于晚期子宫颈癌,属淤毒积聚胞宫,气血失调者。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分服。

来源 《千家妙方》

2.蜈蚣软化汤

组成 蜈蚣3条 全蝎6g 昆布24g 海藻24g 当归24g 续断24g 半枝莲24g 白花蛇舌草24g 白芍15g 香附15g 茯苓15g 柴胡9g 云南白药2g(吞服)

功能 理气化淤,软坚解毒。适用于宫颈癌,症见阴道出血,少腹积块、胀痛、心烦易怒者。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分服。

来源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3.蜀红汤

组成 蜀羊泉18g 大枣5枚 明党参5g 红茜草3g

功能 清热解毒。适用于治疗宫颈癌糜烂型和菜花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分服。

来源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4.紫石英汤

组成 党参12g 黄芪15g 鹿角片9g 紫石英30g 赤石脂15g 炒阿胶6g(烊冲)当归身12g 白芍12g 炮姜3g

功能 益气养阴,软坚消结。适用于宫颈癌,症见少量阴道出血,少腹坠胀,腰酸膝冷,神疲乏力者。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分服。

来源 《肿瘤单验方大全》

卵巢癌用药

化疗

化疗是卵巢癌常规治疗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术后患者能否长期存活的关键性措施。因卵巢癌有早期盆腔扩散的特点,多疗程化疗可提高近期疗效,术前化疗可提高癌瘤的切除率,术后化疗为提高疗效的关键。

单一化疗 用于早期病例和巩固疗效。

1.环磷酰胺200mg/d,口服半月、停半月,为1个疗程;或400mg/d,静注,第1~4日,3~4周为1个疗程。

2.甲氨喋呤20mg,静注,每周1次,3~4周为1个疗程。

3.顺铂40mg,静滴,第1~3天,4周为1个疗程。

联合化疗

1.PVB方案 长春碱4mg,静脉点滴,每周2次;博莱霉素30mg,静脉点滴,每周2次(长春碱应用6小时后);顺铂每天30mg,静脉点滴,每周5次。

2.CAP方案 顺铂60mg,第1日,静脉点滴;多柔比星40mg,第1日,静脉点滴;环磷酰胺800mg,第1日,静脉点滴。

3.顺铂60mg,静脉注射;紫杉醇135mg,持续3小时以上静脉给药。

4.PC方案 泰素175mg/m2静脉注射第1日,卡铂AUC5~7.5静脉注射第1日,每3周1次。

5.DC方案 泰素帝75mg/m2静脉注射第1日,卡铂AUC5静脉注射第2日,每3周1次。

6.DOG方案 泰素帝55mg/m2静脉注射第1日,奥沙利铂:70mg/m2静脉注射第2日,健择500mg/m2静脉注射第1日,每2周1次。

7.GC方案 健择1000mg/m2静脉注射第1、8日,卡铂AUC4静脉注射第1日,每3周1次。

中成药

1.莪术油注射液 每支10mL(内含莪术总挥发油0.1g),每次10~20mL,以5%或10%葡萄糖稀释10倍后,静脉注射或动脉插管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2~3个月为1个疗程。

2.消瘤丸 由金银花、白芷、大青叶、夏枯草、草河车、冰片组成。每服1丸,每日2次。

3.牛黄醒消丸 每次1.5~3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痰湿凝聚或气滞血淤型卵巢癌。

4.小金丹 每次0.6~1.2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痰湿凝聚或气滞血淤型卵巢癌。

中药单方

1.黄芪、铁树叶各30g,红枣2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气血两虚型卵巢癌。

2.龙葵3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各型卵巢癌。

3.水蛭45g,黄酒适量。水蛭晒干研细粉,每晚用黄酒适量冲服3g左右。

中药复方

1.蛇莲地鳖汤

组成 白花蛇舌草60g 半枝莲60g 橘核15g 昆布15g 桃仁15g 土鳖虫9g 川楝子9g 小茴香9g 莪术12g 党参12g 红花3g 薏苡仁30g

功能 清热解毒,疏肝理气,软坚散结。适用于治疗卵巢癌及卵巢囊肿恶变。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来源 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2.当归化淤汤

组成 当归尾10g 丹参10g 五灵脂10g 川续断10g 三棱6g 莪术6g 没药6g 赤芍12g 鳖甲12g 红花6g

功能 活血化淤,散结止痛。适用于治疗卵巢癌,症见少腹肿块、刺痛、夜晚加剧者。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来源 《抗癌中药一千方》

3.活血止痛汤

组成 党参15g 白术10g 茯苓15g 车前子(包)15g 山慈姑12g 海藻15g 夏枯草10g 半夏9g 泽泻15g 枳壳9g 薏苡仁30g

功能 健脾化浊,除湿散结。适用于痰湿凝聚型卵巢癌。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来源 《中医肿瘤学》

4.枳实鳖虫汤

组成 枳实12g 柴胡12g 土鳖虫9g 甲珠15g 黄药子15g 莪术15g 半边莲30g 七叶一枝花30g 白花蛇舌草15g 川芎6g 赤白芍各9g

功能 理气活血,消积散结。用于气滞血淤型卵巢癌。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来源 《百病良方》

5.大黄黄柏膏

组成 大黄6g 黄柏3g 侧柏叶6g 泽兰3g 薄荷1.5g

功能 清热解毒,凉血散淤。适用于治疗卵巢癌。

用法 共研细末煮糊加酒少许,外敷腹部,每晚睡前敷至翌日。

来源 《抗癌本草》

肾癌用药

化疗

肾癌对化疗效果较不敏感,仅作为辅助性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有长春碱、5-氟尿嘧啶、顺铂、阿霉素、丝裂霉素、环磷酰胺等,单用药物有效率<25%。对进展期肾癌比较有效的联合化疗有MVB和MVP方案。

1.MVB方案 长春碱4mg,静脉点滴;结束后应用甲氨喋呤500~2000mg,静脉点滴4小时;甲氨喋呤用药结束后1小时,应用博莱霉素30mg,肌内注射,每周1次(总用药量不超过360mg)。用药结束后6~29小时开始应用亚叶酸钙15mg,口服应用12次。以上每2周重复。

2.MVP方案 长春碱5mg,静脉点滴;甲氨喋呤500mg,静脉点滴,6小时,充分静脉补液,并应用碳酸氢钠;培洛霉素10mg,静脉点滴,甲酰四氢叶酸钙15mg,口服,最初用药24小时内每隔3小时1次,共用8次;其后的48小时内,每隔6小时1次,共用8次。

3.IIF生物化学治疗方案 干扰素4×106U/m2/d皮下注射每日1次;白介素-22×106U/m2/d静脉注射第1~5日氟尿嘧啶750mg/m2/d静脉注射第1~5日,每4周重复。

4.G单药方案 健择1000mg/m2静脉注射,第1、8、15日,每4周重复。

5.T单药方案 泰素250mg/m2静脉注射,24小时输注,第1日,每3周重复。

6.索拉非尼 400mg,2次/日,每4周为1个疗程。

中成药

1.六味地黄丸 每次6g,每日2次。适用于肾癌肾阴亏虚者。

2.金匮肾气丸 每次6g,每日2次。适用于肾癌肾阳虚者。

中药单方

1.马鞭草、土茯苓各3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湿热蕴结型肾癌。

2.半边莲 12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肾癌小便不利者。

3.马鞭草 60g,水煎代茶,时时饮下。适用于淤血内阻型肾癌。

4.汉防己、石上柏各15g,石见穿3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湿热蕴结或淤血内阻型肾癌。

5.马鞭草、金钱草、蒲葵各3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淤血内阻型肾癌。

中药复方

1.加减八正失笑散

组成 生地黄、白术各12g 小蓟、滑石、太子参各15g 蒲黄、木通、竹叶、炒山栀、猪苓各10g 藕节30g 当归、金银花各9g 生甘草3g

功能 清热通淋,解毒消肿。适用于肾癌证属下焦热毒,湿热下注者。症见腹部积块,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伴尿急尿痛,或淋漓不尽。

用法 水煎,分2次服下,每日1剂。

来源 《癌的扶正培本治疗》

2.参芪干蟾汤

组成 黄芪、太子参各30g 猪苓、生地、女贞子各20g 云茯苓、当归、赤芍、白芍各10g 地骨皮15g 干蟾、僵蚕各10g 半枝莲60g

功能 益气补血,化淤解毒。适用于肾癌晚期气血双亏,毒热淤结。

用法 水煎,每日1剂。

来源 《中医肿瘤学》(上)

3.蝎蛎甲汤

组成 牡蛎15g 穿山甲12g 全蝎、青皮各6g 木香4.5g 五灵脂、桃仁、杏仁各9g

功能 理气活血,软坚散结。适用于肾癌。

用法 水煎,每日1剂。

来源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4.八月札汤

组成 猪苓30g 薏苡仁60g 汉防己12g 八月札20g 石上柏15g 夏枯草30g 石见穿30g

功能 清热利湿解毒。适用于肾癌。

用法 水煎,每日1剂。

来源 《中医成功治疗肿瘤100例》

5.慈姑桃仁甲珠汤

组成 桃仁、当归、莪术各10g 红花8g 生地、赤芍、延胡索各15g 枳壳、郁金、川楝各12g 丹参、山慈姑各30g 甲珠12g 土鳖虫6g

常见癌症的推荐用药 - 图9

功能 理气活血,化淤软坚。适用于肾癌气血淤阻型。

用法 水煎,每日1剂。

来源 《中西医临床肿瘤学》

膀胱癌用药

化疗

一为膀胱腔内灌注法 噻替哌60mg,加入60mL生理盐水中,每周注入1次;或阿霉素50mg,溶于生理盐水50mL中,每周灌注1次,共4次;或丝裂霉素30mg,溶于30mL生理盐水中,每周灌注2次,20次为1个疗程。用于表浅的膀胱癌。

二为全身化疗 适用于晚期膀胱癌。

单药化疗

1.顺铂 60mg,静脉注射,每3周重复。

2.阿霉素 60mg,静脉注射,每3周重复。

联合化疗

1.FAP方案 5-氟尿嘧啶300mg,静滴,第1~5日;阿霉素30mg,静注,第1天;顺铂20mg,静滴,第1~5日;每3~4周重复1次。

2.MVAC方案 甲氨喋呤40mg,静脉注射,第1日;长春花碱4mg,静脉注射,第2日;阿霉素30mg,静脉注射,第2日;顺铂60mg,静脉注射,第2日(同时水化);如果白细胞计数>2.0×109/L,血小板>5.0×109/L,第15、22日重复用甲氨喋呤及长春花碱。每28日为1个周期。

中成药

1.复方喜树碱片 每次2~4片,每日3次。适用于膀胱癌。

2.八正合剂 每次15~20mL,每日3次。适用于湿热内蕴型膀胱癌。

3.金沙五淋丸 每20丸lg,成人每次10g,每日3~4次。适用于湿热内蕴型膀胱癌。

4.荷叶丸 每丸9g。每次1丸,每日2~3次,空腹服。适用于膀胱癌偏于血热者。

中药单方

1.活蟾蜍1只。活蟾蜍洗净,用纱布包裹,置于沙锅,加水1500mL,微火煮汁约100mL,弃去布中残骸。每日1次,睡前服。隔2~3天1次。适用于膀胱乳头状移行细胞癌。

2.露蜂房200g。露蜂房烧末,每次10g,每日2次,用酒调服。适用于膀胱癌二便不通者。

3.云南白药2g。将云南白药加生理盐水20mL充分溶解,取其澄清液进行膀胱灌注。适用于膀胱癌出血者。

4.地榆炭100g,食醋500mL。用地榆炭放入食醋中,煎至300mL,每日1剂,分次服完。适用于膀胱癌尿血明显者。

5.萹蓄120g,天胡荽120g,白糖适量。蓄与天胡荽捣烂取汁,加入白糖适量。每日1剂,分3次服。适用于膀胱癌尿血、疼痛者。

中药复方

1.三金汤

组成 金钱草60g 海金沙30g 鸡内金20g 石韦12g 冬葵子12g 滑石25g 瞿麦20g 萹蓄20g 赤芍15g 木通12g 泽兰12g 甘草梢10g

功能 清热利湿,活血化淤。适用于膀胱癌,症见排尿困难,下腹肿块增大,尿中有腐肉样物,尿潴留,下肢浮肿者。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来源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下册)

常见癌症的推荐用药 - 图10

2.牡蛎软坚汤

组成 生牡蛎60g 昆布15g 海藻15g 土木鳖5g 炮甲片10g 山慈姑12g 半枝莲30g

功能 解毒化痰,软坚散结。适用于膀胱癌,症见下腹硬痛有肿块,小便不利者。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来源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3.黄芪小蓟汤

组成 黄芪、墓头回、太子参、土茯苓、山药、小蓟各30g 生地、藕节炭各40g 升麻、当归、赤芍各15g 射干、紫草、蒲黄、茜草炭各20g

功能 益气养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毒。主治膀胱癌中晚期证属脾虚气陷,湿热下注者。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来源 《江苏中医》1991,(12)

4.抗癌止痛散

组成 山慈姑30g 三七30g 北重楼30g 延胡索30g 黄药子30g 川乌30g 冰片9g

功能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适用于膀胱癌伴有疼痛者。

用法 研为细末,日服3次,每次3g。

来源 《肿瘤的诊断与防治》

5.蜣蛇汤

组成 蜣螂虫9g 白花蛇舌草60g 河白草30g 金茶匙30g 半枝莲60g 野葡萄藤60g

功能 解毒活血,适用于膀胱癌。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来源 《抗癌中草药制剂》

前列腺癌用药

化疗

化学治疗对前列腺癌的疗效并不理想,与激素联用可提高疗效。

单药化疗

1.顺铂30mg,静滴,每日1次,连用5次,3周为1个疗程。

2.5 -氟尿嘧啶800mg,静注,每周3次,4次为1个疗程。

联合化疗

1.AMF方案 阿霉素60mg,静注,第1日;丝裂霉素10mg,静注,第1日;5-氟尿嘧啶800mg,静滴,第1、2日,每3周为1个疗程。按病情重复使用。

2.AP方案 阿霉素60mg,静注,第1日;顺铂60mg,静注,第1日。每4周重复。

3.DE方案 泰素帝60mg/m2静脉注射第2日,癌腺治280mg口服,第1~5日,每3周1次。

4.MP方案 米托蒽昆12mg/m2静脉注射第1日,泼尼松5mg口服,每日2次,每3周1次。

内分泌治疗

1.诺雷德 3.6mg皮下注射,28天1次,可配合雄性激素同时进行。

2.氟硝丁酰胺 250mg口服,每日3次。

3.瘤破利得 1mg皮下注射,每日1次,或7.5mg皮下注射,每月1次。

4.尼鲁特米 300mg每日1次,口服30天,然后150mg,每天1次口服。

5.卡比鲁胺 150mg每日1次,口服。

中成药

1.新癀片 每次4片,每日3次,饭后服,适用于前列腺癌湿热壅盛者。

2.知柏地黄丸 每次9g,每日3次。适用于前列腺癌肾阴不足,阴虚火旺者。

3.肾气丸 每次9g,每日2次。适用于前列腺癌肾阳虚者。

中药单方

1.马鞭草30g,刺猬皮1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淤血阻滞型前列腺癌。

2.人参5g,车前子12g。水煎,每日1剂,频饮。适用于前列腺癌正气亏虚,膀胱气弱,小便不利者。

3.生黄芪12g,陈皮12g,甘草12g。上药共研细末,每日1剂,分3次冲服。适用于前列腺癌老年气虚,小便闭涩不下者。

4.桑螵蛸(炙)10枚,黄芩(去黑心)15g,用水450mL煎至300mL,去渣,分2次温服,每日1剂。适用于下焦湿热型前列腺癌。

5.人参9g,车前子30g(包),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肾气亏虚型前列腺癌。

中药复方

1.马鞭草逐淤汤

组成 当归尾、赤芍、桃仁、炮山甲、红花各10g 丹参15g 败酱草、瞿麦、马鞭草、猪苓、薏苡仁各30g

功能 行淤散结,通利水道。适用于前列腺癌,证属淤血内结,水湿不化者。

用法 水煎,分2次服下,每日1剂。

来源 《中华肿瘤治疗大成》

2.参芪蓉仙汤

组成 生黄芪、穿山甲、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各15g 潞党参、仙灵脾、枸杞子、制首乌、怀牛膝、七叶一枝花、杭白芍各12g 甜苁蓉、巴戟天、制大黄、知母、炙甘草各6g 炒黄柏10g

功能 补气养血,清热解毒。用于前列腺癌,证属湿热内蕴,肾阳不足者。

用法 水煎,分2次服下,每日1剂。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3.黄芪淫羊藿汤

组成 生黄芪18g 补骨脂、益智仁、丹皮、茯苓、枸杞子、黄精、淮山药各12g 女贞子、淫羊藿、党参各15g 泽泻、太子参、白术各10g 熟地16g 麦冬9g 甘草3g

功能 益气补气,壮阳化水。适用于前列腺癌,证属肾之气阳不足,水湿不化者。

用法 水煎,分2次服下,每日1剂。

来源 《癌的扶正培本治疗》

4.清利散结汤

组成 薏苡仁30g 绵茵陈、瞿麦、海金沙、丹参、太子参各15g 甘草梢6g 三棱、莪术、炮山甲、茯苓、猪苓各12g 赤芍、白术各10g 当归尾、桃仁各9g

功能 清利湿热,散结通水。适用于湿热淤结型前列腺癌。

用法 水煎,分2次服下,每日1剂。

来源 《癌的扶正培本治疗》

5.马鞭草逐淤汤

组成 当归10g 赤芍10g 桃仁10g 炮山甲10g 红花10g 丹参15g 败酱草30g 瞿麦30g 马鞭草30g 猪苓30g 薏苡仁30g 麝香0.2g(冲服)

功能 行淤散结,通利水道。适用于前列腺癌,症见尿急尿频,甚至血尿者。

用法 水煎,分2次服下,每日1剂。

来源 《中西医结合常见肿瘤临床手册》

急性白血病用药

化疗

白血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手术和放射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以联合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方法。

诱导方案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VP方案 长春新碱1.3mg/m2静脉注射,第1、8、15、22日;泼尼松60mg/m2/d口服,第1~28日。

2.VDP方案 长春新碱1.3mg/m2静脉注射,第1、8、15、22日;柔红霉素45mg/m2静脉注射,第1~3日;泼尼松60mg/m2/d口服,第1~28日。

3.VDLP方案 长春新碱1.3mg/m2静脉注射,第1、8、15、22日;柔红霉素45mg/m2静脉注射,第1~3日;门冬酰胺酶6000IU/m2/d肌注第17~28日;泼尼松60 mg/m2/d口服,第1~28日。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1.DA方案 柔红霉素45mg/m2静脉注射,第1~3日;阿糖胞苷150mg/m2静脉注射,第1~7日。

2.IA方案 去甲氧柔红霉素8~12mg/m2静脉注射,第1~3日;阿糖胞苷150mg/m2静脉注射,第1~7日。

缓解后巩固治疗

1.原诱导方案巩固4~6个疗程。

2.以中或大量阿糖胞苷为主的强化治疗,阿糖胞苷可单用,也可加其他药物如柔红霉素、安丫啶、米托蒽醌等。

3.大剂量甲氨喋呤治疗缓解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4.用与原诱导方案无交叉耐药的新方案。

每1~2个月化疗1次,共计1~2年,以后停用化疗,密切随访,如复发再行治疗。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1.诱导分化治疗 ①全反式维甲酸20~45mg/m2/d口服至完全缓解;②亚砷酸6mg/m2静脉注射至完全缓解。

2.完全缓解后贯序治疗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后可有85%完全缓解,完全缓解后可以蒽环类药物(柔红霉素、去甲氧柔红霉素、米托蒽醌)等及高三尖杉酯碱和标准量阿糖胞苷联合治疗,一般每3个月1次,停药期间采用维持治疗。复发后应用亚砷酸治疗。

3.复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CD33单克隆抗体9mg/m2静脉注射第1、15、43日。

中成药

1.抗癌乙片 每片0.5g,每次5片,每日3~4次。适用于急性白血病。

2.六神丸 每支30g,每次服30丸,每日3次。适用于急性白血病。

3.复方蛇舌草片 每片0.5g,每次2~4片,每日3次。适用于急性白血病。

4.天冬制剂 天冬片,每片0.3g。每次6片,每日3次;天冬注射液,每支2mL,静脉注射,每次2~4mL,每日2次,加入25%~50%葡萄糖注射液40mL中推注,30~40天为1个疗程。

中药单方

1.荷叶100g,枸杞子、冰糖各3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阴虚内热型白血病。

2.白花蛇舌草60g,狗舌草、羊蹄根各3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热毒内结型白血病。

3.青黛、紫草各30g,研为末。每次2~3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热毒内结型白血病。

4.野苜蓿1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气血两虚型白血病。

5.虎杖1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湿热蕴阻型白血病。

中药复方

1.慈姑化淤汤

组成 当归20g 丹参20g 赤芍20g 川芎10g 沙参20g 麦冬15g 板蓝根50g 山豆根30g 山慈姑50g

功能 活血化淤,养阴清热。适用于急性白血病贫血、乏力,周身疼痛者。

用法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来源 《肿瘤单验方大全》

2.双参地芍汤

组成 党参10g 生地黄30g 玄参30g 白芍15g 马勃15g 黄药子15g 牛蒡子15g 板蓝根30g 半枝莲30g 白花蛇舌草30g 白姜黄9g 牡丹皮9g 阿胶6g(烊冲服)

功能 益气养阴,清热解毒,适用于白血病发热,周身乏力,贫血者。

用法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来源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下册)

3.黄药连荟汤

组成 黄连12g 芦荟12g 龙胆草9g 青黛6g(入胶囊吞服)大黄9g 莪术15g 黄药子15g 夏枯草30g 柴胡6g

功能 清肝泻火解毒。用于肝郁火盛型白血病。

用法 水煎,每日1剂。

来源 《百病良方》第二集

4.醋柴水牛汤

组成 水牛角30g(先煎)醋柴胡6g 全当归10g 红花10g 炮山甲10g 赤芍10g 广郁金10g 枳壳10g 桃仁10g 天花粉10g 甘草3g 人参鳖甲煎丸10g(包煎)

功能 行气活血,软坚消积。用于淤血型白血病。

用法 水煎,每日1剂。

来源 《肿瘤的防治》

5.消白汤

组成 白花蛇舌草50g 青黛40g 黄药子25g 三棱25g 莪术30g 红参15g 半枝莲20g 杞果30g 狗脊25g 丹参50g 大黄20g 山萸肉20g 儿茶10g

功能 活血化淤,解毒抗癌。用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用法 水煎,每日1剂。

来源 《吉林中医药》1981,(3):24

淋巴瘤用药

化疗

化学治疗是恶性淋巴瘤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适用于III、IV期患者。多采用多疗程足剂量的联合化疗。

霍奇金病的化疗

1.MOPP方案 氮芥8mg,静注,第1、8日;长春新碱2mg,静注,第1、8日;甲基苄肼100mg,口服,第1~14日;泼尼松60mg,口服,第1~14日。每28天重复1个周期。

2.ABVD方案 阿霉素30mg,静脉注射,第1、15日;博莱霉素15mg,静脉注射,第1、15日;长春花碱8mg,静脉注射,第1、15日;氮烯咪胺400mg,静脉注射,第1、15日。每28日重复1个周期。

3.R-CHOP方案 CHOP+美罗华375mg/m2/d静脉注射第1日,共6周期。

非霍奇金病的化疗

1.COPP方案 环磷酰胺800mg,静脉注射,第1、8日;长春新碱1mg,静脉注射,第1、8日(每次不超过2mg);甲基苄肼100mg,口服,第1~10日;泼尼松100mg,口服,第1~5日。每28日重复。

2.CHOP方案 环磷酰胺800mg,静脉注射,第1日;阿霉素60mg,静脉注射,第1日;长春新碱1mg/m2,静脉注射,第1日(每次不超过2mg);泼尼松100mg,口服,第1~5日。每21日重复。

弥漫大B细胞NHL

R-CHOP方案:CHOP+美罗华375mg/m2/d静脉注射,第1日,共6周期。

中成药

1.复方蛇舌草片 每片0.5g,每次2~4片,每日3次,连用1~2个月为1个疗程。适用于各期恶性淋巴瘤。

2.内消片 每片0.5g,每次服2片,每日1~2次。适用于恶性淋巴瘤,肿瘤坚硬,已破未溃均可用。

3.内服消瘰丸 每丸6g,每次服1丸,每日1次。适用于淤毒互结型恶性淋巴瘤。

4.当归龙荟丸 每次3g,每日2~3次,温开水冲服。适用于气郁痰结型恶性淋巴瘤。

5.牛黄醒消丸 每次1.5~3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气郁痰结或淤毒内阻或寒痰凝滞型恶性淋巴瘤。

中药单方

1.冬虫夏草10g,金钱龟1只(重约200~250g),以上原料加水煲汤,只饮汤,不吃龟肉。适用于肺肾两虚型恶性淋巴瘤。

2.半夏120g,川贝母180g。用生姜汁糊为丸,每次3~6g,每日2次。适用于恶性淋巴瘤痰浊内结者。

3.半枝莲120g,蒲公英30g。煎水当茶饮,每日1剂,病情减轻后剂量可减半,并随症配合中药。适用于纵隔淋巴肉瘤邪热内蕴者。

4.鲜夏枯草15~30g。捣烂,外敷患处。适用于恶性淋巴瘤淋巴结肿大者。

中药复方

1.阳和汤加减

组成 熟地20g 麻黄10g 白芥子10g 肉桂4g 炮姜5g 生甘草10g 鹿角胶10g 皂角9g 天南星9g 夏枯草12g

功能 温阳通滞,化痰散结。用于恶性淋巴瘤寒痰凝滞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另加小金丹内服。

来源 《中医肿瘤学》(上)

2.疏肝溃坚汤加减

组成 夏枯草12g 僵蚕12g 香附9g 石决明9g 当归6g 白芍6g 青皮6g 柴胡6g 川芎6g 红花3g 姜黄3g 生甘草3g 猫爪草10g 贝母10g 海藻10g

功能 疏肝理气,化痰散结。用于恶性淋巴瘤气郁痰结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来源 《中医肿瘤学》(上)

3.清肝芦荟丸加减

组成 生地15g 当归15g 白芍10g 川芎10g 黄连5g 青皮6g 蛤粉15g 昆布10g 牙皂6g 芦荟10g 天花粉15g 沙参20g 女贞子15g 丹皮10g 牛蒡10g 干蟾10g

功能 滋阴养血,理气散结。用于恶性淋巴瘤血燥风热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来源 《中医肿瘤学》(上)

4.五味消毒饮加减

组成 金银花30g 蒲公英20g 天葵子15g 野菊花15g 紫花地丁15g 半枝莲15g 白花蛇舌草20g 蚤休15g 夏枯草15g 玄参15g 浙贝母10g 赤芍15g 丹皮10g 郁金10g 苡仁15g 枳壳10g

功能 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理气活血。用于恶性淋巴瘤邪毒内蕴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另予六神丸每次5粒,1日3次;犀黄丸每次3g,每日2次。

来源 《中国医药学报》1990,(4):53

5.参芪天葵汤

组成 党参、黄芪、黄精、丹参、玄参、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各30g 知母、三棱、莪术、半夏各12g 天葵子、泽泻各15g

功能 补气养阴,解毒破淤,化痰散结,用于弥漫性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来源 《中医杂志》199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