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证求因辨治甲状腺癌

贾 堃

贾堃(1919—),男,我国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小儿病专家。15岁学医,从医60余年,中医理论造诣颇深,临床经验丰富,兼通诸家之长,并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成为陕西中医学界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之一。历任陕西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陕西分会理事、香港中国中医抗癌学会理事、陕西省文史馆名誉馆员、西安市人大代表、政协常委。他所研制的抗癌瘤中药——平消系列药品,开创了我国中医药治疗癌瘤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先河,蜚声海内外。同时,他笔耕不辍,著作颇丰。发表和出版过不少有影响的如《癌瘤中医防治研究》《中医癌瘤证治学》《中老年防癌健身良方妙法》《中医癌瘤学》《实用儿科学》《儿科临床实践》等10余部专著和学术论文。

治疗甲状腺癌是一个很复杂艰苦的过程。实际上,在临床上很难见到单纯属气、属血、属痰或属火的,没有纯虚或纯实的,往往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在这一点上,癌证是最典型的。据证立法,审证求因,确立祛邪与扶正药物剂量与配伍至关重要。这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祛邪勿伤正”不可草率孟浪,“扶正不恋邪”,亦不可滥补无法,必须做到有的放矢,处方精炼,力专而衡,注意药物归经,以达病所,在用药剂量大小,应积临床经验,类比而达到适宜的剂量。

一、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之法不容忽视

甲状腺癌瘤,除其他病因外,多与情志关系甚密,而肝郁气滞,则气血运行受阻,郁而化火,则灼津成痰,癌细胞迅速增殖,耗气伤血,正气日衰,癌毒日盛。肝郁气滞实为元凶,所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就显得非常重要。如见肿块坚硬,疼痛肿胀,推之不移,压痛,胸闷气憋,心烦易怒,头痛目眩,呼吸困难,吞咽障碍,舌黯紫、脉弦数。此为肝郁气结,气滞痰凝,治宜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可用星布汤加减,药用夏枯草、天南星、海藻、昆布、柴胡、郁金、瓦楞子、黄药子、制香附、全蝎、蜂房、料姜石(详见秘验方介绍)。并用平消片或金星片或补石丸以加强扶正祛邪之功效。诸药配伍,有疏肝解郁、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化痰消瘿、消肿止痛之功效。

二、清肝泻火、化毒散结亦为常用之法

肝郁气滞,必然导致化火,因而在疏肝解郁法中也一定要有清热解毒之药物,但其侧重在疏、理。如症见肿块凹凸不平,发展快,灼热疼痛,头痛,肿块也疼痛,呼吸困难,咽下不畅,恶心,声音嘶哑,咳嗽,咳黄痰,大便干燥,小便黄,舌绛、舌苔黄、脉滑数,则为肝火郁滞、毒热蕴结。这时,疏、理嫌无力,清泻始可见功。可用菊花汤加减,药用重楼、山豆根、鱼腥草、瓦楞子、白花蛇舌草、郁金、野菊花、柴胡、全蝎、土鳖虫、料姜石(详见秘验方介绍)。并用平消片或金星片,以助抗癌。诸药配伍,有清肝解郁、软坚散结、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利便泻火、和胃降逆之功效。

三、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是治疗甲状腺癌的基础

在甲状腺癌早期,即肿块迅速增大,吞咽困难,而无其他症状时,宜早期手术切除和用放、化疗手段杀灭癌细胞,并结合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来进行治疗。这时癌毒虽然很盛,而正气也未太损,故要采取主动,迅速消灭顽癌。可服平消片、金星散、补石丸,或用海元汤加减。药用:海藻12g,昆布12g,土鳖虫10g,全蝎10g,益母草30g,瓦楞子30g,山豆根10g,料姜石60g。煎服法:1剂药煎两遍,合在一起,分两次服,1剂/日。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是治疗甲状腺癌的基础。各药配伍,有软坚散结、消肿止痛、通络化瘀、清热解毒、燥湿祛痰之功效。

四、理气消瘿、化痰解凝乃治疗甲状腺癌之大法

甲状腺癌继续发展,吞咽受限并出现胸闷、咳嗽、多痰,患处有时发胀疼痛,舌黯灰、苔薄白或腻苔、脉弦滑。此属痰湿凝聚。这时癌毒更炽,且灼液成痰,进一步妨碍了气血运行,需理气消瘿、化痰解凝以攻其结。可用海莲汤:海藻12g,昆布12g,牡蛎30g,夏枯草30g,贝母10g,黄药子10g,半枝莲30g,清半夏15g,陈皮10g,料姜石60g。煎服法:1剂药煎两遍,合在一起,分两次服,1剂/日。并用平消片,或补石丸,以助软坚散结、活血化瘀之功效。各药配伍,有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燥湿化痰、理气止痛、解凝消瘿之功效。

附:秘验方介绍

1.星布汤

【组成】夏枯草30g 天南星10g 海藻10g 昆布10g 柴胡12g 郁金15g瓦楞子30g 黄药子10g 制香附15g 全蝎10g 蜂房10g 料姜石60g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主治】用于肝郁气结、气滞痰凝之甲状腺癌。

【用法】1剂药煎两遍,合在一起,分两次服,1剂/日。

【加减】随证加减,肝郁重,可加青皮、香附;眩晕重,可加天麻、蔓荆子;胸闷重,可加栝楼、厚朴。

【方解】本方用柴胡、郁金疏肝解郁;夏枯草、黄药子清热解毒;天南星、料姜石化痰散结;海藻、昆布软坚消瘿;瓦楞子、全蝎、蜂房、制香附理气止痛、消肿软坚。诸药配伍,有疏肝解郁、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化痰消瘿、消肿止痛之功效。

【点评】甲状腺癌瘤,多与情志关系甚密,本方疏肝解郁、软坚散结、清热解毒,使肝气得舒、毒火得降、坚结得消,以达到标本兼治之目的。

2.菊花汤

【组成】重楼10g 山豆根10g 鱼腥草30g 瓦楞子30g 白花蛇舌草60g郁金15g 野菊花30g 柴胡15g 全蝎10g 土鳖虫10g 料姜石60

【功效】清肝泻火、化毒散结。

【主治】用于肝火郁滞、毒热蕴结之甲状腺癌。

【用法】1剂药煎两遍,合在一起,分两次服,1剂/日。

【加减】本方一般不做作加减。

【方解】方用重楼、山豆根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鱼腥草、全蝎、土鳖虫止咳祛痰、消坚化瘀;白花蛇舌草、野菊花清热通便、泻火除烦;郁金、柴胡清肝解郁;瓦楞子、料姜石软坚散结、消肿止痛、降逆和胃。诸药配伍,有清肝解郁、软坚散结、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利便泻火、和胃降逆之功效。

【点评】疏肝解郁法虽应用清热解毒之品,其重在疏、理,然则本方侧重在清泻,因肝郁气滞,必然导致化火,此时疏、理已嫌无力,清泻始可见功。

【验案】患者张某,男,56岁。1980年9月13日初诊。

患者于1976年患“左侧甲状腺癌”,手术后转移至“右侧甲状腺癌”。查:右侧甲状腺包块坚硬,不平,声音嘶哑,其他尚可。舌有瘀斑、苔白,脉细濡。治宜软坚散结。处方星布汤加减:夏枯草30g,天南星10g,海藻10g,昆布10g,柴胡12g,郁金15g,瓦楞子30g,料姜石60g,山豆根10g,蜈蚣2条。煎服法:1剂药煎两遍,合在一起,分两次服,1剂/日,连服6剂。平消片10瓶,4片/次,2次/日。

二诊(12月15日):上药继服至今,甲状腺包块缩小。纳可,声音仍嘶哑。处方:①上方加重楼15g,黄药子15g。②平消片10瓶,8片/次,3次/日。

三诊(1981年4月4日):病情稳定,继用上方加僵蚕10g;平消片继服。

四诊(7月6日):病情稳定。继用上方加贝母15g,平消片继服。

五诊(8月24日):药后肿块缩小,2/3已变软。继用上方加全蝎10g,平消片继服。

六诊(1982年3月7日):肿块继续缩小,声音已不嘶哑。药用:昆布12g,海藻12g,牡蛎30g,郁金15g,瓦楞子30g,山豆根10g,蜈蚣2条,全蝎10g,料姜石60g。煎服法同前,平消片继服。

七诊(5月16日):无不适感。上方加枳壳12g继服,平消片继服。

八诊(11月21日):肿块基本消失。继用上方。

九诊(1983年9月11日):近来腹泻,余无他症。处方:昆布12g,海藻12g,牡蛎30g,郁金15g,瓦楞子30g,山豆根10g,蜈蚣2条,薏苡仁30g,焦山楂30g,诃子肉15g。煎服法同前,连服6剂,泻止停药。继服原方。

十诊(1984年4月16日):近日咽喉肿痛。药用:昆布12g,海藻12g,牡蛎30g,郁金15g,瓦楞子30g,山豆根10g,蜈蚣2条,牛膝15g,玄参30g。煎服法同前,平消片继服。

十一诊(1987年4月8日):近来头晕,有时痛,血压150/110mmHg,余无他症。处方:木贼12g,牡蛎30g,菊花30g,石决明30g,海藻12g,山豆根10g,补骨脂30g,五味子10g,诃子肉15g,瓦楞子30g,杜仲15g。煎服法同前。

十二诊(6月17日):肿块全部消失,声音正常。

(付 强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