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运动系统疾病、皮肤疾病的拔罐疗法
运动系统疾病可表现为局部疾病,如颈椎病等,拔罐疗法有很强的疏通经络、通利关节、祛风除湿的作用,所以是此类病患的最佳疗法。皮肤病患病后不仅影响个人生活,甚至会给家庭和他人带来困扰。拔罐疗法以其养阴清热、通经活血等功效卓著而被广泛应用于皮肤疾病的治疗。
第一节 颈椎病
颈椎病是由于颈部长期劳损,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发生病理改变或骨质增生等导致颈部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受到压迫或刺激而引起的一组复杂的症候群。
拔罐方法:选取大椎区、天秉区、神道区、侧颈区、腰中区、肾俞区、命门区、肾区、脾区、肝区等穴区拔罐,留罐时间为30~40分钟。(见图7-1)
贴心提示
(1)经常做颈肩部活动,注意颈肩部的防寒保暖。
(2)治疗过程中,应加强颈肩部的功能锻炼。
第二节 项背强直
前部为颈,后部为项,颈项强直以疼痛为主,多因风寒、风湿以及颈项部扭伤引起颈项部气血不畅、脉络阻滞。临床表现为颈部活动受限,疼痛多向背部放射,甚至深呼吸、咳嗽均可使疼痛加重。
拔罐方法:选取大椎区、天秉区、侧颈区等穴区拔罐,留罐时间为30~40分钟。(见图7-2)
操作原理
以上穴区具有理气止痛、疏风散寒之效。
贴心提示
(1)经常做颈肩部活动,注意颈肩部的防寒保暖。
(2)治疗过程中,应加强颈肩部的功能锻炼。
第三节 落枕
落枕是指急性颈部肌肉痉挛、强直、酸胀、疼痛、颈部转动受限,轻者可自行痊愈,重症者可迁延数周。本病多因睡眠时头部位置不当,枕头高低软硬不适,使颈部长时间处于过度伸展或紧张状态,引起颈部肌肉损伤或痉挛;也可因风寒湿邪侵袭,致使肌肉气血凝滞,经脉痹阻而发病。
拔罐方法:选取阿是穴区、大椎区、天秉区、神道区、侧颈区等穴区拔罐,留罐时间为30~40分钟。阿是穴是指患者疼痛的部位。(见图7-3)
操作原理
以上穴区具有理气止痛、疏风散寒之效。
贴心提示
(1)拔罐疗法对治疗落枕效果明显,哪疼就拔哪儿。
(2)睡眠时,枕头的高低软硬要适宜,注意颈肩部的防寒保暖,避免寒冷之气直接刺激颈项部肌肉。
第四节 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是指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和关节囊、韧带损伤、退变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故又称“五十肩”或“肩周炎”。此病以肩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主要特征。早期以肩部疼痛为主,夜间加重,并伴有凉、僵硬的感觉;后期肩关节周围软组织会有充血、水肿、渗出、粘连等病理变化。
拔罐方法:选取天秉区、侧颈区、后肺区、肾俞区、脾区等穴区拔罐,留罐时间为30~40分钟。(见图7-4)
操作原理
以上穴区具有疏经通络、通利关节的作用。
贴心提示
(1)拔罐疗法对治疗肩周炎有较好的疗效。
(2)起罐后,应加强肩关节及背部的活动锻炼,也要注意肩背部的防寒保暖。
第五节 膝关节痛
膝关节痛是指膝关节部位软组织劳损、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骨质增生及良性膝关节炎等引起的膝关节疼痛。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无力,走路或上下楼梯时疼痛加剧,或放射至腘窝、小腿或踝关节部位疼痛,关节活动受限。
拔罐方法:先取大椎区、肝区、脾区、肾区、腰中区、肠区、结肠区、命门区等穴区拔罐,或从背部自上而下排罐,最后吸拔委中区、内外膝眼区、三阴交穴、血海穴部位,留罐时间为30~40分钟。(见图7-5、7-6)
贴心提示
(1)拔罐法治疗膝关节痛患者刚开始吸拔膝关节部位时,会感觉疼痛减轻,这是由于腿膝上关节部位的病邪吸拔出来的缘故。继续拔罐,体内其他部位的病气垃圾都从这儿向外排,所以又会加重病情,感觉疼痛难忍,只有等病气都排完了才能感觉舒服。
(2)治疗期间要多静养休息,少走动,以免增加膝关节的负担。
(3)日常生活多注意膝关节的防寒保暖工作。
操作原理
以上穴区具有疏经通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之效。
第六节 网球肘
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髁炎,主要是由于前臂伸肌群的长期、反复、强烈的收缩和牵拉运动,使其附着肱骨外上髁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急性或慢性累积性损伤,肌纤维产生撕裂、出血、粘连,形成无菌性炎症。表现为肘后外侧酸痛,尤其在转、提、伸、拉、端、推等动作时疼痛会加重。
拔罐方法:选取阿是穴(压痛最明显处取之)、曲池穴、尺泽穴拔罐,留罐时间为15~30分钟。(见图7-7)
操作原理
曲池穴和尺泽穴均具有疏经散寒、通络止痛之效。
贴心提示
(1)拔罐疗法对网球肘有着较好的疗效,一般两周左右可愈。
(2)治疗期间尽量减少肘部活动,勿提取重物。
第七节 腰痛连背
腰痛上可连及项背,下可累及腰骶部,有外感、内伤的区别。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发作的腰背疼痛,时起时重;劳累负重后加剧,卧床休息后减轻;阴雨天加重,晴天减轻;腰腿活动无明显障碍,部分患者伴有脊柱侧弯、腰肌痉挛等症状。
拔罐方法:选取阿是穴(腰部压痛明显处取之),肾俞区、腰阳关穴、腰俞区等穴区拔罐;或背部从上而下排罐治疗,留罐时间为30~40分钟。(见图7-8)
操作原理
以上穴区均具有舒筋活血、通络止痛之效。
贴心提示
(1)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不要做剧烈和繁重的活动。
(2)适当的腰背部的功能锻炼,注意腰背部的保暖。
第八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病变部位大多发生在第4、第5腰椎和腰5、骶1椎之间的椎间盘处。患者疼痛症状轻重不一,重者影响翻身、站立和行走,疼痛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呈放射疼,病史长者小腿后外侧及足跟、足掌等处会有麻木感和感觉减退。
其病因是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因腰外伤、积累性劳损,使纤维环部分或完全破裂,髓核向椎管内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和脊髓而引起腰腿疼痛综合征。临床发现大多数患者都有急性腰扭伤和慢性劳损引起的腰痛史;有些患者无外伤史,在猛烈咳嗽或打喷嚏,或夜间睡觉时腰部受凉而引发此病。
拔罐方法:选取拔罐的部位:督脉大椎至腰阳关穴、腰俞区,足太阳膀胱经第1侧线。腹部肠区、左右肠区、神阙区、左右结肠区。督脉从上而下走罐治疗,然后留罐在大椎区、腰中区、命门区、腰俞区;脊柱两侧旁开1.5寸或3寸从上而下排罐治疗。留罐时间为30~40分钟。(见图7-9、7-10)
贴心提示
(1)拔罐疗法对本症有显著的疗效,治疗期间宜睡硬板床。
(2)重症患者必要时可配合中医中药的治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寒保暖。
(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平时要有良好的坐姿,长期伏案工作者更要注意桌、椅的高度,应定时做伸腰、挺胸活动。长期使用腰围或宽腰带的患者,尤其需要注意腰背肌的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如需弯腰取物,最好采用屈髋、屈膝下蹲的方式,可减少对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不宜提、拿重物。睡眠时的床不宜太软。
操作原理
以上穴区具有舒筋活络、通脉止痛、强腰壮脊之效。
第九节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以游走性关节疼痛为主症,疼痛的发作或疼痛之轻重与气候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大多数患者天气晴朗暖和时疼痛则减轻,天气寒冷或居住在潮湿的环境则疼痛较严重。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全身性、免疫系统异常的疾病。早期有游走性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晚期则出现关节畸形、僵硬、肌肉萎缩 和功能丧失。
病变常从四肢远端的小关节开始,且左右基本对称;此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人体消耗大,致残率高。本病症又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行痹,以痛无定处,走窜不定为特点;痛痹,以关节肿胀,疼痛剧烈为特点;着痹,以关节酸痛,痛处固定为特点;热痹,以关节红肿热痛为特点。
拔罐方法:选取阿是穴(疼痛部位)、大椎区、脾区、肝区、左右肾区、腰中区、天秉区、神道区、命门区、左右腰区、内外膝眼区、血海穴、足三里穴、委中穴、承山穴、悬钟穴、三阴交穴、曲池穴、尺泽穴、环跳区、腰俞区、气海区、左右肠区、侧颈区、髀关等穴区拔罐,或坚持背部排罐。四肢部位的拔罐区域要根据病痛的部位选取配用,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拔罐部位基本相同。留罐时间为30~40分钟。(见图7-11、7-12、7-13、7-14、7-15、7-16)
贴心提示
(1)治疗期间尽量少走动和负重,并注意防寒保暖。
(2)宜食用易消化的食物,以清淡爽口为原则,少吃辛辣、油腻及冰冷的食物,尽可能减少脂肪的摄取,热量来源要以糖类和蛋白质为主,若是体重超过标准,要逐渐减轻体重。多吃开胃的食物,如大枣、薏米等,尤其薏米具有去湿祛风的作用。
(3)早期拔罐治疗此病证疗效较好,重症患者应配合中西药物综合治疗。
操作原理
以上穴区具有祛寒除湿、通利关节、活络止痛之效。
第十节 疔疮、疖肿、痈
疔疮初起形小根深、底脚坚硬如钉,因发病部位和各种形状的不同而有“人中疔”“蛇头疔”“红丝疔”“下唇疔”及“鼻疔”等名称。疖肿初起局部皮肤肿胀有压痛伴有灼热感等,严重者可出现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疖肿炎症继续发展,红肿增大,疼痛呈波动性,局部变硬,患者可出现高热、寒战等,继则变软化脓等,称为痈。
拔罐方法:选取:阿是穴(病灶部位)、神道区、肝区、脾区、大椎区、腰俞区、肾区等穴区拔罐,留罐时间为30分钟左右。(见图9-15)
贴心提示
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果瓜之类,忌辛辣、肥甘油腻之品,多饮水或绿茶,保持大便通畅。
操作原理
以上穴区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效。凡是火毒引起的疾病均可以用拔罐疗法,在疔疮、疖肿等病灶处及其附近位置上罐,排出脓栓,直至肿消脓除痊愈。
第十一节 痤疮
痤疮是指人体的面部、胸部、颈肩部、项背部的局部皮肤表面出现形如粟米、分散独立与毛孔一致的小丘疹或黑头丘疹,用力挤压可见的有白色米粒样的汁液溢出,且此愈彼起,反复出现。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脂腺疾病,多因青春期性腺成熟、睾酮分泌增加,皮脂腺代谢旺盛,排泄增多,过多的皮脂堵塞毛囊口,经细菌感染而引发炎症所致。本病也可因过食糖类、脂肪类食物导致消化不良等因素而引发痤疮。本病症在青春期后大多自然痊愈。
拔罐方法:选取大椎区、肝区、脾区、左右肾区、前后肺区、血海穴、委中区、华盖区、三阴交穴、膈俞区、后巨阙区等穴区拔罐,留罐时间为30~40分钟。(见图9-1、9-2、9-3)
贴心提示
日常饮食避免过食糖类、脂肪食物,忌食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操作原理
以上穴区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寒、宣肺解表之效。
第十二节 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变应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或白色风疹块,大小不一,小如芝麻,大如蚕豆,扁平凸起,时隐时现,奇痒难忍,如虫行皮中,抓搔后增大增多,融合成不规则形状。发作时症状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十小时,消退后不留痕迹,慢性病患者可反复发作数月甚至数年之久。
拔罐方法:选取大椎区、神阙区,腰俞区、肾俞区、肝区、脾区、神道区、委中区、血海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胃区等穴区拔罐,留罐时间为30~40分钟。(见图9-4、9-5、9-6)
操作原理
以上穴区具有祛风解表、调理气血的作用。
贴心提示
(1)日常饮食忌吃鱼虾、海鲜等食物,避免接触各种致敏原。
(2)急性发作时,严重的患者,应及时采取中西医药物综合治疗。
第十三节 雀斑、黄褐斑
雀斑是指在鼻部、面部发生褐色斑点,日晒后色泽变深但无痛痒的皮肤病。黄褐斑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面部色素代谢异常的皮肤病,多见于年轻的女性,尤以妊娠期女性为多见。黄褐斑多有家族史,好发于学龄前人群,青春期达到鼎盛。雀斑的颜色、数量及深浅都与日晒有关。
雀斑小的如针尖,大的如绿豆,独立成形,互不融合,不痛不痒。黄褐斑临床表现为颜面部位出现,大小不一的黄褐色斑,颜色深浅不一,日晒后加重,多呈对称性,无自觉症状。现代医学认为,黄褐斑与内分泌失调有关。如妊娠期、服避孕药期间或停经后容易出现黄褐斑;卵巢病变,内分泌疾病、慢性肝病等也会引发此病。
拔罐方法:选取大椎区、肝区、脾区、肾俞区、气海区、巨阙区、胃区、华盖区、前后肺区、神阙区等穴区拔罐,留罐时间为30~40分钟。(见图9-7、9-8)
操作原理
以上穴区具有调理肺气、养阴清热之效。
贴心提示
(1)日常饮食宜清淡,营养要均衡,少吃肥甘厚味、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尤其咖啡、可乐、浓茶、香烟、酒等都可刺激皮肤使其老化。
(2)避免长时间户外风吹、日晒等,禁止使用含大量化学元素的护肤品。戒掉不良习惯,如抽烟、喝酒、熬夜等,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且保持心态平和、愉快。
第十四节 湿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变应性炎性皮肤病,好发于四肢、手、面、肛门周围、阴囊、臀部等处。湿疹的特点是多形性皮损,常呈弥漫性对称分布,发作时瘙痒剧烈易反复,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湿疹在临床上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湿疹可出现皮肤潮红、皮疹、水疱、脓疱、有渗出、结痂和瘙痒;慢性湿疹可出现鳞屑等皮损或皮疹有渗出和融合的倾向。
拔罐方法:选取阿是穴(病灶皮损部位)、神阙区、大椎区、神道区、后巨阙区、脾俞穴、血海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曲池穴、蠡沟穴等穴区拔罐。根据病灶皮损部位的大小,确定罐具大小多少,以覆盖全部皮损区为目的。留罐时间为30~40分钟。(见图9-9、9-10、9-11)
贴心提示
(1)日常饮食忌食鱼、虾、海鲜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戒烟酒;饮食宜均衡营养;调畅情志,避免精神刺激。
(2)皮损的部位不可暴晒,也不宜用热水烫洗和肥皂擦洗,远离或避免变应原等。
操作原理
以上穴区具有清热利湿之功效。
第十五节 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皮肤病,可能与遗传、感染、内分泌失调、代谢障碍、神经因素及免疫功能紊乱因素等有关。本病多发于颈项部、上眼睑、大腿内侧、小腿部、肘弯及会阴部,一年四季、男女老幼均可发病。
银屑病的症状表现为初发如扁平丘疹,皮色正常或呈褐色,干燥而结实,久之丘疹融合成片,并逐渐增大、增厚,状如牛皮、厚而坚硬,上面附着多层银白色鳞屑;有阵发性奇痒,抓搔时无痛感,皮肤破损处有潮红、糜烂;病情恶化时,瘙痒加重,时愈时发,反复缠绵,难以根治。
拔罐方法:选取大椎区、肝区、脾区、肾俞区、华盖区、肠区、神道区、后巨阙区、结肠区、肝俞穴、脾俞穴等穴区拔罐,留罐时间为30~40分钟。(见图9-13、9-14)
贴心提示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治疗期间忌食鱼虾、海鲜等食物,饮食宜清淡,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2)感冒、咽喉发炎会使银屑病复发或加重,应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3)保持心身健康是预防银屑病的关键,所以应调畅情志、保持精神愉悦、避免精神刺激。
操作原理
以上穴区均具有通经活血、解毒祛湿之功效。
第十六节 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见于成年人。临床表现为患部有阵发性瘙痒,出现成群粟粒和米粒大小的扁平丘疹,呈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光滑,淡褐色,皮纹加深,表面覆盖有秕糠状鳞屑,多为局部出现,也有播散型。病灶多在头、眼睑、颈、背、肩、前臂外侧、腰和阴部,也有泛及全身,此病症多反复发作。
拔罐方法:选取阿是穴(病灶皮炎患处)、大椎区、神道区、肺区、心俞区、膈俞区、肝区、脾区、血海穴、曲池穴等穴区拔罐,留罐时间为30~40分钟。(见图9-12)
贴心提示
(1)皮损处不可抓搔和暴晒以及热水烫洗;治疗期间忌食鱼、虾、海鲜等食物,忌辛辣油腻之品。
(2)本病治疗周期长,患者要耐心治疗,坚持拔罐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操作原理
以上穴区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寒解表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