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妇科外治良方

第三章 妇科外治良方 - 图1

子宫脱垂

◆敷贴疗方

1.五倍子、一枝蒿各等量,晒干研末,加医用蓖麻油调成糊状,睡前先清洗局部,将药涂于油纸上,敷患处,用T字带固定,孕妇禁用,全身反应较重者停用。

2.蓖麻籽30~50粒,去皮,捣烂如泥,摊在白布上,贴在患者头顶上百会穴。

3.蓖麻籽15克,枳壳15克,黄檗5克,生姜3克,共捣烂,贴敷于头顶百会穴。

4.蓖麻仁50克,雄黄5克,共捣烂成膏状,一半贴百会穴,另一半贴神阙用纱布固定,连用3日以上。

第三章 妇科外治良方 - 图2

第三章 妇科外治良方 - 图3

5.闹羊花15克,捣烂敷于百会穴。

◆敷脐疗方:取升麻、黄芪、柴胡、党参各20克,枳壳30克,麝香0.15克,陈醋适量,除麝香另研外,诸药混合研为细末,与醋调和为膏状备用。治疗时患妇平卧床上,每次取麝香0.15克纳入脐孔中央,再将药膏敷于脐窝上,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2日换1次,10日为1个疗程。

◆涂擦疗方:雄黄、枯矾、朱砂、铜青、花椒各3克,冰片1克。共研细末,调熟猪油涂患处。

◆熏洗疗方

1.枳壳120克,水煎取汁,熏洗患处,连用5日。

2.韭菜250克,煎汤熏洗外阴部。

3.乌梅60克,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熏洗局部,每日3次。

4.枯矾、芒硝各30克,五倍子、黄芩、黄檗各10克,用纱布包好,放入砂锅内,加水煎至1000毫升,将药汁倒入盆中,趁热熏洗患部,每次30分钟,每日2次,每剂1剂。

5.白矾20克(冲),乌贼骨50克,五味子25克,五倍子20克,冰片3克(冲),水煎取汁熏洗,每日2次,并配合膝胸卧位,每日30分钟。

6.五倍子45克,蛇床子35克,荆芥12克,积实35克,水煎,先熏洗,后坐浴。

7.莲蓬壳35克,生枳壳65克,水煎熏洗,坐浴。

8.蛇床子35,乌梅16克,水煎熏洗。

10.韭菜300克,五倍子20克,白矾20克,水煎熏洗患部,每日洗2次,每次洗15~20分钟。

◆外洗疗方:蛇床子、五倍子各15克,水煎洗患处。

◆坐浴疗方:石榴皮100克,黄檗、苦参各50克,枯矾20克,共水煎,等药液温度适宜时坐浴,每日2次,7~10日为1个疗程。

◆敷脐疗方

1.杜仲、枳壳、蓖麻子各30克,共研细末,醋调糊状,取适量敷脐部,每日换药1次,连用5~7日。

2.蓖麻油、五倍子各等量,共研细末,清水调成糊状,外敷肚脐部,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10日为1疗程。

◆外敷双足涌泉穴疗方:黄芪10克,升麻5克,研为细末,米醋调为糊状,敷贴于双足涌泉穴,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10日。

◆涂擦疗方

1.密陀僧30克,冰片1克。研末,香油调匀,涂患处。

2.雄黄、枯矾、朱砂、铜青、花椒各3克,冰片1克,共研细末,调熟猪油涂患处。

◆熏洗疗方

1.益母草、枳壳各15克,水煎熏洗。

2.乌梅、五倍子各15克,水煎熏洗。

◆塞药疗方

1.白矾少许,开水冲化,洗涤阴部,然后,用香油调五倍子末如糊状,涂于消毒纱布上,做成粗细适当的长条,每晚睡前塞入阴道中,次晨取下,连续15日。

2.大田螺10个,清水中静养24小时,以除去泥,黄连1克,研末,田螺去盖,每个螺中撒入少许黄连粉末,置消毒容器中,待田螺吐出药汁,以消毒纱布1小块,吸吮药汁。先以浓茶清洗阴部,再将黏吸药汁的纱布贴敷在下垂子宫部,然后轻轻托入。

◆坐浴疗方

1.蛇床子25克,乌梅9个,清水浸泡5~10分钟,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温度适宜时坐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剂。

2.苦参、五倍子各30克,黄檗、枯矾各15克,水煎取汁,混合后坐浴,每日1次。

◆验方:生芪30克,党参15克,升麻4.5克,白术12克,益母草24克,枳壳12克,地骨皮、石榴皮各4.5克,连服10剂,停药1日再服,如此服60剂,复诊其效果非常好。

◆偏方:将枳壳50克,黄芪、益母草各25克,升麻10克,加适量清水煎2次,早、晚熏洗。

宫颈糜烂

◆坐药疗方

1.虎杖、枯矾、猪胆汁(新鲜)各等量。先将枯矾研细,与猪胆汁混合,再将虎杖浸膏放入,混合阴干磨成粉,清洗宫颈分泌物后,将带有尾消毒棉球蘸少许0.1%的苯扎溴铵液,再蘸取上述药末,上于宫颈,24小时后,拉出棉球,3日1次。

2.鱼腥草适量,加温取蒸馏液,用消毒棉球蘸鱼腥草蒸馏液,塞入子宫颈处,24小时换药1次,10次为1个疗程。

3.五倍子12克,蛇床子6克,黄檗3克,冰片1.5克,共研细末,瓶贮,每次用0.3克,用消毒纱布包好,睡前塞入阴道内,次晨取出,连用7日。

◆外涂疗方

1.凉制塞水石14克,雄黄4克,煅石决明2克,冰片10克,银朱2克,朱砂2克,麝香0.2克,凡士林65克,芝麻油5克,先将塞水石等前三味药研细、混匀,然后,将冰片等后四味药研细,2种细粉配研,混匀备用,将凡士林、芝麻油置锅内加热到100℃,取出放入器皿内放凉之后加入塞水石等7味药粉,搅拌均匀,1次取适量外涂患处,每日3~5次。

2.黄连150克,金银花300克,枯矾50克,蛇床子150克,白芨150克,上药共研细末,加凡士林调成膏状,于月经干净后第3日开始用药,用药膏均匀涂抹在糜烂面上,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日,用药期间禁房事及坐浴,月经期间停药。

◆阴道塞药疗方

1.黄檗、地榆、儿茶、白芷、甘草、冰片各等份。烘干,共研细末,经高压消毒后装瓶备用,用法:每日用新杰尔灭冲洗阴道后,用棉球蘸药粉后塞入宫颈口,每日换药1次。

2.葱白1根,五倍子粉、黄连粉各5克,雄黄粉1克,共捣烂成糊状,用纱布包成药栓,外系一小线,将药栓纳入阴道,线留于外,每日换1次,7次为1个疗程,连续2~3个疗程。

3.苦矾粉5克,猪胆粉1克,加适量滑石粉,以蜂蜜为丸,如枣核大,每晚塞入阴道深处1个,连用3晚为1个疗程,隔3日再行第二疗程。

4.葱白1根,五倍子粉、茴香各5克,雄黄粉1克,共捣烂成糊状,用纱布包成药栓纳入阴道,线留于外,每日1换,7次为1个疗程。

◆验方:儿茶、苦参、黄檗各25克,枯矾20克,冰片5克,共为细末,取适量用香油调成糊状。用棉球清拭阴道后,将带线棉球蘸药糊放在糜烂面上,24小时后取出,隔2天上药1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时,复查,糜烂已愈大半,继续1个疗程治疗后复查,宫颈光滑复常。

◆偏方:取猪苦胆5~10个,石榴皮60克,先将苦胆吹干与石榴皮一起研为细末,加香油适量调成糊状。用桉树叶50克,水煎取液,清洗阴道后,再用带线棉球蘸药糊塞入宫颈处。日换1次。

痛经

◆敷贴疗方

1.山楂、葛根、乳香、没药、山甲各100克,白芍150克,甘草30克,桂枝30克。

先将山楂、葛根、白芍、甘草共煎2次,煎液浓缩成膏,混入适量溶于95%乙醇的乳香、没药,烘干后,与山甲、川朴、桂枝共研细末,再加适量的细辛挥发油,鸡血藤挥发油和冰片充分混合,贮瓶,于经前4日取药末0.5克,用食醋或姜汁或酒调糊,分别敷于神阙和关元,外敷纱布,胶布固定,经痛止或经期前3日去药。

第三章 妇科外治良方 - 图4

2.艾叶60克,食盐30克,熨热后贴敷关元。

3.白芥子15克,捣烂,调拌适当面粉,贴于酒泉、八髎、关元,然后,温灸。

第三章 妇科外治良方 - 图5

◆敷脐疗方

1.乌药、砂仁、木香、香附、甘草研末,药酒调敷脐中,治寒性痛经。

2.肉桂3克,五灵脂10克,蒲黄20克,共研细末,用水调为糊状敷脐部,每日1次。

3.吴茱萸、肉桂各10克,小茴香20克,共研细末,加白酒适量炒热,用布包好,敷脐部,凉后再炒热再敷,每月经来前敷3日。

4.肉桂、炒茴香、干姜、元胡、炒灵脂、生蒲黄、没药、川芎、当归、赤芍各6克,共研细末。在月经前2日,先用盐水清洗肚脐,取药末适量,用醋调成糊状,敷于脐中,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2日换药1次,连用3次,5个月为1个疗程。

◆外敷双足涌泉穴疗方:白芥子12克,研为细末,加适量面粉,米醋调为糊状,外敷双足涌泉穴,包扎固定,每日1换。

◆热敷疗方:降香、桃仁各30克,苏木60克,共研粗末,装入布袋,喷洒适量黄酒炒烫,热熨小腹痛处,药冷则更换,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鼻吸疗方:药用皂荚30克,冰片10克,共研细末,取少许置于掌中,并捂鼻吸之,顷刻喷嚏频作,继而微汗痛减,每日2~3次。

◆足浴疗方

1.益母草、香附、乳香、没药、夏枯草各20克。水煎2000毫升足浴,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连用数日。

2.蒲黄、五灵脂、香附、元胡、当归各20克,赤芍15克,桃仁、没药各10克。加水2500毫升,煮沸15分钟。每剂药重复使用2日。于经前3日开始用药,连用3~5剂,连续3个月经周期。

◆熨烫疗方:白芥子3克,研末,敷于肚脐上,以医用胶布固定。用热水袋(水温约50度)熨烫,每日3次,每次30分钟。月经来潮前2日开始使用,连用3次。

第三章 妇科外治良方 - 图6

◆药液摩擦法疗方:取麝香风湿油或云南白药酊适量,涂下脐下关元穴(脐下3寸处)、气海穴(脐下1.5寸处),用手摩擦,当有发热感并传入腹内时,疼痛即止。

第三章 妇科外治良方 - 图7

◆艾灸疗方:以底径为1厘米之艾炷1壮置附片中心施灸于中极穴,并更换艾炷,至灸处皮肤红晕直径达5厘米以上,中央微现泛白透明时停用,盖消毒纱布,胶布固定,治疗时间以经前10日左右为宜。

◆中成药疗方

1.用半张麝香壮骨膏分别贴于关元穴、三阴交穴(胫骨后缘,内踝上3寸),并用自己拇指按压局部贴穴处,每日3~5次。

第三章 妇科外治良方 - 图8

2.云南白药适量,白酒调为糊状,填于肚脐处,胶布固定,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每日1换,连续3~5日。

◆推擦疗方

1.用生姜片煨热后,切开,轻轻推擦少腹疼痛处,每日3次。

2.用香附30克,红花、乌药各15克,共研细末,以热黄酒50毫升调成糊状,装入布袋内,趁热在少腹部推擦,治疗时,用力挤压药物,使少量药液渗于痛处皮肤,以加强疗效。

◆拨揉疗方:患者仰卧于床,双腿自然伸直,操作者立于患者一侧,用两拇指从膝关节下开始,沿小腿内侧下行至踝关节处。反复拨揉,直到有酸、胀痛为止,然后,再用手掌揉擦小腿内侧以透热为度,两脚交替进行,一般按摩2~3分钟,疼痛就会消失。

◆按摩疗法

1.用指端按压食谷100次,继而一手指端按压三阴交,另一只手指端按压足三里,各100次,最后,以右手按揉腹部的关元穴,左手指端按揉中脘,各100次。用指端在中极、地机等穴位,由轻到重,由慢到快地各按揉2分钟左右,然后,用力按压穴位不动,持续1分钟。

第三章 妇科外治良方 - 图9

2.用大拇指往下重压中极穴,此穴位于肚脐正下方横指处,可缓解疼痛。

◆盒灸疗方:将点燃之艾条放于特制木盒的铁网上,罩着所灸部位,起到温经通络作用,盒底至铁网约5厘米左右,将艾条切成段状,点燃后横放在网上,上面盖上盖,在治疗部位上来回移动,每次治疗30分钟,痛经治疗穴位有关元、曲骨、子宫等。

第三章 妇科外治良方 - 图10

◆药罐疗方:药罐疗法是根据病情配用适当药物,纱布包好加水煮沸,将竹罐放入锅内同煮15分钟后,乘热将竹罐取出,拔吸在选定的穴位上,利用热气形成负压紧吸皮肤,并利用药力渗透到位,加强治疗作用。

◆痛经方药及穴位疗方:黄芩、紫苏、藿香、枳壳、陈皮、莱菔子、神曲、焦山楂各10克,煮成后于中脘、脾俞、大肠腧、足三里、天枢、关元等穴位进行药物拔罐治疗。

第三章 妇科外治良方 - 图11

第三章 妇科外治良方 - 图12

◆外敷疗方

1.猪牙皂2.5克,细辛1.5克,葱白3根,生姜3片,二药研为细末,葱、姜捣烂,酒少许调成糊状,外敷印堂穴,每6小时换药1次。

2.吴茱萸15克,研为细末,加酒调糊,敷贴于下腹部疼痛处,每日2次。

3.白芷、川乌、草乌各6克,研为细末,用葱汁、蜂蜜调匀,敷于痛处,胶布固定。

◆敷脐疗方

1.五灵脂15克,白芷、炒蒲黄各10克,共研细末,用时,取药末3克放脐眼上,上盖生姜1片,艾火灸之,以脐内有热感为度,每日1次,每次10分钟,从经前1周开始,经净则停。

2.蜣螂1条,威灵仙10克,烘干,研为细末,加入米酒调匀,外敷肚脐,外盖纱布,睡前敷之,次早除去。

3.烟矢少许,放在胶布上贴于脐眼,经期结束即止,孕妇忌用。

4.肉桂、炮姜、吴茱萸、茴香各15克,共研细末,米醋或酒调成糊状,取适量敷于脐部,覆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热敷疗方:将醋加热,毛巾蘸之,乘热敷于病人肚脐两侧及脐下,腰骶部,冷则再热再敷,每次30分钟,每日1次。

◆热熨疗方

1.苏木60克,香附、桃仁各30克,黄酒或米酒适量,炒热后,热熨脐下疼痛处,每日1次。

2.大葱500克,切成3厘米长,敷于少腹疼痛处,上盖厚布1块,用熨斗熨烫,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3.食盐500克,葱白300克,生姜100克,共炒热,用布包好,反复热熨小腹部。

4.生姜120克,捣烂,花椒60克,研细末混匀,炒热,用布包好,热熨患处,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

5.用大米500克,锅内炒热,布包,趁热熨疗小腹及腰骶部,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连续治疗10日。

6.粗盐炒烫后,加入食醋150毫升,炒到稍干,布包热熨腹部疼痛部位,每日2次。

7.将砂炒烫后加入姜汁30毫升,再炒1分钟,装袋热敷脐下小腹部、腰骶部,每日2次。

◆外敷双足涌泉穴疗方

1.干姜、吴茱萸各等量,共研细末,装配备用,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用米醋调成糊状,外敷足部涌泉穴。

2.红花、益母草各等量,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用黄酒调成糊状,外敷足部涌泉穴,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5~7日。

◆足浴疗方

1.益母草、香附、乳香、没药、夏枯草各20克,加水3000毫升,煎至2000毫升,浸洗双足,每次20分钟。

第三章 妇科外治良方 - 图13

2.益母草、乳香、没药、血竭各20克,香附、延胡索各15克,水煎取液泡足,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

◆纳鼻疗方:皂荚3份,冰片1份,共研极细末,装瓶备用,痛经发作时,取药末少许置病人手掌中,对准鼻孔用力吸气,顷刻张口收腹,喷嚏频作,随之周身微汗,精神振奋。每日1~2次,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1~2个疗程。

◆验方:丹参、赤芍、乌药、香附、五灵脂、山楂、延胡索、三棱、莪术各10克,吴茱萸3克,肉桂5克。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

◆偏方:取白芥子12克,研为细末,加面粉适量,米醋调为稀糊状,外敷足心涌泉穴,包扎固定,每日1换,还可配合外敷关元、气海穴。

闭经

第三章 妇科外治良方 - 图14

◆敷脐疗方:肉桂、延胡索、细辛、小茴香、乳香、没药各20克,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每次取药末5~10克,用黄酒调成糊状,敷于脐部,每日1次。

◆做药疗方:取大黄15克,茜草10克,共捣烂,调匀,用净纱布缝制一小包系一线在外,塞入阴道中,每日1次,每晚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15~30分钟,连用数日。

◆热熨疗方:取茺蔚子、晚蚕砂各300克,大曲酒100毫升,先将茺蔚子、晚蚕砂各150克放入砂锅中炒热,旋以大曲酒100毫升撒入拌炒片刻,将炒熟的药末装入白布袋内,扎紧口袋待其不烫手时,热熨小腹部,药包冷后,再取另一半茺蔚子和蚕砂炒大曲酒再熨腹部,交替熨2次后,覆被静卧半天,月经即可通下。

◆热敷疗方:取益母草120克,月季花60克,将2味药放入砂锅内,加水2500毫升,煎浓汁,捞药渣,在文火上烧之,保持药汁湿热备用。使用时,患者仰卧床上,用两条厚毛巾泡在药汁中轮流浸泡,取毛巾去药汁,热敷肚脐眼及下腹部,以小腹内有温热感为佳。每日1次。

第三章 妇科外治良方 - 图15

◆淋洗疗方:取生地、木通、茜草、丹皮、大黄、五灵脂、红花、赤芍、当归各15克,加水1500毫升煎取药液,置入盆中,先熏蒸,后以毛巾浸药液淋洗脐下小腹会阴部,至水冷为止。每日1次,每次30分钟,10日为1个疗程。

◆隔药艾灸疗方:取下腹部正中的关元穴(脐下3寸处),在穴上放置胡椒饼并加丁香份、肉桂粉,取艾条并点燃艾条隔药灸之,每日1次,每次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敷脐疗方:白胡椒、黄丹、火硝各12克。共研细末,水调制成3个饼,将脐部擦净后,将饼敷脐上,胶布固定,连用2~3次。

◆敷贴穴位疗方

1.柴胡、白术、白芍、当归、川芎、桃仁、茯苓、香附各10克,牛膝20克,薄荷、三棱各5克,共调细末,调拌凡士林,敷贴于关元、三阴交穴位,外覆塑料,胶布固定,隔日换1次。

2.威灵仙、蜣螂10克,研细末,调拌白酒,贴于关元穴。

第三章 妇科外治良方 - 图16

3.桂枝20克,大黄、延胡索、五味子各12克,山楂10克,木香8克,共研细末,加食盐炒热,敷贴于关元、阴交、命门、肾俞穴位,然后,进行温灸。

4.益母草30克,月季花30克,捣汁,加热后敷贴于关元、气海、阴交穴位。

◆外敷双足涌泉穴疗方:桃仁12克,半夏10克,红花6克,共研细末,用白酒或米醋调成糊状,外敷双足涌泉穴,每晚1换,连敷3~5个月,至经来为止。

◆足浴疗方

1.刺五加、五味子、淫羊藿、黄花、杜仲、肉桂各等量,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10~30克,放入盆中加热水足浴。

2.益母草、茺蔚子、红花、桃仁、当归、黄芪、香附各等量,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10~30克,放入盆中加热水足浴,每晚1次,连续2~3个月。

◆验方:丹参、仙灵脾、菟丝子各15克,熟地炭、狗脊、石楠叶、白芍各12克,当归、覆盆子各9克,陈皮、炙甘草各5克,用水煎服。服半个月后,精神渐好,腰酸症状减轻了不少,也有食欲了。

◆偏方:用生地、当归、赤芍、桃仁、五灵脂、大黄、丹皮、茜草、木通各15克,将药物一起入锅,加水1500毫升,取汤淋洗脐下,每日1次,每次30分钟,7日为1个疗程。

滴虫性阴道炎

◆涂擦疗方:五倍子120克,蛇床子、生黄檗各40克,冰片5克,共研细末,洗净阴道,将药末涂擦阴道,每晚1次,5次为1个疗程。

◆喷粉疗方:百部100克,雄黄适量,百部煎汤,雄黄研成细末,冲洗阴道后,将雄黄粉喷入阴道皱襞内,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熏洗疗方

1.五倍子、石榴皮、蛇床子、白藓皮、黄檗各24克,水煎去渣,趁热坐在盆上熏蒸,待适温时坐入盆中洗外阴和阴道15分钟,每日2次,连用15日。

2.桃叶50克,花椒、胡椒各15克,水煎熏洗阴道,每日1次,3日后,改为隔日1次,连用15日。

3.苦参、地肤子、透骨草、土茯苓各30克,百部、蛇床子、白藓皮、马齿苋各15克,冰片3克,用纱布包好,放入砂锅内,加水煎至1000毫升,药汁倒入盆中,趁热熏洗外阴和阴道,每次30分钟,早晚各1次,每日1剂,10日为1个疗程。

◆坐药疗方

1.桃仁适量,捣碎为膏状,纱布包,塞入阴道内。每晚1次,连用数日。

2.芦荟6克,蛇床子、黄檗各15克,水煎,洗净阴道,用棉球蘸药液塞入阴道内,每晚1次,连用数日。

3.仙鹤草1000克,切碎,加水3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去渣浓缩至500毫升,备用,用时,先用苯扎溴铵液冲洗阴道,后用药棉蘸仙鹤草浓液塞入阴道,放置3~4小时后取出,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

4.苦参、土槿皮、黄檗150克,枯矾24克,共研细末,每30克药粉,加凡士林60克,蛇床子适量,调成软膏,每次用2克纱布包扎,塞入阴道内,每日2次,连用15日。

◆冲洗疗方

1.黄连100克,加水300毫升,去渣浓缩为200毫升,冲洗阴道,每日2次。2.蛇床子50克,花椒、白矾各15克,煎汤冲洗阴道,每日1次。

3.仙桃叶120克,煎汤,冲洗阴道。

4.五倍子、石榴皮、蛇床子、白藓皮、黄檗各40克,枯矾10克,水煎去渣,温度适宜,坐入盆中洗外阴和阴道,每次15分钟,每日2次,连用7日为1个疗程。

5.仙桃叶30克,水1000毫升,煮沸20分钟,去渣取汁,用以冲洗阴道,每日3次。

◆坐浴疗方

1.苦参30克,蛇床子15克,明矾9克。水煎取叶,先熏后坐浴,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

2.百部、臭草、蛇床子各100克,水煎取渣,温度适宜,坐于药水,每日早、中、晚各1次,每次30分钟,7日为1个疗程。

3.萹蓄30克,川牛膝、瞿麦各10克,滑石15克,蛇床子30克,厚朴6克,通草5克,水煎后坐浴。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10日为1个疗程。

◆外洗疗方

1.百部100克,白藓皮50克,水煎1500毫升,外洗阴道,每日1次,每次洗15分钟。

2.鱼腥草30克,远志20克,水煎去渣500毫升,外洗阴道,每日1次,每次15分钟。

3.白萝卜汁、醋各适量,用醋冲洗阴道,再用白萝卜汁擦洗阴道,10日为1个疗程。

◆中成药疗方:临睡前,用温开水洗净外阴,上床后仰卧,自取六神丸15粒塞入阴道,每晚1次,经期停用,6日为1个疗程。

◆外洗疗方:取新鲜葎草200克(冬天无葎草可用苦参代替),洗净,切碎,加水2000毫升煎煮,煎至1000毫升,倒入盆中,于临睡前清洗外阴。每晚1次,每次15分钟,经期停用。6日为1个疗程,连续2~3个疗程。

◆冲洗疗方:桃叶50克,百部草20克,苦参15克,水煎,取1000毫升,过滤,待温度适宜时,于每晚临睡前冲洗阴道,6日为1个疗程。

◆熏洗疗方

1.苦参45克,地肤子、蛇床子各30克,野菊花、黄檗各20克,枯矾15克,水煎2次,去渣留液,混合,临用时另加入白醋30毫升,搅匀,趁热先熏后洗(用药前先用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5分钟),每日9次,药液冷了再加热。经期停用,用药期间禁止性生活,7日为1个疗程。

2.苦参、蛇床子、白藓皮各30克,黄连15克,狼毒10克,清水浸泡5~10分钟,水煎取汁,趁热先熏后洗,每日1次,每次10~30分钟。

◆塞药疗方

1.鲜千里光草500克,清水浸泡2小时后,连水带药煮沸1小时,过滤取汁,先以温水洗外阴、阴道,再用棉球(用线扎好)蘸药液渗透,塞进阴道内,经12~14小时后取出,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2.采集生长茂盛的桃叶,阴干后,取500克,加水6000毫升,煮沸5小时,去渣,再煮2个半小时,熬成药膏,约150毫升,使用前先用没有桃叶药膏的棉球洗净阴道分泌物,然后,用带绒的大棉球浸上桃叶膏塞入阴道内,睡前放入,次晨取出。

3.蛇床子、大枫子、雷丸、鹤虱、苦参、枯矾、川椒各3克,共研细末,装瓶待用,使用时,取消毒纱布1块,大小约为10×10厘米,涂上少量凡士林,再涂上药粉,将纱布折叠成条状,晚上临睡前塞入阴道内,清晨取出,1次不愈,可用数次。

◆药浴疗疗方

1.黄檗、苦参、苍术各80克,明矾20克,醋20毫升,前三味药用布纱包好,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再将药物及水一起煎熬,去渣后,药汁加入醋,混匀,浸浴患处,每日1~2次,每次1~2小时,药汁冷了再加温。

2.苦参、蛇床子、白藓皮各30克,黄连15克,狼毒10克,清水中浸泡5~10分钟,水煎取汁,药浴。

3.樱桃叶枝500克,水煎药浴,每日1次。

真菌性阴道炎

◆熏洗疗方

1.苦参40克,薏苡仁、白藓皮、土茯苓各30克,黄檗、金银花、鹤虱、甘草梢各15克,苍术、白芷各10克,蝉蜕4克,水煎1000毫升,先熏后洗,每日2~3次,每日1剂。

2.蛇床子、白藓皮各50克,女贞子、龙胆草各30克,黄檗、荆芥、防风各15克,薄荷5克。用纱布包好,放入砂锅内,加水煎至1000毫升,倒入盆中,趁热熏洗患处,每次30分钟,早晚各1次,10日为1个疗程。

◆坐浴疗方:黄檗、马鞭草各100克,水煎去渣,待温坐浴,并用消毒纱布清洗,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

◆外洗疗方: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各100克,水煎浓缩为500毫升,外洗外阴、阴道,每日3次。

◆冲洗疗方:蛇床子30克,五倍子10克,枯矾9克,雄黄3克,水煎成200~300毫升药液,取100毫升用注射器或冲洗器冲洗阴道,仰卧10~30分钟,每晚1次。

◆外洗疗方:鲜息针草(又名虾钳草)、鲜蛇泡簕全草各60克,水煎,去渣取液,倒入盆中,边浸边洗外阴及阴道分泌物,经期停用,治疗期间禁止房事。

◆熏洗疗方:蛇床子、苦参、土茯苓、白头翁各30克,白蒺藜、黄檗、明矾、决明子、川椒各15克,加水3000毫升,浸泡25分钟,连药带水,煎沸15分钟后,滤取药液,趁热先熏后洗。每日2次(1剂药),10~15日为1个疗程。

◆蘸涂疗方:冰硼散3克,加甘油少许,搅匀,清洗外阴后,用药棉蘸药物蘸涂阴道,每日早晚各1次。

◆塞药疗方:每晚临睡前将制真菌素片1片塞入阴道内。

◆坐浴疗法

1.马鞭草30克,水煎2次,去渣取药液,混合,待温坐浴10分钟,并用消毒纱布清洗患处,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2.土茯苓60克,苦瓜子35克,枯楝皮30克,土槿皮25克,白藓皮40克,五味药用纱布包好,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将药物及水一起煎煮,去渣后用药液浸浴患处。

外阴瘙痒

◆涂擦疗方:杏仁100克,研细末,加凡士林调成糊状,涂患处,1日3次。

◆敷贴疗方:黄檗30克研细末,调拌鸡蛋清,敷贴患处。

敷贴疗方:黄檗25克,青黛、地龙各20克,石膏15克,滑石、苦参各10克,共研细末,调拌麻油或凡士林贴于关元、血海、蠡沟穴位,胶布固定,每日换1次。

第三章 妇科外治良方 - 图17

第三章 妇科外治良方 - 图18

◆熏洗疗方

1.蛇床子、白藓皮、黄檗各50克,防风、苦参、荆芥、龙胆草各15克,薄荷1克(后下),水煎熏洗,每日2次。

2.蛇床子、地肤子、蒲公英、苦参各9克,生大黄、川黄檗、威灵仙、白藓皮各6克,枯矾4克,薄荷3克,共研粗末,装入布袋内水煎2次,趁热熏洗,每日2次。治疗期间忌食鱼腥辛辣之物。

3.苦参100克,雄黄10克,白矾5克,水煎熏洗阴部,每日2次。

4.地肤子、蛇床子、苦参、百部各50克,紫草、雄黄、防风、蒲公英各30克。煎水趁热熏洗患处,每日1剂,日洗2~3次,7日为1个疗程。

5.干鱼腥草100克(鲜品300克),加水1000毫升,水煎熏洗患处,每日1~2次。

6.生姜(连皮)120克,捣碎,艾叶90克(鲜品250克),加水2000毫升,煎沸20分钟,去渣,倒入盆中,坐于盆上熏阴部,待温度适宜再洗15分钟,每日1~2次,连续数日,治疗期间忌食辛辣、煎炒之物及酒,严禁房事14日。

7.蛇床子、白藓皮、苦参、黄檗各30克,龙胆草、防风、荆芥、花椒各15克,枯矾10克,水煎煮30分钟,去渣,趁热熏洗,每日早晚各1次。

8.桃叶50克,花椒、胡椒各15克。水煎熏洗阴道,每日1次,3日后,改为隔日1次,连用15日。

9.金银花、蛇床子、苦参、枯矾各30克,川椒15克。水煎,趁热先熏后洗,日2次。

◆外洗疗方:苦参、蛇床子各30克,花椒10克。水煎洗患部,每日2洗。

◆坐药疗方

1.桃仁20克,捣烂,加雄黄(研末)1克调成膏状。取鲜鸡肝1具,切成连刀片,将药膏涂于鸡肝上,塞入阴道内,每日换药1次,7日为1个疗程。

2.取氯霉素0.25克,泼尼松5毫克,甲硝唑0.1克,每晚入睡前,将洗手干净,用手将上述每种药各1片轻轻放入阴道深处,7日为1个疗程,使用期应避免月经期、妊娠期。

3.龙胆草、黄檗各30克,苦参20克,龙骨10克,研细末,用面粉调拌成条形,塞入阴道内。

◆坐浴疗方

1.蛇床子、白藓皮、地肤子各15克,枯矾12克,黄檗10克,秦皮6克,川椒5克,薄荷3克,水煎,坐浴,每日2次。

2.蛇床子15克,苦参、百部、川椒、枯矾各10克,水煎取液趁热先熏后坐浴,每日2次,7日为1个疗程。

3.蛇床子20克,地肤子15克,苦参10克,大黄、黄檗各8克,威灵仙、白藓皮、枯矾各6克,薄荷6克,共研粗末,装入布袋水煎2次后将药液混合,坐浴熏洗外阴,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每次坐浴后更换内裤,平时忌食鱼腥辛辣之物,遇月经停药。

4.蛇床子、苦参、白藓皮、地肤子、枯矾、芒硝各30克,纱布包好,放入砂锅中,加水煎至1000毫升,将药液倒入盆中,趁热先熏后坐浴,每晚睡前1次,每次10分钟,连用1周。

5.地肤子30克,蛇床子、苦参、紫草、黄檗、蒲公英各15克,水煎取液,待温度适宜时坐浴,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6.茵陈、苦参各30克,清水浸泡10分钟,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先熏后坐浴,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剂,连续5~7日。

7.地肤子、白藓皮、艾叶、苦参各50克,水煎浓缩为500毫升,每日3次,每次坐浴30分钟。

◆外洗疗方

1.鲜鱼腥草100克,硫黄50克,雄黄40克,水煎取汁,趁热将药罐口对着阴道熏蒸,用后药液清洗外阴,每日2次,每次半小时,连续14日。

2.苦参100克,雄黄10克,白矾5克,水煎去渣,趁热熏蒸后洗阴部,每日2次。

◆涂擦疗方:紫草30克,白藓皮20克,苦参15克,共研细末,加入香油内,浸泡1日后,过滤取汁备用。使用时,清洗阴部后,取药液外擦患处。每日2~3次,连续5~10日。

◆足浴疗方

1.透骨草15克,蒲公英、马齿苋、紫花地丁、黄芩、防风、独活、羌活、艾叶各10克,甘草5克,水煎取汁,先熏后坐浴,后足浴。

2.茵陈、苦参各30克。清水浸泡5~10分钟,水煎去渣取汁,放入浴盆中,先熏后坐浴,再足浴,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剂,连续5~7日。

3.五倍子、石榴皮、蛇床子、白藓皮、黄檗、枯矾各15克,水煎去渣取汁,先熏蒸,后坐浴,再足浴,每次30分钟,每日2次,每剂2次。

4.滑石30克,丹皮、云苓、草薢、泽泻、薏苡各15克,黄檗、通草各10克。水煎去渣取汁,先熏蒸后坐浴,再足浴。

5.苦参、蛇床子、枯矾、金银花各30克,川椒15克,煎汤半盆,趁热先熏后坐浴,每日2次。

6.蛇床子、苦参、黄檗、土茯苓、白花蛇舌草、花椒各30克,百部、半枝莲、木槿皮、穿山甲、蝉蜕、徐长卿各15克,艾叶6克,薄荷9克,每日1剂,水煎去渣取汁,先熏蒸后坐浴再足浴,每日2次。

◆塞药疗方:每晚睡前洗净阴部,取六神丸15粒,塞入阴道内。6日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

◆喷药疗方

1.阴部清洗干净后,取桂林西瓜霜喷于阴道内及外阴瘙痒处,每日1次,连续7~10次。

2.阴部清洗干净后,取双料喉风散轻轻摇动后,将药末喷至阴道内及外阴瘙痒处,隔日或每日用药1次。

乳腺炎

◆外敷疗方

1.鲜犁头草、鲜半边莲各60克,洗净捣烂外敷患处,每日2次。

2.仙人掌50克,去刺削皮后捣成糊状,适量蜂蜜调匀,敷于患处,纱布敷盖。每日外敷2~3次。

◆敷贴疗方

1.半边莲、犁头草各50克(均为鲜品),加酒精,食盐少许,共捣烂,厚敷患处,每日1换,连用数日。

2.萱草根适量,洗净兑甜酒捣绒,敷患处(忌包乳头),每日1换。

3.鲜闹洋花(又名曼陀罗),黄糖各适量共捣烂敷患处。

4.罗裙带根叶各半适量捣烂外敷患处。

5.鲜大蓟根茹适量捣烂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6.取香附60克,麝香0.6克,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将60克水煎液,调上药末为糊状,敷患处,每日1次。

7.取白芷30克研为细末,加入煮沸的食醋18毫升调成糊状,涂在纱布上,敷在红肿的乳房上外加薄膜覆盖。每次敷贴30~60分钟,每日2次。

8.翻白草、马齿苋、蒲公英、老鹳草、车前子、萹蓄各30克,瞿麦、白芷、柴胡、牛滕各12克,香附、香薷、板蓝根各9克。日1剂,加黄檗适量,研末,加水,调成糊状敷患处,每日换药3次。

9.鲜夏枯草适量,洗净捣烂,加少量酒炒热,敷患处,每日1换。

10.取鲜葡萄嫩叶适量,洗净后捣烂如泥,敷贴患乳周围,纱布包扎,每4小时换药1次。

11.半边莲、仙人掌各50克,水煎分2次服同时,取2药适量捣成泥状敷患处,每日2次,治疗2日。乳房肿痛明显减轻,可继续用药2日。

◆涂擦疗方

1.取阳尘(火烟久熏所致的黑色的附梁柱上之物)适量,以鸡蛋清调匀,涂擦患部,每小时1次。

2.取纯蜂蜜适量,直接涂在乳房肿胀部位皮肤上,外用湿热毛巾(以不烫手为度)热敷涂有蜂蜜的皮肤,毛巾稍凉后,再涂再敷,每次10~20分钟。治急性。

◆热敷疗方

1.新鲜葱100克,加200毫升水煮沸5分钟,取汁加温水调成80℃葱水2000毫升,乳房发胀时,将毛巾用葱水浸湿热敷双乳15分钟,再挤压5分钟,交替进行,使乳房痛除,3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1小时。

2.香附60克,麝香0.6克,共研细末,用时将蒲公英60克煎取汁适量,调药末做糊状,热敷患处,每日1次。

◆熏洗疗方:华山矾根60克,蛇葡萄根30克,水煎取汁,趁热熏洗患处,每日1次,连用数日。

◆塞鼻疗方:取蒲公英根适量,取皮,捣烂后塞患侧鼻孔,每日2次。

◆挂药疗方:取白花丹(又名白雪花、一见消)嫩枝、叶适量,捣烂,纱布包好(此药刺激性较大,切勿碰及皮肤),悬挂于患者床头即可。患者衣着较厚,也可悬挂胸前,但要注意不要伤及皮肤。

◆人梳乳疗方:取赤芍20克,夏枯草、蒲公英各30克,水煎趁热熏洗乳部。接着患者家属配合用手牵拉乳头,轻轻向上抖动,每次抖动100下,然后,将木梳背烤热,轻轻按压乳房硬结处,以感觉患处发紧发胀为宜,再向外侧梳理。

注意事项:(1)梳法应沿乳腺管分布方向,由乳头修向外侧,不可逆转。(2)木梳要干净。梳乳时不宜用力太大,以免刮伤皮肤。(3)凡乳房肿痛,乳房溃疡、乳房皮肤疮疖、乳腺炎已化脓者均禁用。

◆中成药疗方

1.每次取六神丸30粒,研末,加适量凡士林调匀后外敷患部,每日1次。

2.牛黄解毒片适量,研末,同酒糟一起调匀,外敷患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2次。

◆外敷疗方

1.仙人掌适量,去外皮,捣烂,加入凡士林、少许米酒调匀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2.鲜蒲公英400克,一半煎汁内服,一半捣烂,加入少许梅片调匀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3.鲜冬青树叶适量,捣烂,加入少许梅片调匀敷患处。乳腺炎初期疗效较佳。

4.鲜犁头草300克,洗净,一半煎汁内服,一半捣烂,加入少许梅片调匀敷患处。

5.鲜马齿苋60克,皮硝30克,共捣烂敷患处。

6.鲜木芙蓉叶适量,捣烂敷患处。

7.鲜白乌桕叶、鲜红蓖麻叶,鲜鹅不食草,任选一种,捣烂以酒调敷患处。

8.鲜白花蛇草、鲜野花、鲜蒲公英各等量,洗净捣烂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治疗急性乳腺炎。

9.燕子窝(泥)、蒲公英各适量,混合槌烂加鸡蛋清调匀,敷患处。

10.刘寄奴鲜草适量,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11.牛黄解毒片粉末同酒糟和匀外敷患处,每日2次。

12.隔山消块根(别名牛皮消、牛皮冻),洗净,以粗瓷碗或瓦片磨浆加入淘米水内,用鸡翅毛蘸药液洗刷,用纱布浸药液敷患处。治疗急性乳腺炎。

13.露蜂房15克,鲜蒲公英100克(洗净),加精盐少许,捣烂如泥,敷贴于患处,每日1次。治疗急性乳腺炎。

14.土豆1个,洗净,泥鳅1条(10厘米长为佳),同放入器皿中,捣烂至粘腻时,取出做成小饼,贴敷于患处,每日1次。

15.鲜葱洗净捣烂,加入少量冷开水,取汁,以纱布吸汁包敷乳房,经常更换。

◆敷脐疗方:蒲公英60克,白菊花15克,捣烂,开始调匀,装入纱布包内,填放脐上,胶布固定,每日1次。

◆涂擦疗方

1.白花丹茎叶各适量,捣烂,涂在患者的乳房门两边框平胸高处,患者出入闻其气久而治愈。

2.鲜威灵仙叶适量,黄糖少许共捣烂,取汁擦患处。

◆鼻塞疗方

1.砂仁10~20克。取糯米饭少许和砂仁末拌匀,搓成索条状如花生米大小,外敷消毒纱布塞鼻,每隔12小时换1次,直至炎症消除。

2.生半夏晒干研细末,以药棉包生半夏粉末0.5克塞入患乳对侧鼻孔内,等鼻孔内痒痛难忍时取出,每日换药1次。

3.生半夏和葱白各等量,捣烂成泥糊状,做成枣核状的栓剂,大小以能进鼻孔内为准,将做好的栓剂塞入病人健侧鼻孔内,塞入后要喝开水,30分钟后取出,每日2次。

◆挂药疗方

1.小槐花根(又名巴人草、饿蚂蟥、豆子草)10克,威灵仙根10克,以上均为新鲜采集,去泥沙,洗净,切碎,混合均匀,用布包扎成大拇指大的包,轻捶数下挂贴在患侧乳房处。

2.鲜白花丹叶10~15片,捣烂,用布包好,挂于患侧乳房处,连挂数天。

3.小夜关门根3节(每节1寸),用青布包好后用黑线捆,同时用1根黑线将药色捆成布包带样挂于患处。

4.鲜山芝麻根叶适量,捣烂,用布包好挂在患乳房处数日。

◆身带药物疗方:取白花丹、过山香全草各100克,用布包好,随时自带身上或晚上放在睡床的床单下。

◆验方:取蚤休、土茯苓、苦参各90克,黄檗、大黄各45克,龙胆草、萆薢各30克,枯矾15克,每日1剂,水煎后去渣取液,熏洗外阴,早、中、晚各洗1次,每次30分钟。连续使用8日左右,即痊愈。

◆偏方:将蛇床子、白鲜皮、黄檗各50克,荆芥、防风、苦参、龙胆草各15克,薄荷1克(后下)。水煎,外用熏洗,每日2次。如阴道内瘙痒可熏洗阴道。10~15日为1个疗程。带下多而黄者黄檗加倍。有滴虫或真菌感染者苦参加倍。

胎衣不下

◆敷脐疗方:蓖麻籽20粒,麝香2克。捣烂为膏,敷脐上,胎衣下即速洗去。

◆外敷双足涌泉穴疗方:蓖麻籽30粒,明雄黄3克,共捣烂为膏,外敷双足涌泉穴,胎衣下即速洗去。

◆热敷疗方:蓖麻籽7粒,捣烂烤热敷产妇脐围。

◆隔盐灸疗方:用纯净食盐填敷于脐部,在盐上再置1薄片姜,上置大艾炷施灸,施灸壮数5~9壮。

◆敷脐疗方:蓖麻仁7粒,捣烂烤热敷脐周。

◆敷贴穴位法:伏龙肝50克,研为细末,加适量醋调成糊状,敷贴脐部及关元穴位,覆盖纱布,胶布固定,至胎衣下。

◆外敷双足涌泉穴疗方:蓖麻子仁14粒,捣碎如膏,贴于涌泉穴,至胎衣下。

◆隔姜灸疗方:选用穴位:合谷、三阴交,每穴5~9壮。

产后尿潴留

◆敷脐疗方

1.磁石、商陆各5克,研成细末,加入麝香0.1,克调匀,分成2份,分别摊放于脐眼、关元穴,覆盖胶布。

2.生半夏15克,大蒜2瓣,加水少许,捣烂成糊状,敷于脐眼及关元穴(脐下3寸),敷盖胶布,热水袋热敷上方,觉热气入腹,即有便意,如有灼痛,去掉热水袋,小便自解之后,可继续保留1小时,使治疗效果更佳。

3.取桃仁20克,葱白2根,冰片2克,三药捣烂成泥,纱布包好,蒸热,趁温填入脐部固定,待有热气入腹时,即有尿意,若1次不通,可再加热重复使用。

◆敷贴疗方:取白芥子末5克,用30℃的温水调成糊状,涂在1块20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布上,贴在小腹膀胱胀满部位,上盖1条毛巾,再加上装有热水的热水袋贴敷10~15分钟。

◆坐浴疗方

1.葱头150克,八角枫150克,王不留行90克,水煎,水温合适时坐浴,每次坐浴30分钟,每隔4小时1次。

2.瓜蒌30~60克,加水5000毫升,煎至4000毫升,待温度适宜,坐浴30分钟,以出汗为佳。

◆敷脐疗方

1.生姜30克,豆豉10克,食盐5克,连须葱1棵,共捣烂如泥,外敷于肚脐孔处,包扎固定,并用热水袋热熨,经10~30分钟,小便即可通畅。

2.山栀子5枚,独头蒜1个,食盐、冰片少许,共捣烂如泥,用纱布包好,敷贴于肚脐处,胶布固定,可以热水袋热敷,约1小时后取下,一般1~2次即可。

◆验方:潞党参12克,炙绵芪、白术、桔梗、上广皮、当归身各9克,醋炒柴胡4.5克,炙升麻、粉甘草各3克,官桂2克。每日1剂,水煎服。此方能补中升清。主治产后尿潴留。

◆偏方:在盆内放上热水,水温控制在50℃左右,然后,直接坐在热水里浸泡,每次5~10分钟,也可以用开水熏下身,让水汽充分熏到会阴部,注意要保持身体不接触水,以免烫伤。或是用热水袋热敷膀胱部位,促使膀胱收缩,也能起到帮助排尿的作用。

胎动不安

◆敷贴疗方:蓖麻籽12粒,捣烂敷在神庭穴上,胎动安定后,及时去药。

◆敷脐疗方

1.白苎麻根内皮适量,捣烂,敷于脐部,外用胶布固定,待胎安后即去药。

2.杜仲30克,苎麻根、补骨脂各20克,共研细末,用水调敷脐部,每日换药1次,连用3日。

产后足跟痛

◆尿渍疗方:取一块大花岗石,煅烧后置于地面,以童尿渍于石板上,并立即将足跟部放在石板上,任水汽蒸腾,注意不要烫伤脚。如无花岗石可用铁块代之。

◆浸泡疗方:用食醋1000毫升,加热至沸,待不烫脚时,浸泡患脚,每次20~30分钟,每日2次,连用15日。

◆涂擦疗方:取生半夏、生南星各30克,生草乌头25克,用75%的酒精浸泡5日后,用药棉蘸药液涂擦患处。

◆按摩疗方:按揉足跟部20~30次,活动踝关节20~30次,接着用拇指按揉足跟点各1分钟,早晚各1次。

◆疏通疗方:患者平坐于地,直膝,双脚及趾慢慢用力,向脚背钩弯,至最大限度并保持30秒,然后慢慢放松,连续5~10次。

带下病

◆艾条灸疗方: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细草纸上,卷成直径约1.5厘米的圆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糨糊封口而成。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穴灸10~20分钟。选用穴位:带脉、三阴交。

第三章 妇科外治良方 - 图19

第三章 妇科外治良方 - 图20

◆敷脐疗方

1.酒炒红花、荷叶灰、白术、茯苓、陈壁土,车前子各适量,共研细末,加适量黄酒调拌成糊状,贴于脐中,外覆塑料,胶布固定,每2日换1次。

2.芡实、桑螵蛸各30克,白芷20克,共研细末,用米醋调成糊状,取适量敷于脐部,胶布固定,每日1次,连用5日。

3.丁香、广香各3克,吴茱萸4.5克,肉桂1.5克,共研细末,调成糊状,敷于脐部,2日换1次。

4.椿根皮、黄檗、白果各20克,共研细末,用米醋调成糊状,取适量敷脐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5~7日。

◆外敷双足涌泉穴疗方:大海龙1对,黄丹325克,生附75克,阳起石、麝香各25克,零陵香、穿山甲、高丽参、母丁香、锁阳、虫草、川椒各15克,香油1000毫升。按传统方法炼制成膏,每次取3次,摊如钱大,贴双足涌泉穴。10日换1次。

第三章 妇科外治良方 - 图21

◆足浴疗法

1.仙人掌适量,去刺、洗净、切碎,清水浸泡10分钟,水煎取汁,放入盆中,先熏蒸会阴部,温度适宜,坐浴并足浴,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每日1剂,连续5~7日。

2.石榴花30克,择净,清水浸泡10分钟,水煎取汁,先熏后坐浴,再足浴。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钟。

◆熏蒸疗方:木芙蓉50克,苍术、白藓皮各30克,苦参50克,黄檗20克,艾叶15克。水煎熏洗阴部。

◆验方:鲜鸡蛋1个,白果2枚,将鸡蛋的一端开孔,白果去壳,纳入鸡蛋内,用纸粘封小孔,口朝上放碟中,隔水蒸熟即成,每日1次。适用于妇女白带过多者。

◆偏方:将白芷20克,黄芪、桑螵蛸各30克,共研为细末,用黄酒或米醋调成糊,敷于脐部神阙穴,覆盖消毒纱布,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1次,连敷5~7日。适用于肾气不足引起的白带增多症。

子宫颈炎

◆熏洗坐浴法

1.蛇床子50克,百部、苦参各30克,艾叶20克,防风、明矾各15克,水煎2次去渣,趁热先熏洗后坐浴,每次20分钟,每日换1次,7日为1个疗程。

2.仙人掌100克,洗净,去刺、剁碎,加食盐少许,水煎去渣取药液,先熏洗后坐浴。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

3.无花果叶适量,水煎去渣,取汁,先熏洗后坐浴。

◆验方:鱼腥草、蒲公英、忍冬藤各3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完。服药后,各种症状有所减轻,复服,其效果非常好,无复发。

◆偏方:紫草200克,香油750克,取紫草筛土除杂质,入香油内炸枯,过滤取油,装瓶密封备用,治疗时,以干棉球轻拭宫口分泌物,用紫草油涂擦宫颈及阴道上端,每隔1日涂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时,禁止性生活,行经期停药。

月经不调

◆敷脐疗方

1.当归30克,红花、川芎、月季花各15克,共研细末,茶水调敷脐部,纱布覆盖,月经前1天敷脐,每日1次,连敷5~7日,至月经干净为止。

2.杜仲、川段、茺蔚子、益母草各等量,共研细末,每次取药末适量,清水调为糊状,外敷于脐部,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日1剂,30日为1个疗程。

◆敷贴穴位法

1.蓖麻仁30克,蓖麻叶2张,共捣为糊状,外敷于肚脐、百会穴,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日1换,至经停为止。

2.益母草60克,鸡血藤、香附各20克,牡蛎、白芍、三棱、木通、牛膝、艾叶各10克,共研细末,用凡士林调拌,贴于穴位,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日1次,每次6~12小时。选用穴位:三阴交、关元、足三里。

第三章 妇科外治良方 - 图22

第三章 妇科外治良方 - 图23

3.益母草60克,夏枯草30克,捣烂炒热敷贴关元、肚脐穴位。

4.当归20克,五味子12克,樟脑3克,共研细末,调拌凡士林,敷贴涌泉穴、关元、腰眼,然后温灸。

第三章 妇科外治良方 - 图24

第三章 妇科外治良方 - 图25

◆外敷双足涌泉穴疗方:

1.艾叶12克,桂枝10克,穿山甲6克,共研细末,用米酒调成糊状,外敷双足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5~7日。

2.大蒜适量,捣为泥样,外敷双足涌泉穴,3小时后取下。

妊娠呕吐

◆敷脐疗方

1.丁香、半夏各15克,共研细末,生姜30克煎浓汁,调为糊状,敷于脐部,胶布固定,连敷1~3日。

2.生姜3片,葱白1根。共捣烂糊状,外敷于肚脐,塑料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2~3日。

◆外敷双足涌泉穴疗方

1.苏叶、生姜各适量,共捣为糊状,用面粉及蛋清调匀,外敷双足涌泉穴,塑料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敷2~3日。

2.半夏、干姜、胡椒各3克,共研细末,清水调为糊状,外敷双足涌泉穴,塑料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2~3次。

◆验方:柴胡、龙胆草、当归、川芎、黄芩、白芍、知母、生地、桔梗、甘草、黄连(吴茱萸汁炒)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此方能清肝和胃,适用于妊娠呕吐。

◆偏方:取吴茱萸10克,研细末为粉状,用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敷料覆盖,胶布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本法有温中止呕,和胃降逆之功效,一般用药2~3日可见效。

褥疮初起

◆外敷法:白皮番薯洗净捣烂敷患处,见热即换。

乳头皲裂

◆涂擦疗方

1.橄榄核若干,置炭上煅烧存性,研为细末,装瓶保存,每取少许用香油调成糊状,外涂患处,每日数次。

第三章 妇科外治良方 - 图26

2.鸡蛋4~8个,冰片0.5~1克,将蛋煮熟,除去蛋壳及蛋白,取蛋黄置铜锅内用慢火烘烤,让水分慢慢蒸发,然后,加大火熬取蛋黄油,装瓶待用。每次少许,入冰片调涂患处。

3.白芨(干品)适量,研粉与猪油调成膏状,涂于患处,每日3~4次。

4.黑、白芝麻(炒焦)各20克,象贝母10克,用时视患处大小取药末共研细末,加入适量香油涂调敷患处,每日2次。治疗期间减少哺乳或停止哺乳。

5.五倍子、五味子各等份,冰片少许,生香油适量,二药研末,入冰片及生香油调成糊状,涂擦乳头患处。

第三章 妇科外治良方 - 图27

6.鸡蛋2个,蜂蜜25毫升,将鸡蛋如法制取蛋黄油后,加入蜂蜜调匀,将患处洗净后取本品外擦,每日4次。

7.用荸荠洗净捣汁,放入少量冰片,以其汁涂抹患处。

8.白芷15克,蒲公英、苦参、硼砂、生甘草各10克,水煎,去渣取汁,趁温热用无菌纱布蘸药擦洗患处,每次15~20分钟,若药液变凉,可加温再用,每日2次,每剂药可用2日。

外阴白斑

◆涂擦疗方

1.冰片、轻粉、官粉、硫黄、水银、苍术各等份,共研细末,与猪板油调制成膏状,外擦患部。

2.补骨脂500克,置500毫升95%酒精内浸泡7日,将该溶液过滤,以文火煮沸成膏状(呈糖饴状,约50毫升),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外阴后,用此膏均匀地涂抹在患部,隔日1次。

产后腹痛

◆敷贴穴位法

1.当归、桂枝、牛膝各20克,生姜、川芎、桃仁、乳香、延胡索各10克,共研细末,调拌凡士林,敷贴于关元、气海、中极穴位,外覆纱布,胶布固定,3日更换1次。

第三章 妇科外治良方 - 图28

2.艾叶60克,捣烂,炒热,敷贴关元、天应穴位。

3.吴茱萸12克,栀仁10克,桃仁、沉香各3克,共研细末,调拌白酒、敷贴天应穴。

4.葱白60克,姜汁10克,细辛4克,牙皂3克,混合捣烂,调拌鸡蛋清,敷贴于气海、天应穴位,然后温灸。

产后发热

第三章 妇科外治良方 - 图29

◆敷脐疗方:桂枝50克,竹叶、白薇、山栀、黄莲各15克,赤芍、黄芩、丹参各20克,共研粗末,分装在3个纱布袋内,略洒白酒,放锅内蒸半小时,取出后略放置10分钟,当温度适宜时,将布袋分别放在肚脐处及双侧涌泉穴,每日1换。在敷药前,先在穴位表皮涂上香油,以免药物抑制刺激皮肤,产生药疹。

◆敷贴穴位:乳香12克,樟脑3克,共研细末,凡士林调为膏状,外敷双足涌泉、关元穴及腰骶部,薄膜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足浴疗方:老茅草叶、石菖蒲、陈艾叶各适量,清水中浸泡10~20分钟,水煎去渣取液,放入浴盆,温度适宜时足浴,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每次1剂。

产后遗尿

◆敷脐疗方

1.桑螵蛸5克,研为细末,清水调匀,外敷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日。

2.五倍子、五味子、银杏各等量,共研细末,清水调匀,外敷于肚脐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日。

◆足浴疗法:银杏仁、枸杞叶、乌梅各30克。水煎取液,放入盆中,待温度适宜时足浴,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每日1剂。

产后恶露不尽

◆敷脐疗方

1.益母草30克,桃仁20克,红花15克。共研细末,用黄酒调成糊状,敷于脐部,每日换药1次。

2.三七粉1份,蒲黄粉2份,共研细末,装瓶待用,用时,用黄酒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5~7日。

◆足浴疗法:益母草30克,蒲黄15克。水煎取汁,足浴。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每日1剂。

◆验方:鸡蛋10个,脱力草、红糖各30克,将脱力草先熬水,去渣,再用滤液、红糖与鸡蛋同煮,以蛋熟为度,每日吃蛋2~3个,吃完可再煮。

◆偏方:当归64克,川芎32克,桃仁、红花、甘草、姜炭、延胡索、肉桂、五灵脂(包煎)、香附各15克,用麻油熬制,黄丹收膏。取适量药膏贴于丹田穴。此药膏能消积行淤,行气止痛,对于产后恶露不绝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