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肛肠科外治良方

第八章 肛肠科外治良方 - 图1

脱肛

◆涂擦疗方:马勃15克,焙干研末,香油调匀,擦患处,每日2次,连用7日。

◆敷贴疗方

1.活田螺5个,连壳打碎后,用南瓜叶包好,放在带有火苗的火灰里烧,5分钟打开,待温度适宜时(约40度),用之敷在肛门上,凉了烤热再敷,共敷10~30分钟,每日1次,连敷7日。

2.蓖麻油适量,捣烂,敷头顶百会穴。

◆熏洗疗方

1.泽兰叶30克,水煎,熏洗患部,每日2次。

2.苍术、黄芩、苦参各25克,五倍子、槐角各15克,地榆、蛇床子各20克,冰片2克,水煎,熏洗,每次30分钟,每晚1次,每日1剂,5~7日为1个疗程。

3.马齿苋30克,石榴皮、五倍子各15克,明矾9克,水煎熏洗。

4.石榴皮、陈壁土各适量,白矾少许,浓煎熏洗,后用五倍子末敷患处。

5.木槿皮或叶适量,水煎熏洗患处,之后用白矾、五倍子末敷患处。

6.五倍子30~60克,研末,加水适量,煎沸30分钟,于脱肛时先熏后洗患部。

◆烟熏疗方:五倍子适量,烘干研为细末,用砂纸卷五倍子末为筒,盛于瓦片上,放入便桶内,患者坐在桶上,点燃五倍子纸卷,烟熏肛门,脱肛即可自止,之后用白矾末擦肛门。

◆外洗疗方

1.鱼腥草60克,野菊花根50克,赤石脂、伏龙肝各40克,水煎,外洗,每晚1次。

2.石榴皮30克,明矾15克。水煎洗患处。

◆撒份疗方

1.段龙骨、五倍子各等份,共研细末,脱肛时,将药末放置于纸上,用手掌托起上药,使药末均匀蘸满肛脱部位,然后,用手将脱肛慢慢上托,使之复位即可。

2.五倍子干燥粉末10~15克(儿童用5克),撒涂在洁净纱布上,将脱肛托起,轻轻揉纳,送入肛门内,用药前先用温水将脱肛部位洗净,拭干。

◆按摩穴位疗方:患者用示指按摩百穴位,使其感到局部用酸、麻、胀的感觉,以顺时针方向按摩,坚持每日3~5日,每次5~10分钟。

◆涂擦疗方:取大田螺1个,洗净,掀掉螺盖,取冰片1克研末,放入田螺里面。待田螺渗出浆水时,用鸡毛蘸此液涂于患处,每日涂10~20次,肿痛自会消失。

◆外洗疗方

1.五倍子15克,明矾10克,水煎洗患处。

2.五倍子75克,苦矾30克,煎水洗患处,1日2次。

◆熏洗疗方

1.五倍子20克,柴胡20克,枳壳30克,升麻20克,明矾30克。水煎熏洗,以熏为主。

2.槿木皮或叶煎汤熏洗,后以白矾、五倍子末敷之。

3.石榴皮、陈壁土,加白矾少许,浓煎熏洗,再加五倍子炒敷托上之。

◆敷贴穴位疗方

1.鸭脚板根、蓖麻仁各10克,共捣烂敷贴百会穴,3日换药1次,连敷3~5次。

2.蓖麻仁50粒,去壳,捣匀,和适量饭泥,敷贴于百会穴,胶布固定。

3.蓖麻仁10克,五倍子2克,研末共槌如糊状,制成圆饼贴敷百会穴,纱布固定,每1个疗程连敷3~5日,每日早、中、晚各用搪瓷杯皿盛热水,在药饼上烫热约5分钟。

肛裂

◆涂擦疗方

1.白芨粉和医用滑石粉各一半,装入瓶内高压消毒,患者排便后洗净肛门,用药棉将其药粉涂于肛门裂处,继而用手轻轻按摩长强穴数次,至肛门周围有发热感为宜。

2.鸡蛋黄适量,用文火熬取油,将此油擦患处,每日1~2次。

3.鸭蛋数只,煮熟,取蛋黄入锅内,文火煎蛋黄油,大便后洗净肛门,用棉签蘸取蛋黄油涂患处,每日3~5次。

◆熏洗疗方

1.鱼腥草、苦参各30克,五倍子20克,乌梅30克,水煎熏洗。

2.大黄20克,芒硝、苦参、白矾各15克,先将大黄、苦参水煎,去渣,将药液冲化芒硝、白矾,待水温适宜时熏洗肛门患处,每日2洗。

3.当归、白芷各25克,徐长卿、山药各15克,紫草29克,冰片20克,水煎熏洗肛门。

◆外洗疗方:无花果叶适量,水煎洗患处,每日3~5次。

◆坐浴疗方

1.每次排便后,最好用温水坐浴15~20分钟,一般无需加任何药物,如有肛裂迹象,则可加适量的洁尔阴或高锰酸钾。

2.鱼腥草150克,洗净放入砂罐内,加水1000毫升,沸后再煎5分钟,滤汁,加水再煎,共煎3次,3次煎液混合,趁热先熏后坐浴。

3.川芎、秦韮、川乌、草乌、牛膝、白芷、玄胡索各15克,乳香、没药、黄檗、椿根皮各12克,白芨20克,冰片5克(后下),水煎,先熏后坐浴。

◆压肛疗方:大蒜适量,捣烂,埋入炭灰燃烧后,纱布包,压在肛门患处,每日2~3次。

肛门瘙痒

◆熏洗疗方

1.苦参、蛇床子、明矾、地肤子各30克,荆芥、防风各15克,水煎,先熏后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每日1剂。

2.苦参、蛇床子、地肤子、生地各20克,蝉蜕10克,水煎熏洗。

3.蛇床子、白藓皮各32克,大枫子15克,加水浓煎,取液,坐盆熏洗。适于单纯性肛门瘙痒。

4.百部50克,苦楝术根皮30克,加水浓煎,放冻片3克,坐盆熏洗,适用于蛲虫引起的肛门瘙痒。

◆坐浴疗方

1.乌梅、土槿皮、乌梢蛇各20克,珍珠母30克(先煎),水煎取汁,坐浴,每次15分钟,每日2次,5日为1个疗程。

2.地榆、蛇床子、雄黄各30克,冰片30克,凡士林250克,共研细末,凡士林调成软膏备用,另取苦参30克,川椒、百部、五倍子、地肤子各15克,加水2000毫升,煎沸20分钟,连同药渣捣入盆内,趁热熏蒸10分钟,待温后坐浴15分钟,之后用毛巾擦干,早晚各1次,7日为1个疗程。

3.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徐长卿、白藓皮、龙胆草、黄檗、防风、枯矾各30克,花椒5克,水煎30分钟,去渣取汁,先熏后洗再坐浴,早晚各用1次,连用10日。

◆外洗疗方:川芎、红花、艾叶、三棱、甘草各10克,益母草、忍冬藤、马齿苋、花椒各30克,食盐5克,上药用布包好置锅中加水煎煮,待温后,取药液外洗患处。每次洗15分钟,每日2次。

◆涂擦疗方:白芨200克,蜂蜜50克,将白芨加入适量清水煎煮(水稍超过药面),待药液变成黏稠时,去除白芨,取出药液以小火浓缩成稀糊状,兑入事先煮沸去掉白沫的蜂蜜,充分搅匀,冷却后待用。用时,用药棉蘸药液外涂于肛裂患处,每日2次。

◆熏洗疗方:苍术、黄芩、苦参各25克,地榆、蛇床子各20克,五倍子、槐角各15克,冰片2克。每日1剂,水煎,熏洗,每次30分钟,每晚1次,5~7日为1个疗程。

◆坐浴疗方

1.苦参50克,荆芹、防风、川椒各30克,冰片5克,将前4味药置于600毫升冷水中浸泡20分钟,再用文火煎30分钟,停火后,将冰片投入药液中,使之溶解,待冷却至40℃时,滤掉药渣,以此坐浴20分钟,每日1剂,连用7日为1个疗程。

2.蒲公英、金银花、败酱草、紫花地丁、赤芍、黄芩、黄檗各30克,五倍子、明矾各10克,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10分钟,水煎取汁,放浴盆中,待温时坐浴,每日3次,每次30分钟。

肛门湿疹

◆涂擦疗方:苦参100克,芝麻油500毫升,将苦参置于芝麻油中浸泡1日后,用文火炸至干枯,去渣过滤,装瓶备用。用时外擦患处,每日3次,10日为1个疗程。

◆熏洗疗方

1.马齿苋、苦参、白藓皮、黄芩各30克,地肤子30克,青黛20克,水煎熏洗。

2.黄檗、土槿皮、蛇床子、苦参、枯矾各15克,五倍子30克,水煎熏洗。

◆坐浴疗方:

1.蛇床子、地肤子、苦参各20克,五倍子30克,枯矾10克,加水1500毫升,煎后取汁先用蒸汽熏3~5分钟,待温后坐浴15~20分钟,每日1剂,每日2次,10~15次为1个疗程。

2.狼毒200克,大黄100克,芒硝50克,花椒10克,煎水坐浴,每日2次,每次10分钟。

痔疮

◆涂擦疗方

1.冰片、朱砂各等份,共研细末,瓶装备用,另取田螺1个,取上药末少许,共打碎调匀,洗净肛门后,取汁液擦在痔疮上,每日3次。

2.苍耳蠹虫置玻璃瓶中,加麻油浸泡,先用高锰酸钾水将肛门洗净,再取苍耳虫捣烂调麻油涂患处,每日3次,治疗外痔出血。

3.白矾10克,捣碎,红尖辣椒2个,剪成2~3段,白矾、辣椒放在碗内,将烧沸的开水倒入碗内冲泡20分钟,把药水装进瓶内备用,痔疮发作时,先用温开水把肛门洗净,把药水加温一下,用药棉蘸药液擦患处,如有内痔,可将蘸药的药棉插入肛门片刻。

4.先用猪胆汁少许加入温开水中坐浴,然后,将浓缩成膏状的猪胆膏外擦患处,外用纱布固定,每日1次。

5.取明矾15克,上等香油20克,共放入小瓦缸或瓷杯里,置于小火上,边加油边搅拌成糊状,冷却后,放在玻璃杯里,以防污染,外涂痔疮上。

6.活田螺数只,清水漂养1日,使其吐尽泥沙,然后,针刺破田螺壳,在田螺壳刺破处填入少许白矾末,24小时后,田螺浸出药液,用棉签蘸药液涂于痔疮患处,每小时1次,7日为1个疗程。

◆敷贴疗方:公丁香、肉桂各60克,共研细末,将药份额敷于八髎穴,敷盖关节止痛膏,每2日更换1次。

◆熏洗疗方

第八章 肛肠科外治良方 - 图2

1.虎杖、生蒲黄、生大黄、石榴皮、侧柏叶各50克,秦韮30克,加水适量,煎沸,先熏后浸洗患处,每次30分钟,7日为1个疗程。

2.花椒10余粒,食盐1汤匙,置于盆中用沸开水冲泡,熏洗患部,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0分钟。

3.翻白草20克,芒硝15克,煎汤熏洗坐浴,治疗内痔、炎性及血栓性外痔。

4.木鳖子5枚,去皮,研如泥,砂锅内加水煮开,倒盆内先熏肛门处,待稍凉,用于洗患处,早晚各1次,连用7日。

◆坐浴疗方

1.苦参100克,加水2000毫升,煮沸30分钟,倒入盆中趁热熏蒸肛门,待药水温适度时,坐浴洗患处,剩下药渣留作第二次用,每日洗浴2次。

2.每次大便完备,用高锰酸钾水(温热水)洗涤肛门,然后坐浴,直至排气为止。

3.芒硝150克,明矾20克,共研末放入盆内,以沸开水2000毫升冲化后,患者坐盆上,先熏后洗,再坐浸药液中,直至水凉为止,每日坐浴2~3次,10日为1个疗程。

4.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30克,丹皮、川芎、牛膝、白芷、生大黄各20克,野菊花、川乌、草乌各12克,水煎,去渣取汁,先熏洗后坐浴,每日早晚1次,连用10日,治疗关节炎。

5.川牛膝、路路通、皂角刺、川芎、三棱、皮硝各20克,乳香、白芷、青木香、生大黄各15克,皮硝另包,待其他药煎好后,趁热兑入皮硝,搅拌溶化后先熏后坐浴,每日2~3次,连用5日,治疗血栓外痔。

6.桃仁、丹参、莪术、牛膝、川楝子,路路通、皂角子、枯矾、五倍子各20克,朴硝25克(兑入煎汁中溶化),水煎,去渣取液,先熏后坐浴,每日早晚各1次,连用5日,治疗嵌顿内痔。

7.生大黄、黄檗、苏木、牛膝、地龙各20克,木通、白芷、路路通各15克,水煎,去渣取汁,先熏后坐浴,每日早晚各1次,连用10日,治疗静脉曲张性外痔。

8.食盐半匙,泡小半面盆热水,坐浴20分钟,水温不宜太低,以不烫人为度,水凉后再加热,保持一定温度,每日2~3次,浴后再涂擦痔疮膏,效果更佳。

◆塞肛疗方

1.五倍子焙黄研细末,用鸡蛋调成锭塞入肛门,内痔翻出肿痛时,用五倍子15克加芒硝30克,水煎洗患处。

2.将佐餐用的咸萝卜,切成指头大的棒状,每日晨起、午后、临睡前,自己向肛门内塞1块,每次塞后,片刻就会排便,便后用热水洗肛门,直至排气。坚持数年,痔疮可愈。

◆缩肛疗方:在非排便情况下,收缩肛门括约肌,最好能在洗澡时,以手将肛管向上顶,然后,做缩肛运动,每日坚持1~2次。缩肛运动,能提高肛管括约肌的力量,消除痔疮静脉曲张,起到防病治病作用。

◆按摩疗方

1.侧卧、用中指和示指从大腿内侧开始,向后到坐骨、会阴部和肛门周围,再按摩骶尾骨部位,持续5~10分钟。

2.在大便后,用温肥皂水洗净肛门,接着用右手示指缓慢轻柔地按摩肛缘四周,随后将示指头伸进肛少许,继续按摩,如有内痔脱垂者,在按摩的同时,可用手轻托起还纳。如脱垂伴嵌顿糜烂者,在按摩后,可用麝香痔疮膏外涂,无菌纱布包扎。每日按摩5~10分钟,每日1~2次。

◆中成药疗方

1.七厘散,先用温开水约3000毫升,加入高锰酸钾1克,洗浴肛门半小时,再用磺胺如膏5支,加入七厘散3克,调成糊状,涂于肛门内外患处,每晚1次。

2.云南白药适量,以70%酒精调成糊状敷血栓外痔上,每日换药1次。

3.如意黄金散两袋,生肌散1.5克,冰片粉1.5克,凡士林250克,上药混匀,调成软膏,根据病情轻重将膏敷在患处,敷料固定,适用炎性外痔、内痔嵌顿及肛门脓肿初起等。

◆提肛疗方:将肛门或会阴部收缩上提,通过肛门括约肌的松紧活动,改善肛门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痔疮的目的。练习时,须使呼吸与提肛运动相配合,吸气时,腹部鼓起,肛门放松。呼气时,腹部塌陷,腹肌收缩,并向上提缩肛门,这样一呼一吸,有节奏地交替进行,每次15~30分钟,每日1~2次。此法贵在坚持,多吃水果、青菜,少吃辛辣、酒类等刺激食物,弄成每日大便习惯,久坐久立后要放松,避免劳累,效果更佳。

◆肛门滴液疗方:取七叶一枝花适量,焙干研细末,取3克开水冲服的同时,另取七叶一枝花适量加醋磨汁,每晚洗净肛门后,滴入肛门10滴。

◆穴位撒粉疗方

1.茶叶、蜈蚣各适量,炙热,研末过筛,用甘草水洗痔疮后,撒上药末。

2.公丁香、肉桂各60克,开研细末,将药粉敷撒于穴位,布满,覆盖关节止痛膏,每日更换1次。

◆中药外治法

1.先用温水洗净患处,取清凉油直接涂于患者外痔粒隆起处,用量以患者自觉局部有清凉感为度,每日2~3次,1周为一医疗。

2.取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口服3次的同时,以75%酒精调为糊状,外敷患处,每日1次,适用于肛门血栓外痔。

3.晚上睡觉前,用温水洗净患处,将适量氟轻松药膏涂抹患处,最好将药膏挤入肛门内。

◆涂擦疗方

1.取蜗牛10个,洗净,捣碎,放入容器内,加入冰片2克,搅拌一会儿,待浸出清水后,用经过消毒的药棉蘸上渗出之水涂于痔疮处。

2.生姜汁或干姜末适量,取生姜汁直接涂于患处,每日数次,睡前再涂1次,干姜末用麻油敷调,干湿适中,外用纱布及胶布固定,适用于外痔。

3.用甲鱼头数个,焙干研末,加少量冰片,用麻油浸泡数日备用,当痔核露出肛门、直接红肿脱肛时,涂上药物,一般在翌日晨可见效,1次不愈可继续使用。

4.熊胆油调后涂患处。

5.用3~4条蚯蚓,拌入8克黑砂糖,再用少量芝麻油,搅拌均匀涂于患处。

◆涂洗疗方

1.新鲜生姜100克,切成薄片,水煎,滤取药液待温,以纱布蘸取药液涂洗外痔患处,每次3~5分钟,每日3~5次。

2.取韭菜250克,洗净,切碎,放入锅内,加清水500毫升,煎煮10分钟,滤取汁液,在大便前后擦洗肛门。

3.木鳖子60克,去壳、捣碎,蒲公英30克,金银花30克,川椒12克,加水600毫升,煎至150毫升,趁热用药棉蘸药水涂洗患处。

◆浸洗疗方:取番薯藤连叶500~1000克,切成段煎水后,倒入盆内,待温加3~5包止痛退热散搅匀,坐盆浸洗,每次20分钟,每日洗2次。

◆熏洗疗方

1.取新鲜鱼腥草全草100克,切碎捣烂,放入痰盂中,冲入滚开水至半痰盂,趁热熏洗肛门,以能忍受为度,每日熏洗1~2次。

2.苦参50克,土茯苓30克,黄芩、连翘、赤芍、蒲公英、山栀子各20克,大黄15克,水煎熏洗,每日2次,30天为1个疗程。

◆熏蒸疗方

1.朴硝30克,硼砂20克,明矾15克,上药放入盆内,倒入滚开水1000毫升,使药物充分溶化后,趁热先熏蒸肛门,待温再坐浴,并以药棉蘸药汁轻揉患处,每次20~30分钟,早晚各1次。

2.大黄160克,黄檗80克,地榆60克,冰片40克(分2包,每包20克),将前三味药用纱布包好放入盆中,加清水2500毫升,用文火煎30分钟,取出药包,立即放入冰片,患者用清水洗净肛门周围,立即蹲在盆上,以热气熏蒸肛门,水温至能耐受热度后,即坐浴15分钟,内痔或混合痔可在睡前治疗,坐浴后用线栓一棉球,浸上药液塞入肛门,次日晨起取出。第二次熏洗时,把药袋放回盆中,加水再熬开,再放入冰片,依前法熏洗。每剂可用2次。

◆塞肛门法

1.取大田螺15个(去螺盖截尾),冰片0.5克,共倒如泥,纱布(消毒)包裹,肛门洗净后,将药包塞入肛门内,治疗内痔出血。

2.旱烟油、绿豆面适量,用旱烟油调绿豆面,制成枣核状,于睡前塞入肛门内,次日晨起取出。

◆药袋疗法:用乳香、没药、龙骨、赤石脂、海螵蛸、轻粉、木鳖子各15克。共研细末,装在一口袋,当做坐垫放在椅子上,每日坐,不必洗,半年换1次。

◆药浴疗方

1.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30克,白芷、川芎、丹皮、牛膝、生大黄各20克,夏枯草、野菊花、各10克,洗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10分钟,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坐浴,每日3次,每次30分钟,每日1剂,连续7~10日,适用于炎性外痔。

2.红花、元胡、桃仁、牛膝、丹参、路路通、川楝子各20克,皂刺、五倍子各30克,洗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10分钟,水煎取汁,放入浴盆,加入苦矾、朴硝各20克溶化,待温时坐浴,每日3次,每次30分钟,每日1剂,连续7~10日。适用于内痔。

肠梗塞

◆敷脐疗方

1.吴茱萸12克,淡盐水调成糊状,敷于脐部,上盖纱布,胶布固定,12小时更换1次,治疗麻痹性肠梗塞。

2.莱菔子30克,石菖蒲60克,鲜橘叶100克,葱白10克,白酒60克,莱菔子研末,后三味药切碎捣烂,然后,诸药置锅内加酒炒热,用纱布包好放在脐中及脐周外敷,待药物冷却后,再炒热外敷,反复多次,至腹胀、腹痛减轻,肛门排气为止。

3.丁香30~60克,研成细末,加75%酒精调和,对酒精过敏者,可用开水调和,敷于脐及脐周围,治疗麻痹性肠梗阻。

4.艾叶、花椒各10克,酒药子1粒,莪术6克,芒硝15克,研细末。韭菜兜10个,鲜葱兜10个,鲜苦楝皮根皮25克,橘叶30克,切碎,混药混合,加酒少许炒热外敷脐腹,治疗蛔虫性肠梗阻。

5.苍术、白芷、细辛、牙皂各50克,丁香、肉桂各10克,共研细末,用葱白泥拌匀贴于脐部,胶布固定,12小时换药去掉。治疗小儿中毒性肠麻痹。

◆隔布灸疗方:用麝香0.15~0.25克,研末后置于脐部,再用大于脐部之胶布一块外贴,然后,点燃艾卷,隔布灸至肛门排出矢气为止。

◆艾炷灸疗方:附子、肉桂研为细末,加黄酒适量做成薄饼,贴于气海、关元、腹结穴位,在药饼上置枣子大小艾炷施灸。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肠麻痹。

第八章 肛肠科外治良方 - 图3

肠梗阻

◆塞肛门疗方:取蜂蜜适量,用文火熬干,捏成椎状形状,塞入肛门。

◆敷脐疗方:取甘遂、冰片各2克,大黄12克,芒硝、木香各15克,葱头、酒饼各30克,丁香10克,上药研末,葱头捣碎,加软米饭50克,临用时,加冰片搅拌均匀后,敷脐部,12小时换药1次。适用于痞结型或各类单纯性肠梗阻,及蛔虫或粪块阻塞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