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

第一节 刮痧的起源及原理" class="reference-link">第一节 刮痧的起源及原理

一、刮痧的起源" class="reference-link">一、刮痧的起源

刮痧与针灸、热熨、推拿、刺络、拔罐等中医外治法源流紧密相连,相互演变而产生。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两千年前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已有运用刮痧法的雏形。这部书中有使用匕周擦拭患儿局部,至“有血如蝇羽”出现,以治疗婴儿瘛病的记载,与今天的刮痧法颇为类似,据此认定早在2000年前,古人就已经开始运用刮痧法来治疗疾病了。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2

刮痧疗法是如何起源的呢?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在野外生活,难免会受到疾病的困扰,当时的条件很差,又没有任何的医学知识作为指导,当身体不适时,人们会寻找一些解决的方式。当身体某处疼痛时,偶尔会用磨尖的石头对身体部位进行刮拭、压迫或抓起火堆旁被烤热的石头进行热敷。在实践中慢慢发现一些特殊的部位运用石头点按对病痛有所缓解,于是逐渐总结和发展为中医的精华——砭石疗法。至新石器时代,随着石器制作技术的进步,出现了特定形状的医用砭石。

砭石疗法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经络疗法之一,它利用砭石在人体表面进行压、刮、划、刺等操作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说文解字》解释“砭,以石刺病也”。它与中国传统医学一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中积累与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是整个中医治疗方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刮痧的发展" class="reference-link">二、刮痧的发展

从2000多年前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已经开始有了关于刮痧疗法的记载。唐朝时人们开始用苎麻来刮治疾病。宋元之际,民间已比较广泛地流传用汤匙、铜钱蘸水或油刮背部,以治疗腹痛等症。自明代开始,根据在临床治疗痧症时刮拭过的皮肤表面会出现红色、紫红色或暗青色的小突起,人们逐渐将这种疗法统称为“刮痧疗法”。

清代,刮痧疗法大为盛行,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表现在对各种痧症的辨证论治上,而且还表现在刮痧不同操作方法及运用的系统化。距今300多年的康熙十四年(1675年)夏末初秋,在燕都发生的一次流行病,当时疫病大作,患者表现为胸腹胀满、生白毛如羊且日死千人。名医郭志邃遍阅群书,广搜秘验,博采众长,用刮疹法及放疹法制服了这场瘟疫,并著成《痧胀玉衡》。这是历史上第一部研究痧症的专著,标志着古代医家对痧症的研究终于在清代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后世刮痧疗法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从事中医工作的人士对刮痧疗法进行了继承及整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对中医的继承和传扬,加大力度扶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刮痧疗法也越来越得到医学界的重视,特别在倡导绿色疗法的现代社会,刮痧由原来局限的“痧病”和“出痧”走上了学术论坛,发展成为中医外治法中一个独特的疗法。

近几年,刮痧疗法由最初的直观的经验疗法,上升到有系统中医理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理论、有实验数据支撑、适应病种广泛、疗效肯定的绿色疗法。其治疗方向不断地扩大,由最初以治疗痧症为主,发展到治疗内外妇儿等多种病症,并涉及消除疲劳、调整亚健康、减肥、美容等养生保健领域。刮痧方法不断改进和丰富的同时,其工具也日益多样,从原来的钱币发展到牛角或玉石质地的刮痧板,刮痧使用的介质也丰富多样,可根据病情酌情选择。

刮痧疗法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与检验,由原来的经验疗法发展成为有系统理论指导,有系列手法操作,适应病种广泛,既可保健又可治疗的一种自然疗法。其主要优点是操作简单易学,工具轻巧廉价,效果十分明显,又无不良反应及产生创伤,危险度极低,操作后不影响正常生活。

三、刮痧原理之经络学说" class="reference-link">三、刮痧原理之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表现,经络中血气的运行与自然界的关系,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及其主治作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等,是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疗的主要依据之一。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经,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相对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器官与四肢百骸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起到联络脏腑、沟通肢节,运行气血、濡养周身,抗御外邪、保护机体三大生理作用,并有传注病邪、反映病候的病理作用,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说明病理变化,指导辨证归经,以此指导刮痧治疗。

名称 组成 说明 作用
经脉 十二经脉 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成分,又被称为正经,即手足三阴经六条和手足三阳经六条 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奇经八脉 是别道奇行的经脉,共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 其作用为加强十二正经之间的联系,并对十二经气血有调节作用
十二经别 是从十二经脉别行深入体腔的经脉 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补正经之不足
十二经筋 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 起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的作用
十二皮部 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在皮肤所散布的部位,与正经气血相通 有保卫机体免受外界侵袭的作用,刮痧正是作用于十二皮部,加强十二皮部的运行,从而提高机体的抵抗外邪的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
络脉 十五络脉 由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十五条 加强十二经脉中相表里的阴阳两经脉之间的联系
浮络 是浮现于体表的络脉 使十二经气血通行散布于体表,同时也是邪气出入的通路。刮痧疗法刺激孙络和浮络所属的部位,刮后所出现的痧,即出自孙络,出痧后则提示邪气已从孙络外泄
孙络 是最细小的络脉的分支,它遍布全身

第二节 刮痧方法及注意事项" class="reference-link">第二节 刮痧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刮痧工具" class="reference-link">一、刮痧工具

刮痧工具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治病保健的效果。古代用汤勺、铜钱、嫩竹板等作为刮痧工具,用麻油、水、酒作为润滑剂。这些工具虽然取材方便,能起到一定刮痧治疗作用,但因其简陋且本身无药物治疗作用,均已很少应用。现多选用经过加工的有药物治疗作用和没有不良反应的工具,这样的工具既能作为刮痧工具使用,其本身又有治疗作用,可以明显提高刮痧的疗效。

1.刮痧板

刮痧板是刮痧的主要工具。目前各种形状、各种材质、集多种功能的刮痧板相继问世,其中牛角制品和玉制品应用较多。水牛角质地坚韧,光滑耐用,药源丰富,加工简便,药性与犀牛角相似,只药力稍逊,常为犀牛角之代用品。水牛角味辛、咸、寒,辛可发散行气、活血润养,咸能软坚润下,寒能清热解毒。因此水牛角具有发散行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玉性味甘平,入肺经,润心肺,清肺热。据《本草纲目》记载,玉具有清音哑、止烦渴、定虚喘、安神明、滋养五脏六腑的作用,是具有清纯之气的良药,可避秽浊之病气。水牛角及玉质刮痧板均有助于行气活血、疏通经络,而且没有不良反应。

刮痧板一般加工为长方形,边缘光滑,四角钝圆。刮板的两长边,一边稍厚,一边稍薄。薄面用于人体平坦部位的刮痧治疗,凹陷的厚面适合于按摩保健,刮板的角适合于人体凹陷部位刮拭。刮板的两短边,一边稍薄,适合面积较小的部位,另一边中间有凹陷,适合做脊椎部位的刮拭。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3

水牛角和玉制的刮痧板,刮拭完毕可用肥皂水洗净擦干或以酒精擦拭消毒。为避免交叉感染,最好固定专人专板使用。水牛角刮板如长时间置于潮湿之地,或浸泡在水里,或长时间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均会发生裂纹,影响使用寿命。因此刮毕洗净后应立即擦干,最好放在塑料袋或皮套内保存。玉质板在保存时要避免磕碰。

2.润滑剂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4

刮痧治疗的润滑剂有两种,一种是单纯的起润滑作用的介质,另一种是有药物治疗作用的润滑剂,这种润滑剂由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炎镇痛作用,同时又没有不良反应的药物及渗透性强、润滑性好的植物油加工而成。植物油有药物的治疗作用而有助于疏通经络、宣通气血、活血化瘀,并有滋润保护皮肤的作用。刮痧时涂以润滑剂不但可减轻疼痛、加速病邪外排,还可保护皮肤、预防感染,使刮痧安全有效。

二、相关刮法" class="reference-link">二、相关刮法

正确的刮拭方法可以提高刮痧的疗效,缩短病愈的时间。操作时需注意持板方法、刮拭方法、刮拭顺序及刮拭要领等。

持板方法:用手握住刮板,刮板的底边横靠在手掌心部位,拇指及另外四个手指呈弯曲状,分别放在刮板两侧。

(一)基本的操作方法

1.平刮法

就是用刮板的平边,着力于施术部位,按一定方向进行较大面积的平行刮拭。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5

2.竖刮法

用刮板的平边,着力于施刮的部位上,方向为竖直上下而进行的大面积刮拭。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6

3.斜刮法

用刮板的平边,着力于施术部位上,进行斜向刮拭。适用于人体某些部位不能进行平、竖刮的情况下所采用的操作手法。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7

4.角刮法

用刮板的棱角和边角,着力于施术的部位上,进行较小面积或沟、窝、凹陷地方的刮拭,如鼻沟、耳屏、肘窝、关节或具体穴位等处。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8

(二)复合操作方法

主要介绍5种刮拭方法,既针对刮痧的特点,又借鉴针灸、按摩的某些手法,适合于身体各部位的解剖特点和病症需要。

1.面刮法

用手持刮板,刮拭时用刮板的1/3边缘接触皮肤,刮板向刮拭的方向倾斜30°~60°角,以45°角应用最为广泛,利用腕力多次向同一方向刮拭,有一定刮拭长度。这种手法适用于刮拭身体比较平坦部位的经络或穴位。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9

2.点按法

用刮板角与穴位平面呈90°角垂直,由轻到重,逐渐加力,片刻后猛然抬起,使肌肉复原,多次重复,手法连贯。这种手法适用于无骨骼的软组织处和骨骼凹陷部位,如人中穴、膝眼穴。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0

3.拍打法

用刮板一端的平面拍打体表部位的经穴。拍打法多在四肢特别是肘窝和膝窝处,拍打时一定要在拍打部位先涂刮痧润滑剂。拍打法可治疗四肢疼痛、麻木及心肺疾病。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1

4.按揉法

用刮板角以20°角倾斜按压在穴位上作柔和的旋转运动,刮板角平面始终不离开所接触的皮肤,速度较慢,按揉力度应深透至皮下组织或肌肉。常用于对脏腑有加壮作用的穴位,如合谷、足三里、内关等穴。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2

5.疏理经气法

按经络走向,用刮板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循经刮拭,用力轻柔均匀,平稳和缓,连续不断。一次刮拭面宜长,一般从肘膝关节部位刮至指趾尖。常用于刮痧后对经络进行整体调理,可松弛肌肉、消除疲劳。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3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和刮拭部位,几种刮拭方法可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三)其他操作方法

1.揪痧法

揪痧法是指在施术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后,施术者五指屈曲,用自己示指、中指的第二指节对准施术部位,把皮肤与肌肉揪起,然后瞬间用力向外滑动再松开。这样一揪一放,反复进行,并连续发出“叭叭”声响。在同一部位可连续操作6~7遍,这时被揪起部位的皮肤就会出现痧点。

2.扯痧法

扯痧法是指术者用自己的示指、拇指提扯病者的皮肤和一定的部位,使表浅的皮肤和部位出现紫红色或暗红色的痧点。此法主要应用于头部、颈项、背部、面部的穴位,如太阳穴、印堂穴等。

3.挤痧法

术者用拇指和示指在施术部位用力挤压,连续挤出一块块或一小块紫红痧斑为止。

4.拍痧法

用虚掌拍打或用刮痧板拍打体表施术部位,一般为痛痒、胀麻的部位。

5.挑痧法

术者用乙醇棉球消毒挑刺部位,左手捏起挑刺部位的皮肉,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部位,将针横向刺入皮肤,挑破皮肤0.2~0.3厘米,然后再深入皮下,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或青筋。有白色纤维组织的地方,挑尽为止。如有青筋的地方,挑3下,同时用双手挤出瘀血。术后用碘酒消毒,敷上无菌纱布,胶布固定。

6.放痧法

放痧法又分为“泻血法”和“点刺法”。

(1)泻血法:常规消毒,左手拇指压在被刺部位下端,上端用橡皮管结扎,右手持三棱针对准被刺部位静脉,迅速刺入脉中0.5~1厘米深,然后出针,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止后,以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当出血时,也可轻按静脉上端,以助瘀血排出,毒邪得泄。此法适用于肘窝、腘窝及太阳穴等处的浅表静脉,用以治疗中暑、急性腰扭伤、急性淋巴管炎等病。

(2)点刺法:即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示、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厘米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量,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此法多用于手指或足趾末端穴位,如十宣穴、十二井穴或头面部的太阳穴、印堂穴、攒竹穴、上星穴等。

7.焠痧法

用灯芯草蘸油点燃后,在病人皮肤表面上的红点处烧燃,手法要快,一接触到病人皮肤,立即离开皮肤,往往可听见十分清脆的灯火燃烧皮肤的爆响声。适用于寒证。如腹痛、手足发冷等。

贴士

挑痧法及放痧法必须进行灭菌操作,以防止感染,针刺前消除患者紧张心理,点刺时手法宜轻宜快宜浅,出血不宜过多,以数滴为宜。注意勿刺伤深部动脉。另外,病后体弱、明显贫血、孕妇和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者不宜使用。为防止晕针,患者最好采取卧位,术后休息片刻再走。

挑痧法、放痧法和焠痧法须由医师或在其指导下进行操作,个人在家庭中进行操作较危险。

三、刮痧前的注意事项" class="reference-link">三、刮痧前的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刮痧场所。因为在刮痧时需暴露皮肤,且刮痧过程中皮肤汗孔开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从开泄的毛孔直接入里,不仅影响疗效,而且容易引发新的疾病或加重病情。刮痧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以上,空气清新,要注意避风。

2.选择合适的刮痧体位。患者既能保持舒适、防止晕刮,又利于术者操作。

3.刮痧工具要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刮拭前须仔细检查刮痧工具,以免刮伤皮肤。

4.施术者的双手应保持温暖,同时进行消毒。

5.刮拭前要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取得患者配合,以免晕刮。

6.勿在病人过饥、过饱及过度紧张的情况下进行刮痧治疗。

7.刮拭时要以患者能忍受的力度为基准,不可为追求出痧而加大力度,此外要均匀有节律。

8.刮拭过程中,要经常询问病人感受,如遇到患者晕刮、精神疲惫、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出冷汗、心慌、四肢发凉或血压下降、神志昏迷时,应立即停止刮痧。

9.刮痧治疗促进血液循环及淋巴排毒,要消耗体内的部分津液,故刮痧后宜饮温水一杯,汗孔开泄,应休息片刻。

为避免风寒之邪侵袭,须待皮肤毛孔闭合恢复原状后,方可洗浴,一般约3小时后。

第三节 中老年常见病的治疗" class="reference-link">第三节 中老年常见病的治疗

一、高血压病" class="reference-link">一、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中枢神经系统及内分泌、体液调节功能紊乱有关。中医学认为,本病属“头痛”“眩晕”范畴,其病因病机为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和内伤虚损,使肝阳上亢、肝风上扰所致。无论是原发性高血压或继发性高血压,皆可照此刮痧方法治疗。

方法一 头部刮痧法

1.头顶部

可将少许刮痧油涂抹在刮痧板上,在头部全息穴区用立刮法沿额中线、额顶线后2/5处、额旁2带进行刮拭,约30次。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4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5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6

2.头侧部

用斜刮法沿头部两侧胆经头临泣至风池、肩井约30次,并用角刮法点双侧太阳穴及血压点,每穴5分钟。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7

操作原理

头部全息穴区既对应人体经脉系统的分布,又对应脑组织的功能分区;足少阳胆经主治头部侧面及眼耳的各种病症,刮拭后能够有效缓解头痛、头晕、耳鸣等高血压症状。

方法二 足部反射区刮痧法

1.大脑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足拇趾趾腹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8

2.耳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第四及第五趾根部位置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9

3.内耳迷路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两足背第四跖骨与第五跖骨之间区域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20

4.肾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足底正中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足底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21

5.输尿管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斜刮法反复刮拭足底肾脏与膀胱之间连线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22

6.膀胱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足底内侧舟骨内下侧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23

操作原理

大脑、耳、内耳迷路等反射区主治由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耳鸣等症状;肾、输尿管、膀胱等反射区则能够改善外周血液循环,降低血压。

方法三 手部反射区刮痧法

1.血压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第一掌骨尺侧下部位置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24

2.肝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右手掌第四、第五掌骨中间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25

3.肾及肾上腺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第二、第三掌骨及第三、第四掌骨之间,靠近手掌下部两点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26

方法四 四肢经穴刮痧法

1.上肢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在大肠经的双侧曲池穴处以角刮法,反复刮拭30次,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27

2.下肢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在胆经的双侧风市穴、胃经的双侧足三里穴、肾经的双侧太溪穴处、肝经的双侧太冲穴处以角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28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29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30

操作原理

曲池穴具有祛风清热、活血通络之功效,太溪、太冲等穴具有平肝降逆、滋阴潜阳之功效,能够有效降低血压,缓解高血压的一系列症状。

方法五 背部经脉刮痧法

1.督脉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的督脉大椎穴至长强穴,约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督脉位于脊柱正中,故刮拭力量适中,不可过大,以免刮破皮肤。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31

2.足太阳膀胱经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的膀胱经第一条侧线处肺俞穴至心俞穴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以角刮法刮拭板肺俞穴、心俞穴。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32

操作原理

督脉为人体阳脉之海,能够总督人体的阳经,足太阳膀胱经从头到足,善于治疗各种脏腑疾病和神志病,二者配合可缓解高血压之头晕头胀、面红耳鸣等症状。

二、糖尿病" class="reference-link">二、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的分泌不足而引起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慢性内分泌疾病。临床上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即“三多一少”症状和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及尿糖阳性,重症可见神经衰弱症状及继发的急性感染、肺结核、高血压、肾及视网膜等微血管病变等。中医称本病为“消渴”,因五志过极、偏嗜甘肥酒辛、恣情纵欲等,导致阴伤、燥热而发为消渴,其病变涉及肺、脾、肾,遍及三焦。

方法一 头部刮痧法

1.头顶部

可将少许刮痧油涂抹在刮痧板上,在头部全息穴区用立刮法沿额旁3带、额顶带前1/5、后2/5处进行刮拭约30次。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33

2.头侧部

用斜刮法沿头部两侧胆经头临泣穴至风池穴、肩井穴约30次,并用角刮法点双侧太阳穴及血压点,每穴5分钟。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34

操作原理

头部全息穴区既对应人体经脉系统的分布,又对应脑组织的功能分区;足少阳胆经主治头部侧面及眼耳的各种病症,刮拭后能够有效缓解糖尿病导致的头痛、头晕、高血压等症状。

方法二 足部反射区刮痧法

1.胃脏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足底第一跖趾关节后方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35

2.胰脏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足底内侧,胃脏与十二指肠反射区之间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36

3.肾上腺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足底第二、第三跖骨之间近足心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37

4.肾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足底正中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38

5.输尿管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斜刮法反复刮拭足底肾脏与膀胱之间连线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39

6.膀胱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足底内侧舟骨内下侧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40

7.十二指肠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足底第一跖骨底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41

操作原理

肾上腺、胰腺等足部反射区能够促进人体胰岛素的分泌;胃、十二指肠、肾等足部反射区能够调节脾胃肠的功能,有效缓解多饮、多食、多尿等糖尿病的主要症状。

方法三 手部反射区刮痧法

1.胰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拇指根大鱼际处30次,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42

2.脑及垂体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拇指螺纹面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43

3.消化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平刮法反复刮拭手掌大鱼际近掌心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44

4.肾及肾上腺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第二、第三掌骨及第三、第四掌骨之间,靠近手掌下部两点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45

5.小腹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平刮法反复刮拭手掌第二至第五掌骨中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46

方法四 四肢经穴刮痧法

1.上肢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在大肠经脉的曲池穴处,三焦经阳池穴处,反复刮拭3分钟,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47

2.下肢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在胆经的风市穴、胃经的足三里穴处、脾经的三阴交穴处、肾经的太溪穴处、肝经的太冲穴处,反复刮拭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48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49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50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51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52

操作原理

曲池、阳池、风市、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等穴具有健脾益胃、滋阴补肾等功效,针对糖尿病阴虚燥热的病理变化,可以调整胃肠等饮食代谢功能,缓解糖尿病症状。

方法五 背部经脉刮痧法

1.督脉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的督脉大椎穴至长强穴,约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以角刮法刮拭命门穴3分钟或以局部出痧为度。督脉位于脊柱正中,故刮拭力量适中,不可过大,以免刮破皮肤。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53

2.足太阳膀胱经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的膀胱经第一条侧线从脾俞穴至肾俞穴处30次,第二侧线从阳纲穴至意舍穴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以角刮法刮拭胰俞穴。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54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55

操作原理

督脉总督人体阳脉,膀胱经擅治脏腑疾病,刮拭可调节对应脏腑功能促进人体代谢。

方法六 腹部刮痧法

腹部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腹部正中的任脉中脘穴至气海穴约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腹部皮肤较嫩,故刮拭力量适中,不可过大,以免刮破皮肤。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56

操作原理

腹部包含人体多种脏器,任脉总督人体的阴脉,具有调整内脏、滋阴润燥等功效,能够缓解糖尿病阴虚燥热的病理变化,缓解糖尿病症状。

三、冠心病(心绞痛)" class="reference-link">三、冠心病(心绞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因发生粥样硬化或痉挛,使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本病多发于45岁以上,最初表现为心绞痛,多为压榨性、窒息性或闷胀性,有时伴有濒死的恐惧感觉,时间多短暂,每次发作历时1~5分钟,偶可持续15分钟之久,休息后或用西药硝酸盐制剂后可以缓解。发生心肌梗死可出现胸骨后持续性压迫性疼痛、休克等。

方法一 足部反射区刮痧法

1.胃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足底第一跖趾关节后方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57

2.十二指肠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足底第一跖骨底处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58

3.肾上腺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足底第二、第三跖骨之间近足心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59

4.肾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足底正中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60

5.心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左足底第四与第五跖骨间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61

操作原理

刺激胃肠等足部全息反射区能够促进胃肠功能,缓解腹部压力,心反射区直接反射到人体心脏的局部功能,经常刺激,降低冠心病的发病概率。

方法二 手部反射区刮痧法

1.冠心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手背第四、第五掌骨之间约中点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62

2.心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左手掌第四掌骨中段处30次,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63

3.肺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斜刮法反复刮拭手掌面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掌骨上部条状区域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64

方法三 四肢经穴刮痧法

1.上肢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沿心包经曲泽穴至内关穴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以角刮法在心包经的内关穴、大肠经的曲池穴处,反复刮拭3分钟,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65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66

2.下肢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胃经的双侧足三里穴、肾经的双侧太溪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67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68
方法四 背部经脉刮痧法

1.督脉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的督脉大椎穴至至阳穴,约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督脉位于脊柱正中,故刮拭力量适中,不可过大,以免刮破皮肤。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69

2.足太阳膀胱经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的膀胱经第一条侧线处厥阴俞穴至心俞穴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以角刮法刮拭心俞穴、神堂穴,每穴3分钟。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70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71

操作原理

督脉为人体阳脉之海,能够总督人体的阳经,刮之能够振奋心阳;足太阳膀胱经联系五脏六腑,刮之能够调整五脏六腑功能失调。

方法五 胸部刮痧法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天突至膻中穴、巨阙穴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以角刮法刮拭膻中穴处3分钟。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72

操作原理

胸部各穴邻近心脏,刮之可以活血化瘀,疏通心脉,缓解症状。

第四节 青壮年常见病的治疗" class="reference-link">第四节 青壮年常见病的治疗

一、头痛" class="reference-link">一、头痛

头痛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病症。在头痛患者中以白领工作者和女性居多。睡眠不足、情绪激动、精神疲劳、不规律生活、工作压力等都可诱发头痛。头痛常分为神经性头痛、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等,但有些疾病如高血压、脑出血、脑动脉瘤引起的头痛就需要及时就医。

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头痛都与循行于头部的经脉气血失调、气滞血瘀有关。因此疏通头部经脉气血可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头痛症状。

方法一 头颈部刮痧法

1.刮拭前头部

从头顶百会穴至前发际,沿着头部前正中线,以平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头皮部发热为度。可以配合角刮法重点刮拭百会穴。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73

2.刮拭后头部

从头顶百会穴至后发际,沿着头部后正中线,以平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头皮部发热为度。可以配合角刮法重点刮拭百会穴。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74

3.刮拭侧头部

从侧头部的太阳穴至后头部风池穴,沿着耳郭弧线以平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头皮部发热为度。可以配合角刮法重点刮拭风池穴。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75

4.刮拭后颈部

从后颈部发际正中的哑门穴至大椎穴,沿着脊柱正中线以竖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可以配合角刮法重点刮拭大椎穴。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76

5.刮拭侧颈部

从后头部风池穴至两侧肩部正中的肩井穴,沿直线以平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可以配合角刮法重点刮拭风池穴。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77

操作原理

刮拭头部的各个部位与经脉,能够有效改善头部经脉气血失调、气滞血瘀的状况,从而缓解症状。

方法二 足部反射区刮痧法

1.刮拭大脑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足拇趾趾腹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78

2.刮拭额窦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足各脚趾尖端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79

3.刮拭小脑、脑干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足拇趾外侧基底部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80

4.刮拭肾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足底正中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81

5.刮拭肝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右足底第四与第五跖骨间下方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82

操作原理

刮拭大脑、额窦、小脑脑干等反射区能够刺激相应大脑区域,缓解头痛症状;刮拭肾、肝反射区能够补肾调肝,从根本上治疗头痛。

方法三 手部反射区刮痧法

1.脑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拇指末节螺纹面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83

2.肝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右手掌第四、第五掌骨中间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84

3.肾及肾上腺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第二、第三掌骨及第三、第四掌骨之间,靠近手掌下部两点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85

方法四 四肢经穴刮痧法

1.刮拭曲池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上肢肘窝处的曲池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86

2.刮拭外关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前臂背侧的外关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87

3.刮拭阳陵泉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膝盖外下方的阳陵泉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88

4.刮拭昆仑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外踝后方的昆仑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89

5.刮拭三阴交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小腿内侧的三阴交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90

操作原理

曲池穴、外关穴具有疏风祛瘀、行气通络之功效;阳陵泉穴能够疏通肝胆经气,化湿祛风;昆仑穴能够补肾益髓;三阴交穴能够健脾疏肝、行气通络。

方法五 背部经脉刮痧法

1.刮拭督脉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的督脉15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督脉位于脊柱正中,故刮拭力量适中,不可过大,以免刮破皮肤。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91

2.刮拭足太阳膀胱经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的膀胱经两条侧线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92

操作原理

刮拭两经可振奋全身阳气,调节脏腑功能,可起到缓解头痛症状的作用。

二、恶心呕吐" class="reference-link">二、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恶心呕吐多可将胃内的有害物质吐出,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且频繁而剧烈地呕吐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现代医学认为,恶心呕吐的发病与不良的精神刺激及饮食失调等有关。中医理论认为,恶心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多由于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原因引起。

方法一 足部反射区刮痧法

1.刮拭胃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足底第一跖趾关节后方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93

2.刮拭腹腔神经丛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平刮法反复刮拭足底部第二、第三跖骨之间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94

3.刮拭膈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平刮法反复刮拭足背中部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95

4.刮拭十二指肠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足底第一跖骨近端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96

操作原理

胃、十二指肠、膈等反射区可以降逆止呕,缓解呕吐症状;腹腔神经丛反射区能够调理脾胃神经功能。

方法二 手部反射区刮痧法

1.刮拭膈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平刮法反复刮拭手背掌骨中点区域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97

2.刮拭腹腔神经丛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手掌第二、第三和第四、五掌骨之间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98

3.刮拭胃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手掌第一掌骨远端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99

方法三 四肢经穴刮痧法

1.刮拭足三里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小腿前外侧的足三里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00

2.刮拭公孙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足内侧第一跖骨前下方的公孙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01

3.刮拭内关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的内关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02

4.刮拭阳陵泉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小腿外侧腓骨头下方的阳陵泉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03

5.刮拭太冲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足背第一、第二跖骨间太冲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04

操作原理

足三里穴、公孙穴善于治疗胃部病症,能够有效缓解胃痛、胃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内关穴能够宽胸利气,降逆止呕;阳陵泉穴、太冲穴能够疏肝解郁,疏通一身气机。

方法四 背部经脉刮痧法

1.刮拭督脉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的督脉15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督脉位于脊柱正中,故刮拭力量要适中,不可过大,以免刮破皮肤。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05

2.刮拭足太阳膀胱经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的膀胱经两条侧线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以角刮法刮拭脾俞穴、胃俞穴。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06

操作原理

刮拭两经可补充人体阳气,重点刮拭脾俞穴、胃俞穴可使对应脏腑功能加强。

三、感冒" class="reference-link">三、感冒

感冒是最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疾患,是由于受风受寒后,呼吸道局部抵抗力下降,而感染病毒或细菌所致。常见表现有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流泪、恶寒、发热、周身不适或伴有轻微咳嗽等。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机体正气不足、邪气乘虚而入所致,大致分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两类。

方法一 头颈部刮痧法

1.刮拭头顶部

从前头部神庭穴至后头部后顶穴,经头顶百会穴沿着头部正中线,以竖刮法反复刮拭30次,以头皮部发热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07

2.刮拭侧头部

从侧头部的太阳穴至后头部风池穴,沿着耳郭弧线以平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头皮部发热为度。可以配合角刮法重点刮拭风池穴。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08

3.刮拭后颈部

从后颈部发际正中的哑门穴至大椎穴,沿着脊柱正中线以竖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可以配合角刮法重点刮拭大椎穴。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09

操作原理

刮拭头部各区域能够解表驱邪,宣通肺气,缓解感冒症状。

方法二 足部反射区刮痧法

1.刮拭鼻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足拇趾内侧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10

2.刮拭肺、支气管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平刮法反复刮拭前脚掌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11

3.刮拭扁桃体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双足拇趾根部两侧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12

4.刮拭喉、支气管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双足背第一、第二跖骨之间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13

操作原理

肺与支气管、喉与支气管反射区能够宣通肺气、缓解发热、咳喘的症状;鼻、扁桃体反射区能够有效缓解鼻塞、鼻涕、咽痛等症状。

方法三 手部反射区刮痧法

1.刮拭鼻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拇指指腹桡侧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14

2.刮拭喉、气管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拇指背侧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15

3.刮拭肺、支气管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平刮法反复刮拭双手掌靠近掌指关节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16

方法四 四肢经穴刮痧法

1.刮拭合谷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虎口处合谷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17

2.刮拭曲池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肘横纹外侧端的曲池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18

3.刮拭足三里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膝盖外下方的足三里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19

4.刮拭太溪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足外踝与跟腱之间的太溪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20

操作原理

合谷穴、曲池穴清热解表,疏利阳明;足三里穴调整脾胃,提升正气;太溪穴滋阴润肺,清热除湿。

方法五 背部经脉刮痧法

1.刮拭督脉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的督脉15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督脉位于脊柱正中,故刮拭力量要适中,不可过大,以免刮破皮肤。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21

2.刮拭足太阳膀胱经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的膀胱经两条侧线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22

操作原理

刮拭两经可提振全身阳气,促进脏腑功能增强,改善感冒症状。

四、颈椎病" class="reference-link">四、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颈椎病的主要症状是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项僵硬,活动受限。颈肩酸痛可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有的伴有头晕,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卧床不起,少数可有眩晕、猝倒。

方法一 头颈部刮痧法

1.刮拭头顶部

从前头部神庭穴至后头部后顶穴,经头顶百会穴沿着头部正中线,以竖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头皮部发热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23

2.刮拭侧头部

从侧头部的太阳穴至后头部风池穴,沿着耳郭弧线以平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头皮部发热为度。可以配合角刮法重点刮拭风池穴。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24

3.刮拭后颈部

从后颈部发际正中的哑门穴至大椎穴,沿着脊柱正中线以竖刮法反复刮拭30次,以局部出痧为度。可以配合角刮法重点刮拭大椎穴。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25

操作原理

刮拭头部各区域能够有效缓解颈椎病引起的头部症状。

方法二 足部反射区刮痧法

1.刮拭颈项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足拇趾根部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26

2.刮拭大脑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足拇趾指腹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27

3.刮拭颈椎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足拇趾外侧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28

4.刮拭肾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足底部中央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29

方法三 手部反射区刮痧法

1.刮拭颈项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拇指第一掌骨掌侧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30

2.刮拭大脑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拇指指腹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31

3.刮拭颈椎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双手掌背侧正中上方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32

4.刮拭颈肩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双手掌各手指根部两侧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33

方法四 四肢经穴刮痧法

1.刮拭列缺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前臂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的列缺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34

2.刮拭后溪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小指指根外侧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35

操作原理

列缺穴善于治疗头部、项部各种病症;后溪穴通于督脉,善于治疗颈部病症。

方法五 背部经脉刮痧法

1.刮拭督脉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的督脉15次,重点刮拭后颈部,或以局部出痧为度。督脉位于脊柱正中,故刮拭力量要适中,不可过大,以免刮破皮肤。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36

2.刮拭足太阳膀胱经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的膀胱经两条侧线30次,重点刮拭后颈部,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37

操作原理

刮拭两经可放松局部肌肉、缓解气血凝集、经脉闭阻等症。

第五节 刮痧调理亚健康" class="reference-link">第五节 刮痧调理亚健康

一、改善睡眠" class="reference-link">一、改善睡眠

睡眠质量不高是现代社会白领阶层亚健康状态的最主要的症状之一,由于工作压力较大,往往出现明显的入睡困难,或睡后易醒、睡眠多梦等情况造成了大脑不能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睡眠是身体自我调整,自我休息的重要生理过程,失眠会导致各种组织器官产生疾病,经常会有急躁易怒、心情低落等情绪,甚至感觉沮丧、郁闷等。

方法一 局部刮痧法

1.刮拭前头部

从头顶百会穴至前发际,沿着头部前正中线,以竖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头皮部发热为度。可以配合角刮法重点刮拭百会穴。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38

2.刮拭后头部

从头顶百会穴至后发际,沿着头部后正中线,以竖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头皮部发热为度。可以配合角刮法重点刮拭百会穴。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39

3.刮拭侧头部

从侧头部的太阳穴至后头部风池穴,沿着耳郭弧线以平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头皮部发热为度。可以配合角刮法重点刮拭风池穴。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40

4.刮拭后颈部

从后颈部发际正中的哑门穴至大椎穴,沿着脊柱正中线以竖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可以配合角刮法重点刮拭大椎穴。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41

操作原理

刮拭百会、风池等穴能够减少脑部神经兴奋性。刮拭头部各反射区能够刺激头部各区域,增强神经功能,改善睡眠质量。

方法二 足部反射区刮痧法

1.刮拭大脑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足拇趾趾腹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42

2.刮拭额窦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足各脚趾尖端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43

3.刮拭小脑、脑干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足拇趾外侧基底部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44

4.刮拭肾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足底正中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45

5.刮拭肝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右足底第四与第五跖骨间下方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46

6.刮拭心脏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左足底第四与第五跖骨间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47

方法三 手部反射区刮痧法

1.刮拭脑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拇指末节螺纹面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48

2.刮试心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平刮法反复刮拭左手掌第四掌骨中段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49

3.刮拭甲状腺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掌根大鱼际穴侧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50

方法四 四肢经穴刮痧法

1.刮拭神门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上肢手腕内侧部的神门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51

2.刮拭肩井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肩上部的肩井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52

3.刮拭足三里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小腿前外侧的足三里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53

4.刮拭三阴交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小腿内侧的三阴交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54

5.刮拭太溪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内踝后方的太溪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55

操作原理

神门穴养心安神;肩井穴通调气机,缓解疲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等穴滋阴润燥,养血调神,补益脾肾,共奏安神之功。

方法五 背部经脉刮痧法

1.刮拭督脉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的督脉15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督脉位于脊柱正中,故刮拭力量要适中,不可过大,以免刮破皮肤。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56

2.刮拭足太阳膀胱经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的膀胱经两条侧线30次,重点刮拭心俞穴、脾俞穴、肾俞穴,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57

二、缓解视疲劳" class="reference-link">二、缓解视疲劳

随着电子产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用眼的强度和时间也在不断地增加,电脑、电视、MP4等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休闲娱乐的过程中,眼睛始终与电子屏幕保持着密切的接触,睫状肌的长时间紧张,会造成近视、视物模糊、精神不集中,眼部不自主地流泪,或眼睛干涩疼痛,有明显的酸疼感觉等情况,有时还会伴有头痛、眩晕等症状,同时视觉的高度疲劳也容易诱发精神疲惫。

方法一 局部刮痧法

1.刮拭头面部

从头顶百会穴至前发际,沿着头部前正中线刮至印堂穴,以竖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局部发热为度。可以配合角刮法重点刮拭印堂穴、睛明穴。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58

2.刮拭颜面部

从印堂穴沿着弧形经攒竹穴至太阳穴、睛明穴环刮一周,以角刮法反复轻轻地刮拭30次,或以局部微红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59

方法二 足部反射区刮痧法

1.刮拭眼部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平刮法反复刮拭双足第二、第三脚趾指腹与指根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60

2.刮拭肝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右足底第四、第五跖骨之间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61

方法三 手部反射区刮痧法

1.刮拭眼部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手掌和手背第二、第三手指指根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62

2.刮拭肝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右手掌第四、第五掌骨中间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63

方法四 四肢经穴刮痧法

1.刮拭合谷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拇指与示指间虎口部的合谷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64

2.刮拭光明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外踝尖上5寸的光明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65

3.刮拭三阴交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内踝上3寸的三阴交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66

操作原理

合谷穴善于治疗颜面五官疾病;光明穴为缓解视力疲劳之经验奇穴;三阴交穴滋阴养血,明目安神。

方法五 背部经脉刮痧法

1.刮拭督脉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的督脉15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督脉位于脊柱正中,故刮拭力量要适中,不可过大,以免刮破皮肤。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67

2.刮拭足太阳膀胱经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的膀胱经两条侧线30次,重点刮拭肝俞穴、肾俞穴,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68

三、增强记忆力" class="reference-link">三、增强记忆力

健忘是亚健康状态的突出表现之一,持续的压力和紧张会使脑细胞产生疲劳,过度的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等也可以引起记忆力的减退。从中医角度来看,记忆力的下降是由于心脾亏损、精气不足或瘀痰阴痹等所致。

方法一 局部刮痧法

1.刮拭前头部

从头顶百会穴至前发际,沿着头部前正中线,以竖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头皮部发热为度。可以配合角刮法重点刮拭百会穴。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69

2.刮拭后头部

从头顶百会穴至后发际,沿着头部后正中线,以竖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头皮部发热为度。可以配合角刮法重点刮拭百会穴。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70

3.刮拭侧头部

从侧头部的太阳穴至后头部风池穴,沿着耳郭弧线以平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头皮部发热为度。可以配合角刮法重点刮拭风池穴。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71

4.刮拭后颈部

从后颈部发际正中的哑门穴至大椎穴,沿着脊柱正中线以竖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可以配合角刮法重点刮拭大椎穴。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72

方法二 足部反射区刮痧法

1.刮拭大脑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足拇趾趾腹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73

2.刮拭额窦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足各脚趾尖端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74

3.刮拭小脑、脑干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足拇趾外侧基底部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75

4.刮拭肾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足底正中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76

5.刮拭肝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右足底第四与第五跖骨间下方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77

6.刮拭心脏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左足底第四与第五跖骨间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78

7.刮拭脑垂体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双脚拇趾趾腹正中央,在脑部反射区深部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79

方法三 手部反射区刮痧法

1.刮拭脑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拇指末节螺纹面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80

2.刮拭肝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右手掌第四、第五掌骨中间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81

3.心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平刮法反复刮拭左手掌第四掌骨中段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82

4.刮拭肾脏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平刮法反复刮拭手掌中央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83

方法四 四肢经穴刮痧法

1.刮拭内关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前臂内侧的内关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84

2.刮拭阳陵泉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膝盖外下方的阳陵泉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85

3.刮拭神门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手腕内侧部的神门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86

4.刮拭三阴交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内踝上3寸的三阴交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87

5.刮拭足三里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小腿前外侧的足三里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88

6.刮拭中封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内踝前1寸的中封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89

7.刮拭复溜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小腿内侧太溪穴上2寸的复溜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90

操作原理

足三里、三阴交、内关、阴陵泉等穴能够滋阴养血,使髓海得充;神门穴能够安神定志,养心调神;中封穴、复溜穴疏肝利胆,调畅气机,共同防治脑力不足之症。

方法五 背部经脉刮痧法

1.刮拭督脉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的督脉15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督脉位于脊柱正中,故刮拭力量要适中,不可过大,以免刮破皮肤。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91

2.刮拭足太阳膀胱经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和3寸的膀胱经第一、第二条侧线30次,重点刮拭膏肓穴、心俞穴、志室穴,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Part 3 刮痧养生法 - 图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