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女性体质" class="reference-link">解码女性体质
当今人类社会需要一种积极健康、高质量、对社会有贡献的生存状态。而拥有一个好体质,既反映了女性生命活动的水平,更反映着其身体素质对环境、气候适应的能力和抗病能力。
女性体质与健康" class="reference-link">女性体质与健康
体质,即机体素质,是指人体秉承先天遗传、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人以健康为本,健康以体质为本。体质好,身体就健康,就不容易生病。体质弱,就多病。中医认为,女性一生受经络、气血支配,气血运行状况及脏腑功能差异都会呈现出不同体质特征,表现出躯体组织器官大小、骨骼长短、肌肉丰萎、体形肥瘦和肤色亮暗等形态方面的差异。女性若要改善自身体质,就要抓住一生必经的三次重要机会。第一次是月经初来时,体质不好的女性可在接受医生治疗时,进行饮食结构的调节来达到改善体质、体型的目的,提高对疾病的自然治愈率,尤其对虚弱体质、喘息、过敏体质等都可治愈。第二次是妊娠期,产前、产后或流产后,此时养生保健都可影响女性体质。对各类体型女性,尤其是肥胖型女性都是最合适的改变时期。第三次是绝经期,女性机体应激反应迟钝,体内平衡易受破坏,改善体质是一次不可多得的重要机会。关键在于摄取自己身体所需要食物,坚持适度的运动和保持正确、规律的生活。
三个关键期保健事项" class="reference-link">三个关键期保健事项
经期女性因失血过多,或素来体质较差等原因,常出现腹胀、经痛、厌食、长痘痘、情绪急躁低落等症象,饮食忌食丝瓜、冬瓜、西瓜以及冷饮等生冷食物。因为血得热则行,得寒则滞。情绪上忌急躁、焦虑,宜控制情绪,用舒缓音乐来安抚情绪。
女性在妊娠期或产后由于营养过多,活动减少,易出现“妊娠性肥胖症”,保养体质对女性的身姿与健康非常关键。适当饮食,合理营养,避免肥胖。从妊娠第一个月起,乳房渐下垂,胸肌练习可护理乳房。方法是对着镜子,两臂前伸,手掌并拢,用力下按。妊娠后多步行和做体操,能增强体质,尽快恢复健美线条。
绝经期女性开始进入更年期,应关注自己身心变化,保持心理平衡,坚持体育锻炼。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膳食结构,注重营养。发现疾病及时治疗,除药物治疗外,药膳也是不可缺少的调理及康复途径。
现代医学视点
体质是人的质量,是人的有机体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包括体格、体能和适应能力几个方面。女性体格反映其一生的生长发育水平、身体整体指数与比例(体型)以及身体的姿态。体能指女性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力量、速度、灵敏、柔韧、耐力等身体素质和走、跑、跳、投、攀登、爬越、举起重物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而适应能力是指女性在适应外界环境中所表现的机能能力,包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 | ![]() | ![]() |
从气、血、水看女性体质" class="reference-link">从气、血、水看女性体质
中医从气、血、水(津液)三种生命能量来分辨女性体质。气是身体一种机能、生命活力的源泉,可使身体发出一切动能。现实生活中,女性在“气”上常见气虚体质,表现为免疫力差,易感冒,身体易疲倦,脸色泛白,食欲不振,集中力低,没有精神。气郁体质常见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暗或萎黄,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或忧郁寡欢,舌淡红,苔白,脉弦。女子以血为本,血在气的推动下,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肤、筋骨,可提供营养给细胞,并具有滋润身体功用。女性有经、孕、产、乳四大险区,处处考验血气的虚实平衡。女性常见的贫血、脸色不佳、指甲苍白、肌肤粗糙、头晕眼花、头发无光泽都属血虚体质。面色晦滞、口唇色暗、眼眶暗黑、易出血、舌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或结代属血瘀体质。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唾液、泪水、汗水等滋润身体的体液称为水(津液),其可濡养脏腑等组织器官,参与血液的形成,并与气有相互化生关系,故津液也是影响体质的重要因素。女性身体状况若表现为水分摄取多或代谢不佳,易出现水肿,有畏冷、没吃东西却易发胖,就属于典型的水毒体质。
![]() | ![]() |
五种体质保健事项" class="reference-link">五种体质保健事项
1.气虚体质者要注意补气养气,且兼顾脾、胃、肺、肾的温补。肾为元气之根,气虚宜做气功这样的养肾功。饮食调养可常食粳米、大麦、山药、马铃薯、大枣、胡萝卜、香菇、豆腐、鸡肉、兔肉、青鱼、鲢鱼。
2.气郁体质者应主动寻求快乐,参加社会活动;看喜剧,看有鼓励、激励意义的电影、电视,勿看悲剧;阅读展现美好生活前景的书籍;名利上不计较得失,知足常乐。多参加体育锻炼及旅游活动;少量饮酒,以活动血脉,提高情绪。多食行气食物,如佛手、橙子、柑皮、荞麦、韭菜、茴香菜、大蒜、火腿、高粱皮等。
3.血虚体质者要谨防“久视伤血”,不可劳心过度,可常食补血养血类食物,如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海参、平鱼等。血虚者多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宜听音乐,欣赏戏剧,保持开朗振奋的精神。
4.血瘀体质者要多做有益心脏血脉的活动,如舞蹈、太极拳、内养操、保健按摩术,以助气血运行为原则。饮食可常食桃仁、油菜、慈姑、黑大豆等具有活血祛瘀功效的食物。精神调养上,要培养乐观情绪。
5.水毒体质者要适度运动才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饮食可选用茯苓、苡仁、山药、芡实等可帮助代谢水毒体质的食物,以改善水分代谢不良。常按摩足三里,有助于肠胃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
现代医学视点
西医认为,体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点在行为中的表现,依据人体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灵活性,把人的体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这里的神经活动即中医的气,是人体内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而支持脏腑器官活动所需水谷精华则来源于血。而反映各脏腑器官内在体液和胃液、肠液、涕、泪、体腔液等正常分泌物的物质就是西医中的津液。因此,中医从气、血、水三个角度来分析女性体质与西医体质的神经活动有密切关系。
女性健康的“宿敌”" class="reference-link">女性健康的“宿敌”
女性承载着人类繁衍的重任,生育是女性神圣的使命,女性健康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发育。女性在建立和谐家庭,稳固幸福生活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家庭健康的核心就是女性的健康。当然,女性的健康还是其一生美丽与年轻的根基。
影响女性健康的因素" class="reference-link">影响女性健康的因素
中医认为,影响女性健康的因素有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之分,情志、饮食、日常起居、疾病等是常见的几种后天因素。其中,情志是人体正常的感情活动,一旦过度就会百病滋生。“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饮食本为生之本,但不节制饮食则对健康无益。《黄帝内经》中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如多吃生冷、燥热、厚腻食物,易损伤脾胃,诱发疾病。
睡眠是维持人体阴阳的重要手段。女性若睡眠不足,易面色暗淡、精神不振。长期下去会导致气血不畅,阴阳失调,引发疾病。中医认为,“男女居室,人之大伦。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人道不可废者”。成年男女,若长期没有性生活,对身体不利。然而,不适当的性生活则对健康有害无益。古人也说:“房中之事,能杀人,能生人”。此外,《黄帝内经》认为,“女子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肾虚是更年期到来的根本所在,女性若不注意身体的保养,健康就会走下坡路。事实上,任何一个年龄段的女性都不要走入无病一身轻的健康误区,防患于未然对健康才是长远之计。
摆脱“宿敌”的注意事项" class="reference-link">摆脱“宿敌”的注意事项
1.七情调和能促进脏腑活动,扶助正气,提高女性健康质量。对于扮演多重角色的女性要学会劳逸结合,工作之余养花草、欣赏音乐、参加展览、运动锻炼,都可怡人情志、调和气血,有利健康。
2.日常食物不论属寒或热,须根据个人体质而定,否则会扰乱阴阳平衡。如荸荠、薏仁等寒凉性食物能清凉消热,有泻火及消炎的作用,寒性体质者多吃会加重畏冷、畏寒、风湿等问题。饮食禁忌不可忽视,如豆浆与鸡蛋同食,阻碍蛋白质的分解;鲫鱼与蜂蜜同食会中毒;海带与猪血同食会便秘。同时,病人饮食禁忌也须注意,如水肿者要限制食盐摄入,腹泻者忌吃肥腻食物,肝病者忌辛热食物,骨病者忌酸甘食物,寒病者忌生冷水果、蔬菜。
3.科学睡姿,有利于解乏和恢复体力。健康人一般以侧卧,尤以右侧卧位为佳。而仰卧入睡时四肢肌肉得不到放松,睡熟后手会不自觉地搭压在胸上,容易引起噩梦;俯卧时胸腹部受压,口鼻易被枕头捂住,易“落枕”。
4.养生防病不可忽视细节。若两餐之间感觉虚弱无力、头晕眼花、浑身发抖,应少吃多餐,忌过度运动、饮酒、进餐不规律。否则易引发厌食症、患上胃病。
![]() | ![]() | ![]() |
1 | 2 | 3 |
现代医学视点
现代医学认识,睡眠疾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和生命质量的疾病。低质量睡眠可诱发多种脏器疾病,造成身体多个系统损害,并诱发高血压、心律失常、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等20多种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人体与健康中医图解" class="reference-link">人体与健康中医图解
人体是一个由五脏六腑等器官组成的复杂生命统一体,只有各器官相互协调统一、相互依存,才会使整个有机体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从而实现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外生殖器与健康" class="reference-link">外生殖器与健康
人体是一个由五脏六腑、组织和器官组成的有机整体。五脏指人体内肝、心、脾、肺、肾五脏,有贮藏精气,提供脏腑、生命活动所需营养物质的功能。六腑指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在五脏六腑之外,还存在一类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脏腑的器官,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而女性身体是一个既充满魅力,又具有神秘色彩的“奇异世界”。女性生殖系统是有别于男性的最明显体征之一,包括内、外生殖器官及相关组织。外生殖器官是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又称外阴。中医理论认为,女性外阴的阴蒂、大小阴唇、阴唇系带及阴道前庭的部位称为阴户,又名四边。阴蒂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是性生活极其敏感的部位之一。小阴唇起着保护阴道和内生殖器的作用,是女性自然防御机能的一部分。外阴的阴道口及处女膜的部位称为玉门,又名龙门、胞门。青春期女性生殖器官尚未发育完善,阴道黏膜较薄弱,不能阻拦细菌入侵。而处女膜较厚,可担负这一重任,起到保护女性生殖系统的作用。阴户、玉门的功能是娩出胎儿、排出月经、白带、恶露,也是“合阴阳”的出入口。女性外生殖器官比较复杂,多皱褶,做好清洁和护理工作,对抵御细菌和预防、治疗妇科疾病的发生都具重要的意义。
外生殖器护理事项" class="reference-link">外生殖器护理事项
日常外阴护理要注意:每天清洗外阴1次即可;最好用淋浴,温水冲洗;先洗净双手,后从前向后清洗外阴,再洗大、小阴唇,最后洗肛门周围及肛门;可使用能够去污灭菌的保健性洁阴用品,但正常情况下用清水就可;正常情况下不要进行阴道内清洗。特殊时期外阴护理要注意:经期穿宽松及易透气的棉质内裤,注意内裤不要过紧,涂喷香料要防止皮肤过敏。孕期白带较多,易感染病菌,每天用温水清洗数次;天天更换内裤,且在日光下晾晒;有异样白带应尽早就医。产后最好用温热水淋浴,清洗阴道;若有恶露,且量大有味应及早就医。
现代医学视点
现代医学认为,女性外生殖器指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又称外阴。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前庭、前庭大腺、前庭球、尿道口、阴道口和处女膜。外阴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对触觉有极端的敏感性。保护外阴部的健康对和谐的性生活非常重要。正常情况下,外阴处寄生着大量细菌,只有当其与这些细菌间形成巧妙的生态平衡时,才会降低外阴炎的发病率,有利于女性的身体健康。
内生殖器与健康" class="reference-link">内生殖器与健康
女性一生要经历经、孕、产、乳四个关键时期,其功能的实现和完成都依赖于女性特有的身体结构——女子胞,即胞宫、子宫,其位于小腹正中部,是女性内生殖器官,有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的作用。《血证论·男女异同论》中说“女子胞中之血,每月换一次,除旧生新”,此胞中之血即是脏腑气血作用于胞宫的结果,称为月经,是女子生殖细胞发育成熟后周期性子宫出血的生理现象,而阴道则是经血排出的通道。女子月经应按时来潮,便有受孕生殖能力,胞宫就成为女性的孕产器官。这时的阴道又是胎儿自母体娩出的通道,它与卵巢、输卵管、子宫同归属于女性内生殖器。
![]() | ![]() | ![]() |
子宫 | 月经 | 孕育胎儿 |
女性的一生一直饱受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出血、宫颈癌等子宫疾病的折磨,拥有一个健康的子宫关系到女性的性爱欢愉和生育能力,子宫的健康成为很多女人的愿望。健康的阴道是一个富有弹性的柔韧管形器官。在性生活上,能接受阴茎快速而剧烈的摩擦刺激,并给其温暖感,让男女双方体验到性生活的快感。在孕育生命上,阴道是连接女性内、外生殖器的一条重要管道,健康的阴道可将月经血自子宫输送到体外,也可将胎儿自母体顺利分娩出,还是检查女性内生殖器的一个窗口。
内生殖器护理事项" class="reference-link">内生殖器护理事项
1.日常子宫护理:忌性生活不洁,否则病原体会经阴道进入子宫腔内,引起子宫内膜感染。忌性生活紊乱、性生活放纵或未成年性生活,都会增加宫颈糜烂及宫颈癌等疾病的患病率。经期子宫护理要注意:避免参加剧烈运动或增加腹压的力量性练习,如哑铃,否则易引起子宫位置改变。忌游泳,因子宫内膜正在出血,子宫口又处在微开状态,病菌容易侵入,游泳易引起生殖器官发炎等妇女病。不用冷水,否则子宫和盆腔血管收缩,引起经血过少,甚至闭经。妊娠期子宫护理要注意:忌多次妊娠,一般怀孕3次以上,子宫患病及发生危险的可能性显著增加。忌多次人工流产,尤其是短期内重复流产,极易导致子宫伤、病及不良反应。
2.日常阴道护理:健康女性用温开水清除外阴部皮肤表面聚集的汗液、皮脂等分泌物,不必经常用香皂及各种洗剂清洗阴道,可适度选用刺激性小的婴儿肥皂;不要穿过紧的内裤,以免增加摩擦及刺激外阴皮肤,致使局部湿热聚集,引起外阴炎症。经期阴道护理要注意:勤换卫生巾;每天用温热水清洗2次外阴;不洗冷水浴;清洗阴部毛巾要定期煮沸消毒;不长期滥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冲洗阴道,以防菌群失调引起真菌性阴道炎等。
现代医学视点
子宫是女性重要的内生殖器官,它是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重要场所,子宫生理功能主要取决于子宫内膜正常的周期性变化。而这种变化受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控制。女性从青春少女开始直至晚年,都要保护好自己的子宫。
![]() | ![]() |
气血支配女性一生" class="reference-link">气血支配女性一生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血是构成女性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健康长寿的物质基础。
气是人体脏腑组织机能活动的动力,可以保持体温,提供维持生命活动能量,促进血液循环,运输营养物质,维持身体和外部环境统一性,调节血液、汗、小便。
血即血液和血液所具有的营养作用,来自人体摄入的食物,在身体各个部位不停地循环,给脏器和组织供应营养,是营养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女人一生以气血为本”,气血是月经、养胎、哺乳的物质基础,气血关系到女性的面色红润、肌肉丰满、皮肤毛发润泽、青春永驻。再加上女性在生理上有经、孕、产、乳等特点,故气血支配女性的一生。
气血护理注意事项" class="reference-link">气血护理注意事项
在饮食调养上,忌食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宜清淡易消化,做到膳食均衡。可进食红枣、莲子、龙眼肉、核桃、山楂、猪肝、猪血、黄鳝、海参、乌鸡、鸡蛋、菠菜、胡萝卜、黑木耳、黑芝麻、虾仁、红糖等补血活血食物。还可食用马铃薯、香菇、山药、栗子、鸡肉、牛肚、牛肉、桂鱼、泥鳅、粳米、糯米、扁豆、蜂蜜等补益脾气、肺气、心气的食物。
在情绪调节上,要学会自我解压、稳定情绪,使得气血更顺畅。尽量减轻工作、生活中的各种竞争压力,切忌忧思烦怒。
在运动保健上,可练习太极拳、保健气功等舒缓运动,对养血补气大有裨益。
在日常起居上,要做到注意保暖,避免受寒、淋雨、饮用生水;劳逸适度;规律睡眠,切忌睡前情感起伏,因其极易引起气血紊乱,导致失眠,对身体造成损害。对于电脑族办公的职业女性,切忌久视屏幕,适度放松眼睛,做眼睛保健操或是经常饮用菊花茶和绿茶对保养眼睛都非常有效。
现代医学视点
现代医学认为,女性的生殖功能,以及其他40多种生命体征、行为、感情等,都要受到激素的支配。激素不能通过食物补充,需由特定的细胞制造后,通过血液输送到目标器官。而中医认为,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血能助长气的能量,气能带动血液的循环。同时,经络和血液相互依存,气血需要依靠经络运行、传输,而经络又离不开气血的滋养。可见,只有气血这两大循环系统调和畅通,影响女性生殖功能的激素才可正常运作。
女性身体的“四季”" class="reference-link">女性身体的“四季”
《黄帝内经》中指出,女子生命节律以“七”为一个阶段性。女性从生长、发育、壮盛、衰老到死亡的过程,一般要经历少儿、青年、中年和老年这“四季”。
少儿期(7~13岁),女子7岁,肾气盛,齿更发长,处于发育阶段。青年期(14~28岁),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自21岁开始,女性生长发育成熟,形体高矮已定型。到了28岁,女性筋骨强健有力,头发生长达到茂盛阶段,此时身体最强壮。中年期(29~47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老年期(48岁以后),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49岁女子开始绝经,形体渐渐衰老。
身体“四季”健康事项" class="reference-link">身体“四季”健康事项
初潮是少女进入青春期最明显的标志,心理上多出现紧张、害怕、羞涩、好奇等复杂情绪体验,了解一些身心保健方面的科学常识非常重要。避免参与剧烈体育运动,如长距离骑车和跑步等,以免过度疲劳导致抵抗力下降,诱发感冒等疾病。避免手淫,因其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引起细菌感染和发烧。避免接触冷水,不参加游泳等活动。
职业女性要忌贪食、挑食,要均衡营养。忌长期不运动或缺乏运动,否则疾病就会乘虚而入。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也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良好途径。学会自我疏解压力,切忌情绪急躁、心理失衡。保证充足有效睡眠,也是消除心理压力的好办法。忌不科学的食补,应根据个人年龄、时期、体质特征适当进补。
中年女性要控制脂肪的过度摄入,以免堆积过多而引发相关疾病,饮食要从健脾胃、补阴血多方面进行调理,以延缓衰老。避免劳累过度,注意劳逸结合。不要久坐,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应对疾病。不要积怨忧郁,注意心理危机,减轻精神压力。
更年期女性不要对身心上的变化产生恐惧和焦虑,要调整心态,乐观自信的面对。
![]() | ![]() |
初潮少女 | 职业女性 |
![]() | ![]() |
中年女性 | 更年期女性 |
现代医学视点
女性一生大致可分为胎儿期、婴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七个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年龄阶段,需采取独特而有效的保健方法。例如,少年期女性要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或吃糖果后漱口、睡前不吃零食的习惯;且忌吃过多高脂肪食物,以免引发肥胖。青春期女性经期要勤换卫生用品、贴身内衣、清洁外阴。注意不要束胸、穿紧身内衣。否则心血管、呼吸系统都会受到压迫,而引起乳房疼痛、乳头内陷、乳房发育不良等问题。
女性养生" class="reference-link">女性养生
养生之道是保存和延续生命的行为方式,也是生命与生活达到最佳状态的方式。女性在生理上有经、孕、产、乳等特点,再加上工作繁忙,心理紧张、焦虑、高压,身心免不了受到双重压力,维持身体健康,做好养生保健已成为越来越多女性所关注的话题。
精、气、神与女性养生" class="reference-link">精、气、神与女性养生
精、气、神在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有“先天精”和“后天精”之分。“先天精”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源于父母精、血,是生命活动的原始微观物质。“后天精”源于后天五谷饮食,并将其作用于人体各个脏腑而构成。两者共储存于人的两肾之中,形成“肾精”。对女性而言,肾脏精气充盈,身姿、面色、脏腑都不易早衰。肾精盛衰盈亏与女性月经来潮及人体生殖繁衍相关,女性又具经、孕、产、哺等生理功能,故“养精”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气”在中医养生学是一种极微小且处在活动状态的精微物质,构成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全过程。“气”的生成与肾、脾胃、肺等脏腑密切相关。同时,各脏腑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均依赖于气机的升、降、出、入。“气”可推动脏腑组织活动、促进血脉运行,女性以血为本,血畅即面嫩、娇美、有女人味。“气”可维持脏腑功能、新陈代谢的正常活动,促成体内毒素的顺利排出,让女性无毒一身轻。“气”还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让女性具备一个好体质。可见,“养气”是女性健康丰富生活的根基之一。“神”以先天之“精”为基础,以后天“精”气为补养。人的大脑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经络、气血等全部机体活动全依赖于“神”,且“神”是全部机体活动功能的外在表现。《黄帝内经》说“得神者昌,失神者死”。
精、气、神养生事项" class="reference-link">精、气、神养生事项
1.忌七情过度。女性属阴,以血为先,其性多柔弱,比男性更易因情志为患。“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说明七情过度偏激对人体气血、脏腑的损害。对女子而言,最易伤肝,而肝主疏泄,是人体重要的排毒系统之一,故调整心理慎防太过对身体健康非常必要。
2.忌起居无常。“起居有常,养其神也”。若长期起居无常,作息失度,会使人精神萎靡,呆滞无神。现代职业女性由于工作生活压力大,长期紧张的脑力劳动,加上经常“开夜车”,缺少充足睡眠和休息,劳逸无度,极易造成早衰,出现脱发白发、面色晦暗等肌肤问题,与美丽无缘。
3.忌饮食无常。挑食、厌食、节食、暴饮暴食等饮食不良现象都或多或少的在女性身上出现,职业女性不仅要在职场上有一席之地,还要给自己的健康有一个很好的保证,如此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运作,以利于生活和工作的顺利进展。
现代医学视点
精、气、神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在西医看来是机体协调和精神意识的完美和谐。人的躯体活动即是协调的机体活动和健全的精神心理的反映。同时,这些又反过来作用于躯体。因此,加强这方面的养生保健意识,对防病延年具有重要意义。
养形与养神" class="reference-link">养形与养神
中医认为,人身由“形”与“神”组成。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整体生命活动现象;狭义指神志,包括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性格、情感等活动。古代先贤首先重视养神,《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突出了心(神)在养生中的作用。形指人的整个形体,包括五脏六腑、经络、四肢百骸等组织结构和气、血、津液等基本营养物质。《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营卫气血之盛衰”,并提出慎起居、适劳逸、顺寒暑、饮食有节、导引等有效的“保形”方法。中医强调“形与神俱,不可分离”。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主宰,它能协调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维持人体与外环境的平衡。神为形主,无神则形无。同时,神是形的产物,形是神的物质基础。形的病变可导致神的异常,神的改变也可影响形的生理功能变化。形神共养是中医推崇的一种最高养生方法。《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提出过外避邪气(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以养形、内养真气以充神(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的形神合养法。
形神共养注意事项" class="reference-link">形神共养注意事项
1.重在养神。中医主张形神共养,并不意味着把形、神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艺文类聚·养生》中说:“太上养神,其次养形”,说明中医养生学的首务在养神。心神能统率五脏六腑、五官七窍、四肢百骸。《灵枢·天年》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这些都说明“得神”“守神”,能保持健康、祛病延年;反之,神伤则病,无神则死。可见,形神兼顾、养神为先。
2.养生不可忽视自然观、防治观、意志观、精气观、动静观以及食疗观的统一协调。自然观,即顺应自然规律,根据四时不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进行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以求“天人合一”。“春捂秋冻”即是顺应四季的养生之道。防治观要做到未病先防,外避六淫之邪,内免精神刺激。意志观重在调养精神意志。精气观要做到积精全神,重在藏精。动静观,在动静结合,主张形神兼养,按四时不同,养形调神。食疗观依照中医“医食同源”的概念,根据自身体质选择最适宜的食物,从而更好地发挥食物调理体质,补养身体的作用,甚至还能医治一些简单疾病。日常养生应以食疗为主。
![]() | ![]() | ![]() |
春捂 | 秋冻 | 食疗观 |
现代医学视点
现代医学认为,养形就是要实现“生命在于运动”的意义,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肌肤的红润、光泽与弹性;能增加大脑血液循环,使人更机敏、不易早衰。还可预防动脉血管硬化、胆固醇、高血压等疾病。养神就是要做到精神卫生,力求精神的安静和调、胸怀开阔,从容温和,切不可怨天尤人,急躁易怒。
女性房事与养生" class="reference-link">女性房事与养生
房事,即性生活,房事养生是我国古代养生学的一大特色。“房中之事,能生人,能杀人。譬如水火,知用之者,可以养生;不能用之者,立可尸之矣。”可见,性生活也是养生延寿必不可少的内容。
房事养生与健康" class="reference-link">房事养生与健康
正常、和谐、健康、方法得当的性生活对家庭幸福、人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天地有开合,阴阳有施化,人需按天地阴阳法则,男女适度交接,唯如此才有利于舒畅精神意志,平衡脏腑气血,补益自我,做到益寿延年。《合阴阳》说:“昏者,男之精将;早者,女之精责(积)。吾精以养女精,前脉皆动。皮肤气血皆作,故能发闭通塞,中府受输而盈。”意思是说夜晚,男子精气旺盛;早晨,女子精气蓄积。以男子精气补养女子精气,男女前阴部位经脉都因高度兴奋引起。皮肤也得以平展、气血得以流畅,故能开郁而通塞,补益五脏六腑。和谐性生活还可使男女双方达到一种艺术享受,心理得以舒展,有益于身心健康。
房事养生注意事项" class="reference-link">房事养生注意事项
1.经期禁欲。《千金要方·房中补益》说,“妇人月事未绝而与交合,令人成病”。月经期性生活,易引起痛经、月经不调、子宫感染等多种妇科疾病,影响健康。
2.七情劳伤禁欲。《千金要方》认为,“人有所怒,气血未定,因以交合,令人发痈疽……运行疲乏来入房,为五劳虚损,少子”。说明女性情志若发生剧烈变化,会使气机失常、脏腑功能失调。此时行房不仅引起自身疾病,还可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3.病期慎欲。患病期间,人体正气与邪气作斗,若病中行房,必损伤正气、加重病情,导致不良后果。《千金要方》也说,“疾病而媾精,精气薄恶,血脉不充,既出胞脏……,胞伤孩病而脆,未及坚刚,复纵情欲,重重相生,病病相孕”。
4.醉酒莫行房。《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知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说明过量饮酒行房,会带来很多危害。
现代医学视点
西医研究发现,适度性生活可使女性卵巢生理功能和内分泌能力增强,皮肤会变得更加柔滑有光泽,头发也会变得更加油亮,精神更加开朗。同时,男子精液中含有一种叫做半胞浆素的物质,它的抗菌特性超过目前任何抗菌素,当精液进入女性阴道后,对女性卫生状况的改善非常有好处。
房事养生与妊娠" class="reference-link">房事养生与妊娠
中医认为,妇女结珠怀子,全赖精血聚而养胎。《万氏妇人科·胎前章》中说:“妇人受胎之后,须预先调养。”受胎即妊娠,是受精卵在母体发育成为胎儿的过程。女性妊娠期间,既要保护母体健康,又要妊养胎儿,而房事保健位居孕期保健之首。女性孕期节制房事,养心调性,妊养胎儿,足月顺产,不仅子贤聪明,且自己身体也健康,对优生也非常有利。中医认为,在妊娠期间孕妇应静养节欲,以固胎元,这才是妊娠期内保健的重中之重。
妊娠房事注意事项" class="reference-link">妊娠房事注意事项
女性妊娠期长达10月左右,完全禁绝房事也是不现实的。妊娠头3个月要禁房事,此时胚胎附着于子宫尚不牢固,“巩之则固,决之则流”。行房则盗损胎元之气,容易发生流产,应当禁止房事。妊娠四月五月,胎元已固可以行房,以侧位为佳,不过仍须节制;妊娠七月、八月、九月、十月,胎儿活动增加,即要临盆,此时宜禁止房事,否则可致早产、难产、出血等不良后果。尤其是妊娠后的3个月,由于体重增加、背痛还有其他妊娠反应会再一次减退性欲。若性交极易刺激子宫收缩而导致流产、早产、子宫出血或产褥热。
需要强调的是,妇女产后要经历一个持续约6周左右的产褥期,此时孕妇因恶露排出,血室开放,体质虚弱,抵抗力也十分低下,易感外邪,尤其是子宫尚有巨大创面,乳房分泌功能旺盛,易发生感染。因此,应注意外阴清洁,严禁房事,以免导致产后疾病的发生。
现代医学视点
现代医学认为,妊娠后子宫对外来刺激很敏感,此时性交可刺激子宫收缩,男方精液中含有前列腺素,也会使子宫收缩,从而导致流产、早产。妊娠期性交,还可导致感染,节制性生活非常必要,尤其是妊娠12周以内及32周以后,都应禁止性生活。有习惯性流产史或早产史的女性,在整个妊娠期间都要禁忌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