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8 慢性阑尾炎

Figure-0122-01

阑尾是人类的一种退化器官,位于腹部的右下方,盲肠内侧,近端与盲肠相通,远端闭锁,长约7~9厘米,直径约0.5厘米。由于阑尾腔细小,又是盲管,因此食物残渣和粪石等容易掉入腔内,而堵塞管腔引发炎症。慢性阑尾炎是指阑尾急性炎症消退后而遗留的阑尾慢性炎症病变,诸如管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管腔狭窄或闭塞、阑尾扭曲,与周围组织粘连等。阑尾急性炎症多与日常的饮食不洁、精神紧张以及不良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而办公室上班族多因为工作压力大、过度劳累等而没有良好的生活规律,因此,上班族患慢性阑尾炎者大有人在。

危险信号

Figure-0123-01

通常阑尾炎会出现以下信号:

A.腹部疼痛:疼痛位置主要在右下腹部,部位比较固定,为间断性隐痛或胀痛,时重时轻。多数病人在饱餐、运动和长期站立后,会诱发腹痛发生。

B.胃肠道反应:轻重不等的消化不良、胃纳不佳,一般无恶心和呕吐,也无腹胀。若这一状况持续时间较长,可出现消瘦、体重下降等,年龄偏大者可伴有便秘。

C.腹部压痛:压痛主要位于右下腹部,范围较小,位置恒定,重压时才能出现,有时可触到胀气的盲肠。

相关知识:

Figure-0123-02

阑尾又称蚓突,是细长弯曲的盲管。阑尾的位置因人而异,但变化不大。其根部附着于盲肠内后方,尖端可指向各个方向,以盲肠后位最多。过去,阑尾曾一度被认为对人体没有任何意义,但医学研究表明,成人身上的阑尾与免疫功能有关。人出生后不久,淋巴组织便开始在阑尾中聚积,在二十岁左右达到最高峰。虽然之后又迅速下降,并在六十岁后消失殆尽,但是在身体发育阶段,阑尾能够促进B淋巴细胞(一种白细胞)的成熟和免疫球蛋白A类抗体的生成。因此,阑尾与免疫力有着一定的关系。

阑尾黏膜下层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其增生会使阑尾腔狭窄或梗阻;阑尾腔内常有粪便、结石、寄生虫等存留,可造成阑尾腔内容物引流不畅,造成阑尾血循环障碍,就易引起阑尾缺血坏死而发炎。阑尾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阑尾炎以青年人发病率为最高,主要症状是腹痛,多半开始在脐周围、上腹部疼痛,经数小时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部,并逐渐加剧。剧痛时病人直不起腰,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慢性阑尾炎是指阑尾急性炎症消退后而遗留的阑尾慢性炎症病变,诸如管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管腔狭窄或闭塞、阑尾扭曲与周围组织粘连等。慢性阑尾炎有时不易确诊,国内统计显示,慢性阑尾炎手术后症状未见减轻者高达35%,主要原因就是误诊。慢性阑尾炎可分为两种:一是原发性慢性阑尾炎,其特点为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几个月到几年。二是继发性慢性阑尾炎,其特点是首次急性阑尾炎发病后,遗留有临床症状,久治不愈,病程中可再次或多次急性发作。

◎导致因素◎

A.人际关系紧张。

B.工作繁忙。

C.用脑过度。

D.突然的情绪波动。

E.不吃早餐。

F.饮食生冷不洁。

G.运动过量。

很多因素都可以引发急性阑尾炎或者使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因此,要时刻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和平和的心态。

Figure-0125-01

办公室小动作

多做下面的小动作,可减少诱发阑尾炎的因素,对预防该病有积极的作用:

Figure-0125-02

1.擦腰骶法:取坐位,腰部前屈,两手五指并拢,掌面紧贴腰眼,用力擦向腰骶,如此连续反复进行约1分钟,到皮肤微热,有热感为宜。可增强肠胃功能。

Figure-0126-01

2.梳发与摩顶:先用双手的食、中、无名、小拇四指指端,从前额向后梳理,做一个八拍;用四指指背,从耳前两鬓向头顶正中梳理,做一个八拍;再用其中一手手掌心轻摩头顶部,做一个八拍。重复二次,共九个八拍。不知不觉中紧绷的肌肉就会放松下来,进而减少压力、紧张和疲劳。

其他预防措施

Figure-0126-02

慢性阑尾炎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预防:

1.保持乐观的精神。忧愁、郁闷、恼怒、悲伤等不良情绪刺激、情绪变化,容易打破人的神经系统的平衡,导致植物神经紊乱,可成为阑尾炎的诱发因素。

2.调节寒温。注意季节、气候变化,尤其是保证腹部免受寒冷刺激,维护胃肠道的正常功能状态。

3.注意饮食。饮食不规律,胃肠道充盈与排空会失去常度,会导致肠道正常蠕动发生改变,功能出现紊乱。要细嚼慢咽,减少进入盲肠的食物残渣。忌生、硬等难消化食物,以免加重肠道负担,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4.防止便秘和腹泻。出现便秘和腹泻现象时,要及时调理和治疗,保持大便通畅和粪质正常。

5.驱除肠道寄生虫。肠道寄生虫如蛔虫、挠虫等,可窜入阑尾腔,阻塞腔道,诱发感染而引起阑尾炎。

6.适当参加体力活动。平日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胃肠道功能,对于预防阑尾炎也是必要的。但要避免剧烈活动,因为强烈动作也是阑尾炎的诱因,尤其是在饱腹时暴急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