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25 胆囊炎

Figure-0164-0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卫生状况的逐步改善,近十年来,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尤其以大城市增高更为明显。据统计,大城市胆囊炎的发病人数占全部胆囊炎的70%左右。慢性胆囊炎是指胆囊有结石伴有胆囊壁慢性炎症改变,多因结石长期刺激胆囊黏膜发生炎症所致,部分病例为急性胆囊炎遗留而来。胆囊结石可反复刺激胆囊壁或反复阻塞胆囊管而造成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长期如此便转变为慢性胆囊炎。当然,胆囊结石的存在并不表示一定有胆囊炎存在。胆囊炎的发病率一般是女性高于男性,女:男为2~3:1。其病因较为复杂,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饮食习惯、肥胖、胆道感染、胆汁滞留、胰胆返流等众多因素,多为综合性因素相互作用而致。

危险信号

Figure-0165-01

慢性胆囊炎多不典型,亦不明显,但一般情况下可能会有下列信号:

A.右上腹部隐痛。

B.腹胀、嗳气、恶心。

C.厌食油腻食物。

D.右肩胛下、右季肋或右腰等处隐痛,在站立、运动及冷水浴后更为明显。

E.右上腹肋缘下有轻度压痛,或压之有不适感。

但下列表现可能是急性胆囊炎的征兆:

A.右上腹持续或阵发性绞痛,可向右角放射。

B.胆囊区压痛或反跳痛。

C.肌紧张,发热。

D.恶心呕吐。

E.或有黄疸及血白细胞增高。

相关知识:

胆囊呈梨形,紧贴在肝脏下面的胆囊窝内,有胆囊管与胆总管相通,具有浓缩和贮存胆汁的作用,其容积约为30~50毫升。平时肝脏分泌的胆汁先流入胆囊,通过黏膜吸收水分,使胆汁浓缩,并将浓缩后的胆汁贮存起来。未浓缩的胆汁呈金黄色,浓缩后的胆汁呈绿色。进食时,尤其是摄入脂肪性食物时,胆囊收缩,胆汁经胆囊管、胆总管流入十二指肠内,协助脂肪消化。

Figure-0166-01

胆囊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临床以肥胖或四十岁左右的女性发病率较高。急性胆囊炎发病多与细菌感染有关,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占60%~70%),其余还有克雷伯菌、厌氧杆菌等革兰阴性菌。这些病菌多由肠道经胆总管逆行而进入胆囊而引起炎症,也有少数经门静脉系统至肝,再随胆汁流入胆囊。慢性胆囊炎的形成,一少部分是由急性胆囊炎迁延而成,多数既往并无急性发作史。但临床显示,大约70%的慢性胆囊炎患者伴有结石。由于胆石的刺激,加上在长期慢性炎症的基础上,反复多次急性发作,可使胆囊萎缩或囊壁纤维组织增生肥厚,最终致使囊腔缩小,甚至丧失功能。

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胆囊炎,目前皆以切除胆囊的疗效最好。对于急性胆囊炎,一般主张经12~24小时积极的内科治疗,待症状缓解后择期手术。对于慢性胆囊炎,不管是否有结石,因胆囊功能已经丧失,且为感染病灶,均应择期手术切除。

◎导致因素◎

A.晚上摄入高脂肪餐。

B.晚饭后常躺着看电视、看报刊。

C.晚饭后睡觉。

D.受冷或着凉等。

E.缺乏锻炼,体型肥胖。

F.工作压力大,心情抑郁。

慢性胆囊炎比较认同的病因为胆汁郁积、胆道感染、胆固醇代谢失调三种因素。此外,其形成还与个人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

其中,上述前三点会使胃内食物消化和排空缓慢,食物对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神经的不断刺激,会反射性地引起肝脏分泌大量胆汁排放到十二指肠,这时,由于体位处于仰卧和半仰卧,胆汁引流不畅,便会在胆管内郁积、浓缩,形成胆结石。小的结石会阻塞胆道,形成急性胆囊炎;大的结石则导致慢性胆囊炎,甚至使胆囊功能丧失。

Figure-0167-01

办公室小动作

办公室预防胆囊炎,除了午餐少吃油腻外,还可利用休息间隙做做运动,主要是缓解压力和防止肥胖,从而达到减少胆囊炎发病因素的目的:

1.坐在椅子上,伸直身体,做一次深呼吸,收腹紧腰,保持2~3秒,重复4~8次。

2.坐在椅子上,伸直身体,两肩向后用力使背肌收紧,保持4~6秒,重复4~8次。

3.坐在椅子上,两手用力撑住椅面,尽量把身体抬起。保持姿势3~4秒,重复4~8次。

4.坐在椅子上,身体紧缩收腹,双手用力支撑,收紧臀大肌,并使臀部从椅子上微微抬起。保持4~6秒,重复4~8次。

Figure-0168-01

5.坐在椅子上,两脚踩地,伸直身体,脚跟尽量提起,保持6秒,重复8~12次。

Figure-0168-02

6.坐在椅子上,两脚踩地,双手叉腰,最大限度左右转动腰部,重复8~12次。

Figure-0168-03

7.坐在椅子上,双腿轮流屈膝向上提起,双臂屈肘于体侧,交替前后摆动,模仿跑步动作,重复20~30次。

这套“座椅操”不仅可以使紧张的大脑得到放松,还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防止肥胖,对于预防胆囊炎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其他预防措施

1.要讲究饮食卫生,食物以清淡为宜,少食油炸、油腻和烤制食物。切忌暴饮暴食,适当节制脂肪性食物的摄入。因为摄入脂肪性食物以后,会反射性迫使胆囊收缩,一旦收缩过于强烈则可导致胆绞痛。

2.保持大便畅通。六腑以通为用,肝胆湿热,大便秘结时,会致使症状加重。

3.要经常做运动,使全身代谢活跃起来。尤其是脑力劳动者和上班族以及久坐不动的中年人,更要改变静坐的生活习惯,多走动,多运动,防止过度肥胖。因为肥胖是胆囊炎或胆结石的重要原因。

4.要养性。长期心情不畅的人可引发或加重此病,因此,平时要做到心胸开阔,心情舒畅。

5.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在乘凉以后,睡觉时要盖好被,防止腹部受凉,因为肚子受凉后会刺激迷走神经,使胆囊强烈收缩,引起胆绞痛。

Figure-01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