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6 坐骨神经痛及腰椎疾病
近些年来,腰椎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不少办公室人员都有不同程度的腰部不适,有的甚至影响到神经产生神经性疼痛,其中尤以坐骨神经痛最为突出。这主要是因为办公室工作人员最容易“坐不正、站不直”,由于长时间坐着工作,不可能时刻保持腰部的挺立。而有些人在下班回家后又会躺在沙发上或床上看电视来放松身体和精神。这样一来,其腰部长期后凸而没有支撑,腰椎间盘弹性减低,结构松弛,也最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等腰椎疾病。
危险信号
到目前为止,除了CT检查以外,还没有更简单的检查腰椎疾病的诊断方法,但如果能够掌握以下的病史特点,也可以做到对腰椎疾病心中有数,同时还能够在就诊时给医生提供可靠的线索。
A.突然发病,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
B.时好时坏,时轻时重,反复发作。
C.一般先腰痛,后有腿痛。
D.做增加腹压的动作时症状加重。
E.坐骨神经痛。
因为腰椎疾病的一些症状时轻时重,很多人在病情减轻后都不予重视,这对疾病是十分不利的。只要发现有上述症状就要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相关知识:
生活中总听到有人说自己“坐骨神经痛”,而其中不少人对坐骨神经痛的实质并不了解。坐骨神经是全身最粗大的一支周围神经,而坐骨神经痛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般人理解的是一种病的名称。其典型的表现是从臀部沿大腿外侧后面向小腿和踝关节外侧的患痛,并可伴有小腿和脚的无力、麻木。当坐骨神经受到牵拉和刺激时,如弯腰、提重物、咳嗽等,可诱发和加重疼痛。对办公室一族来讲,引发坐骨神经痛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腰椎疾病。当患有腰椎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或腰椎滑脱等时,可能会使坐骨神经受卡或受到压迫而产生疼痛。
人的脊椎有四个生理弯曲,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骶椎后凸,这样的弯曲主要是缓冲身体的重力和弹跳后的压力。原本腰椎是向前凸,但由于坐姿不正确,老是驼背,结果使腰部肌肉、椎间盘与韧带组织长期处于牵拉状态,而造成慢性损伤而诱发腰椎疾病。其中,最多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核突出症,或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它是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脊神经根而致腰腿痛的一种常见病。这是因为人体的头、躯干和上肢的重量,以及在生活与劳动中的各种姿势所发生的应力,都集中于腰骶部,然后传递到骨盆和下肢,因此下腰部最易发生急、慢性损伤。此外,腰前凸,而胸骶后凸。按力学原理,两个相反方向曲度的交接处最为虚弱,故腰骶部也是脊柱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导致因素◎
腰椎疾病除了人体自身的生理结构使得腰椎容易受到损害外,对于办公室一族,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质也有导致腰椎疾病的因素:
A.久坐。
B.坐姿不正确。
C.长时间站立。
D.使用电脑使手臂长时间向前。
E.午间伏案睡觉。
任何一种姿势所带来的压力都将通过脊柱传递到腰椎,而人在坐姿时腰间盘所承受的压力又比较大,加之长期坐姿腰肌的萎缩,可导致椎间盘内压力增高,如纤维环脆弱或退变等,便可引起髓核的突出,压迫后方的神经根导致下肢的疼痛。
办公室小动作
办公室工作人员坐的时间长而运动的时间少,适当地做一些腰部的保健操,能增强腰部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1.体转运动: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大小臂屈曲于胸前,小臂朝上,肘部下沉,掌心相对。以腰为轴,左右转体。
2.体侧运动: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右手上举,左手叉腰。以腰为轴,上体左侧屈,然后左手上举,右手叉腰,向右侧屈,重复几次。
3.腰部绕环: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手叉腰,以腰为轴,向左、右绕环360度,重复几次。
4.腰腹运动: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臂上举,掌心向前。以腰为轴,先向后仰体,再向前屈体,手指或手掌尽量触地,重复几次。
5.下蹲:两脚开立同肩宽,两手按压双膝,先半蹲再起立,重复几次。
6.膝绕环:两脚开立同肩宽,身体半蹲,两手按推双膝,先向左绕环,然后再向右绕环,重复几次。
其他预防措施
除上述在办公室里的预防措施外,上班族还要注意下面的措施:
1.学会放松。对于腰椎病,最重要的预防就是学会保持正确的坐、立姿势,每1~2小时后,活动一下头、颈、肩、腰等部位,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韧度增强。哪怕只是去倒杯开水,与同事聊聊天,也一定要动一动。否则,肌肉会疲劳,整个脊椎更疲劳,腰椎疾病很快就会找上门来。
2.懂得锻炼。除了在办公室稍微放松休息以外,还可以在家里坐坐“燕子飞”,整个身体趴在床上,手臂尽量向后伸展,像燕子飞翔一样,使后背肌肉得到很好地锻炼,加强肌肉组织的弹性。除此,游泳也是不错的选择。
3.善于补充。无论男女,30岁以后都应该适当补钙,在饮食上要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豆制品、牛奶、虾皮等,以增强骨质的强度,预防骨质疏松。
4.选好卧具。避免睡过软的床垫,睡硬板床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