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9 胰腺炎
胰腺炎是指胰腺组织所发生的炎性病变。胰腺炎的发生会导致胰腺水肿、充血,出血、坏死等。临床上多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其类型可分为单纯水肿型胰腺炎和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两种。后者合并症多,病情凶险。据统计,有90%的急性胰腺炎都起因于暴饮暴食,因此,上班族中的中年人要尤为警惕。这是因为,中年人多事业有所成就,宴请和饭局较多,而宴会时多是菜肴丰盛、好酒诱人,若饮食不加节制,极易发生急性胰腺炎。所以,中年上班族要对胰腺炎提起足够的重视,以免为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危险信号
A 腹部压痛
B 疼痛可窜向腰背部(多在左侧)
C 腹肌紧张
D 腹胀
E 腹部包块
F 脐周皮肤出现蓝紫色瘀斑
G 恶心呕吐、先吐食物、后吐苦水、吐后疼痛不缓解
以上都是急性胰腺炎的危险信号,一旦发现应立即采取措施。否则,如果病情继续发展,会出现面色苍白、腹痛高烧、烦躁不安、呼吸急促、血压下降、少尿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出现精神恍惚,呕血,黑便,休克,脏器功能衰竭等情况。因病情危重,少数病人发病后短期内死亡。
导致因素
胰腺之所以会产生急性炎症,得先从肝脏和胰腺说起。肝脏和胰腺每天都会产生大量胆汁和胰液,通过胆管和胰管排入十二指肠,以促进食物消化分解。通常情况下,胆管内的压力低于胰管内的压力,因此胆汁不会进入胰管。但在非正常情况下,胆管内的压力高于胰管时,胆汁便会进入胰管,由此引发急性胰腺炎。此外,一些情况还会引起储存在胰腺中的酶原转化成酶进入胰腺及周围组织,从而消化自身组织,而引起胰腺炎。这些情况主要有:
A.暴饮暴食
B.长期饮酒
C.高脂饮食
D.久坐肥胖
E.药物
F.胆道疾病
相关知识
胰腺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它分泌的胰液中含有各种各样的酶,可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这些酶在正常情况下以不活动的酶原形式存在于胰腺内,是酶的前身。酶原不会消化自身的组织,但是当人们暴饮暴食时,会刺激胰液的大量分泌,使胰管内的压力突然增大,造成胰腺腺泡破裂,这些酶原便进入到胰腺及其周围的组织中,并被激活而变成有消化作用的酶,可以消化自身组织,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胰腺损害和炎症反应。
胰腺炎也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胰腺炎多由暴饮暴食、饮酒等造成,发病较急,多表现为突然发作的腹部剧痛;伴有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严重者有休克、呼吸衰竭、腹膜炎等并发症出现。而慢性胰腺炎则以胆道疾病为主要病因(西方国家与慢性酒精中毒有关),其次,肠道炎性病变、肝硬化、营养不良、噻唑类药等也可诱发本病。因这些致病因素长期存在,使得胰腺炎症反复发作而呈慢性经过,最终导致慢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或脂肪泻,消瘦及营养不良等胰腺功能不全的症候。
急性胰腺炎又按病理分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急性出血型胰腺炎和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按病因分为单纯性胰腺炎、胆原性胰腺炎、酒精性胰腺炎、感染性胰腺炎、创伤性胰腺炎、妊娠期胰腺炎、药物性胰腺炎、代谢性胰腺炎、特发性胰腺炎、家族性胰腺炎,以及其他类型胰腺炎,如寄生虫感染、晚期肿瘤等。慢性胰腺炎按其致病因素分为酒精性胰腺炎和梗阻性胰腺炎。
办公室拉伸
中医认为,胰腺炎由积、滞、淤所致,因此,不妨从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入手,以减少胰腺炎的发生:
1.坐直,双手手指交叉,伸直双臂,用力举过头顶,全身肌肉往上拉伸,得以舒展。以两边侧腰稍微感觉疼痛为宜,重复3~5次。
2.坐直,双手背在身后,手指交叉,缓缓向后上方提拉,扩张胸肌和后背肌肉。保持后背伸直姿势,身体不要前倾,重复3次。
3.直立,头部轻柔地倾斜向右侧,将右耳轻放于右肩上,用鼻均匀深呼吸;一分钟后,换另一侧练习。放松,调匀呼吸,若配合冥想,效果更佳。
4.直立,两腿分开约1米,脚尖向前。深呼吸,将左手缓缓举过头,吐气,身体缓缓向右侧倾倒,右手放在右腿侧,正常呼吸,保持该动作5~10秒钟。深呼吸,缓缓将身体复位,吐气,放下手臂,放松。换另一侧。
预防措施
预防胰腺炎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不饮酒或少饮酒。尤其不要饮用高度白酒。
2.不可暴食。特别是不应一次进食大量高脂肪、高蛋白质食物。
3.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及早、彻底治疗可能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感染性疾病,如伤寒、肝炎、败血症、肠病毒感染等。
4.降低高血脂,积极防治动脉硬化。
5.有胆石症、胆囊、胆管有炎症、胆道或肠道有蛔虫者,应及早进行相关治疗。
6.谨慎用药。维生素D可提高小肠对钙的吸收,但大量使用会引起高血钙,从而增强胰蛋白酶原转化为胰蛋白酶,并抑制胰蛋白酶降解,以致酿成胰腺炎。除此,上班族还常用的药物如降糖灵、甲硝唑(治疗阴道感染)、青霉胺、利尿药、雌激素、西米替丁(治疗溃疡病)等,也会引发胰腺炎。另外,像红霉素、罗红霉素、异烟肼、呋喃妥因、赛庚啶、降压嗪、消胆胺及氯丙嗪、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也会引起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