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出生第10月

科学哺育

给幼儿喂稠粥的方法

一般来说,米、面经加工后成粥或软饭会使容积增加2.5~3倍,但1岁内的婴儿每餐只能容200~300毫升的食物量,所以供给幼儿的食物既要保证营养素的供给,还要考虑小儿胃的容量的大小,是否能接受。如果量过大,小儿会吃不下,影响营养素的供给。随着小儿的长大,所需营养素量不断地增加。又由于辅食的添加过程使胃肠道已能适应,按辅食添加的原则,从稀到稠,所以10~12个月的婴儿适应了吃稀粥后,就可以食用稠粥了。稠粥是婴儿断奶期膳食配方中作为一种主食的主要成分。稠粥的配制,用粳米较好。每餐可达40~50克。

断奶后的食谱

从每天保证600毫升奶,逐渐过渡到以粮食、奶、蔬菜、鱼、肉、蛋为主的混合食物,这些食物是孩子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

适当喂些面条、米粥、馒头、小饼干等,以提高热量。

经常给宝宝吃各种蔬菜、水果、海产品,提供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以供代谢的需要,达到营养平衡的目的。

经常食用些动物血、肝类,以保证铁供应。

烹制方法多样化,注意色、香、味、形,且要细、软、碎,不宜煎、炒、爆,以利消化。

安排婴儿食品要注意各种营养的合理搭配,以保证孩子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下面举例说明婴儿1周食谱安排,仅供参考。

制作婴儿小食品

疙瘩汤

把1/4个鸡蛋和少量水放入3大匙面粉之中,用筷子搅拌成小疙瘩,把切碎的葱头、胡萝卜、圆白菜各2小匙放入肉汤内煮软后,再把面疙瘩一点一点放入肉汤中煮,煮熟之后放少许酱油。

蒸鱼饼

把1/2条鱼去皮和骨、刺后,研碎,与豆腐泥混合均匀做成小饼,放蒸锅内蒸,把鱼汤煮开后加入少许豆酱汁,最后把蒸过的鱼饼放入鱼汤内煮熟。

蒸鱼饼的特点是能够保持鱼肉中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虾豆腐

小虾2条,豆腐1/10块,嫩豌豆苗2~3根煮后切碎,放入锅内,加切碎的生香菇1/4个,加海味汤煮,加白糖和酱油各1小匙,熟时薄薄地勾一点芡。

使婴幼儿膳食多样化

世界上没有一种单一的食物可以全面满足婴幼儿的营养需要,所以食物必须多样化,既要有动物性食物,也要有植物性食物。谷、豆、肉、蛋、奶、蔬菜、水果、油、糖、调味品样样要齐全。多种食物合理搭配,比例适当。同时进食,取长补短,才能充分利用。动物性食物属酸性食物。蔬菜、水果、豆类、牛奶等是碱性食物。正常人的体液为弱碱性,当体液为弱碱性时不易疲劳,免疫力强,不易生病。婴幼儿自己调节酸碱平衡的功能不成熟,多吃肉,不爱吃蔬菜的孩子就易生病,所以偏食的婴幼儿抵抗力差,容易生病。各种食物都吃,各种营养素都齐全,这样才有利于婴幼儿健康成长。

强化食品的种类及选择

我国家庭自制的断奶期辅食一般都不是强化的,如蔬菜汁、果泥、胡萝卜泥、肉泥、肝泥、肉菜糊等,我国食品厂生产的断奶期配方食品大多是多种营养素强化的,强化的营养素,大都是断奶期婴儿比较容易缺乏的几种,如维生素A、D、B2和钙、铁、锌、碘等矿物质。应注意的是目前市售的以谷、豆类为基础的断奶期配方食品有2类:一类是按国家标准(GB)强化的配方食品;另一类则是超标准强化的特殊食品。有的配方食品超过国家标准(GB)规定的数倍量强化,食用时应注意说明,正常婴儿应限量食用。

婴幼儿强化食品是指为增加营养而加入了天然或人工合成的营养强化剂(较纯的营养素)配制而成的婴幼儿食品,选购时要注意包装说明、厂名、食用对象、方法和保存期、保存方法。要结合自己的孩子情况选购,最好能在保健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不可乱加,关于婴儿食品和强化食品,我国已制定了标准(GB)及强化食品卫生管理法规。规定可以强化的食品范围以及允许的强化品种和剂量。对于特殊的强化食品我国目前尚未制定法规,选购时均应严格按说明使用,不可过量,以免影响婴幼儿食欲和引起不良反应。

继续提高钙摄入

钙是人体骨骼发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宝宝这个年龄身高增长较快,不久又要长恒齿,对钙的需求量仍要达到每月1克的标准,但由于我国的饮食配备不当的习惯,这一标准很难达到,所以宝宝在这个年龄时,仍应补充钙剂。

幼儿肠道对钙的有效吸收需要一定的钙磷比例,否则肠道中的钙与磷会相互结合而排出。粮食中含磷很高,所以食物中的钙含量也有必要提高,否则钙便不能被有效吸收,易出现佝偻病。

如果每日保证摄入400毫升牛奶,可增加0.4克的钙的摄入量,此外合理的烹饪也可以增加钙的摄入,到必要时也可补充钙剂。下面介绍几种增加钙的摄入的烹饪方法:

醋泡蛋,使蛋壳中的钙溶解在醋中,将醋和蛋全部服用。

炖稣鱼,用葱、姜铺底,将鱼排放在上,加醋慢火炖烂,使鱼刺和鱼头都酥了,可完全吃下。鱼鳞也是很好的钙剂,可不去。

压力锅炖鸡或肋软骨,可使鸡骨炖酥,在吃时可将骨头嚼碎咽下。

在做肉馅时可调入虾米皮。

婴幼儿的山楂食疗方法

由于小儿消化功能不健全,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较差。因此,小儿宜多食能消食化积、散淤行滞的山楂。常用的山楂食疗方如下:

山楂汤

即山楂一味煎汤饮,尤宜于食肉不消的儿童。

山楂饼

用山楂、白术各120克、神曲60克,均研末,蒸饼丸,梧桐子大,每服70丸。可治儿童食积。

山楂粉

用山楂肉不拘多少,炒研为末,用蜜和砂糖拌,每服3~6克,水送服;尤宜于小儿痢疾赤白相兼者。

山楂丸

茴香、山楂各等分,研细末,盐、酒调和,空腹热服,可治小儿腹痛。

日常护理

要让婴幼儿吃点硬食

宝宝的咀嚼能力都是在不断的运动中获得发展强健的。父母总是担心宝宝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喜欢给宝宝易嚼的食物,其实这是对宝宝能力的低估,宝宝此时已有8颗左右的乳牙,已经有了一定的咀嚼能力。适当给宝宝一定硬度的食物如烤薯片、干面包等,这样就给了宝宝锻炼牙齿的机会,在不断的练习中宝宝的咀嚼能力将会变得越来越强。注意的是此处的硬物是不包括铁蚕、核桃等过硬的东西的,这样的东西容易损伤宝宝的牙齿。

让婴儿有洁白健康的牙齿

婴儿的乳牙在婴儿刚刚出生时虽然没有长出,但所有乳牙的齿冠(露出牙龈的部分)在胎儿时期就在牙床内形成了。如果要想让小儿有一副健康的牙齿,就应做好牙齿保健。母亲必须在妊娠时期就注意营养物质的摄取,以保证婴儿牙齿的生长发育及强健洁白。经研究证明,具有强健牙齿作用的物质主要有:钙、磷、维生素D、维生素C等。因此孕妇要多吃一些富含矿物质钙、磷的食品(如绿色蔬菜和豆制品),要多晒太阳,或补充一些鱼肝油。

四环素类药物能引起小儿牙齿变色,并且常常导致牙釉质发育不良,以致容易发生龋齿。孕妇使用四环素类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小儿出生后长出的牙齿同样会发生牙齿变色。因此,小儿及怀孕期间的妇女,应避免使用四环素类药物,这是为小儿的牙齿着想,不得不这样做。

身心培育

培养婴儿的良好生活习惯

除了非常寒冷的天气外,应该每天让孩子外出坚持户外活动,接受阳光和新鲜空气。日光中含有红外线,可使人全身血管扩张,感到温暖,抵抗力增强。日光浴可以促使皮肤制造维生素D,帮助钙、磷吸收,使骨骼长得结实,可预防和治疗佝偻病。经常晒太阳,对小儿身体发育很有好处。

夏天晒太阳要注意防止中暑,不要在中午太阳最毒的时候出来。晒太阳时,给孩子戴上草帽,不要让阳光直射头部。冬天晒太阳时,不要给孩子捂得太严,也不要衣服穿得太多,影响孩子活动。

训练婴儿开口说话

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影响是导致宝宝个性发展不同的原因。于是便出现同样年龄的宝宝有的已很会说话,“爸爸”“妈妈”叫得大人激动不已,却也有连“爸爸”“妈妈”也还不会叫的宝宝。而这些都是正常的差异现象,父母不必过分忧虑。

虽然宝宝说话迟,但只要他能听懂你的话,那么宝宝的智力一般没有问题。他的个性可能就是比较沉默的一类,不像一些性格外向热情活泼的宝宝,见人都要搭搭话。

要想宝宝早些说话应给宝宝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多给宝宝开口的机会。

有些父母本人可能平日里也就不爱说话,和宝宝在一起大多时也是沉默的,这样的家庭显然不利于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也有另外一种情况,对宝宝滔滔不绝,唠叨不已。一口气说出许多话,语速又较快,可能就连成人也需专心听才能听清意思,这样宝宝就更不可能听明白。虽然说了很多,词汇也很丰富,但宝宝却不知所云。而且你越滔滔不绝,宝宝就越没机会发言,只好沉默了。

应尽量用短小简洁的词或句子和宝宝说话,要让宝宝学会的词应经常在交谈中出现,比如指着爸爸对宝宝说:“叫爸—爸”。爸爸一词反复出现,每次可重音强调,这样“爸爸”便给宝宝较深的印象,和爸爸这个人联系起来。和宝宝交流应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的,不要去强求宝宝一定说出某个词,而应通过鼓励、诱导的方法。比如给宝宝一个小汽车玩具,问宝宝“是要这个儿吗?”见其点头再问:“这是什么?”,若宝宝说出汽车应把汽车给他并夸奖他。若宝宝不会说,应教宝宝说,待他随你一块说出后也应立即给予鼓励夸奖。另外在看图画书、穿衣、游戏等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练习语言的机会时,家长应充分利用这些机会诱导鼓励宝宝,多给宝宝一些机会,在宝宝练习中,往往会说出一些儿语,或发音不准,这时大人一定不要去重复,以免宝宝误会,更不要去讥笑,而应耐心帮宝宝一次次纠正。

还有,对一些说话较晚的宝宝,父母可检查一下宝宝的听觉,尤其是以往接受过链霉素、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治疗的宝宝。这些药物对听觉神经有毒性,可能影响听力。若宝宝到1岁半时仍不会说话,当别人与他说话时毫无反应,应去医院详细检查,以确诊是否为听力不正常对语言能力的发展造成限制和阻碍。

给婴儿选择玩具

10个月的孩子已经开始学走路了,可以给他选购能够拉着走并发出声响的玩具,如拖拉鸭子等,以提高孩子学走路的兴趣。

不要给孩子选购容易破碎或有尖锐棱角的玩具,也不要给他太重的玩具,以免受到意外伤害。更不要给他玻璃瓶、铅笔、火柴、体温表这类的东西当玩具,以免发生危险。

与婴儿一起玩游戏

训练识别能力、记忆力、理解力。家长可以先让宝宝看图,再让他看实物,经多次反复对比观看,孩子会很快认识哪张图片代表哪个实物。最后可以把他熟悉的几张图片和其他图片混在一起,再让他从中找出他熟悉的那几张图片。如果孩子做到了就要大加赞扬,以增强宝宝学习的信心。

训练婴儿的感官功能

可以用各种人物及动物的色彩鲜艳的图片,让小儿观看,并结合看到的东西讲给他听,这时孩子虽然说不出,但完全看得懂。

疾病防治

婴儿缺锌的预防方法

“锌”是一种人体内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如果锌缺乏,就会发生一些疾病或引起小儿生长障碍。缺锌的小儿一般都食欲不好,又矮又瘦,免疫力低下,很爱生病。特别容易患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口腔溃疡等。如果小儿患上锌缺乏症,可以服用硫酸锌治疗。缺锌的孩子平时应注意膳食要合理,动物食品要占一定比例。同时要养成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挑食、偏食。

婴幼儿扁桃腺炎的防治

扁桃腺炎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宝宝扁桃腺发炎有时会发热,嗓子疼和轻度的咳嗽,需要服用抗生素或其它消炎药消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规则常会复发。得过扁桃腺炎的幼儿,到5~6岁后甚至到青春期仍未能完全制止复发可引发风湿病或肾炎。而这2种病又是很容易合并严重的并发症的病症,严重者会威胁到生命。许多内科专家便认为最好在幼儿或少年时期把反复发作的扁桃腺——这一风湿病和肾炎的病灶切除掉,以根绝后患。

大量的医学研究发现扁桃腺内含有淋巴细胞,其中的T细胞和B细胞能产生对人体有免疫功能的抗体和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等,并还分泌干扰素起到抑制病毒生长的作用,并且事实也证明切除扁桃腺并不是好办法,有些青年因在幼年切除扁桃腺后咳嗽,发音嘶哑,甚至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所以不应轻率地切除幼儿的扁桃腺,而应及时治疗,预防才是最主要的,应及时给小孩更换衣服,防止忽热忽冷,尽可能不到人群拥挤、空气污浊的地方,在宝宝的卧室或在宝宝面前大人应尽量少抽烟,最好不抽烟,多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充足的阳光。增强体质、增强抵抗力是最好的方法,不应靠经常给宝宝吃消炎药来预防扁桃腺发炎,这样可能会使口腔里和扁桃腺上原有的一些致病菌被杀死或产生耐药性,一旦发病后再用这些药品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会使临床医生在治疗时更感复杂化。

秋冬季腹泻的预防方法

秋末冬初,婴幼儿容易腹泻。由于患儿频频腹泻、呕吐,使年轻的父母既着急又忧虑。常常是上午跑儿童医院,下午寻专家门诊。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5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腹泻,而发生急性腹泻的约有7亿5千万至10亿人次,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对于婴幼儿来说,丰收的季节却是“多事之秋”,可见加强预防之必要。

婴幼儿腹泻过去叫小儿秋季腹泻,亦称婴幼儿消化不良症,其病原体到七十年代才查清。是1978年由北京首先报告的,它是一种在电子显微镜下外形酷似车轮的RNA中小型病毒,故名轮状病毒,乃是婴幼儿腹泻的罪魁祸首。以后全国各地均有发现,现研究已有7种轮状病毒,主要是婴幼儿轮状病毒,称A组轮状病毒。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发现的成人轮状病毒也在小儿中发现。

轮状病毒侵袭对象是6个月到5岁的婴幼儿,传播途径与其他肠道传染病是一样的,即通过粪便污染传播。凡不重视饮食卫生的托幼机构或家庭易感染。轮状病毒感染有严格的季节性,多见于10~12月份。婴幼儿感染了轮状病毒,潜伏期一般在48小时以内,通常开始出现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及发热,约30%的病儿可见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腹泻为白色或浅黄色如蛋花汤样便,每日可达10多次,无腥臭味,无脓血。该病病程一般为5~7天,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脱水症,严重吐、泻可导致电解质紊乱。

临床治疗除非合并细菌性感染,否则不需应用抗生素。据悉,现已有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在作临床观察中,这无疑为全世界的婴幼儿带来了希望和福音。

要有效地防治婴幼儿腹泻的发生,需注意以下3点:

严密把关

谨防“病从口入”。认真搞好婴幼儿饮食,不给孩子吃生冷或不洁净的食物。饭前便后给婴幼儿洗手;家长给孩子喂奶、喂食之前亦要洗手。人工喂养儿每次喂食前,要用开水洗烫食具、奶瓶,最好每日煮沸消毒1次。

调整饮食

过去多主张对腹泻患儿禁食,以减轻胃肠道负担。近年来多数专家认为不要禁奶和禁食。因为禁食的结果会加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合理的做法是,母乳喂养儿可适当减少喂奶次数或延长喂乳间隔时间,人工喂养儿可给稀释的牛奶(最好是脱脂奶)或米汤。大的患儿可改喂稀饭、藕粉等食物。

加强护理

病儿大便后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每次大便后应用温水清洗肛门周围及臀部,以保持清洁和干燥。尿布宜柔软、易吸收水分,应勤换尿布,以防止“红屁股”及上行性尿路感染。

婴儿不宜滥用抗生素

当孩子生病时,很多家长迷信抗生素,坚持要给孩子吃消炎药,或要求注射抗生素。

抗生素能够杀灭或抑制危害人体的病菌,使很多的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疗,但是不能包治百病。比如,绝大多数孩子感冒发烧,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性疾病没有疗效。反之,常用抗生素,还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给治疗疾病带来困难。滥用抗生素还增加了发生过敏和毒性反应的机会,有的小儿就因为感冒发烧注射庆大霉素,结果造成耳聋。滥用抗生素,还可使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疾病,也就是说,大量的抗生素抑制了敏感的细菌,却使耐药的细菌乘机大量繁殖,造成机体菌群失调,发生二重感染。所以家长要切记,抗生素只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乳牙龋齿的预防

牙齿的保护应该从婴幼儿时期做起。乳牙的保护亦很重要。乳牙发生病变,对孩子的健康十分不利。幼儿的乳牙常发生的一种龋病称为奶瓶龋。顾名思义,奶瓶龋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孩子的牙齿浸泡在奶瓶的奶液里,在细菌的作用下,牙齿脱钙就形成了龋齿。

目前,人工喂养婴幼儿较为普遍。有些父母哄孩子睡觉时,为了图省事,让孩子含着奶嘴入睡,孩子的牙齿全部浸泡在奶液中,不知不觉地受到腐蚀,很快发展为龋齿。

保护乳牙不仅在于及时治疗它的龋病,还应该以预防牙病为主。

控制使用奶瓶的时间,一般应限制在10~15分钟以内,并及早戒除含奶瓶睡觉的坏习惯。

每次给孩子喂奶后,再喂几口白开水,以稀释口内残留的奶液,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

尽早停止使用奶瓶,最好在孩子1周岁以后就改用水杯喝水或用小匙喂水,尽量避免睡觉前喝大量的牛奶或果汁。

尽早开始刷牙。3岁以前可以由家长用纱布蘸清水为孩子擦拭牙面,把纱布蘸湿,绕在手指上,伸入小儿口腔中,上下左右地擦牙,3岁以后就应该逐步训练幼儿自己刷牙。

提倡2岁开始定期带孩子检查牙齿,有了牙病及早治疗。

患慢性病的婴儿不能打预防针

患营养不良、佝偻病、慢性肾炎、结核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孩子,暂时不宜打各种防疫针,应采取其它预防措施防止传染病,并积极治疗慢性病,待其康复后才补打防疫针。因为,防疫针都是用细菌、病素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有一定毒性,接种后出现一些轻微的反应,这些对健康的孩子来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对慢性病患儿来讲则可能承受不住;另外,接种疫苗后在体内产生抗体的整个过程,除了免疫系统参加外,也需要其它系统的组织器官的密切配合,如肝脏的解毒功能,肾脏排泄功能等,这样势必会影响这些有病器官的恢复,对病儿的健康不利。因此,为了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利于他的康复,在孩子患有慢性病时不宜打预防针。

婴幼儿包皮过长和包茎的处理

正常婴幼儿都可能有包皮过长的情况,但包皮应该能够向阴茎龟头后方翻转。若包皮口狭窄,紧包阴茎龟头,不能上翻,就称为包茎。对先天包皮过长的孩子,家长可经常反复给孩子翻包皮,以扩大包皮口,但手法要轻,使孩子能够接受。露出龟头后,要清洗聚集的污垢,然后复位。如果将包皮强行上翻,又未及时复位,包皮口会卡在阴茎沟处,使包皮和阴茎头血液、淋巴回流受阻,引起充血水肿,容易发生感染甚至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