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蒙森首登南极点
落日将它柔和的光辉透过玻璃窗射进屋子里。屋子里干干净净,静悄悄的。靠窗子边摆着一张书案。上面堆满了书。一个男孩坐在书案边,用右手托着瘦削的下巴,炯炯有神的双目凝视着外面。这个男孩紧锁着双眉,眉宇间隐隐透出一股英俊气。他在想什么呢?原来,昨天他从一位朋友那里借到一本有关一位名叫约翰·富兰克林的英国探险家事迹的书。现在,他刚刚读完,这位伟大先驱的崇高精神和超人胆略深深地震撼了他的心灵。他激动地想:男子汉就应该像富兰克林那样,把发现地球上每一个未知的角落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人类的开拓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这个男孩就是挪威著名的两极探险家路尔德.阿蒙森(Roald Amundsen, 1871—1928)。这一年他刚14岁。
少年阿蒙森暗暗下定了决心,矢志不移地朝着固定的目标奋进。他如饥似渴地研读有关极地的书籍,并千里迢迢奔赴德国汉堡去学习有关地磁学的知识。为了磨炼坚强的意志,在严冬时,他把窗户全部打开,任狂风肆虐地刮进屋子,并且,阿蒙森还经常跑到奥斯陆山区锻炼筋骨。他争取参了军,在军队里摸爬滚打,风餐露宿。功夫不负有心人,阿蒙森终于将自己锻炼成为一个体格健壮、精力充沛的青年男子。
然而,阿蒙森的母亲却不愿意自己的掌上明珠去干玩命的探险事业。她对儿子说:
“路尔德,如果你再不听妈妈的话,那我就去死!”
阿蒙森是个大孝子,他不愿过度地给母亲增添痛苦,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去学了一阵子医学。可是,或许冥冥之中就注定了阿蒙森与极地有不解之缘,在他21岁的时候,父母就过早地离开人世了。在经过一段时间思想斗争后,阿蒙森毅然决断地公开宣布:永远做一名探险家。紧接着,他与兄弟进行了一次翻越奥斯陆西部山区的滑雪锻炼。这一次由于准备不足,兄弟俩人差点饿死、冻死。阿蒙森从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以后,他每做一件事都周密计划,谨慎执行。正如他后来所说:
“我所成就的一切,都是我毕生筹划、耐心准备、苦心经营的结果。”
的确,阿蒙森的老练沉着,足智多谋,使他成为一名了不起的探险家。在他光辉短暂的一生中,他一个人占有了几个“第一”:阿蒙森是到达南极极点的第一个人;是从欧洲起飞,穿越北极到达美洲的首创者;是沿西北航道从大西洋航抵太平洋的开拓者;是沿北冰洋整个海洋线航行的唯一的一位环球航海家。全体挪威人民都以自己的国家有这样的一位英雄感到万分自豪。1925年,阿蒙森和一个叫林肯·埃尔斯沃思的美国青年驾驶飞机从斯匹次卑尔根岛起飞,前往目的地阿拉斯加。不幸的是,这次飞行试验因为飞机漏油坠毁而失败。机上人员被救援船救起。尽管试验失败了,挪威人民还是不约而同地出动数百艘船只出海迎接他。当他回到奥斯陆时,万众欢呼,鼓乐齐鸣,鲜花挥舞,彩旗飘扬,场面甚是热烈。挪威国王亲自出席王宫的欢迎宴会,大家一致盛赞阿蒙森的辉煌业绩和不屈不挠的探险精神。
阿蒙森的一生是光辉神秘的一生。他一生中经历了很多事。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只讲述阿蒙森首登南极点的故事。
在阿蒙森打通西北航线之后,他又在不声不响地筹划着下一次更大规模的北极探险计划。这时忽然传来美国探险家皮尔里登上北极点的消息。阿蒙森一下子惊呆了。他的心中顿时失去目标,变得空虚起来。下一步该怎么办?现在世界上只剩下一个尚未被人类发现的地理目标了,这个目标就是南极点。阿蒙森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决定把主攻方向调到南极。也就在这个当儿,又传来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前往南极的消息。
“斯科特是个了不起的探险家。”阿蒙森这样说着,“不过,同这样的对手较量倒挺有意义!”
阿蒙森立即筹资组建探险队。1910年8月9日,他驾着自己的老伙伴“弗拉姆”号神秘地出发了。阿蒙森机智地玩了一个花招。他对新闻界发表演说,宣称此次之行再探北极。所有的人都被蒙住了。当“弗拉姆”号驶到非洲的马德拉群岛时,阿蒙森突然命令:“继续南进!”并且,他还给正在澳大利亚的斯科特拍了封电报。对这,所有的船员都大惑不解。
阿蒙森之所以这样做,一是为了从那些热衷于北极探险的老板那里筹集足够的资金,二是给斯科特来个出乎意料。
1911年新年之际,阿蒙森探险队顺利地驶抵罗斯冰架外缘,“弗拉姆”号在鲸湾搁浅。此处离极点要比斯科特探险队所在的伊万斯角基地近177千米。阿蒙森当机立断,就在这儿建立大本营。大伙迅速地建立了7个食品燃料库,路标下面藏一张纸条,上面标注每个路标的编号和具体位置以及向北到达下一个路标的方向和距离。阿蒙森不愧是天才的探险家。他善于吸取别人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并且加以发挥创造。他天才地改造了皮尔里在北极发明的给养系统,并采用最新科技,利用保暖瓶盛贮食物。这样一来,既可以吃到热腾腾香喷喷的午餐,又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相比之下,斯科特探险队就显得笨拙多了。他们要吃一顿热饭就得搭起帐篷现做,既花费时间又消耗体力。
1911年10月19日,5名探险队员架着4辆雪橇(每辆雪橇由13只爱斯基摩狗拉)兴致勃勃地出发了。
探险队行进迅速,很快就登上莫德皇后山脉峰顶,放眼瞭望,南边就是地势高峻、浩瀚无垠的南极高原。群山逶迤,好似翻滚奔腾的波涛此起彼伏。明媚的阳光撒向这银色的世界,映射出万道金光,冰雪和蓝天之间飘荡着一朵朵彩云。
南极高原地势起伏大,冰川峡谷多,狗拉雪橇难以使用,同时所剩食物已不多了。于是阿蒙森狠下心来宰杀了2/3的狗,狗肉作为食物贮存起来。当时有不少队员都流下了眼泪,因为狗是他们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的朋友啊!
12月7日,探险队来到欧内斯特·沙克尔顿于1909年到达的最高纬度南纬88°23'处,并在此升起了一面挪威国旗。紧接着,探险队又挺进到离极点只有144千米的地方。在这儿,阿蒙森一行5人又建立了第10个供应库。此时他们早已筋疲力尽,伤痕累累。但是,一想到征服极点的无上荣誉,全体队员又顿时变得精神抖擞了。他们相互勉励自己的队友:
“坚持就是胜利!”
天公作美,地势变得平坦起来。
1911年12月14日下午3时,人类永远不会忘记这一时刻,阿蒙森探险队到达了南极点。5个人激动得紧紧拥抱,欢呼雀跃。英雄们爽朗的笑声第一次打破了笼罩南极亿万年的沉寂。
“面纱终于被掀开了,我们地球上最大的奥秘之一再也不存在了”。
阿蒙森久久地屹立在地球的南极极点上,一阵迷惑爬上心头:
“我一生追求的目的是北极,而现在却到了南极。结局与始愿如此相反,谁能想象?”
探险队在极点附近停留了4天,进行了一系列细致周密的科学考察。并且竖立起一根4米高的旗杆,上面悬挂一面挪威国旗。银色荒漠上不时地传来阵阵开怀的大笑声。
4天后,队员们肃立脱帽挥手向南极告别。1912年1月25日凌晨4时,他们胜利返回基地。此时,留守的队员们还沉浸在甜蜜的梦乡里呢。阿蒙森诡秘地一把抱起一名队员,这位伙伴睁开惺忪的睡眼,迷惑地看着阿蒙森,好半天才认出是自己的队长回来了!他兴奋地惊叫着:
“南极好吗!你们到那儿了吗?”
“当然,伙计,一切比预料的好!”
基地沸腾了,快乐和骄傲占据了每个人的心灵,欢呼和呐喊响彻基地的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