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南极
在探险的英雄年代末期,南极考察因炮火纷飞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中断。战后,人们对南极的兴趣再度高涨。冰山巍巍,气候变幻莫测的南极上空开始传来“轰隆隆”的飞机声,伟大的“南极航空探险时代”开始了!
把“航空时代”带到南极应归功于美国的三位探险家。他们分别是乔治·休伯特·威尔肯斯(Geograge Hubert Wilkins),林肯·埃尔斯沃思(Lincoln Ellsworth)和理查德·伊夫林·伯德(Richard E.Byrd)。
威尔肯斯爵士于1928年12月20日,首先驾驶飞机去考察南极半岛地区,发现了他命名的赫斯特地。
1935年,林肯·埃尔斯沃思驾驶一架单引擎飞机,成功地完成了从格雷厄姆地到鲸湾横断大陆的飞行。这是航空史上的一次壮举。
威尔肯斯爵士和埃尔斯沃思两人都亲自参与了使用飞机考察南极的探险实践。但是“航空时代”南极探险的最高荣誉应归功于理查德·伊夫林·伯德。
1928年10月11日,在繁华的旧金山港,一艘银白色的“纽约”号巨轮,停泊在海面上整装待发。汽笛长鸣,又一场伟大的南极科学考察活动开始了,这支探险队的领导人是美国海军中校伯德。他平静地坐在主席桌旁,仔细聆听着身旁专家、学者的高谈阔论,慢慢地陷入了沉思……
这次航空探险分两大步骤进行。第一步是1928—1930年的预备探险。在这段时间里要在鲸湾建立一个规模庞大、设备精良的大本营,命名为“小亚美利加”。在那里竖立起一座座高达20多米的无线电通讯网塔。同时,要和战友们一起乘雪橇和飞机进行大规模的演习。然后进行探险的第二步工作,即1933—1935年的科学探险。
1929年11月28日,在“小亚美利加”基地,一架银鹰静静地停在冰雪跑道上。一项神圣的使命在等待着他去执行。一会儿,一群人谈笑风生地信步向飞机走来,他们相继踏进机舱。这时,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军官深沉地命令道:
“起飞!”
这个军官就是伯德中校。他神采奕奕地坐在机窗旁,兴致勃勃地看着窗外。飞机在崇山峻岭间灵活地穿绕飞行,连绵起伏的银色波浪闪电般向后飞驰而去。突然,冰山峡谷中刮起狂风,雪浪花似的云雾升腾翻滚,飞机顿时像软木塞漂浮在沸腾的牛奶锅中一样,颠簸不止。低温又使机翼上的冰霜凝成厚厚的冰层。不好,飞机有触山坠毁的危险!必须立即减轻飞机负荷,冲出云涡!
伯德立即果断地下达命令:
“扔掉机上的食品、装备和备用的燃料!”
终于,飞机脱离了浓雾的包围。万道金光透过机窗玻璃射进来,伯德稳稳地靠在椅子上,嘴角浮出神秘的微笑。他的双眸灼灼闪光,凝视着前方,准备迎战下一道险关。
经过15小时51分钟的空中飞行,伯德终于在1929年11月29日,飞达南极点并胜利返航。
遥想当年,美国探险家皮尔里远征北极总共花了429天,阿蒙森到达南极点也曾花费了2l0天的时间,而伯德的飞机从“小亚美利加”基地起飞,经过极点再回到原地降落,只用了15小时51分钟。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飞跃!
南极的气候异常恶劣,瞬息多变,几十年前的飞机性能又很差,在南极作探索性的飞行是件玩命的空中冒险。暴雪狂风可以一下子把飞机掀翻。同时,飞机上的磁罗盘常常由于磁暴而不起作用。飞行员只能靠太阳和地形来识别方向。因此,那里经常发生飞行事故。据统计,1935—1959年的25年里,仅美国就有50架飞机在南极上空坠毁,平均每年两架。
伯德真不愧为南极航空考察的先驱,他将毕生的心血都投入到南极考察事业上。他一生中曾先后5次率领美国考察队到南极考察。在1933—1935年第二次南极探险活动中,伯德航空队的飞行航程达3l 000千米,航空摄影面积覆盖52万平方千米,并用声波测深法测定冰层的厚度。判明了罗斯海与威德尔海并不是连接在一起的,对测绘南极地形图和了解南极的冰盖结构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他们还进行了许多航空磁力和重力测量。
就在这一次考察期内,伯德差一点捐躯南极。1934年冬天,伯德一个人待在一间远离基地的小屋里,全神贯注地作气象观测。突然,这位英雄感到头昏脑胀,胸闷作呕,他踉踉跄跄地竭力站起来,可是高大的身躯却不听使唤,“扑通”一声摔倒在地。伯德昏迷过去了。
后来,幸亏一位同事前来看望伯德,才将他抱出屋子,及时抢救过来。原来,伯德屋子里的小火炉不停地燃烧,放出大量的一氧化碳,使这位英雄因缺氧而昏倒在地。
但是,伯德依然奋斗不息。1939—1947年,伯德又作了两次南极探险。特别是第4次,规模极其宏大。探险队有20条船,包括一艘航空母舰和一艘破冰船;队员有4000多人,包括各个方面的专家。这次大规模的考察,航空摄影面积有240万平方千米,几乎考察了南极大陆整个海岸线。还在东经70°—80°,发现了亚美利加高地。
为迎接1957—1958年国际地球物理年的到来,伯德这位老英雄(此时他已升为海军上将),不顾68岁的高龄和旅途艰辛,毅然第5次率领探险队作了最后一次南极考察。翌年,他在美国与世长辞,享年69岁。
“航空时代”的南极探险,伯德取得的辉煌功绩是遥遥领先的。此外,还有一些重要人物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1929—1935年,挪威飞行员利塞尔·拉森和探险家拉斯·克里斯坦森曾先后驾机考察了从恩德比地至罗斯海之间的南极大陆沿岸,发现了毛德皇后地,朗希尔德公主海岸,阿斯特里德公主海岸和玛塔公主海岸,证明这一带也是连绵不断的陆地。
1934—1937年,英国人约翰·瑞米尔(John Rymill)也飞临南极上空,证实格雷厄姆地是一个半岛,而亚历山大一世地是一个大海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