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饮食之影响
北京菜
清真菜是北京菜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元以来受兄弟民族影响,北京人多喜食羊肉,早在乾隆年间,就出现了著名的全羊席,使烹羊技术达到了一个高峰。这种技术后来很自然为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人所继承,他们在京开设了许多善治羊馔的清真餐馆。直到现在,清真菜在北京仍然有很大的影响,深受各族人民的欢迎。
天津菜
天津菜以海河水产为主,组成主要是汉民菜、清真菜、素菜。天津是中国回民集中地之一,人数众多。清真菜在津菜中占有重要位置,天津清真菜在原料上除牛羊肉外,也擅长使用河海两鲜的水产品。近些年来在原料的使用范围上也略有突破,过去曾被禁用的海发货产品,如今也是清真菜不可缺少的烹制原料了。如海参、鱿鱼、干贝等,从而使天津清真菜有了新的发展。
东北菜
东北的穆斯林,祖先大多是从华北迁入,按理说,东北清真菜应该与华北差别不大,其实不然。东北的清真菜自成一体,极有特点。以哈尔滨为例,北京的它似蜜、白水羊头之类在哈尔滨清真菜里是见不着的。水爆肚也是近些年从北京传进来的。在济南,清真是炒菜为主,到哈尔滨,是炖与熘为主。这种习惯,就与京津和冀鲁豫明显地区隔开来。就连小吃,也不同京津的以甜为主,讲究油香。
云南菜
云南回族人口六十五万,是长江以南回族人口最多的省。云南菜由昆明、滇南、滇西和滇东北四个区域菜所构成。特点是酸辣适中,重油醇厚,鲜嫩回甜,讲究本味。云南回族与汉、彝、傣、白族交错居住,相互影响,形成了与西北回族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使云南的清真餐饮更有不同于众的鲜明特色,云南清真菜,可以说是西南清真菜的精华。
宁夏菜
宁夏是回族自治区,是中国回族人口最集中的地方,全区回族人口近一百九十万。宁夏菜由家常菜、饮食市肆便餐菜、高档筵席菜等多层次菜肴组成。而清真菜也是宁夏菜的主要组成部分。宁夏清真菜最有名的是手抓肉,简称手抓。手抓在宁夏的地位,相当于拉面在兰州,泡馍在西安,为当地人所尊崇。
青海菜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全省约80%面积属草原,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其余部分在东部,为农业区与半农半牧区。省内共有七个民族,汉族、回族与土族、撒拉族主要分布于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藏族与哈萨克族主要分布于牧业区。青海烹饪,牧业区属于藏族风味体系;农业区与半农半牧区主要为汉族风味与回族风味。汉族与回族两种风味互相影响,在烹制技法和调味上交错融汇,并吸取了藏族烹调的某些特点,构成青海菜风味的主体。
陕西菜
陕西菜又称秦菜,由关中菜、陕南菜、陕北菜三大流派组成。关中菜即包括了西安清真菜。陕西在历史上是穆斯林最集中的省,陕西清真饮食,最值得称颂的是羊肉泡馍。它的消费群体早已超出穆斯林人群,成了全民共爱。除了羊肉泡馍,水盆羊肉、灌汤包子、腊羊肉、黄桂柿子饼、油茶、粉蒸肉等都是西安清真饮食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