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宠物犬疾病防治
/9种常见的异常反应与疾病/
犬瘟热
病理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早期呈双相体温热型,症状类似感冒,随后以支气管炎、胃肠炎为特征。患病后期有神经性痉挛、抽搐症状出现。部分病例还会出现鼻部和脚垫高度角化(硬脚垫病)的症状。
流行病学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多发。本病有一定的周期性,每三年一次是流行高峰。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犬均可感染,但以未成年的幼犬最易染病。纯种犬、警犬比土种犬易感染,而且病情反应重,死亡率也高。
本病最重要的传染源是鼻、眼分泌物和尿液。曾有人报道,感染犬瘟热病毒的犬在60~90天后,尿液中仍有病毒排出,所以说尿液是很危险的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病犬与健康犬直接接触,也可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感染。同室犬一旦有犬瘟发现,无论采取怎样严密的防护措施,都不能避免同居一室的其他犬感染。
症状
犬瘟热潜伏期为3~9天。症状多种多样,与毒力的强弱、环境条件、年龄及免疫状态有关。犬瘟热最开始的症状是体温升高,持续1~3天。退烧后,很像感冒痊愈的特征。但几天后体温会再次升高,持续时间不定。可见症状有流泪、眼结膜发红、眼分泌物由浆液性变成黏脓性。鼻腔发干,有鼻液流出,开始是浆液性鼻液,后变成脓性鼻液。病初有干咳,后转为湿咳、呼吸困难、呕吐、腹泻、肠套叠,最终因为严重脱水和衰弱死亡。
神经症状性犬瘟,大多在上述症状持续10天左右后出现。临床上以脚垫角化、鼻部角化的病例引起神经性症状的多发。由于犬瘟热病毒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部位不同,症状也有所差异。病毒损伤脑部,表现为癫痫、转圈、站立姿势异常、步态不稳、咀嚼肌及四肢出现阵发性抽搐等其他神经症状。
犬瘟热病毒可导致部分犬眼睛损伤,临床上以结膜炎、角膜炎为特征,角膜炎大多在发病后15天左右多见,角膜变白,重者可出现角膜溃疡、穿孔、失明。
该病在幼犬中的死亡率很高,可达80%~90%。并可继发肺炎、肠炎、肠套叠等症状。特别是未做过免疫的犬。尽管临床上进行对症治疗,但对病情的发展也很难控制,大多因神经症状及衰竭死亡。部分恢复的犬一般都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预防与控制
(1)本病的预防办法是定期进行免疫接种犬瘟热疫苗。免疫程序是:首免在50日龄进行;二免在80日龄进行;三免在110日龄进行。三次免疫后,以后可每年免疫一次,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六联苗、五联苗、三联苗均可按以上程序进行免疫。
(2)一旦发生犬瘟热,为了防止疫情蔓延,必须迅速将病犬严格隔离,病舍及活动场所应用火碱、次氯酸钠、来苏等彻底消毒,严格禁止病犬和健康犬接触。对尚未发病,但有感染可能的假定健康犬及受疫情威胁的犬,应立即用犬瘟热高免血清进行被动免疫或用小儿麻疹疫苗做紧急预防注射,待疫情稳定后,再注射犬瘟热疫苗。
犬细小病毒病
犬细小病毒病是犬的一种具有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烈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急性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为特征。
流行病学
犬细小病毒对犬具有高度的接触性传染,各种年龄的犬均可感染。但以刚断乳至90日龄的犬发病较多,病情也较严重,有的幼犬呈现心肌炎症状而突然死亡。据临床病例显示,纯种犬及外来犬比土种犬发病率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天气寒冷的冬、春两季多发。病犬的粪便中含毒量最高。
症状
被细小病毒感染后的犬,在临床上可分为肠炎型和心肌炎型。
A.肠炎型: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7~14天,病初表现为发热(40℃以上)、精神沉郁、厌食、呕吐。初期呕吐物为食物,呈黏液状、黄绿色或含有血液。发病一天左右开始腹泻,病初粪便呈稀状,随病状发展,粪便呈咖啡色或番茄酱色样的血便。以后次数慢慢增加、里急后重,血便带有特殊的腥臭气味。
血便数小时后病犬表现出严重脱水、眼球下陷、鼻境干燥、皮肤弹力高度下降、体重明显减轻等症状。对于肠道出血严重的病例,由于肠内溶物腐烂可造成内毒素中毒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使机体休克、昏迷甚至死亡。血象变化,病犬的白细胞数可减少60%~90%(由正常犬的1.2万个/立方毫米减至4000个/立方米以下)。
B.心肌炎型:多见于40日龄左右的犬,病犬先兆性症状不明显。有的突然呼吸困难,心力衰弱,短时间内就会死亡。有的犬可见有轻度腹泻的症状而后死亡。
防治
发现本病应立即进行隔离饲养,防止病犬和病犬饲养人员与健康犬接触,对犬舍及场地用浓度2%的火碱水或10%~20%的漂白粉反复消毒。目前犬细小病毒肠炎疫苗很少见,多和其他病毒性传染病联合在一起接种疫苗,所以其免疫程序同犬瘟热疫苗接种一样。
犬传染性肝炎
病理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腺病毒Ⅰ型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肝炎和角膜混浊(即蓝眼病)症状。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直接接触性传染,康复犬的尿中含有毒素,且持续达180~270天左右,可用浓度2%的火碱液对环境进行消毒。
症状
自然感染犬传染性肝炎的潜伏期为7天左右。发病最急的病例在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症状后数小时内便会死亡。急性病例有精神沉郁、寒战怕冷、体温升高40.5℃左右、食欲废绝、喜喝水、呕吐、腹泻等症状。
亚急性病例症状反应较轻,除上述急性期症状表现得较轻外,还可见贫血、黄疸、咽炎、扁桃体炎、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其特征性症状是在眼睛上出现角膜水肿、混浊、变蓝,临床上也称“蓝眼病”。眼睛半闭,畏光流泪,有大量浆液性分泌物流出,角膜混浊特征是由角膜中心向四周扩展,重者可导致角膜穿孔。恢复期时,混浊的角膜由四周向中心缓慢消退,混浊消退的犬大多可治愈,可视黏膜有不同程度的黄疸。
防治
不应盲目由国外及外地引进犬,以防止病毒传入,患病后康复的犬一定要单独饲养,最少隔离半年以上。防止本病发生最好的办法是定期给犬做健康免疫,免疫程序同犬瘟热免疫一样,目前大多是采用多联苗联合免疫的方法。
当宠物犬得病后,在家经过简单治疗仍不见好转,请及时就医
犬腺病毒Ⅱ型感染
病理
犬腺病毒Ⅱ型可引起犬的传染性咽喉气管炎及肺炎症状。临床特征表现为持续性高热、咳嗽、浆液性至黏液性鼻漏、扁桃体炎、咽喉气管炎和肺炎。从临床发病情况统计,此病多见于4个月以下的幼犬,在幼犬中可以造成全窝或全群咳嗽。
症状
犬腺病毒的感染潜伏期为5~6天。持续性发热(体温在39.5℃左右),鼻部流浆液性鼻液,随呼吸向外喷水样鼻液。最初表现为6~7天阵发性干咳,后表现为湿咳并有痰液,呼吸喘促,人工压迫气管即可引发咳嗽。
狂犬病
病理
狂犬病又称疯狗病、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和所有温血动物(犬、猫等)的一种直接接触性传染病。人一旦被患有狂犬病病毒的犬咬伤,死亡率是百分之百,所以作为宠物的犬一定要注意狂犬病的免疫。患有狂犬病的犬临床表现为极度兴奋、狂躁、流涎和意识丧失,最终全身麻痹死亡。
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15天,长者可达数月或一年以上,潜伏期的长短和感染病毒的毒性、部位有关。
临床表现分两种型:一是狂暴型,二是麻痹型。
狂暴型分三期,即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
前驱期表现为精神沉郁,怕光喜暗,反应迟钝,不听主人呼唤,不愿接触人,食欲反常,喜咬吃异物,吞咽伸颈困难,唾液增多,后驱无力,瞳孔散大,此时期一般为1~2天。
前驱期结束后即进入兴奋期,表现为狂暴不安,主动攻击人和其他动物,意识紊乱,喉肌麻痹。狂暴之后出现沉郁,表现为疲劳不爱动,体力稍有恢复后,外界稍有刺激又可起立疯狂,眼睛斜视,自咬四肢及后躯。该犬一旦走出家门,不会回家,四处游荡,叫声嘶哑,下颌麻痹,流涎。此种病犬对人及其他牲畜危害很大,一旦发现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处死。
麻痹期,以麻痹症状为主,会出现全身肌肉麻痹,起立困难,卧地不起,抽搐,舌脱出,流涎,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或衰竭死亡。
预防
用灭活或改良的活毒狂犬疫苗免疫可预防狂犬病,其免疫程序是,活苗应在犬3~4月龄时进行首次免疫,一岁时再次免疫,然后每隔2~3年免疫一次。灭活苗在犬3~4月龄时首免,在首免后3~4周进行二免,二免后每隔一年免疫一次。
狂犬病对人的危害很大,人一旦被狂犬病病犬咬伤,如不在24小时之内注射疫苗,一旦出现狂犬病症状,死亡率是100%。所以犬主人一定要按免疫程序定期给其他动物注射狂犬病疫苗,防止被犬咬伤。对于家养的大型犬一定要圈养、拴养,防止散养咬伤他人,人一旦被不明的犬咬伤后应立即到防疫部门进行紧急免疫,对于无主犬及野犬发现后应立即扑杀。
宠物犬一旦出现异常状况,最好及时就医
胃内异物
病理
犬胃内长期滞留石块、骨骼、金属、塑料及毛球等物体,不能被胃液消化,又不能呕出或经肠道排出体外,造成胃黏膜损伤,影响胃功能。
病因
病因是缺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使犬有异食癖,乱吃一些石块、沙土、金属、塑料等造成。犬在训练或嬉戏时将异物误咽,个别犬常有喜欢咬杂物及小石块的恶习,并将异物吞食到胃中。
症状
根据胃内存有的异物大小不同,临床症状有所差异。当胃内异物是金属或是锐性物体时(如鱼钩、玻璃、铁丝等),临床上会出现急性胃炎症状,如腹痛、不食、呕吐、呕吐物中带血。当尖锐物体刺破胃壁时,可引起腹膜炎症状。
一般性异物存在胃中,如小的石块、木块、桃核、骨块等,临床上呈现慢性胃卡他症状,食欲时好时坏,有间断性呕吐史,进行性消瘦。
诊断
1.根据主人眼见是否吃入异物。
宠物犬生病如需在家治疗时,用1/5的药剂量进行治疗比较合适
2.根据临床症状,食欲时好时坏,间断性呕吐,消瘦及异食癖病史。
3.应用造影查明异物的种类。
预防
饲喂时应给犬加入适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不让犬接触异物,防止食入。
胃扩张
病理
胃扩张是由于胃内液体,食物或气体聚积,使胃发生过度扩张所引起的一种疾病。此病在大型犬种较为多见。犬胃扩张可分为急性胃扩张和继发性胃扩张。
急性胃扩张:由于采食过量,食入干燥、难以消化、易膨胀或易发酵的食物,食后剧烈运动或饮入大量冷水。
继发性胃扩张:主要继发于胃扭转、胃内异物、幽门阻塞、小肠梗阻、蛔虫阻塞、小肠扭转及肠套叠等疾病。另外慢性肝脏、胆囊、胰腺疾病也可继发慢性胃扩张。
症状
病犬表现为腹痛嚎叫、不安,可见有嗳气、流涎、呕吐、呼吸浅快、心动过速、结膜绀红、腹围增大,触诊腹部动物表现出疼痛感。严重病例可因脱水,酸中毒,胃破裂及心力衰竭死亡。
耳朵异常
耳朵异常症状
耳内污浊,有异味,发热、变红,狗狗由于瘙痒来回摆头。健康狗狗的耳朵和嘴一样没有异味,如果有耳垢,请用棉棒或纱布清除干净。
在狗狗的耳疾当中,最普遍的是外耳炎疾病。如果耳内只是有一些黑色的分泌物和脏东西,用专门的点耳药就能治好。但如果出现耳朵发烧、溃烂,伴有恶臭,并不停地摇头等症状时,就可能是严重的外耳炎、内耳炎或中耳炎了。
耳部下垂,耳内多毛的品种要特别小心这类疾病。
鼻子异常
鼻子异常症状
鼻尖干燥,鼻中流出像脓一样的鼻涕,出鼻血,连续打喷嚏。在健康状况下,除了睡觉和刚睡醒时,狗狗的鼻子应是湿润的,表面有一层透明的液体。如果狗狗同时出现没有精神,没有食欲,鼻涕像脓一样,不停地打喷嚏等症状时,有可能是患了鼻腔疾病或是传染病(鼻尖是湿的,并不一定代表健康)。流鼻血也是很多疾病的一种症状,原因不明的反复出鼻血,可能是患了丝虫病。
/8种宠物犬的寄生虫病/
蛔虫病
蛔虫是白色、米白色、圆条状、两头尖的虫。蛔虫病是由犬蛔虫和狮蛔虫引起的疾病。犬蛔虫主要寄生于1~2个月的幼犬,狮蛔虫则寄生于6月龄以上的狗狗。这两种蛔虫都是通过病狗的粪便排出虫卵,在温、湿度适当的情况下,经3~5天发育成侵袭性虫卵,虫卵对外界抵抗力很强。
狗狗吞食了被这种虫卵污染的饲料、水,在肠内孵出幼虫。前者,幼虫进入肠壁随血流入肺,再沿支气管、气管上行至喉头被咽下,最后在小肠内发育成成虫。狮蛔虫幼虫只是钻至肠壁内发育,再回到小肠内成熟。
症状
病狗出现消瘦、黏膜苍白、食欲减退、呕吐、发育迟缓的症状。蛔虫大量寄生可引起肠梗阻或阻塞胆道,由于蛔虫毒素的作用还可引起癫痫样神经症状。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再取粪便作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检查虫卵即可确定。
螨虫病
狗狗的螨虫病,俗称“癞皮狗”病,患病狗狗伴有剧痒、脱毛和湿疹性皮炎等症状,严重时出现皮肤增厚,大面积掉毛,形成痂皮。该病因剧痒而影响狗狗的休息。
症状
在寄生过程中,螨虫刺激狗狗皮肤,破坏皮肤结构,引起狗狗剧痒和脱毛,同时皮屑增多,耳内出现卷状“耳屎”或“银屑”。由于皮肤发痒,病狗终日啃咬摩擦,严重者可造成局部皮肤破损、出血和溃烂,并影响采食和消化吸收机能,引发消瘦和衰弱。如果伴发蠕形螨则患部充血、肿胀、发生脓肿。此病一般不会造成死亡,但对弱小狗狗而言,可由于极度烦躁、虚弱而不治。
钩虫
钩虫病是狗狗主要的线虫病之一,在我国西北及南方多见。钩虫寄生于小肠(特别是十二指肠和空肠),虫体长1~2厘米。由于虫体前端弯曲,且口缘有三个锐利的钩状齿,可深深地“钉”在黏膜上吸血。虫体的分泌物能使血液不凝结,引起不断出血,病狗由于不断大量失血,造成严重贫血。
症状
病狗拉稀带血和黏液,贫血、消瘦食欲缺乏,有时出现水肿,出现生长发育障碍,有时皮痒。
线虫
一般是由狼旋尾线虫寄生于狗的食道所引起的犬寄生虫病,线虫的雌虫在食道壁等处的肿瘤中产卵,所产的卵随排便传播到外界,再由中间宿主食粪甲虫吞食,在食粪甲虫的体内孵出感染性幼虫,这些受感染的食粪甲虫被狗吞食后,幼虫在胃中脱离包囊,钻穿胃璧,进入动脉管再到达大动脉,再经血液带入食道璧和胃壁发育为成虫。
症状
主要症状为食欲减退、吞咽困难、呕吐、干咳、结膜苍白、消瘦,严重者有胃扩张及神经症状,少数可因主动脉破裂,发生大量出血后死亡。在病犬的粪便或呕吐物中可检查出虫卵,虫卵呈长椭圆形,大小为38×l5微米,内含有一卷曲的幼虫。
心丝虫病
心丝虫较常见,是寄生于右心室中的丝虫,长25厘米,呈白线状。雌成虫与雄虫在心室内交配后产生胚胎性微丝蚴。蚴随血流至皮下,当蚊虫或蚤叮咬、吸血时进入昆虫体内发育,最后到达唾液腺和口器中。
当蚊、蚤再叮咬其他狗狗时,微丝蚴逸出,钻入皮下、肌间、脂肪组织内发育长大,再经静脉移行进入右心室,待8~9个月发育成熟。
症状
成虫在右心室内随血流滚动,机械地引起心功能紊乱或心内膜炎,一般情况下(成虫少于25个)无明显症状。严重时可有慢性咳嗽,易疲劳,呼吸困难、干咳,右心衰竭,肝、脾大,腹水、水肿,血尿,皮肤(特别是耳郭部)有小结节(内含微丝蚴)或溃疡。
绦虫
狗绦虫病也是常见的寄生虫病,其危害在于绦虫可感染人和各种家畜,危害生命。狗狗的绦虫有很多种,绦虫的成熟孕卵节片随粪便排出体外,为中间宿主食入(不同种的绦虫有不同的中间宿主群,如犬多头绦虫,中间宿主是牛、羊、马、骆驼和人,在脑、脊髓内形成多头蚴,危害人畜生命)。在各中间宿主体内的各个脏器中形成囊尾幼虫,最后狗狗又吃了含有囊尾蚴的各种动物的肉尸及内脏,囊尾蚴在小肠内发育、成熟成各种绦虫。
症状
狗狗感染绦虫后症状一般不明显,只能从狗狗排出的粪便中见到乳白色的绦虫节片。大量感染时可出现腹部不适、贫血、消瘦、消化不良等。生南瓜子驱虫效果很好,还要注意人身和环境的清洁卫生。
虱病
虱病是狗狗体表寄生犬虱,造成剧痒,影响食欲和休息而引起的,可致狗狗体质衰弱,影响生育。
症状
由于犬虱的活动和吸食血液,使狗狗产生剧痒,影响狗狗的食欲和正常休息,可致病狗消瘦,被毛脱落或缠结,皮肤落屑等,大量长期被寄生的病狗精神不振,体质衰退。肉眼可发现虱和黏附在毛上的卵,即可确诊。
蚤病
蚤俗称跳蚤,以血液为食,吸血时能引起狗狗的强烈瘙痒。由于该虫活性强,寄生宿主广泛,所以是许多疾病的传播者。
症状
由于蚤的活动、叮咬和产生毒素而使狗狗强烈瘙痒不安,啃咬或搔抓,一般在耳郭下、肩胛、臀部或腿部附近产生皮炎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