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t 5
- 外敷药的使用" level="2">外敷药的使用
- 口服药的使用" level="2">口服药的使用
- 常见鱼病" level="2">常见鱼病
Part 5
淡水观赏鱼的疾病防治
虽然谁都不愿看到自己的鱼儿生病,但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种情况。当你看到自己的鱼儿无精打采时,第一时间要想到是不是自己的日常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位而致使鱼儿生病了。
防重于治" class="reference-link">防重于治
“防重于治”是养鱼时鱼保健的一条重要原则。这对饲养观赏鱼来说尤为重要。预防鱼病,把病因消除于发病之前,是所有养鱼者应该永远牢记的,而且要把它贯彻到饲养管理的全部过程中。鱼类在复杂的生活环境中容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刺激或侵袭而发病。水温水质的变化、敌害生物的入侵以及喂养的不当、机械损伤等,都会使鱼发生各种疾病,影响鱼的生长发育,治疗不及时,还会造成鱼的死亡,带来经济损失,特别是观赏鱼,鱼病即便治愈了,也会留下某种外形上的缺陷,如金鱼的鳍溃烂后虽能再生,但再生部分一般不能恢复原有的长度及风韵;珍珠鱼的鳞片脱落后不能再生;鱼体的颜色和光泽有所减退,有的甚至完全失掉观赏价值。若鱼病治疗不彻底,变成时发时愈的顽症,会使养鱼爱好者陷于非常烦恼的困境,并丧失对饲养的信心。所以对鱼病贯彻防重于治的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Tips 水族箱消毒方法
把鱼放入备用的水族箱。
拆掉水族箱的内部装置。从底砂和过滤器开始,将所有的器具都要进行认真清洗。
把洗净的器具放回水族箱,将水族箱装满水后放入消毒药物。
第一步:严格按照说明书计算正确的药量。向容器中加入水族箱中的水,然后将药加入。
第二步:完全混合药物,倒入水族箱中并搅拌它,以降低局部药物高浓度的危险。
在过滤器工作4~5天的时间里要换2次水,然后才可以重新将鱼放回水族箱。
半个月后再消毒1次即可保万无一失。
治疗时需要的器具" class="reference-link">治疗时需要的器具
网兜 捞取病鱼。
托盘 放置病鱼以便检查或治疗。
镊子 治疗时给药用。
药浴方法" class="reference-link">药浴方法
准备药浴用的水族箱
把加热器放在专用的盒子里,用气泵传送空气。水质调节剂可以采用通常用量。
把药放入水族箱
药量要与水量成正比,搅拌均匀。药的浓度很重要,测量一定要精确。
把鱼放进水族箱:
![]() | ![]() |
调节好水温后就可以把鱼放进去了。如果药浴的时间很长,中途需要换水。
每天都要检查恢复情况
体力下降或是对水质敏感的鱼可能会因为药物的刺激而出现休克现象,这时必须终止治疗,把鱼放回原来的水族箱。等到恢复食欲后可以少量喂食。
给原来的水族箱换水
在给生病的鱼进行药浴的过程中,需要给原来的水族箱换水。
把鱼放回加有处理剂的水族箱
症状得以改善后把鱼放回原来的水族箱。处理剂的量要比平常稍多一些。
外敷药的使用" class="reference-link">外敷药的使用
1.备齐必要的工具,把患病的鱼从水族箱中捞出。在盘子里铺置多层纱布,倒入刚好浸透纱布的水,把患病的鱼放入其中。如果情况允许,治疗也可以在捞网中直接进行。
2.涂药:为了不让鱼因受惊而乱动就要用手轻轻地按住它,用纱布擦拭患处保证水分的充足,然后就可以涂药了。用纱布或是毛巾挡住鱼的视线,或许会使其平静下来。
3.把鱼放回添加了处理剂的水族箱。
治疗过程要迅速,然后把鱼重新放回水族箱。
口服药的使用" class="reference-link">口服药的使用
把生病的鱼转移到其他的水族箱
为了避免健康的鱼吃掉混有药物的饵料,必须把生病的鱼转移到其他的水族箱中。
把一次的饵料放入小盘并混合适当的药物
如果是液体药物可以直接搅拌在饵料里,如果不是,要把药研碎放入饵料中加少量的水充分搅拌,使其形成鱼容易下咽的大小。
喂给病鱼掺过药的饵料
像通常喂食一样,如果病鱼的食欲不佳可以用较大的墨水囊把药和饵料吸起,然后让它们从鱼的鼻尖前落下。在病状得到改善以前需要一直喂药。
常见鱼病" class="reference-link">常见鱼病
白点病
症状:由于病原虫的寄生体表和鱼鳍会附着有细小的颗粒,严重时全身都会被白点覆盖。
药剂:体外除虫剂、抗生素。
治疗:一边换水一边进行药浴,直到病原虫消失为止。
注意和预防:在春季和秋季容易感染病原虫。水温降低时病原虫数量会增加,所以要注意水温的管理。
肤霉病(白绵病)
症状:当由于其他病症导致体力下降时伤口上就会寄生水生霉菌,近而形成白色棉状物附着在体表。
药剂:万能抗菌剂。
治疗:如果病症已扩展到全身,那么需要在换水的同时进行药浴,直到霉菌消失。如果部分体表出现病症需在患处涂上抗菌剂,浓度为药浴的2~5倍。
注意和预防:把受到攻击的鱼转移到其他的水族箱,或是投放一些预防药物。
打印病
症状:发病初期,鱼的体侧,特别是靠近腹部和尾柄处的皮肤、肌肉开始发炎、出现红斑,继而扩大,随后开始腐烂、鳞片脱落,最后形成边缘充血、发红,圆形或椭圆形的病灶好像打上了一个红色的印记。
药剂:高锰酸钾、呋喃西林。
治疗:每天做1次药浴。药浴后按每吨水10支青霉素或庆大霉素的比例配制药液,将病鱼放入其中浸泡,每天1次,直至痊愈。
注意和预防:此时的鱼经不起频繁的新水刺激,所以最好是用质量较好过滤器控制水质(但不要放活性炭),并减少喂食,及时捞出死鱼,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给鱼换水,即使要换水也不要超过一半。此外,要隔离病鱼,以免病情扩散。
因打印病多是水体不洁或外伤引起,故每次换水时鱼缸的底砂或死角都要清理,过滤器也要定期彻底清洗。操作要小心,避免造成鱼的擦伤、撞伤。
竖鳞病
病症:由细菌感染鳞片竖起,全身膨胀,腹部肿胀。治疗需要相当长时间,否则难把病原菌全部清除。
药剂:食盐、呋喃唑酮、抗生素。
治疗:把抗生素混在饵料里喂给患病的鱼。
注意和预防:即使经过治疗病症也很难得到改善,最终还是会死去。
烂鳍、烂尾病
症状:患有这种病的鱼,鱼鳍像被一点点咬掉似的,残破不堪,严重的只剩下光秃秃的身体。如果病情继续发展下去,烂到富含血管神经的尾柄和鳍基部,鱼就会出现充血,引起感染,直至死亡。
药剂:漂白粉、呋喃西林、抗生素。
治疗:将饲养用水的盐度提高到3,并用浓度为0.2×10-6的高锰酸钾溶液每天浸泡鱼1次,可起到控制病情的效果。同时配合使用各种抗菌药物,如浓度为0.1×10-6的漂白粉溶液、浓度为2×10-6的呋喃西林溶液或各种抗生素等,都会有很好的疗效。
注意和预防:若鱼鳍已缺损一半以上,则很难复原;如果已烂到鳍基,就很难再长出新鳍,继而出现充血现象,鱼的生命就有危险了。
经常清理过滤器,及时、适量地换水并讲究用水,可以避免烂鳍病的发生。每次换水后加一些盐,使水体盐度达到1,这对预防烂鳍病也很有效。
鳍裂开
如果在水族箱中有循环的水,裂开的鳍很可能出现。找出裂开鳍的鱼并隔离它。如果它看起来还很健康的话,其鳍经常会自动修复,但要注意寻找真菌二次感染的迹象,如有必要则需治疗。
治疗:将水族箱中的一升水装入碗中,在放入病鱼之前加入至少10滴丁香油。
烂嘴病
病症:鱼鳍前端变白脱落。常在尾部发病,严重时鱼尾会全部烂掉。如果嘴周围出现破伤或是溃烂会导致运动能力减弱,甚至不能进食,身体越发虚弱。
药剂:抗菌剂、外伤治疗剂。
治疗:在5%的食盐水中混入抗菌剂和外伤治疗剂进行药浴。
注意和预防:当鱼体力下降时使用,会减少对鱼的刺激。治疗后要使用处理剂,在体力恢复之前把鱼放在其他的水族箱中静养。
凸眼病
症状:眼球突出,酷似大眼金鱼。
药剂:细菌治疗剂。
治疗:原因和治疗方法尚未明确,但普遍认为是感染了某种细菌。
注意和预防:因为行动缓慢而遭到其他鱼的攻击时最好进行隔离饲养。
腮吸虫
症状:病原虫寄生于鳃部,鳃部脱落或是有黄色黏液黏住鳃部使其无法张合,由于氧气不足鱼会不停浮出水面,游动时摇摆不定十分痛苦。
药剂:体外驱虫剂。
治疗:使用驱虫剂进行药浴。
注意和预防:用消毒液对水族箱进行消毒。早期治愈的可能性很高,严重后很难治愈。
体表寄生虫
症状:从鳞片的缝隙中出现一些淡褐色线状物。其实这是浮游生物寄生虫的一种,及时清除不会造成大的伤害。但如果是小鱼的话需要特别注意。
药剂:体外驱虫剂、外伤药。
治疗:用尖嘴钳把寄生虫从根部拔除,在伤口处涂上外伤药。
注意和预防:寄生虫一旦开始寄生便会大量繁殖。为了防止寄生虫的再发,要用漂白粉对水族箱进行消毒。
体内寄生虫
症状:体内有寄生虫的鱼一般呆滞,食欲不振,体色暗淡并在寄生的部位发生相应的病症,如鳃部发生烂鳃,肠内会有肠炎、积水等。
药剂:敌百虫、甲醛。
治疗:在水中加入敌百虫或甲醛,使水体浓度分别为(0.1~0.3)×10-6,(20~40)×10-6,或用浓度为(200~300)×10-6的甲醛溶液药浴病鱼1小时左右,都能起到良好的疗效。
注意和预防:体内寄生虫一般都是由饵料带入。将新鲜饵料进行冷冻处理,或定期加一些低剂量的驱虫剂,如浓度为0.2×10-6的硫酸铜、浓度为20×10-6的福尔马林,均可杀死寄生虫,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穿孔病
症状:初期鱼鳞出现斑斑点点的白浊现象。严重后皮肤溃烂脱落,形成小孔。一旦发病经常反复。
药剂:抗生素。
治疗:把抗生素混在饵料里喂给患病的鱼。
注意和预防:水温达到29℃时对治疗有好处。
用12小时以上,可缓慢提高水温。
赤皮病
症状:由于细菌的侵入,鱼的体表和鳍部出现炎症或是渗血现象。如果一直继续下去病情会恶化甚至死亡。
药剂:抗生素、青霉素。
治疗:如果还有食欲的话可以使用口服抗生素。如果没有食欲则要使用青霉素和外伤药进行药浴。
注意和预防:水质恶化发病率高。要对饲养环境进行多次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