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上庐山
1936年5月,李四光带着夫人和女儿从英国讲学回来,先到上海,然后把妻子和女儿安顿在南京,他便到南京“中央地质研究所”工作去了。此时,他仍然是这个地质研究所的所长,两年的海外生涯,他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祖国,梦寐以求的是要回来为祖国的建设、祖国的繁荣富强、祖国的地质事业做一番贡献。
自从“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侵略者强占了我国东北三省,由于蒋介石对日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日寇长驱直入,中华民族陷入空前的危机之中。李四光对蒋介石的反共卖国,无限愤慨,但又无能为力。他在忧愤中,没有忘记做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从长远来看,祖国需要科学,祖国的大好河山是会回到人民的怀抱的。于是,他带了几个学生背上行装,到黄山和庐山作地质调查去了。
黄山风景优美,是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素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山上还有36峰,72佳绝处,层峦叠嶂,瀑布垂帘,云雾缭绕,雾映霞光,奇松异柏,怪石嶙峋。李四光一行人,饱览了这佳绝的风景,并在这无数的景观中,注意搜寻地质上的特征。
一天,他们来到海抜720米的慈光寺,由一位披着袈裟的小和尚领着参观寺殿。当他们走出大殿,向四下鸟瞰时,小和尚道:
“先生们请看北边五座山峰,多像五匹骏马呀!据说,从前每到夜晚,这五匹马就到这殿前石头池子里饮水。所以这池子叫‘五马饮槽’,但自从修起这道围墙,它们就不来喝水了。”
当李四光的目光跟随小和尚的指向,观看那五座山,听讲故事的时候,他突然有所发现,于是大声地喊道:
“你们看!”大家顺着他指示的方向看去,左面的珠砂峰和右面的紫云峰,以及两峰之间的山谷形态,呈一个大的半圆形。李四光说:
“这就是U形谷,是古代冰川沿着山谷往下滑动时,铲削岩石而形成的深槽,谷壁陡直,谷底平缓,横切面是U字形。”
顿时,学生们高兴得沸腾了,李四光兴奋地举起地质锤,狠狠地敲击了一下岩石,迸出了一串闪光的火花。学生们跟着李四光冲下山去,直奔珠砂峰下的谷底去了。他们在左面的谷壁岩石上,发现了冰川流过时同岩壁摩擦而形成的冰蚀面(冰川运动时在岩石上的磨蚀面)和擦痕(冰川流动时在岩石上摩擦而留下的痕迹),好几条擦痕平行排列,又深又大,长度不等。沿U形谷往下,又发现了堆积很厚的冰川砾石、泥砾等等。他们一边拍照片,一边挑选好的砾石作标本,带回住地。
李四光站在黄山的冰川谷上,脑际浮现出一幅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壮观景象:在200万—300万年以前,在我国的黄山、庐山、泰山、太行山、衡山等地区,一座座冰山巍然耸立,积雪终年不化,漫山遍野,白雪皑皑。山间分布着一条条长长的冰川,像一条条银色的游龙,从山上直挂山腰,有的一直延伸到山麓。冰川缓慢地向前流动着,它以巨大力量向侧面和底部的岩石铲削着,有时发出格格的响声。冰川流动到雪线时,全部融化了,它沿途携带的岩块、砂泥开始沉积下来,形成冰水沉积物。
黄山冰川遗迹的又一次发现,激励着李四光去写出论文,通告全世界地学界的人士。他用英文写成了《黄山第四纪冰川流行的确据》一文,在国外发表。法国地质学家德日进,又是个神父,因为违犯了教规,被贬到我国泥河湾当神父。看了这篇文章,像当头挨了一棒,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半晌说不出话来。美国地质学权威巴尔博,看了这篇文章后,灰溜溜地跑回美国了。
当时正在南京中央大学当教授的澳洲专家费思孟,在办公室读着李四光的文章,就坐不住了,便找了两个助手上黄山,可是什么也没有看见,就回来了。于是去找李四光,希望他能陪着去黄山考察。费思孟跟着李四光再上黄山,看到了很多冰川遗迹,例如U形谷、冰川擦痕、泥砾石等,他心服口服地承认了中国的第四纪冰川。回南京不久,就在中国和柏林的地质杂志上,同时发表了他写的《中国第四纪冰川》的文章,承认“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发现。”
考察完黄山,李四光又带着几位学生来到庐山考察。1936年的盛夏,蒋介石在庐山上办政治训练班和军事训练班。一时,庐山上岗哨林立,戒备森严。一天,李四光带着学生在庐山东边的一个小山上考察冰川沉积,突然来了3个国民党的兵拦住他们,蛮横地进行盘问,搜去他们全部图片和野外记录,并把他们带到部队扣留起来。后来,经过了几个小时的交涉,李四光师生才获得释放,这时已经是后半夜了。
李四光和他的学生们,在鄱阳湖边的白石嘴、蛤蟆石,发现了明显的冰流擦痕。为了更好地研究第四纪冰川,1937年就在这三面环水的白石嘴上盖起了一座白石陈列馆,里面陈列着冰川遗迹的标本和照片。一天,南京国民党政府给陈列馆打来电话,说是鄱阳湖是训练海军的地方,陈列馆要在两天内搬走,不然就要炸掉。当时,李四光在北京大学讲课,不在庐山。许杰和李毓尧前去交涉,结果无效。待李四光回庐山时,陈列馆已被炸成一片废墟了。
1936年的下半年,女儿李林患了肺病,李四光送夫人和女儿到了庐山。1936年12月12日发生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飞到庐山“休养”。蒋介石和汪精卫决定:“邀请全国各大学教授及各界领袖来庐谈话。”交换对“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意见,日期定在1937年7月15日至8月15日,分期分批进行,李四光被邀请参加首批座谈会。
庐山谈话会临近,国民党政府要人、社会名流、大学教授接踵而来。7月4日,汪精卫也抵达了庐山。
李四光非常关心这次庐山谈话。7月7日,侵华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在这种形势下,蒋介石想谈什么呢?他同汪精卫在日本,后来在南京都有过交往,而且知道蒋、汪之间的矛盾,所以特地来到牯岭汪精卫的住处作一次拜访。李四光开门见山地提出抗战问题。
“现在再不打,别无出路了。”李四光说。
汪精卫却说了一通不能打的“道理”,李四光同他争论起来,汪说:
“你是书呆子,懂什么?”
李四光气愤地站起来说:“看谁看得对!”说完立即告辞了。
回来后,李四光义愤填膺地对朋友李一平说:“此人可杀!”
7月16日,第一次谈话会在牯岭图书馆举行。汪精卫主持会议。17日蒋介石发表了谈话,并且宴请了与会人员,但李四光没有出席他们举行的谈话会,这在当时蒋管区知识界是罕见的,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