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试验
两个大学生乘车来到一个小城市,在一家旅馆投宿。店主像平常一样,问他们姓名、职业、要在此住多久。这两个外地人说:“我们是格劳克城的著名医生,大约要在这儿住四个星期。但您不要将这告诉任何人,因为我们要在这里做一个试验,我们需要安静。”
好奇的店主问:“究竟做什么实验”?
“在格劳克城我们做出了一个奇迹:将死人重新搞活过来。这种试验,我们在那里用了三个星期。现在我们要在这里,在另一种条件下重做。”
店主没有遵守外地人向他提出的要求,他立即将这个奇怪的故事传开了。开始人们对此只是一笑了之。但是,两个外地人的行动渐渐地引人注意了。他俩经常到公墓去,久久地停在一些坟墓前,其中包括一个富商的年轻妻子的墓。他们同当地人交谈,询问有关这个年轻太太以及其他葬于此公墓的死人的情况。
整个小城渐渐地处于一种奇异的不安之中。首先是那个商人,他真地相信这种神奇的试验会成功。他同城里的医生交谈,现在连医生的脸也严肃起来了。三个星期的时间快要过去了,肯定要发生什么事了。
第三星期的周末,这两个外地人收到了商人的一封信。“我曾有过一个象天使一般的妻子”,他写道,“但她重病缠身。我很爱她,也正因为如此,我不希望她重现病体。你们别扰乱她的安宁吧!”信封里放了一大笔标明是作为谢礼的钱。
在第一封信后,其他的信接踵而来。
一个侄子继承了他叔叔的遗产,很为他死去的叔叔的复活而担扰;一个在其丈夫死后改嫁了的女人写道:“我的丈夫很老了,他不想再活了。他已得到了他的安宁。”……这些信的信封里也都放了一笔钱。
两个外地人对此一言不发,夜里继续着他们的公墓之行。这时,小城的市长出面干预了。他当市长才不久,而且向这两个大学生提供了一大笔款。“我的条件是”,他写道,“你们不要再试验下去了。我们相信将死人复活,还可以给你们一份证明。我们这里不想要奇迹,你们立刻离开这个城市吧!!”
这两个外地人拿了钱和证明,收拾起他们的行装,离开了这个城市。
“试验”成功了。
“天生蛮性”
——为“江浙人”所不懂的
辜鸿铭先生赞小脚,郑孝胥先生讲王道,林语堂先生谈性灵。
辜鸿铭辛亥革命后在北京大学当教授,五四运动后,他写《春秋大义》一书,仍然宣扬妇女缠足。郑孝胥辛亥革命后以清朝遗老自居,“九一八”事变后,投靠日本任伪满总理,鼓吹“王道政治”。林语堂三十年代在上海提倡“性灵派文学”。1934年,他在一封信中说:“我系闽人,天生蛮性,人愈骂,我愈蛮。”在另一篇文章中说:“此种蛮子骨气,江浙人不大懂也。”这里的“江浙人”暗指鲁迅。鲁迅则根据以上三人均是福建人的特点,以“天生蛮性”为题,予以讥讽。
时隔一月,《太白》又发表了鲁迅的另一篇三句话杂文:
中国的科学资料
——新闻记者先生所供给的
毒蛇化鳖——“特志之以备生物学家之研究焉”。
乡妇产蛇——“因识之以供生理学家之参考焉”。
冤鬼索命——“姑记之以俟灵魂学家之见教焉”。
这篇杂文将当时报纸宣扬的伪科学的消息集纳一起,使荒诞自现,进行了无情的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