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讲新课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价值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而今迈步从头越。
1996年3月19日,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联播节目时间,袁隆平的形象再次出现在电视机的荧屏上。这次不是接受国家领奖的场面,也不是专题作为“东方之子”的人物介绍,而是全国两系法杂交水稻培训班在湖南长沙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学,这个中心主任袁隆平在讲第一堂课。
讲课是他的爱好,也是他的特长。1953年大学毕业后第一个工作岗位就是学校,第一个职业就是教师。前几年有位朋友到他家做客,见到他书房里摆着一张与夫人邓则的合影,好奇地问袁夫人:
“邓老师,听说袁先生小提琴拉得好,当年,你们是不是以琴声为媒?”
邓则抚掌大笑,没有正面回答,只说一句:
“他的课教得好!”
课教得好是所有听课者的一致评价。
这次新课他讲点什么?课的名称已经规定:两系法杂交水稻。
两系法与三系法都是选育杂交水稻品种的方法。尽人皆知,三系法已经获得巨大成功,为何又要采用两系法。袁隆平的课就是从这里讲起的:
“1986年,中国的三系杂交水稻亩产已经达到440公斤,近10年来单产一直徘徊在这个水平上,另外,米质和抗性都需要改进和提高。”
这说明三系法育出的杂交水稻在产量、质量、特性上尚有不足,还需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两系法较三系法减少一个恢复系,父本、母本配组自由,种子的生产程序简单,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品种间杂交水稻的产量优势,也能提高米质档次。所以,用两系法培育杂交水稻势在必行。
经过十年的努力,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了,成功的标志,袁隆平认为有三个方面:一是选育出一批稳定、起点温度低、风险极小的光温敏核不育系;二是两系法杂交水稻繁殖和制种产量低的问题已经解决,三是两系法杂交水稻表现出的产量优势。
产量优势具体体现在五项记录上。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育出的“两优培特”组合,在五年大面积试种中,创造了五个冠军。
1994年,云南永胜县单季亩产1140.85公斤,创一季水稻单产全国纪录;
1992年,省区亩产达613.8公斤,创稻区域单产最高纪录;
1992年,汉寿县护城村一季加再生稻亩产达1007.8公斤,创一季加再生稻产量记录;
1995年,湖潭县果塘子农技站示范的1.5亩,亩产775.7公斤,创长江流域双季连晚记录;
1995年,黔阳县文丰村亩产864.8公斤,创全省稻单产新纪录。
袁隆平有理有据,深入浅出,饶有兴趣的讲授,赢得学员的好评和掌声。
他望着座位上素不相识的年轻人,心里油然产生一种敬意。这些人就是未来,是跨世纪的新人。看来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法的研究,落到了他们身上,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晚上,回到家中对小儿子袁定阳说:
“你们哥仨都成人了,还没成才。过去我说过,定安是司机,要开好车子;定江是财政局的干部,要管好票子,你呢,在我身边,在中心搞科研,要种好稻子。我的事业,应当在你身上延续下去!”
人,到一定年龄,有一定的心理活动。培养和教育青年一代,是每个上了年纪的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事实上,袁隆平在青年时代,就已经承担这项任务了。在安江农校,生活和工作的主题,就是教书育人;到省农科院,通过科研言传身教,也是在培育良种的同时培育新人;现在是四所农业、师范院校的兼职,又是遗传育种博士研究生的导师,还是在教书育人。自创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以来,多次办各类培训班,仅国际杂交水稻培训班已办五期,仍然是短期、速效、专业性强的育人。有人做过一个统计,十年来,他通过不同渠道,先后推荐200多人次出国考察、深造、讲学和访问。
每次举办培训班,他都深入学员中,了解情况,收集结息,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他常说,活到老,学到老,终生教育的观点是正确的。孔子是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还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谁都应当不断“充电”,否则,就动力不足,行为无力,乃至中途停摆。
学员们对袁老师有提不完的问题,说不完的话。无论是专业上的、工作上的、个人生活上的提问,他都耐心地一一作答,和这些年轻人进行感情交流、信息沟通。
“袁老师,您认为如何发挥杂交水稻的增产潜力?”
“有3点,选育高产、稳产的杂交早稻和杂交粳稻;加强亚种间强优杂交水稻组合的选育;开展分子育种和远缘杂种优势。”
“袁老师,您已是位名人,外事活动多,为什么不换一部高级轿车?”
“乘车是为了工作,它不是身份、地位、成就的标志。有车坐,我已经满足了。”
“袁老师,您在事业上有什么信条?”
“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这都是实在话,是用艰苦实践培育出来的思维花朵。他钟情水稻,也爱唐诗宋词、《经史百家杂抄》和英文版的《基督山伯爵》。他很崇尚卢梭在《忏悔》中说的一句话:
“在我一生中,从没有过因为考虑贫富问题而令我心花怒放或忧心忡忡的时候。”
他不止一次地对助手们说:
“对于献身于科技事业的人,什么时候都不要动摇取胜的信心,都不要失去人格的魅力。成功之前,要敢于和困难、偏见、逆境抗争;成功之后,要正确对待既得利益、成绩、荣誉和周围称颂。”
他这样规劝别人,也真诚告诫自己:成功在苦斗背后,永远也不能停止进步!
注:1公顷=15亩,1千克=0.5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