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越国有位姓施的姑娘,因为家住若耶溪西岸,所以村里人都叫她“西施”。
西施平日里虽只画一点淡妆,但是不管走到哪里,没有人不惊叹她的美貌。
若耶溪东岸也有一位姓施的姑娘,村里人叫她“东施”。
东施长得丑,却一天到晚做当美女的梦。
有一次,东施听到闲聊的村妇正在讨论西施的美貌。
东施就往西岸走去,想看看西施到底长得什么模样。
回到家后,东施找来相似的布料,开始做和西施穿的一样的衣服。
穿着和西施一样的衣服,梳着和西施一样的发型,东施来到街上,但却没有一个人说她漂亮。
有一天,西施和姐妹们结伴而行,去若耶溪边洗衣服。
鱼儿在水中看到西施美丽的倩影,都忘记了游水而渐渐地沉到河底。
恰巧这天东施闲来无事,想去西岸看看西施穿了什么样的衣服。
洗完衣服,在回家路上,西施突然觉得胸口疼痛,就用手捂住胸口,皱着眉头。
虽然身体很不舒服,但一路上见到她的村民却都在说:“瞧,这姑娘真是美得惹人怜爱。”
西施的病态正好被路过的东施瞧见了。
“原来人们觉得这样才美啊!”于是,东施跟在西施后面模仿。
回到家后,东施还不断地练习。她本来就含胸弓背,结果弄得更加丑陋不堪。
东施学着西施病态的样子走在街上,富人瞥了一眼,赶紧关上大门。
穷人也带着妻儿躲开,边走还边对小女儿说:“你长大了可不要学她,丑死了!”
人们见了这个在村里走来走去的丑女人,简直像见了瘟神一般。
东施伤心极了,不知不觉走到了西岸,看到西施正在大树下跟小孩子玩蹴鞠。
东施不明白,为什么人们都觉得西施捂着胸口很美,而自己却被人嫌弃呢?她没有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只是一味地不顾自己的实际条件机械地模仿西施,结果弄巧成拙、越学越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