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的不同家族
动物各有各的不同,为了更好地了解动物,人们把不同的动物按照它们的相似程度、远近亲疏关系,分成不同的家族。很早以前,我们人类和大猩猩是一个祖先。后来,人类的祖先走出了原始森林,进化成现在的模样;而大猩猩还生活在丛林中,不过因为人和猩猩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都属于哺乳族的灵长类动物。
哺乳动物
如果将动物按照进化的高低程度列成一个金字塔,那么哺乳动物应当处在塔尖的位置;如果将哺乳动物的各种动物按进化程度从高低排成金字塔,而人类则处在这个金字塔的顶端。

胎生和哺乳
大多数的哺乳动物繁殖后代不像鸟类和爬行类那样产卵,而是由动物妈妈怀胎生下宝宝的。婴儿在刚出生时,都会自觉地寻找妈妈吮吸乳汁,这在哺乳动物中是很普遍的现象。

小斑马在寻找妈妈的乳头吮吸乳汁。
小知识
生物学家将鸭嘴兽归为卵生哺乳动物。
最大的哺乳动物
蓝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它的头非常大,舌头上能站约50个人,一头普通的蓝鲸体重相当于25只以上的非洲象或者2000~3000个人的重量总和。

鼩鼱
最小的哺乳动物
生活在湿润地带的鼩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动物。它体型纤弱、四肢短小,模样长得像老鼠,而且有又尖又细的长嘴巴。鼩鼱的一般体长在3.5~18厘米,体重只有3~5克。

怪异的鸭嘴兽
活化石鸭嘴兽
生活在澳大利亚的鸭嘴兽有一个平而扁的阔嘴巴,尾巴短而钝,它没有哺乳动物的爪,却长着鸭子的足蹼。鸭嘴兽靠下蛋繁殖后代,幼仔靠舔食母乳长大。
灵长类动物
灵长类动物是哺乳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猩猩、狒狒,以及大多数的猴类都属于灵长类,我们人类也一样。如果你自己观察过动物园里的猴子,你会发现,这些猴子的身上和我们人类真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呢。
灵活的四肢
灵长类动物有着聪明的大脑,眼睛在面部的正前方,四肢灵活。手和脚的趾头是分开的,有着能够自如转动的大拇指,以便攀握东西。

小知识
灵长类动物能发出声音进行交流,用喊叫声传递信息。
灵长类的大家庭
灵长类动物经常成群聚集在一起,过着大家庭的集体生活。在这样的大家庭里,往往会有一个由雄性动物来担任的“一家之长”,比如猴群里的猴王,在猴群里有着最高的权力,但这样的王位并不是永久的。

猕猴妈妈和小猕猴
妈妈的爱
爱护自己的孩子是几乎所有动物的天性,这一点在灵长类动物身上更明显。有的动物妈妈会在宝宝刚出生后就和孩子分开,但灵长类的小宝宝出生后会一直跟在母亲身边,生活完全由妈妈来照料。
互相关爱
灵长类动物比起其他动物要更聪明,它们常常会相互帮助。比如,它们会很细心地为同伴去掉身上的虱子等寄生虫,增加彼此的信任。

灵长类动物大猩猩
猫科动物
“草原霸主”狮子、“林中之王”老虎,以及豹,还有我们家里养的猫都属于猫科动物。猫科动物通常都有着漂亮的皮毛、完美的体态、锋利的牙齿,尖锐的利爪,以及灵活的身手和凶猛的气势,优雅而威风。

天生的猎手
猫科动物是一类几乎专门以肉食为主的哺乳动物,它们是动物界天生的猎手,其中较大型的猫科动物如狮、虎等,往往还是各自所在活动区域内的顶级食肉动物。

凶猛与优雅并重
猫科动物并不都是优雅的绅士。当它们竖起耳朵、瞳孔放大、亮出自己的尖牙利爪、全身处在警觉状态或者一跃而起时,那种优雅的状态就全然烟消云散了。

老虎锋利的牙齿
优雅的体态
猫科动物都有着强健的肌肉,当它们迈开猫步行走时,肌肉会显现出力量,这使得猫科动物修长而柔软的体态看起来非常优雅。

非洲雄狮
独特的面颊
在猫科动物身体各部分中,头部会显得大些。它们的鼻子和下颌比起犬科动物要更为短小,脸部整体比较平,但却有着一双直立起来大而尖的耳朵,有些猫科动物的耳朵则大而且圆。
小知识
猫科动物广泛分布在除南极洲和大洋洲以外的各个大陆上。
犬科动物
犬科动物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类哺乳动物,从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狗,到凶猛的狼、聪明的狐狸等都是这个家族中的成员。犬科动物的体型要比多数的猫科动物小,而且也没有猫科动物在捕猎上的优势。

团结就是力量
狼是犬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种类,因为常常成群捕猎,这使得它们经常能捕获到比自己体型大很多的猎物,它们是北方地区最强大的捕猎者之一。

小知识
豺平时十分沉默而警觉,嗅觉灵敏、极有耐力,捕猎时行动非常敏捷。
凶残的豺
豺外形和狼、狗很相似,也喜欢群居。在豺的家庭里,常会有一个强壮而狡猾的成员被大家认可为“头领”来领导大家。豺凶残胆大,大的动物遇到豺群时,也会让它们几分。
豺

人类的忠实伙伴
狗和人类之间的友谊几千年前就已经有了,它们为我们放牧牲畜、拉雪橇、看家护院,有的狗还为盲人领路,警犬还能追踪罪犯所以,狗是人类的忠实伙伴。
狐狸的故事
童话里的狐狸总是很狡猾。狐狸警觉性很高,住的地方常会有好几个洞口,稍有不对劲,就会迅速搬家。如果遇到敌害,它还会放出臭气,借机逃走。

一身洁白的北极狐
熊科动物
熊是生活在陆地上体型最大的肉食类动物,不过大多数的熊科动物并不是纯粹食肉,很多时候它们还爱吃甜食,如浆果、蜂蜜等。熊科动物中的明星有北极熊、黑熊等,一般越靠近南方,熊类的体型越小。
食物的来源
熊科动物可能是由一种类似犬一样的动物进化而来的,后来,熊类慢慢偏离了食肉的习性。随着它们取食范围的越来越广,植物果实、嫩枝叶、青草、坚果等也进入到它们的食谱。
馋嘴的熊
别看熊类个个都身宽体胖,又笨又憨的,但进入水里,它们就成了游泳的健将和捕鱼的高手。挖鼠窝、掏鸟卵、盗蜂蜜,为了吃,馋嘴的熊什么都干得出来。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憨厚的模样
熊类的身体粗壮肥大,脸型看上去跟狗有几分相似。脑袋大、嘴巴长,大脑袋上嵌着一双滴溜溜的小眼睛,竖着一对小耳朵,一副呆头呆脑的模样。

憨厚的黑熊
笨熊跑得快
熊的四肢粗壮有力,熊掌又大又厚。当它袭击猎物时,常常一巴掌就能打得猎物晕头转向。熊平时走路时都是脚掌着地慢吞吞地爬行,但追赶猎物时却能够跑得很快,而且后腿可以直立起来。
小知识
小熊刚出生时非常小,至少要和妈妈生活上一年才能独立。
笨笨的北极熊

牛科动物
牛是人类最忠实的劳动伙伴,古时候,人们常常用耕牛来帮忙犁地、种庄稼,奶牛还能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的牛奶,牛肉也是人类的食物来源之一。除了牛,绵羊和山羊也属于牛科动物。

牛科的两大家族
牛的体型比较大,羊的身体则较小,叫声也不一样。而有四蹄,头上长角,都吃草,将已经进食的植物再返回嘴里重新咀嚼的反刍现象等则是牛与羊的相同之处。

犀牛不是牛
犀牛的名字里虽然也有一个牛字,但并不属于牛科动物。犀牛分布在非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牛的分布范围则很广。多数的犀牛只有一个角,长在鼻子上。

温顺的性情
无论是可爱的小羊还是活泼的小牛犊,牛科动物总是很温顺,就算是大水牛有时也会愿意与人亲近。不过,牛科动物也并不全是这样,斗牛场上被激怒的公牛,凶猛的程度一点不输于猛兽。
牛脾气
牛是我们生活周围常见的动物中体型较大的一类,而且力量大,脾气倔。有时,牛脾气一上来,牛也会和山林猛兽抗衡。正因为这样,人们也用牛脾气来形容一些性格倔强的人。
小知识
羚羊、羚牛都属于牛科动物,但羚牛和羚羊则是更近的亲戚。
长颈鹿科动物
长颈鹿是长颈鹿科动物中最著名的动物明星,它们吃草和树叶,有着细长的脖子。在采食高处的树叶时,长脖子轻轻一够,就能吃到鲜嫩的树叶了。在自然界,长颈鹿科除了有长颈鹿还有霍加狓等其他动物。

奇特的样貌
和牛科动物一样,长颈鹿科的动物也长着四蹄,头上长着短角,而且以草、树叶等为食。它们有着长长的舌头,吃东西时,舌头轻轻一卷,树叶、青草就被卷到嘴里,然后饱餐一顿。
小知识
长颈鹿生活在非洲稀树大草原上,脖子和四肢很长,因而显得很高。

优雅的长颈鹿
说长颈鹿优雅,是因为它的身体非常高,脖子又特别长。走路时为了保持平衡,长颈鹿不得不迈着很小的步子慢慢地走,给人一种非常优雅的感觉。
长颈鹿的亲戚
霍加狓是长颈鹿最近的亲戚。它们身体前面和后面,尤其在腿部,都有黑色的竖条纹和醒目的白色横条纹,这使得它们看起来很像斑马。

霍加狓生活在热带雨林中
霍加狓家族
虽然是亲戚,霍加狓却长得和长颈鹿很不一样。与长颈鹿高挑的长脖子比起来,它们的脖子要短得多。霍加狓常常单独居住,有了小宝宝后,霍加狓妈妈会和孩子一起生活。

啮齿动物
啮齿动物是哺乳动物中一类体型较小的动物,它们因为上下颌之间仅有一对门齿,喜欢啃咬坚硬的东西而得名。各种鼠类、河狸等都属于啮齿动物,一些性情温顺的啮齿类动物还成为人们喜爱的宠物。

疯长的牙齿
食肉的哺乳动物大都有着锋利的犬齿和坚硬的臼齿,吃草的啮齿动物没有犬齿。它们的嘴里有上下两颗能终生生长的门齿,而门齿与其他牙齿间还有很大的间隙。
一只探头探脑的家鼠

为啥老鼠啃东西
据说,因为害怕自己的牙齿不断疯长,有一天会把嘴巴撑破,于是老鼠的祖先告诫子孙,要不停地啃咬东西。原来老鼠啃东西是为了磨牙啊!
度过寒冬
寒冷的冬季到来前,一些啮齿动物会把自己吃得肥肥胖胖,然后躺在舒适的小窝里睡大觉,直到来年春天才醒来。也有些勤快的啮齿动物会在秋季就给自己储存食物,这样冬天就不会挨饿,比如松鼠。

松鼠吃东西时常把腮帮子鼓起来
昼伏夜出
多数的啮齿动物都在夜晚或者早晨、傍晚的时间外出寻找食物,只有很少的种类在白天四处活动。老鼠就常常在夜晚人们睡着时,偷偷溜出来偷东西吃。

小知识
有些啮齿动物口中有能够临时存放食物的颊囊,比如松鼠。
两栖动物
两栖动物既能在水里也能在陆地上生活,青蛙、娃娃鱼等都是两栖类。因为不能生活在有盐分的水里,所以我们常见的两栖类动物通常都生活在淡水中,而很少在海里见到它们。

奇怪的外形
两栖动物有着潮湿、黏滑的表皮,头上通常鼓着一双大大的眼睛,这是为了看清周围的事物。它们有着良好的嗅觉,即便在水中也一样灵敏。

“绿色卫士”青蛙
小知识
两栖类的幼体在成长过程中,会先长出后肢,然后再长出前肢。
成长过程
两栖类动物常把卵产在水中,幼体长成后会一直待在水中,直到长大才可以在陆地生存。两栖类和哺乳动物一样用肺呼吸,它们湿滑的皮肤能够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适应环境
两栖类动物有冬眠和夏眠的习性。寒冬来临时,它们会躲到泥塘底部或土洞里进行漫长的冬眠。有些生活在干旱地区的青蛙会进行夏眠,为的是等待湿润的雨季来临。
危险的箭毒蛙
箭毒蛙是蛙类中比较小的一类,是全世界最美丽的蛙类,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动物。它们的体型很小,但背上的毒液却可以使任何动物毙命。
箭毒蛙皮肤颜色各不相同

蜥蜴世界
蜥蜴类是爬行动物中的一大家族,它们几乎占据了全世界爬行动物种类的一半以上。蜥蜴大多是肉食动物,只有极少一部分为食草动物。由于外形与地球曾经的霸主恐龙最为相似,它们因此引来更多关注。

怪异的身体
蜥蜴有着很强的攀爬能力,四肢的脚趾上长有吸盘,体表附着有鳞片。有一种名叫蛇蜥的蜥蜴,因为四肢退化,看起来不像蜥蜴而更像一条蛇,因此被称为蛇蜥。蜥蜴家族还有能以皮膜在空中滑行的飞蜥。
蜥蜴

美洲绿鬣蜥
美洲绿鬣蜥生活在从墨西哥到南美洲的森林边缘、灌木丛中。受到惊吓时,它会从数米高的地方直直跳下,自己还能够毫发无损。

美洲绿鬣蜥
温顺的性情
蜥蜴类大部分性情都很温顺,虽然样子看起来又丑又凶,但它们实际上是一群好静的动物,往往在一个地方一停就是好几个小时,一点也不会主动惹是生非。
蜥蜴中的“魔术师”
大多数蜥蜴类动物虽然长相不好看,但体表的颜色却都非常艳丽。而有些蜥蜴不仅有着鲜亮的外衣,而且还会随着环境改变为自己换上不同色彩的衣服,比如变色龙。

变色龙是动物界的“魔术师”
小知识
壁虎是我们身边的蜥蜴类动物,能在光滑的墙壁上来去自如。
龟鳖王国
爬行动物很多都覆盖着鳞片,只有少数的龟鳖类例外。龟鳖类俗称龟,它们大多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还有一些成为能够长时间生活在海里的海龟。

龟壳的秘密
龟类的甲壳由骨板和盾片两部分组成,随着龟自己的成长,骨板和盾片也会逐年增长。有意思的是,不同的龟类动物,组成它们甲壳的骨板和盾片在数量与大小上,也是不尽相同的。

可爱的巴西翠龟
巴西翠龟原产于密西西比河沿岸,又名七彩龟。在水中时,在光的照耀下,它们的龟壳上会出现红、黄、白、棕、绿、灰、紫等七种颜色,色彩斑斓,非常美丽。

漂亮的巴西翠龟
陆龟
生活在陆地上的龟,人们称它们为陆龟。陆龟通常都有着比生活在水中的龟更威风的龟壳,如同一座高高拱起的房子。陆龟四肢粗短健壮,前肢呈圆柱形,后肢壮如象腿。

笨重的陆龟
大鳄龟
大多数的龟都是食肉的。生活在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大鳄龟是名副其实的“大胃王”,而且有着巧妙的捕猎本领。大鳄龟能利用舌头上一个粉红色的东西做诱饵捕获猎物,它们能吃下包括其他龟在内的很多猎物。
小知识
龟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爬行动物,它们的寿命通常都比较长。
鸟类
各种的鸟类和所有动物既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人类的老师,它们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人类最早关于飞翔的梦想就来自鸟类的启示,这些蓝天的骄子有什么故事呢?

鸟类的起源
鸟类是由生活在大约2亿年前的一支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可以说它们的祖先源自恐龙家族。在不断地进化中,鸟类祖先作为爬行动物特征的前肢逐渐发展成能够伸展开的羽翼,于是第一只鸟儿飞了起来。
不会飞的鸟
鸟类是长有羽毛、卵生的动物,有了翅膀,鸟类就可以飞上天空;但也不是所有的鸟类都会飞,生活在南极的企鹅虽然不会飞,却是游泳的高手。

企鹅是不会飞的鸟
自然界的精灵
最小的鸟类蜂鸟是自然界可爱的精灵,它们有着非常亮丽的羽毛,身体小巧玲珑。花蜜是蜂鸟喜爱的食物,当它们在花丛中穿梭时,小小的身体能敏捷地上下翻飞、侧飞和倒飞,还能悬停在空中吸食花蜜。

美丽可爱的蜂鸟
跑步冠军
鸵鸟是鸟类中现存的最大而不会飞的鸟,它们的家乡在非洲。非洲大沙漠的草原地带是鸵鸟生活的地方,在这里它们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跑步特长。鸵鸟的奔跑速度飞快,一步可跨出近8米,时速能达约70千米。
小知识
鸵鸟遇到危险时,将头埋进沙堆不是因为胆小,而是为了避险。
鸵鸟

猛禽一族
和哺乳动物中的猫科动物一样,猛禽一族在自然界也居于食物链的顶端,是一类肉食性很强的动物。大多数的猛禽都性情凶猛,身姿矫健、庄严威风,因而也成为人类崇拜的对象之一。

大小不等
猛禽的体形大小相差很大,其中体形巨大者如康多兀鹫。当这种鹫展开翅膀时,两翼长近3米,它们的体重更可达几十千克;而一些体形细小的猛禽,大小则与麻雀相当。
展翅高翔的鹰

凶猛的外形
猛禽是食肉类鸟类,它们都有向下弯曲的钩形嘴,十分锐利。这些鸟类中的杀手同时还有着强健的足和尖锐的爪子。猛禽可分为以鹰、鹫为主的隼形类,以及以猫头鹰为主的鸮形类。

康多兀鹫
守株待兔
猛禽通常都有良好的视力,为了更好地找到猎物,猛禽经常会长时间在高空停着不动。如果天气不好,鹰等猛禽则会选择山崖、树顶等高处守株待兔。
小知识
鸮类常在夜间活动,与隼类不同的是,它们很少在高空盘旋。
威猛的鹰
鹰是威武勇猛的象征,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人们都将鹰视为自己的保护神,一些国家还将它们放进了国徽中。因为鹰非常凶猛,善于捕猎,在古代,它们还像狗一样被人们驯养用来狩猎。

老鹰捕捉猎物
鱼类
鱼类是水里的游泳高手,它们终年生活在水中,五光十色的鱼类是海底世界流动的风景。无论是大江大河,还是溪流湖泊,或者是大洋大海,鱼类的身影无处不在。

特殊的身体
鱼类身体构造特殊,它们用腮呼吸,用鳍来保持在水里游泳时不会东倒西歪,因为水流会不断冲击鱼的身体。鱼类的身体骨骼各有不同,有些鱼的骨骼不是真正的骨头,比较软,有弹性,它们被称为软骨鱼,比如鲨鱼。

鲨鱼
小知识
普通的鱼鳍没有肌肉和骨骼,而非洲矛尾鱼的鳍,却有着厚厚的肌肉。
鱼鳞的作用
鱼类的身体上都覆盖着鳞片,这些鱼鳞不仅可以保护它们免遭病菌侵害,有时还可以迷惑天敌。当阳光射入水中,鱼鳞会反光让天敌眼花缭乱。

身体的样子
鱼类的身体长成什么样子和它们在水里游泳的快慢有着很大关系。大多数的鱼类都具有像纺锤那样两头小、中间大的体型,这样的体型可以为它们减轻在水里游泳时的阻力。

鱼的身体形状
鱼鳍的妙用
鱼类的鱼鳍对它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鱼类的背鳍和臀鳍常用来保持身体平衡,而尾鳍可看做是船舵一样,用来控制方向。

庞大的鲨鱼家族
鲨鱼是生活在海洋里的一种异常凶猛的鱼类,也被称为“海中狼”。它们是一类非常古老的鱼类,早在恐龙繁盛的时代,鲨鱼的祖先就已经进化到了接近现在的程度。它们在海洋中横行无忌,是很多海洋动物的天敌。
海洋杀手
鲨鱼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温带和热带海洋中,经常也会进入靠近海岸的水域。一般情况下,鲨鱼以海里的鱼类、海龟、海狮等为食,有时也会对在海里游泳、潜水、冲浪的人发动袭击,是非常危险的海洋杀手。
鲨鱼经常张着嘴在水里游泳

小知识
鲨鱼的牙齿中只有最外排的才能发挥牙齿的真正功能。
灵敏的嗅觉
鲨鱼有着敏锐的嗅觉,它们能闻出数千米外的血液等气味,并追踪出来源。鲨鱼在海水中对气味特别敏感,尤其是对血腥味。伤病的鱼类少量出血,都可以把它从远处招来。
尖刀般的牙齿
鲨鱼的牙齿如同一把锋利的尖刀,能轻而易举地咬断手指般粗的电缆。不同的鲨鱼牙齿、形状和功能也不相同,有趣的是,鲨鱼的牙齿不是像其他海洋动物那样长成一排,而是有好几排。

可怕的大白鲨
白鲨是海洋中出色的猎手,虽然它身体庞大,不像其他鲨鱼那么灵活,但却总能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捕获猎物。大白鲨的上半身颜色很暗,下半身很明亮,它们往往借着这种保护色靠近猎物,从下方发起突袭。

凶狠的大白鲨
蛛形纲动物
蜘蛛和蝎子是近亲,有些不可思议吧?如果说它们还不是昆虫,你会不会更惊讶呢?昆虫家族的成员可多了,蜜蜂、蝴蝶、苍蝇等都是,那么蜘蛛和蝎子与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蛛形纲家族
蜘蛛、蝎子,还有生活在动物体表的臭虫,都属于蛛形纲家族的成员。这个大家族里的不少种类都以捕食害虫为生,比如蜘蛛,但臭虫却是一类非常危险的害虫。

小知识
蝎子的身形很像一只琵琶,它们的尾节末端有一个钩状毒刺。
与昆虫的不同
蜘蛛、蝎子、臭虫没有昆虫的翅膀,不会飞。它们的身体也不像昆虫那样分成明显的头部、腹部等几个部分,而且头上没有触角。

蝎子的尾巴总是高高翘起来
躲在暗处的猎手
蜘蛛、蝎子不耐热,常躲在阳光照不到的阴凉处,比如潮湿的墙角、砖头缝里或者树叶底下,喜欢在夜间活动。也有少数蝎子和蜘蛛身体表面有一层蜡,能保存水分,可以在沙漠中生活。
角落里的“纺织娘”
蜘蛛能从身体里吐出一种非常纤细又具有弹性和韧性的丝状东西,这种东西在遇到空气后会变硬,形成蜘蛛丝。大多数的蜘蛛喜欢在暗夜里完成自己的织布工程,然后静静地等着猎物自投罗网。

蜘蛛结网捕猎
多足动物
一天,蜈蚣和蜗牛约定一块出去玩。蜈蚣对蜗牛说:“你走得慢,要不你就先出门吧。”蜗牛看了蜈蚣一眼,慢悠悠地说:“朋友,恐怕我都出门了,你还没有穿完鞋吧!”蜗牛为什么这么说,小朋友能猜着吗?

脚多了也不碍事
蜈蚣是多足动物里最有名的成员了,和蜈蚣一样,多足动物都有着细长的身体,长着很多脚。不过这么多的脚却一点不妨碍蜈蚣在逃命时的表现,它逃起来照样快。

蜈蚣
奇怪的模样
多足动物身体细长,但不同的种类身体外形却大不一样。它们有的长得像一只圆滚滚的小球,有的像一支圆圆的笔筒,还有的因为身体比较扁平,看起来仿佛是一根又扁又长的带子。
食物来源
多足动物常生活在树皮、落叶、石头底下等又潮又暗的地方,以腐烂的植物为食。一些居住在洞穴里、以动物尸体为食的多足类,有时也会吃植物。

蜘蛛是很多多足动物的捕食对象
蜈蚣和马陆
蜈蚣,又名天龙、百脚虫,它们主要以青虫、蜘蛛、蟑螂等为食。每年10月至次年惊蛰时节,是蜈蚣的蛰伏期。马陆也叫千足虫,大多数的马陆都有着坚硬的背板,自卫时它们能将身体蜷成球状滚动逃跑。
千足虫

小知识
许多马陆种类还可以分泌毒液或者毒气来防御敌害。
软体动物
陆地上的蜗牛、河里的蚌、海里的乌贼等都属于软体动物,这类动物广泛分布在寒带、温带到热带,从海洋、河川、湖泊到平原、高山地区,到处可见。软体动物有着漂亮的外壳,这是它们的保护装置。

不同的身体部位
大多数的软体动物都有着华丽的贝壳和柔软的身体,它们的身体通常由头部、足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五个部分组成,有的软体动物还有触角、眼等灵敏的感觉器官。

小知识
软体动物有的种类贝壳退化到体内,有的种类甚至都没有壳。
奇妙的生活习惯
不同的软体动物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一些软体动物能随波逐流地在海洋中过着漂浮生活;擅长游泳的则和鱼类一样在海洋中不断游动觅食。

凭贝壳识种类
软体动物因为身上带有贝壳,因此也称贝类。不同软体动物身上的贝壳数量各不相同,样子也有很多,有帽子形状的、管状的、瓣状的,还有螺旋形的。

美丽的鹦鹉螺
美丽的鹦鹉螺
鹦鹉螺是一种古老的软体动物,已有上亿年的生活史。鹦鹉螺有着螺旋状的外壳,它们和章鱼、乌贼可是很近的亲戚。鹦鹉螺的外壳很像一只将头埋入羽毛中的鹦鹉,因此得名“鹦鹉螺”。
腕足动物
腕足动物大多生活在海洋中,在陆地上的河流湖泊里很少会见到它们的踪迹。和软体动物一样,腕足动物的身上也长有贝壳,不过数量通常会比软体动物的少。它们身上都具有触手,因此得名“腕足动物”。

腕足类的贝壳
腕足动物的贝壳往往只有两枚,而有的软体动物贝壳则能达到8枚之多。腕足类的贝壳长在它们身体的背部和腹部两侧,壳的形状和上面的花纹是识别腕足动物不同种类的主要特征。
小知识
舌形贝仅靠外套膜上方的三根管子与外界接触,呼吸和取食。
海豆芽生活在很浅的温带和热带海域

奇怪的腕足
腕足动物的头顶上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部位,上面生有很多触手,称“腕足”。这些奇怪的触手上,有许多纤毛能帮它们取食水里的食物。

腕足动物化石
生活的环境
腕足动物在遍布沙石的海底、岩石海底和黏土泥分布较多的海底都能够生活,还常与藻类、珊瑚等做邻居。腕足类喜欢待在有正常盐度的海中,只有舌形贝等极少数能适应淡化的海域环境。
有趣的舌形贝
舌形贝体形奇特,它身体上部的椭圆形贝体像一颗黄豆,下部则有一个可以伸缩的半透明肉茎,好似一根刚长出来的豆芽,所以又称为“海豆芽”。

腔肠动物
水母、水螅等腔肠动物因为身体中央具有能够进行消化和循环功能的腔体,得名腔肠动物。它们大多数生活在海里,只有少数几种生活在淡水中,通常用触手来寻找和捕食猎物。

独特的腔肠体
腔肠动物体内的腔肠看上去像一个空囊,有的腔肠动物的腔肠部位看上去像一口钟,有的则仿佛一只降落伞,形状各不一样。特别是水母,当水母在水里游动时,它们的身体看上去仿佛透明小巧的降落伞落入水中,很漂亮。
敏感的触手
腔肠动物的触手上面生有被称为刺丝囊的刺细胞。捕食猎物时,刺丝囊中会伸出末端带毒的细线,刺入猎物体内。等到动物失去反抗力,它们才会美美地饱餐一顿。

水母
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腔肠动物,它通体透明,身体呈圆形,非常柔软。桃花水母身体的周边上长满了触角,当它们在阳光照射下的水里翩翩起舞时,就好像桃花朵朵落入水中,很是美丽。

桃花水母
幼小的珊瑚虫
珊瑚虫的身体呈圆筒状,当它们还是一条条白色的虫时,它们就学会了将自己固定在先辈们的遗体堆积起来的珊瑚之上。珊瑚虫的身体没有头和躯干之分,遇到外界刺激,它的整个身体都会有反应。
小知识
珊瑚是珊瑚虫的分泌物产生的一种硬东西,珊瑚会形成岛礁。

珊瑚的颜色是与珊瑚虫生活在一起的藻类的颜色
多孔动物
多孔动物是一类非常原始的动物,它们在各个海域都有分布,但主要的居住地在沿海的浅水中。多孔动物外形奇特,以至于很多时候被人们误认为是植物,人们常以块状、垫状、树枝状、漏斗状等来描述它们的外形。
海洋里的大家族
多孔动物是一类体表多孔,能固定在水中物体上生活的动物。海绵是多孔动物中的典型物种,因此它们也被称为“海绵动物”。虽然很多多孔动物都生活在海里,但也有些种类居住在盐度很低的河口区,有些则完全生活在淡水里。

海绵
奇妙的生活方式
多孔动物没有腔肠动物那样的消化腔。因为它没有真正的消化、排泄和用于呼吸的器官,它的所有生命活动都是由身体细胞与水流直接接触来完成的。

海绵是一种非常原始的海洋动物
运动和进食
多孔动物可以通过身体上一些细长而卷曲的鞭毛来运动,它们在水里的运动方式不是直线前进或后退,而是呈螺旋式。进食的时候,它们会用鞭毛把水流中的食物掠走,然后再通过身体上的孔将水排到体外。
神奇的骨骼
海绵动物除了少数种类之外,其他的种类都具有骨骼。它们的骨骼分为骨针和海绵丝两种,具有支持和保护身体的作用。海绵动物的骨骼有的突出在动物身体表面,有的则形成网的样子。
小知识
多孔动物里就有一种动物叫海绵,它们被称为“海里的花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