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滋疗法
膏滋疗法更是祖国医学中一种独特的中医外治疗法,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并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祖国医学在很早以前就采用膏药等外治法。我国最早的医学文献,战国秦汉时期先后出现的《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等古典医学著作中,都有关于膏滋的制备和治疗应用方面的记载。
膏滋具有疗效显著,见效迅速,适应证广,使用方便,使用安全,无不良反应,费用低廉,经济实惠等特点,对于咽炎这样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病症尤为适宜。
制作
1.药料处理 将处方规定的药料洗净,切片或切断,或捣碎为末,或榨取果汁。
2.浸泡 将药物装入容器内,加入清水,一般以浸没全部药物并高出15mL左右为宜,同时把浮在水上的药物,用筷子搅动几下,过半小时后,药物即吸水膨胀。若水被药物吸尽,可再加些水。浸渍时间约12小时左右。
3.煎煮 先以小火加热,待药料充分膨胀,即加大火力煮沸,然后降低火力,保持微沸。根据不同的药料性质,煎煮时间也应不同,解表药、理气药等含有挥发成分,煎熬时间可短些;补益药中含水溶性成分多,时间宜长。一般煮1~3小时,过滤取汁,残渣继续加清水再煎,第二次加水量一般淹没药料即可,如法煎煮3~4次,煮至药料已透、无硬心,煎液气味淡薄为度,取出煎汁。将药渣加以压榨,榨出液于纱布过滤。然后合并数次煎汁于压榨液,静置沉淀,反复过滤,尽量减少滤液中的杂质。
4.浓缩 将上述煎液置锅内,先以武火加热煮沸,随时捞去表面浮沫,待汁转浓时,改用文火徐徐蒸发,使其浓缩,同时不断搅动,以防止焦化,直至炼成稠膏。取少许滴于能吸水的纸上检验,以不渗纸为度。
5.收膏 将砂糖或蜂蜜置热锅内熔化过滤炼制后,将清膏倒入,搅和均匀,小火煎熬,浓缩成膏。
6.服法
(1)冲服:取适量药膏,放在杯中,将白开水冲入,搅匀,使之溶化后服下。也可根据病情需要将温热的黄酒冲入服用。
(2)调服:把药膏加黄酒或汤药隔水炖化,调匀后服用。
(3)噙化:又称含化。即将药膏含在口中溶化,以发挥药效。
此外,如咽炎这样病在上焦的疾病,欲使药力停留上焦较久,宜饭后半小时服用膏滋。
治疗
1.急性咽炎 症见咽喉肿痛,吞咽不利,咽异物感,咽干。
方1 射干膏滋
【组成】射干120g 芍药60g 羚羊角60g 木通60g 蔷薇根60g 升麻60g 生地黄60g 艾叶3g 猪脂500g
【用法】以上药物除猪脂外,细切,用醋1 000mL浸1宿,用猪脂微火煎,醋尽为止,去渣。取适量口服,细细咽之。
方2 橄榄膏滋
【组成】鲜橄榄4 800g
【用法】将鲜橄榄煎汁1次,去核,再煎1次榨净。将2次所煎药汁澄清过滤,蒸发成浓汁。加冰糖12 500g收膏。每次半匙,开水化服。
方3 青果膏滋
【组成】鲜青果5 000g
【用法】上药熬汁滤渣,再将汁熬沸收清膏。每清膏500g 兑入蜜1 500g收稠膏,装瓶。每次服30g,白开水冲服。
2.慢性咽炎 症见咽异物感,咽干,恶心,咽灼热感。
方 一鲜膏滋
【组成】鲜地黄1 200g 人参300g 白茯苓300g 沉香15g 琥珀15g
【用法】先将地黄熬成稠膏,入人参末、茯苓末,并入糖精60g 搅匀溶化,离火,再入琥珀、沉香和匀,瓷罐收藏。清晨或午前用温酒送服数勺。
注意
1.用药前一定要明确诊断,连用1周无效者须到医院就诊。
2.应长期地、少量地服用,不宜1次大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