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鼻炎咽炎经验方
治疗鼻炎经验方
1.蒺藜煎
【组成】刺蒺藜30g
【主治】急、慢性鼻炎。症见鼻塞不通,流脓涕、头痛。
【用法】捣碎,水煎服。
2.川芎白芷汤
【组成】川芎30g 白芷60g 葱白30g
【主治】急、慢性鼻炎。症见鼻塞不通,鼻流浊涕、头痛,前额痛。
【用法】焙枯,共研细末,每早、晚各取6g,用茶冲服。
3.甘草丸
【组成】甘草、甘遂各等份
【主治】急、慢性鼻炎。症见鼻塞不通,流脓涕、头痛,前额痛。
【用法】共研为细粉,炼蜜为丸如黄豆大,用药棉少许将药丸轻包,留出一头不包。将用药棉包的药丸塞入鼻孔内,两孔交替塞用。每孔半天,晚上塞,天明换,约2 ~3天。
4.苍耳子散
【组成】白芷30g 薄荷、辛夷各15g 苍耳子2.5g
【主治】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症见鼻塞不通,流脓涕、头痛,前额痛,颌面部疼痛。
【用法】共为细面,每服6g 1日服3次。葱、茶汤送下。也可只用辛夷、苍耳子各9g 水煎服。
5.鼻舒汤
【组成】青藤香30g 青木香30g 笔壳草15g 茅草根l5g
【主治】化脓性上颌窦炎、鼻炎。症见鼻塞,流脓涕、头痛,前额痛。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一般用3~5剂可愈。
6.苍耳辛夷散
【组成】辛夷、苍耳子各6g 冰片0.6g
【主治】慢性鼻炎。症见鼻塞不通,流脓涕、语声重浊、头胀头痛。
【用法】研极细末吹入鼻中。
7.苍耳黄连煎
【组成】辛夷花10g 苍耳子10g 桔梗10g 黄连10g
【主治】慢性鼻炎。症见鼻塞不通,时轻时重,流脓涕、嗅觉减退、头胀头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每日1剂。
8.藿胆丸
【组成】藿香200g 猪胆1个
【主治】慢性鼻炎。症见鼻塞不通、嗅觉减退、语声重浊、头胀头痛。
【用法】将藿香研细末,用猪胆汁搅拌均匀,制成丸药,内服。每日2次,每次5g 连服15天。
9.苍细辛夷汤
【组成】苍耳草15g 蕨叶一棵蒿15g 辛夷10g 土细辛10g 贡连10g
【主治】慢性鼻炎。症见鼻塞不通、嗅觉减退、语声重浊、头胀头痛。
【用法】煎水,内服,每日1剂,分3次服。
10.柴胡乌梅汤
【组成】银柴胡10g 防风10g 乌梅10g 五味子l0g 甘草5g
【主治】过敏性鼻炎。症见鼻塞鼻痒、嗅觉减退、清涕如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11.荆芥蒺藜煎
【组成】荆芥8g 鹅不食草12g 刺蒺藜12g
【主治】过敏性鼻炎。症见鼻塞鼻痒、嗅觉减退、喷嚏频频、清涕如水。
【用法】每日1剂,水煎内服,每日服2次。
12.青苔
【组成】青苔(鲜者)适量
【主治】慢性鼻炎。症见鼻塞不通、时轻时重、嗅觉减退。
【用法】用小刀从潮湿处刮下青苔装干净瓶内,后用消毒纱布包药卷成小条,放入鼻孔内,交替塞鼻,每3~4小时更换1次,一般5天即愈。
13.斑蝥粉
【组成】斑蝥1只
【主治】慢性鼻炎。症见鼻塞不通、嗅觉减退、遇寒冷时加重。
【用法】将斑蝥研为细末,备用。将斑蝥粉少许、置于两眉中间(印堂穴)。外用胶布贴紧固定。晚贴早揭,揭后起小水泡,泡破作局部消炎处理。
备注:①药粉不可进入眼内;②药粉要现配使用;③起泡过程一般2~4小时,有痛感但可以耐受,万一痛甚可揭去。
14.辛夷散
【组成】辛夷花适量
【主治】慢性鼻炎。症见交替性鼻塞、嗅觉减退、遇寒冷时加重。
【用法】单味研末,或加入冰片同研,吹鼻。亦可拌烟丝燃吸。
15.鼻通酒
【组成】苍耳子辛夷各30g
【主治】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症见鼻塞不通、嗅觉减退、鼻流清涕、喷嚏连连、遇寒时加重。
【用法】研末浸酒,炖热,吸其气入鼻。
16.苍耳辛夷通窍汤
【组成】苍耳子10g 辛夷花6g 白芷3g 丝瓜根15g
【主治】慢性鼻炎。症见鼻塞不通、时轻时重、遇寒冷时加重、咳嗽痰稀。
【用法】水煎服,每日1付,连用7日。
17.鹅不食草
【组成】鹅不食草5g 冰片少许
【主治】急性、慢性鼻炎。症见鼻塞不通、时轻时重、遇寒冷时加重、嗅觉减退。
【用法】采鹅不食草洗净(鲜品)加少许冰片,搓揉成团塞鼻,左侧患病塞左。右侧患病塞右,每日1次,连用7天。
18.鼻通煎
【组成】甘草10g 余甘子10g 白糖10g
【主治】过敏性鼻炎。症见鼻塞、鼻痒、清涕长流、时轻时重。
【用法】以上3味药,混合研为粗粉,另加入酥油120g置锅内,用微火缓缓煎至药渣呈枯黄色,除去药渣,滤过。取澄清的酥油液,备用。每日1~2次,早晚滴,每次9滴。滴鼻时,头部应尽力后仰端正,选患侧或通气较好一侧滴,维持原位片刻,再平卧数分钟。
19.辛夷花饮
【组成】辛夷花9g 白糖适量
【主治】急性、慢性鼻炎。症见鼻塞不通、时轻时重、遇寒冷时加重、嗅觉减退、鼻涕黏浊。
【用法】水煎服。或用豆腐2块与花同炖服。
20.葱白薄荷滴鼻水
【组成】葱白10个 薄荷油适量
【主治】急性、慢性鼻炎。症见鼻塞不通、时轻时重、遇寒冷时加重、嗅觉减退。
【用法】葱白洗净去膜,除去青茎及须根,待葱白略干,切碎捣烂,以纱布包取汁,加入等量之甘油,再加1滴薄荷油,密贮瓶中,用时摇匀,以此液滴鼻,1日2~3次,连用几天。
21.参矾膏
【组成】苦参、明矾各等量
【主治】急性、慢性鼻炎。症见鼻塞不通、鼻涕黏浊、遇寒冷时加重。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调入熔化的猪油内,涂擦于鼻孔内。连用7天。
治疗咽炎经验方
1.苇根汤
【组成】鲜苇茎30g 生橄榄7个(去核)
【主治】感受风热、咽痛有痰。症见咽部疼痛、吞咽不利、干咳痰少。
【用法】水煎服。亦可单用芦苇根,煎汤代茶。
2.荆防利咽汤
【组成】荆芥、防风各6g 薄荷4.5g 牛蒡子9g
【主治】急性咽炎。症见咽部疼痛、吞咽不利、咳痰稀白。
【用法】水煎服。
3.生地牛膝汤
【组成】鲜生地30g 牛膝9g 生石膏30g
【主治】急性咽炎。症见咽部疼痛、吞咽不利、咳痰黄稠。
【用法】水煎服。
4.鸭跖草汤
【组成】鲜鸭跖草9~15g
【主治】急性咽炎。症见咽部疼痛、吞咽不利、咳痰黄稠。
【用法】捣烂煎汤服,若无鲜者,亦可用干品。
5.柿霜饮
【组成】柿霜适量
【主治】急性咽炎。症见咽喉疼痛、吞咽加重、咳痰黏稠。
【用法】每服6g,温水化服,1日2~3次。
6.金银花饮
【组成】金银花30g
【主治】急性咽炎。症见咽喉干痛、吞咽时加重、咳痰黄稠。
【用法】清水煎成浓汁,分2次口服。
7.葵花冰糖饮
【组成】大蓟300g 威灵仙根50g 马蹄香50g
【主治】急、慢性咽炎。症见咽燥微痛、吞咽不利、口干恶心、干咳痰黏。
【用法】均为鲜品,药用根茎,洗净切片,水煎内服,每日3次。每日1剂。孕妇忌服。
8.玄参甘桔汤
【组成】玄参15g 桔梗10g 甘草5g
【主治】急、慢性咽炎。症见咽部干痛、吞咽不利、干咳痰少而黏。
【用法】水煎频服,每日1剂。连服1周。
9.青果萝卜汤
【组成】青果3枚(切开) 白萝卜30g
【主治】慢性咽喉炎。症见咽干微痛、咽部异物感、痰涎稀白。
【用法】水煎服。连汤带肉服。
10.桔梗射干汤
【组成】桔梗、射干各6g 麦冬9g
【主治】慢性咽喉炎。症见咽干疼痛、咽部异物感、痰黏着感、咽干不欲饮、痰涎稀白。
【用法】水煎服。
11.桔梗甘草汤
【组成】甘草6g 桔梗9g 麦冬12g 酸浆草9g
【主治】慢性咽喉炎。症见咽干疼痛、咽干欲饮、咽部异物感、痰黏着感、痰涎稀白或黏稠。
【用法】水煎服。
12.菊花汤
【组成】薄荷叶7.5g 大青叶、野菊花各30g
【主治】慢性咽喉炎。症见咽干、咽部异物感、痰粘着感、痰涎黏稠。
【用法】水煎,分2~3次服。
13.金灯利咽饮
【组成】酸浆草(又名锦灯笼,挂金灯)6g
【主治】慢性咽喉炎。症见咽干、咽痛,声音嘶哑、痰涎黏稠。
【用法】煎汤代茶饮,亦可用蜜浸,含口中,徐徐下咽。
[备注]此药甚苦,用蜜浸,则小孩喜服。
14.薄荷甘草汤
【组成】薄荷4.5g 牛蒡子90g 甘草60g
【主治】慢性咽喉炎。症见咽干、咽痛、咽部异物感、痰黏着感。
【用法】研细末,每用15g煎汤服。或炼蜜为丸,每丸重6g 每服1丸,1日3次。
15.半夏饮
【组成】半夏500g 醋2 500mL
【主治】慢性咽喉炎,痰湿型。症见咽部异物感,哽哽不利、痰涎稀白。
【用法】半夏砸碎,放入醋内浸泡24小时,煮沸捞弃半夏,加入苯甲酸钠(量按药液的0.5%加),过滤,分装100mL瓶备用。每次服10mL,每日1~2次。
16.薄荷丸(煎)
【组成】薄荷适量
【主治】急、慢性咽炎。症见咽部干燥疼痛、吞咽不利、有痰黏着感、干咳痰少而黏。
【用法】研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g 每次1丸,含化。又可用薄荷煎汤,待冷作含漱用。
17.栀子胡连散
【组成】地丁25g 栀子25g 闹阳花25g 胡连15g
【主治】急、慢性咽炎。症见咽部疼痛、吞咽不利、痰黏难咳。
【用法】研粗面,水煎温服,成人每服5g,每日服2次。
18.射干利咽汤
【组成】炒栀子、牡丹皮各4.5g 射干、郁金各9g
【主治】急、慢性咽炎。症见咽喉疼痛、吞咽时加重、痰黏难咳。
【用法】煎汤,边漱边咽。若无丹皮,可用连翘9g
19.银花甘草汤
【组成】金银花9g 甘草3g 荸荠14个
【主治】急、慢性咽炎。症见咽部干痛、吞咽不利、痰黏着感、痰黏难咳。
【用法】加水2碗煎服,或含漱用。
20.参梗利咽汤
【组成】草河车(又名蚤休)9g 玄参9g 桔梗6g 牛蒡子6g 甘草5g 薄荷3g
【主治】急、慢性咽炎。症见咽部疼痛、吞咽不利、痰黏着感、痰黏难咳。
【用法】药用水3杯煎取一杯半,渣再用水2杯煎取l杯,混合后徐徐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