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眼的基本知识

    alt

    花眼是一种生理状态下的老化现象,虽非疾病,但却给中老年人带来很大烦恼。如何有效地推迟或缓解花眼的产生,对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什么是花眼

    在眼处于最大调节时,所能清晰聚焦的最近一点,称为近点。如果人眼的调节能力减弱,近点就会逐渐远离,看不清近处的物体。随着年龄增加,人的晶体核逐渐硬化,晶状体的可塑性及弹性逐渐减弱,调节功能逐渐减弱。大约在40~45岁,人们近距离工作或阅读就发生困难,这种由于年龄所致的生理性调节减弱,称为老视,俗称花眼(图1-4)。

    alt

    alt

    ·图1-4 花眼的成像位置

    与近视、远视不同的是,花眼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而非疾病。不论屈光状态如何,每个人均会发生花眼。导致花眼的原因,是因晶体核硬化与睫状肌功能减弱所致,每个人随年龄的增长,调节力都会减弱。然而,在近视眼的病人因近视力好,摘下近视镜之后便可以代偿花眼造成的改变;远视眼的病人,除去远用眼镜则近视力更差。所以,远视者较早发生花眼,近视者发生较晚。

    花眼是客观存在的,只要在阅读等近距离用眼时配戴合适的凸透镜即可(见图1-5)。一般规律是正视眼在45岁左右约需+1.50D(150度)附加,50岁左右约需+2.00D(200度),60岁以上需+3.00D(300度)。

    alt

    ·图1-5 花眼的矫正

    二、中西医对花眼病因的认识

    1.中医病因 花眼多为年老体弱者,肝之精渐衰,或劳瞻竭视,阴血暗耗,阴精不足,不能配阳,故目中光华虽可发越于外,但不能收敛视近。临床可见视远如常,视近则模糊不清,将目标移远即感清楚,故常不自主将近物远移。花眼症状出现过早,或发展较快者,应视体质情况辨证论治。

    2.西医病因 花眼是因为人体眼睛的晶状体退化。年轻时,晶状体柔软富有弹性,可以随时变厚变薄,看近物时有很好的调适能力。随着年纪的增加,晶状体渐渐硬化,丧失了柔软度及弹性。看近的物体时,晶状体的调适能力降低,无法准确地聚焦于视网膜上,会有“雾里看花”的感觉。

    三、花眼的辨证分型

    1.气血两虚型 患者常伴有面色萎黄、头晕心悸、少气懒言、神倦乏力等症状。

    2.肝肾不足型 患者在夜间眼花的症状会明显加重,并常伴有头昏目眩,耳鸣心烦,口干咽燥等症状。

    3.阴虚阳亢型 患者常伴有头痛烦躁、面色潮红或面部有烘热感、头昏目眩等症状,并多伴有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等疾病。

    四、如何对花眼进行诊断

    一般来说中老年人都有这样一种经历,即当由看近处物体突然转向远处物体时,会感觉到眼前发白、看东西不清楚,这就是由于机体的调节能力下降造成的。另外,还能感到在明亮处能看到的文字到较暗的地方读起来很吃力,看电话簿、字典等上面的小字费力,近视眼的人在看近处的东西时往往需要摘掉眼睛。

    当出现上述表现时,应到医院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视力测定,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异常的检查,裂缝灯、眼底镜的检查,眼压、视野的检查,检眼镜检查以确定眼睛度数。在排除了其他疾病以后就可以考虑花眼的可能。

    五、花眼有哪些危害

    “四十七八,两眼花花”,花眼为正在工作岗位担当重任的中年人带来无尽烦恼,眼酸、眼痛、眼干涩、多泪、视物模糊、阅读疲劳,严重影响工作。约有五成中年人有不同程度花眼症状,约八成的人不愿意戴老花镜或认为老花镜影响工作。

    1.视物不清影响工作 中年人经常阅读书报、文件、资料等,但花眼的出现导致他们无法辨清文字内容,即使戴上花镜也容易丢行漏字,一个关键字没看清,意思就全拧了,且不能长时间进行,阅读费力不说,关键是耽误事,而且眼酸、眼涩、眉骨胀痛等会时刻影响着他们。

    2.眼睛疲劳精力衰退 人到中年,正是风华正茂,大显身手的时候,却因眼睛经常疲劳,时刻感到力不从心,整目精神恍惚,萎靡不振,明显感觉到精力不济,身心疲惫。因为花眼是一种退行性变化,人们常常把花眼的出现当作步入老年的标志,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一天比一天没精神,进而加速了衰老。

    3.头晕眼花失眠多梦 一部分人眼花以后出现了睡眠障碍,进而造成免疫力低下,精神抑郁,容易引发其他的疾病。

    六、如何对花眼进行有效的预防

    1.经常眨眼 眨眼不会影响眼肌,而是能使眼肌经常得到锻炼,延缓衰老。

    2.经常转动眼睛 因为眼睛经常向上、下、左、右等方向来回转动,可锻炼眼肌。

    3.正确掌握阅读方法 读书时要舒适地坐着,全身肌肉放松,读物距离眼睛约30cm以上,不要过分前倾,否则,会影响到背部肌肉的劳损。不要在床上看书,过度疲劳时不要强行读书。

    4.要集中一个小目标注视 不要用斜视的余光看东西。

    5.从暗处到阳光下要闭目 不要让太阳光直接照射到眼睛。看电视、电影的时间不宜过久,保持好视距。

    6.注意饮食 多吃动物肝脏、胡萝卜、核桃仁、黑小豆、鸡蛋、红枣、菊花、黑芝麻等。

    7.注意锻炼 要多做些全身运动锻炼,增加全身血液循环对眼肌都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