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忘的基本知识
健忘是临床常见的症状,目前尚没有一个确切的诊断标准。虽然健忘发生的程度不一,病程长短不同,但是,其给工作和生活带来的烦恼是十分严重的。因此,了解健忘的概念、分类、病因、诊断、危害及预防的基本知识,对于积极预防和治疗健忘,十分重要。
一、什么是健忘
健忘,医学上称之为暂时性记忆障碍。简单讲健忘症就是大脑的思考能力(检索能力)暂时出现了障碍,因此症状随着时间的延续会自然消失。中医又称健忘为“喜忘”、“善忘”、“多忘”,系指记忆力差,遇事易忘的一种病症。而有时看起来与这种症状很相似的痴呆则是整个记忆力出现严重损伤所致。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
二、健忘的分类
(一)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认为,健忘多因心脾虚损、心肾不交、痰瘀痹阻、年老神衰等引发所致。临床可分为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痰瘀痹阻、年老神衰等证型。
1.心脾两虚型 症见遇事善忘,精神倦怠,四肢无力,心悸少寐,纳呆气短。
2.心肾不交型 症见遇事善忘,腰膝酸软,或有遗精,头晕耳鸣,或手足心热,心烦失眠。
3.痰瘀痹阻型 症见遇事善忘,兼见语言迟缓,神志欠敏,表情呆钝。
4.年老神衰型 症见遇事善忘,形体衰惫,神志恍惚,腰膝酸软。
(二)西医分类
健忘可分为器质性健忘和功能性健忘两大类。
1.器质性健忘 是由于大脑皮层记忆神经出了毛病,包括脑肿瘤、脑外伤、脑炎等,造成记忆力减退或丧失;某些全身性严重疾病,如内分泌功能障碍、营养不良、慢性中毒等,也会损害大脑造成健忘。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本身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退行性变化,或者由于脑部动脉逐渐硬化而导致脑功能衰退而发生健忘。
2.功能性健忘 是指大脑皮层记忆功能出了问题。人到了中年,肩负工作重任,家务劳动繁多,学的东西记忆在大脑皮层的特定部位常常扎得不深。
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所涉及的健忘主要以功能性健忘为主,以后所涉及的治疗、治法仅供器质性健忘的读者参考,至于其对器质性健忘确切的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的临床验证。
此外,有些疾病可引发的健忘,或健忘仅是不同疾病的一个症状,常见的有:
1.神经官能症 又名神经症、精神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癔症、强迫症、焦虚症、恐怖症、疑病症以及各种内脏神经官能症,如心血管神经官能症、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复杂多样,有的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有的则有心悸、胸闷、恐怖感等。其特点是症状的出现与变化与精神因素有关。如有的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每当情绪紧张时出现腹泻。
2.抑郁症 又称忧郁症,是以情绪低落为特征的一类心理疾病。轻型病人外表如常,内心有痛苦体验。稍重的人可表现为情绪低落、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自卑等。有些患者常常伴有神经官能症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反应迟缓、失眠多梦等症状。重型抑郁症患者会出现悲观厌世、绝望、自责自罪、幻觉妄想、食欲不振、体重锐减、功能减退,并伴有严重的自杀企图,甚至自杀行为。
3.脑病后遗症 如脑梗死等。脑梗死是急性期过后,可出现健忘症状。
4.血管性痴呆
(1)多梗死性痴呆:为最常见的类型。是由于多发的梗死灶所致的痴呆,病变可累及大脑皮质、皮质下及基底节区。临床常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反复发作的脑血管病,以及每次发作后留下的或多或少的神经与精神症状,积少成多,最终成为全面的、严重的智力衰退。
(2)大面积脑梗死性痴呆:患者大面积脑梗死,常死于急性期,少数存活的病人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异常,包括痴呆,丧失工作与生活能力。
(3)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ger病):因动脉硬化,大脑白质发生弥漫性病变,而出现痴呆。临床特点为智能减退、步态障碍、尿失禁、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口齿不清等。
(4)特殊部位梗死所致痴呆:是指梗死灶虽不大,但位于与认知功能有重要关系的部位,而引起失语、记忆缺损、视觉障碍等。
(5)出血性痴呆:慢性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都可以产生血管性痴呆。
三、健忘发生的原因
(一)中医病因
本病之病因较为复杂,或因房事不节,肾精暗亏;或因思虑过度,损伤心脾;或因案牍劳作,耗伤心血;或因禀赋不足,髓海欠充;或因痰浊瘀血,痹阻心窍;或因年老体弱,神志虚衰等,均可引起健忘的发生。
1.心脾虚损 心主神明,脾志为思,若思虑过度,或劳心诵读,致使心脾亏损,而呈健忘。
2.心肾不交 大病之后,身体亏虚;或起居失节,阴精暗耗;肾阴不足则无以上交于心,心火亦难下交于肾,以致心肾不交,发生健忘。
3.年老神衰 年迈之人,五脏俱衰,心肾不足,神明失聪,精髓失养,则其述前事必犹若茫然。
4.痰瘀痹阻 脾失健运,湿痰内生;或喜食肥甘厚味,聚湿为痰;或由于肝郁化火,熬津生痰;以致痰迷心窍而多忘。若瘀血内停,或痰瘀痹阻,心神不宁,亦令人善忘。
(二)西医病因
大脑是人体最娇嫩、复杂的器官,其奥妙相当于一个宇宙的奥妙。很多人认为健忘症及痴呆症,是在老年人群中易发的疾病,却没有意识到,健忘这种早老性痴呆其实病理往往在30~40岁就已经存在。近几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都市人群生存压力的普遍增大,更有提前的趋势。专家指出:有大约25%的男士在30岁后声称自己出现了健忘的系列症状,如记忆不清,马虎大意,总是觉得脑力不支,整天昏昏欲睡等等。因此,不要因为年轻力壮而缺乏足够的重视,当你出现记忆力减退,甚至经常性“健忘”症状时就需尽早就医。目前看来,引起年轻人群健忘的诸多因素里,其中占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电子产品的频繁使用 日本科学家发现,25~35岁的年轻人患健忘症愈来愈多。由于经常使用电子产品,造成了大脑利用率相对降低,依赖电脑使得大脑活动变少,血液的流动也相应减少,以至影响到大脑功能,造成记忆力下降。
2.失眠或少眠 西方医学专家指出,人的睡眠对于健忘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失眠是一般意义上健忘的罪魁祸首,它使大脑长期处于弱兴奋状态,因此极不容易接纳外来信息,无法将记忆固化,某些信息元也会因此丢失。而当这种病症持续时间过长时,会引发心理障碍,让他们更难回忆起忘记的东西。在中医里我们也能看到诸如“健忘多因思虑过度,脾虚生化乏源,心肾不足,脑髓失养所致”的解释。城市里的年轻人经常把1分钟掰成2分钟来用,通宵加班、读书,狂欢笙歌,失眠或少眠的现象非常普遍。
3.生活压力过大 一般年轻人所说的“健忘”,其表现的记忆不清、“丢三落四”,与真正的健忘并不一样。这些年轻人的“健忘”大都是由于压力过大引起的。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工作的高强度以及竞争的激烈程度都导致现代年轻人普遍压力过大,而这种超负荷的压力反映在身体上就是紧张、“健忘”。
4.大量酗酒吸烟 有的人过度吸烟、酗酒、缺乏维生素等,也会出现暂时性的记忆力减退。
5.疾病因素 如前所述某些全身性严重疾病,如内分泌功能障碍、营养不良、慢性中毒等,也会损害大脑造成健忘。
四、健忘的诊断
(一)病因诊断
1.病久体弱而健忘,并有其他虚弱症者,多属神劳、不寐、卑蝶等病。
2.形体不弱而健忘,甚至有遗忘,且与精神情志因素密切相关者,多为气厥、神郁等病。
3.老人健忘明显者,常见于脑络痹、脑萎、脏躁等病。
4.外伤、中毒、酒厥等所致健忘,必有相应的病史可查。必要时,可考虑作脑血流图、脑电图、头颅X线平片及CT扫描等检查。
(二)鉴别诊断
1.与痴呆相鉴别
(1)痴呆系指精神呆滞,沉默不语,或喃喃自语,语无伦次;或神志恍惚,呼之不应,告知不晓等。其不知前事或问事不知,与健忘的“善忘前事”有根本的区别。
(2)CT显示脑皮质萎缩和脑室扩大。
(3)多发梗死痴呆,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史;反复短暂脑供血不足或卒中史;人格保持相对完整;常有脑局限性损害体征。
(4)痴呆综合征,应与可导致痴呆状态的疾病如黏液性水肿、麻痹性痴呆、额叶肿瘤、硬膜下血肿、常压脑积水相鉴别。
2.与郁证相鉴别
郁证为情志拂郁之候。一般有情志恍惚,精神不振,失眠神呆,遇事多忘等见证。但郁证的健忘属兼证,健忘的多忘属主证。
(三)临床自我诊断
因健忘只是一个临床症状,目前尚没有一个确切的诊断标准,故只能根据患者的一些临床表现及行为特征进行诊断,为了解决一些受到健忘困惑的读者的方便,给大家介绍一下简单自我测试健忘的方法。
认真回答以下问题可以检验你是否健忘
1.经常忘记电话号码或人的姓名。
2.有时已经发生的事情,短时间内却无法回忆起细节。
3.几天前听到的话都忘了。
4.很久以前曾经能熟练进行的工作,现在重新学习起来有困难。
5.反复进行的日常生活发生变化时,一时难以适应。
6.配偶生日、结婚纪念日等重要的事情总是忘记。
7.对同一个人经常重复相同的话。
8.不管什么事做过就忘了。
9.忘记约会。
10.说话时突然忘了说的是什么。
11.忘记吃药时间。
12.买许多东西时总是漏掉一二件没买。
13.忘记关煤气而把饭菜烧焦。
14.反复提相同的问题。
15.记不清某件事情是否做过,例如锁门、关电源。
16.忘记应该带走或带来的东西。
17.说话时突然不知如何表达。
18.忘记把东西放在哪里。
19.曾经去过的地方再去却找不到路。
20.物品在经常被放置的地方找不到,却在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了。
回答了以上问题,可以大体知道自己的健忘程度
1.符合0~5个正常。偶尔有些琐事想不起来,这只是极轻微的记忆力减退,没必要浪费时间来担心这个问题。
2.符合6~14个为轻微的健忘症。很多怀疑自己得了严重健忘症的人大多数处于这个阶段。轻微的健忘症多数人都有,不必有太大的心理压力,但应注意调整,戒烟酒,补充维生素。
3.符合15~20个为严重的健忘症。应找专家问诊,寻找恰当方法治疗。
五、健忘的危害
1.影响正常生活 大脑中存在着管理时间的神经中枢,即所谓的生物钟,工作、学习、活动、娱乐以及饮食要有一定的规律,以免造成生物钟的紊乱、失调。尤其要保证睡眠的质量和时间,睡眠使脑细胞处于抑制状态,消耗的能量得到补充。因此日常生活中,失眠、健忘常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忘记关水龙头和忘记银行卡号密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影响工作业绩 健忘虽不是大病,但健忘的人经常丢三落四,久而久之,就严重影响病人的精神状态,使人精力不易集中,工作效率降低,因此,工作能力明显下降。长期健忘,将严重影响工作业绩,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对事业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健忘的人常常忘记别人的名字或领导交给的任务,结果会造成别人的误解和领导的不信任,导致诚信危机。
3.影响人的情绪 健忘常使患者情绪低沉,健忘日久,常使人忧郁、不安,自信心降低,甚至使自己心烦意乱,继而乱发脾气,严重影响人的情绪。
4.危及生命及财产安全 健忘的人常常丟三落四,拿东忘西,甚至发生诸如忘记关闭煤气阀而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危及生命及财产安全。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健忘、疏忽而引起的经济损失巨大,这不仅增加了家庭的负担,而且对社会也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六、健忘的预防
治疗健忘症没有天然妙药,需寻找发病原因,防患于未然,或通过调整以减缓症状还是可以做到的。
1.勤于锻炼大脑“用进废退”是生物界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大脑亦是如此。勤奋地工作和学习往往可以使人的记忆力保持良好的状态。对新事物要保持浓厚的兴趣,敢于挑战。中老年人经常看新闻、电视、电影,听音乐,特别是参加下象棋、围棋等活动,可以使大脑精力集中,脑细胞会处于活跃状态,从而延缓衰老。此外,适当地有意识记一些东西,如喜欢的歌词、记日记等对记忆力也很有帮助。
2.保持良好情绪 良好的情绪有利于神经系统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统一,使机体的生理代谢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反馈性地增强大脑细胞的活力,对提高记忆力颇有裨益。
3.参加体育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合理的体育运动能调节和改善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能促进脑细胞代谢,使大脑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使大脑不断地处于自我更新的状态,延缓大脑老化。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从饮食方面来讲,造成记忆力低下的元凶是甜食和咸食,而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记忆力。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提高大脑活力、注意力,对记忆力也有一定帮助。咖啡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大脑兴奋,如果需要我们集中注意力、记忆力做事,可以事先喝一杯咖啡。
5.摸索一些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对一定要记住的事情写在笔记本或便条上,外出购物或出差时列一个单子,将必须处理的事情写在日历上等都是一些可取的强化记忆方法。另外,联想、归类也是良好的记忆习惯。
6.经常嚼口香糖 日本某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咀嚼也许能预防记忆力衰退。因此,他们认为常嚼口香糖是一种既不增加进食量,又能刺激大脑海马区域以增强记忆力的好方法。
其实,健忘并不是可怕的疾病,但因为健忘而造成的忧郁、不安或自信心降低却可能带来更大的危害。我们认识了健忘就应该正确地对待它,积极地调整自己,不要让它困扰我们的工作、生活。当然,一些由于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健忘还是应该到医院治疗,这类患者只要查明病因,治好相应疾病后,健忘的症状就会自然消失。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很多增强记忆的药,经过验证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所以面对健忘,最主要的还是放松心情、减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