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方剂

本书针对失眠健忘收集了名医方、经验方、食疗方。这些方剂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之下,辨证施治选方用药,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治疗失眠健忘名医方

治疗失眠名医方

1.养心安神汤(程门雪,上海中医药大学)

【组成】制半夏4.5g 北秫米9g(包)炙远志3g 炒麦仁9g 云茯苓9g 白杏仁9g 白蔻仁1.5g 生苡仁12g 瓜蒌皮9g 枳壳1.5g 炒竹茹4.5g 佛手花1.5g 煅瓦楞12g 淮小麦12g 炒香谷芽12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调气和胃、养心安神。

【主治】心脾两虚型失眠。症见不寐,伴心悸,胸闷噫嗳,纳谷不香。

2.开郁化痰汤(程门雪,上海中医药大学)

【组成】党参2.5g 当归身4.5g 炒川芎1.5g 淮小麦12g 炙茯神3g 炙远志3g 炒枣仁9g 枳实1.5g 竹茹4.5g 半夏6g 北秫米9g(包)薄橘红4.5g 煅瓦楞12g 夜交藤12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开郁化痰。

【主治】心虚胆怯型失眠。症见失眠健忘,胆怯不安,面色无华,疲乏无力。

3.平肝汤(朱良春,南通市中医院)

【组成】半夏、夏枯草各12g 薏苡仁60g 珍珠母3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降气敛阳、和阳养阴。

【主治】慢性肝病引发的顽固性失眠。兼见肝区疼痛,疲乏无力,急躁易怒,口苦,咽干。

4.甘麦芪仙磁石汤(朱良春,南通市中医院)

【组成】甘草6g 淮小麦30g 炙黄芪20g 淫羊藿12g 五味子6g 灵磁石15g 枸杞子 丹参各12g 远志6g 茯苓15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温阳养阴。

【主治】阴阳两虚型失眠。症见失眠,盗汗,小便清长,阳痿,性功能减退。

5.清热安眠汤(邹云翔,江苏省中医院)

【组成】全当归9g 生地15g 川芎2.4g 桃仁9g 红花、黄芩、白蒺藜、蒲黄、龟板、麦冬、竹茹、龙齿、牛膝、夏枯草各9g 柴胡、枳壳、陈胆星、甘草各3g 山栀6g 黄连0.9g 酸枣仁12g 火麻仁15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养血行瘀,疏肝泄热。

【主治】失眠通宵不能入睡,烦躁,头昏,后脑及太阳穴疼痛,口味干苦,大便干结,小溲黄赤,舌苔黄厚,脉弦细。

6.归脾汤加减(刘仕昌,广东省中医院)

【组成】党参15g 远志10g 龙眼肉10g 茯苓10g 大枣10g 当归15g 柏子仁12g 五味子10g 若胸闷、苔腻加木香5g 便溏加白术30g 心悸甚者加磁石10g 丹参15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益气补血,养血安神。

【主治】心脾两虚型失眠,常见于老年衰弱、久病恢复期。症见失眠早醒,饮食减少,疲倦乏力,面色萎黄,心悸,唇淡舌白,脉细弱。

7.温胆汤加减(刘仕昌,广东省中医院)

【组成】半夏15g 陈皮10g 茯苓10g 枳实15g 竹茹15g 远志15g 酸枣仁15g 柏子仁15g 丹参15g 夜交藤30g 痰多加胆南星10g 贝母10g 头痛加白蒺藜10g 苍耳子1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除痰化浊。

【主治】痰浊阻滞型失眠,平素嗜酒厚味,酿成痰浊,阻滞气机。症见失眠多梦,头目眩晕,胸闷,痰多,舌苔腻,脉弦滑等。

8.逍遥散加减(刘仕昌,广东省中医院)

【组成】柴胡10g 当归10g 丹参10g 白芍10g 茯苓10g 酸枣仁15g 柏子仁10g 合欢花10g 夜交藤30g 午后低热、心烦、舌红者加丹皮15g 山栀子20g 胁痛加郁金30g 月经不调加益母草3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疏肝解郁,养心宁心。

【主治】肝气郁结型失眠,妇女多见,尤其是更年期妇女,气血易逆乱,肝气易郁结。症见失眠多梦,头目眩晕,胸胁胀痛,口苦纳呆,或见月经失调,脉弦细等。

9.健脑丸(刘仕昌,广东省中医院)

【组成】红参须9g 黄芪、龟甲、麦冬、益智仁、石菖蒲、知母各12g 五味子、甘松各10g 远志6g 当归8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补气养血填精,宁心健脑安神。

【主治】神经衰弱型失眠,属心脾不足,精血虚弱者。症见失眠早醒,饮食减少,疲倦乏力,面色萎黄,心悸,唇淡舌白,脉细弱。

10.清滋安神汤(施今墨,中国中医研究院)

【组成】石斛10g 生地6g 生龙骨10g 鲜石斛10g 鲜生地6g 牡蛎10g 黄芩6g 茯神10g 黄连3g 磁朱丸(包)6g 山栀6g 远志10g 白蒺藜10g 竹茹6g 佩兰10g 陈皮6g 半夏6g 健神曲6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清肝泻火,养阴安神。

【主治】阴虚火旺型失眠。症见繁劳熬夜劳神,咽痛喉干,纳食不佳,胸胁均胀,极易烦躁,睡眠不安,时时惊醒,二便正常,舌苔黄腻。

11.加味八珍汤(施今墨,中国中医研究院)

【组成】党参10g 黄芪12g 磁朱丸(包)6g 当归10g 柴胡3g 白芍10g 茯苓10g 苍术10g 生地10g 茯神10g 白术10g 熟地10g 川芎4.5g 半夏10g 薏苡仁18g 陈皮6g 炙甘草3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益气养血安神。

【主治】气血两虚型失眠。症见失眠日久,头晕而痛,昏沉不清,极易烦急发怒,食欲不佳,腹胀嗳气,四肢酸麻,大便溏泄,面色苍白,语言力微,舌质淡胖苔白,脉象沉弱。

12.柴胶汤(施今墨,中国中医研究院)

【组成】柴胡4.5g 白芍10g 当归10g 生熟地各10g 砂仁4.5g 白术4.5g茯神10g 杜仲10g 川芎4.5g 麦冬10g 续断10g 艾叶4.5g 阿胶10g 远志10g磁朱丸(包)6g 炙甘草3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调经理血疏肝。

【主治】失眠。症见郁闷不舒,烦躁易怒,入夜易醒或彻夜不眠,多梦,腰酸腹胀,经期提前,血块甚多,疲倦无力,饮食无味。

13.枣仁琥珀汤(施今墨,中国中医研究院)

【组成】炒枣仁10g 茯苓10g 白蒺藜10g 远志10g 知母6g 川芎4.5g 半夏10g 秫米(包)10g 生牡蛎12g 贝齿10g 白薇6g 炙甘草3g 鹿角胶10g琥珀(冲)3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养心潜阳,清热舒肝。

【主治】顽固性失眠。症见每夜最多仅睡3小时,恶梦,头晕,精神不振,心情抑郁,焦急不安,食欲减退,二便如常,舌苔黄,六脉虚数。

14.七子丸(施今墨,中国中医研究院)

【组成】补骨脂60g 贝齿、生龙牡各30g 蛇床子、熟地、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车前子、五倍子、巴戟天、仙灵脾、鹿衔草、制首乌、紫河车、朱茯神、炒远志、炙甘草、鹿角胶均各30g 五味子、菖蒲、蝉蜕各15g

【用法】共研细末,金樱子膏420g,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早晚各服10g,白开水送下。

【功效】补肾镇精安神。

【主治】肾虚型失眠。症见体弱,头晕,耳鸣,多梦腰酸,梦遗早泄,阳痿,记忆力减退,思维难以集中,常彻夜不能入睡,精神萎靡,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六脉均弱,两尺尤甚。

15.六甲鹿角汤(施今墨,中国中医研究院)

【组成】生龙牡12g 生鳖甲、生龟板、草决明、沙蒺藜、麦冬、白蒺藜、朱茯神、炒远志、地骨皮、酒生地各10g 旋覆花(包)、白薇、鹿角胶(烊化)各6g 石决明2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滋阴养血安神。

【主治】阴虚火旺型失眠。症见午后头面及周身均感发热,或夜晚亦觉烧热,不出汗,头晕而痛,心跳气短,夜不安寐,舌质红,有薄苔,脉细数。

16.平安汤(黄文东,上海中医药大学)

【组成】石决明12g 珍珠母12g 钩藤9g 菊花9g 丹参9g 赤芍9g 夜交藤12g 合欢皮9g 淮小麦12g 炙甘草4.5g 竹茹9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平肝潜阳,和胃安神。

【主治】肝阳上亢型失眠。症见失眠伴有头痛,精神反感兴奋,急躁易怒,纳呆,常有嗳气,舌质淡而青,脉弦细者。

17.养阴化痰汤(黄文东,上海中医药大学)

【组成】党参9g 麦冬9g 丹皮4.5g 黄芩4.5g 贝母9g 海浮石12g 半夏9g 炙远志3g 炒枣仁9g 珍珠母30g 牡蛎3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滋阴潜阳,清热化痰。

【主治】痰热伤阴型失眠。症见失眠,痰多而黄,头晕耳鸣,健忘,头脑发胀,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细弱。

治疗健忘名医方

1.镇心丹方(楼百层,浙江省中医研究所)

【组成】熟地12g 党参、天冬、麦冬、山药、茯神、酸枣仁、青龙齿各10g五味子、远志各6g 灵磁石24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镇心安神。

【主治】心血不足型健忘。症见面色无华,时有心悸,夜寐欠佳,健忘,疲乏无力,腰膝酸软,舌红苔白,脉细。

2.十味温胆汤(楼百层,浙江省中医研究所)

【组成】姜半夏、茯苓、党参、青龙齿各10g 生地12g 酸枣仁、陈皮、远志、五味子、枳实各6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健脾化痰,养心安神。

【主治】脾虚痰蕴型健忘。症见脘腹胀满,嗳气,夜卧不安,善忘,记忆力减退,舌淡苔厚腻,脉滑。

3.百麦安神饮(路志正,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组成】百合30g 淮小麦30g 莲肉15g 夜交藤15g 大枣10g 甘草6g【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益气养阴,清热安神。

【主治】气阴两虚型健忘。症见心烦易怒,善忘,夜眠欠佳,时有胸闷、气短,疲乏无力。

4.镇心汤(孔伯华,北平国医学院)

【组成】生牡蛎12g 生龙骨9g 代赭石4.5g 首乌藤30g 旋覆花4.5g 地骨皮12g 磁朱丸9g 石决明30g 川牛膝9g 黛蛤粉9g(包)莲子心4.5g 胆南星4.5g 知母9g 郁李仁6g 菖蒲3g 琥珀6g 藕节3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镇肝安神,交通心肾。

【主治】肝肾阴虚,心肾不交型健忘失眠。症见夜不能寐,惊悸不宁,善忘,烦躁,胸闷,脘腹痞满,脉弦滑而数。

5.安眠汤(孔伯华,北平国医学院)

【组成】磁石9g 知母9g 黄柏9g 生龙牡、石决明各12g 龙胆草、六曲、柏子仁、代赭石、焦栀子、厚朴花各9g 朱莲心6g 鲜石斛15g 茯神45g 首乌藤60g 旋覆花12g 藕节30g 鸡内金12g 荷叶1个。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镇心安神,交通心肾。

【主治】心肾不交型健忘失眠。症见脑力迟顿,心悸不安,善忘,脉象弦大者。

6.甘麦大枣合百合地黄汤(屠揆先,常州市中医院)

【组成】甘草6g 小麦30g 大枣5枚 百合30g 生地3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补肾增智。

【主治】肾阴亏虚型健忘。症见健忘,腰膝酸软,遗精,盗汗,手足心热。

7.柴胡龙骨牡蛎汤(屠揆先,常州市中医院)

【组成】柴胡、黄芩、桂枝、菊花各15g 生龙牡20 大黄10g 白芍、生地各20g 夜交藤50g 半夏、甘草各1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疏肝理气,协调脏腑,镇静安神。

【主治】失眠及顽固性失眠所致之健忘。症见夜卧不安,彻夜难眠,记忆力减退,善太息,胁肋胀痛,口苦,咽干,舌红苔白,脉弦。

治疗失眠健忘经验方

治疗失眠经验方

1.枣仁琥珀汤

【组成】炒枣仁10g 茯苓10g 白蒺藜10g 远志10g 知母6g 川芎4.5g 半夏10g 秫米10g(包)生牡蛎12g 龙齿10g 白薇6g 炙甘草3g 鹿角胶10g琥珀3g(冲)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养心潜阳,清热舒肝,安神。

【主治】失眠,恶梦较多,口苦,咽干,时有头晕,脉虚数。

2.焦氏神汤

【组成】香附12g 黄芩12g 菊花15g 远志9g 生地9g 白芍12g 白蒺藜12g 夜交藤15g 石决明18g 生赭石3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疏肝,镇惊,安神。

【主治】因精神刺激引起的失眠症。症见忽歌忽笑,善惊,夜卧不宁,时有抽搐,舌质红,苔白,脉弦。

3.镇心汤

【组成】生牡蛎12g 生龙骨9g 生赭石4.5g 首乌藤30g 旋覆花4.5g 地骨皮12g 磁朱丸9g 石决明30g 川牛膝9g 黛蛤粉9g(包)莲子心4.5g 胆南星4.5g 知母9g 郁李仁6g 石菖蒲3g 琥珀6g 藕节3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镇肝安神,交通心肾。

【主治】肝肾阴虚型失眠。夜不成寐,惊悸不宁,烦躁,胸闷,脘腹痞满,脉弦滑而数。

4.百合龙琥甘麦大枣汤

【组成】百合24g 生龙齿9g(或生龙骨12g)琥珀粉3g(分冲)炙甘草6g 浮小麦15g 红枣5枚。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养阴除烦,镇静安神。

【主治】阴虚型失眠。症见或夜多恶梦,惊悸忧郁,心神恍惚,易哭易怒,健忘,头昏目花,头项胀痛,精神不振,呵欠频作,四肢无力,舌边红,苔薄,脉细。

5.加味交泰丸

【组成】肉桂1.2g 姜川连0.9g 制半夏6g 北秫米9g(包煎)云茯苓9g炙远志3g 炒枣仁9g 浮小麦12g 陈皮4.5g 春砂壳2.4g 川楝子6g 煅瓦楞12g佛手2.4g 炒香谷芽12g 生姜黄2.4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疏肝和胃,养心安神。

【主治】肝气犯胃所致失眠之症,症见不寐,纳呆,腹中不舒,泛泛欲恶,心悸不安,脉数。

6.平安汤

【组成】石决明12g 珍珠母12g 钩藤9g 菊花9g 丹参9g 赤芍9g 夜交藤12g 合欢皮9g 浮小麦12g 炙甘草4.5g 竹茹9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平肝潜阳,和胃安神。

【主治】失眠,头痛,精神兴奋,纳呆,嗳气,舌淡而青,脉弦细。

7.宁心安神汤

【组成】生地20g 丹参20g 炒枣仁50g 夜交藤30g 炙甘草10g 远志10g【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滋阴养血,宁心安神。

【主治】阴虚血少,虚热内扰之失眠。症见夜卧不宁,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舌质红,苔薄,脉细数。

8.养心安神汤

【组成】北五味子6g 麦冬12g 太子参9g 茯苓18g 桂圆肉9g 当归9g 生龙骨12g 生牡蛎18g 炙远志6g 柏子仁15g 炒枣仁15g 夜交藤30g 炙甘草2.5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益气养心,补气安神。

【主治】虚证不寐。症见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疲乏无力,失眠,健忘,舌质红,苔白,脉虚。

9.安神煎

【组成】炒陈皮6g 陈半夏10g 胆南星6g 石菖蒲6g 郁金10g 朱茯苓15g 莲子心6g 龙齿20g 酸枣仁15g 灵芝草5g 麦芽30g 大枣10枚 黄金首饰16~10g

【用法】黄金首饰穿线,缚紧,置沙锅内,加清水1000ml,煮沸后文火续煎1小时。其余诸药放入清水搅拌,浸泡,文火煎煮,沸后再煎20分钟,水不够时略加,煮成200ml。每日1剂,临睡前温服。

【功效】燥湿化痰,清心安神。

【主治】痰火内扰型失眠,症见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咯黄痰,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10.紫灵汤

【组成】紫石英30g 灵磁石30g 菟丝子15g 枸杞子15g 党参12g 茯苓10g 麦冬30g 麦芽30g 生甘草3g 怀山药15g

【用法】清水煎服,紫石英、磁石先煎半小时。每日1剂。

【功效】滋阴潜阳,和中安神。

【主治】阴虚火旺型失眠。症见五心烦热,腰膝酸软,潮热盗汗,记忆力减退,阳痿、遗精等,舌质红,苔薄,脉细数。

11.高枕无忧丹

【组成】生地60g 酸枣仁60g 煅磁石45g 茯苓60g 茯神60g 黄连10g 阿胶60g 鸡子黄4枚 琥珀末10g 知母60g 川芎4.5g 远志4.5g 甘草10g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以猪心血和,炼蜜为丸,朱砂为衣,每粒重1.5g。每晚临睡前2小时服3~4粒,灯心汤送下。

【功效】镇静安神。

【主治】惊恐所致失眠。症见夜卧不安,睡中易醒,醒后难以入睡,舌质红,苔白,脉细。

12.丹参枣仁汤

【组成】丹参15g 生龙骨15g 生牡蛎15g 夜交藤15g 合欢皮15g 炒枣仁10g 柏子仁1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心血不足型失眠。症见夜寐欠佳,胸闷、气短,遇寒或情绪刺激后加重,舌质淡,苔白,脉细。

13.除痰安寐汤

【组成】北柴胡10g 半夏10g 黄芩12g 炙青皮10g 枳实10g 制南星6g竹茹12g 龙胆草10g 栀子10g 珍珠母60g 礞石30g 合欢皮15g 夜交藤30g 葛根30g

【用法】清水煎服,珍珠母、礞石先煎,每日1剂。

【功效】祛痰镇静,解郁舒肝,安神除烦。

【主治】情志失调引起失眠。症见烦躁,乱梦,头痛眩晕,多愁善感,疑虑妄想,惊悸夜游等。

14.清热安眠汤

【组成】全当归9g 生地15g 川芎2.4g 桃仁9g 红花9g 黄芪9g 白蒺藜9g 蒲黄9g 龟板9g 麦冬9g 竹茹9g 龙齿9g 牛膝9g 夏枯草9g 柴胡3g枳壳3g 陈胆星3g 甘草3g 山栀子6g 黄连9g 酸枣仁12g 火麻仁15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养血行瘀,疏肝泄热。

【主治】肝郁型失眠,症见烦躁,头昏,后脑及两太阳穴疼痛,口味干苦,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苔黄厚,脉弦细。

治疗健忘经验方

1.养阴镇静丸

【组成】当归100g 生地50g 茯苓100g 玄参75g 麦冬75g 柏子仁25g 丹参75g 五味子100g 党参100g 桔梗50g 夜交藤50g 珍珠母50g 远志50g 朱砂12.5g

【用法】用法上药共为细末,加蜂蜜制成大蜜丸,每丸重9g,每次1丸,每日3次,连服30丸为1个疗程。

【功效】养阴清热,宁心镇静。

【主治】肾阴亏虚型健忘。症见记忆力减退,腰膝酸软,时有胸闷、气短等症。

2.丹枣散

【组成】丹参、炒枣仁各等份

【用法】上两味药共为细末,每服10g,每日2次,第2次临睡前半小时服下。10天为1个疗程。病情较轻者可连用12个疗程,病程较重者可连用24个疗程。

【功效】养心活血,宁心安神。

【主治】心脾两虚型。症见遇事好忘,心悸,气短。

3.活血眠通汤

【组成】三棱10g 莪术10g 柴胡10g 炙甘草10g 白芍10g 白术10g 酸枣仁12g 当归15g 丹参15g 茯苓18g 夜交藤24g 珍珠母30g

【用法】水煎服,日1剂,连服3周。

【功效】舒肝宁心,活血安神。

【主治】气滞血瘀型健忘,失眠。症见遇事善忘,肌肤甲错,舌质紫黯,有瘀点、瘀斑。

4.活血安神方

【组成】丹参20g 三棱20g 香附25g 木香15g 当归25g 栀子2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活血化瘀,清心利气。

【主治】瘀血型失眠、健忘。并伴有胁肋部胀痛,善太息,舌质紫黯,舌底可见脉络曲张,脉细涩。

5.脑灵汤

【组成】当归450g 白芍450g 黄芪450g 怀牛膝450g 酸枣仁600g 茯苓600g 丹参750g 首乌750g 远志300g 石菖蒲300g

【用法】上方药用50%乙醇浸泡2次,每次1周,取出浸液加水稀释至40%浓度备用,用时加单糖浆稀释至20%浓度,每日3次,每次口服10mL,1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益气养血安神。

【主治】气血亏虚型引起的健忘,失眠。症见疲乏无力,面色无华,遇事善忘。

6.百合九味方

【组成】百合12g 党参12g 龙齿30g 琥珀粉3g 五味子3g 炙甘草6g 浮小麦30g 红枣5枚 麦冬12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养心宁神,安脏润燥。

【主治】阴虚阳亢型健忘,失眠。症见时有心烦,五心烦热,盗汗,腰膝酸软等。

7.失眠方

【组成】炙甘草15g 淮小麦60g 红枣8枚 百合18g 苏叶4.5g 姜半夏 9g 茯苓12g 磁石12g(先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主治】心脾两虚型,健忘。症见心悸,气短,失眠面色无华,月经量少等。

8.夜合汤

【组成】夜交藤30g 合欢皮30g 桑椹子30g 徐长卿30g 丹参15g 五味子4g 甘草3g

【用法】水煎至100mL 每日1剂,睡前1小时服完。

【功效】补血养心,定神镇静。

【主治】心脾两虚型健忘。症见夜寐欠佳,记忆力减退等。

9.镇心安神汤

【组成】生龙骨30g 生牡蛎30g 朱茯苓12g 丹参30g 酸枣仁30g 合欢皮12g 夜交藤3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3天为1个疗程。

【功效】镇心安神。

【主治】惊恐所致健忘。症见夜寐欠佳,睡则易醒,神疲乏力等。

10.安神汤

【组成】磁石30g(先煎)龙骨20g(先煎)山栀9g 豆豉9g 夜交藤24g 炒枣仁20g 柏子仁9g 白术10g 茯神15g 远志6g 清半夏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30天为1个疗程。

【功效】健脾养心,清镇安神。

【主治】心脾两虚型,健忘。症见饮食欠佳,不思饮食等。

11.和胃安眠汤

【组成】陈皮10g 茯苓10g 枳实10g 竹茹10g 半夏10g 夏枯草10g 石菖蒲10g 远志5g 酸枣仁30g 五味子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和胃化湿,宁心安神。

【主治】胃气不和痰热内扰型,健忘。症见遇事善忘,脘腹胀满,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12.养营安神灵

【组成】党参30g 茯神、当归、熟地、茯苓、远志、炒枣仁各15g 山萸肉、菖蒲、肉桂、五味子、白芥子各10g 炙甘草5g 黄连3g 砂仁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补气养血,交通心肾,养心安神。

【主治】虚证所致健忘。症见记忆力减退,腰膝酸软,遗精,疲乏无力等。

13.血府逐瘀汤

【组成】当归15g 生地12g 赤芍12g 川芎10g 桃仁6g 枳壳6g 柴胡6g桔梗6g 川牛膝30g 红花2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安神。

【主治】血瘀所致失眠,健忘,记忆力减退,肌肤甲错,舌质暗红,舌底可见散在瘀点、瘀斑,脉涩。

14.疏肝泄火安神汤

【组成】栀子10g 合欢皮10g 炒枣仁24g 夜交藤24g 柴胡5g 生龙牡30g

【用法】水煎日1剂于午睡前、晚睡前30分钟服,7天为1个疗程。

【功效】疏肝,泻火,安神。

【主治】肝火上炎型健忘。症见夜寐欠佳,口苦,咽干,目眩,舌红,苔黄,脉弦。

15.顽固性失眠方

【组成】焦枣仁、磁石、生龙牡各30g 豆豉、山栀、远志、陈皮、白术各10g 天竺黄、知母、琥珀各6g 石斛、柏子仁、仙灵脾各12g 合欢皮、夜交藤、枸杞子各15g 生百合20g 朱砂1.5g(分冲)

【用法】水煎,每日下午3点和10点各服1次。

【功效】镇心安神。

【主治】顽固性失眠所致健忘。症见记忆力减退,夜卧不安,口苦,咽干,脘腹胀满等。

16.安神汤

【组成】酸枣仁15g 柏子仁15g 朱茯苓15g 夜交藤20g 合欢皮20g 琥珀1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

【功效】宁心安神。

【主治】心神失养型健忘,失眠。症见记忆力减退,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等。

17.大定风珠

【组成】生龟板、生鳖甲、生牡蛎各30g 生白芍、生地黄各20g 麦门冬、火麻仁各15g 五味子、炙甘草各10g

【用法】水煎,服前加鸡子黄1枚,阿胶7.5g温服,每日1剂。

【功效】养阴镇静,宁心安神。

【主治】中风后遗症引起的健忘。症见记忆力减退,腰膝酸软,肢体麻木,活动不灵活。

18.柴胡疏肝散加味方

【组成】柴胡15g 香附15g 白芍20g 川芎12g 枳壳12g 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疏肝安神。

【主治】顽固性失眠所致健忘。症见记忆力减退,胁肋胀痛,口苦,咽干等。

19.益气升阳汤

【组成】党参、大枣各15g 茯苓、白术、黄柏各12g 炙甘草8g 苍术、远志各10g 黄芪、山药各30g 谷芽、麦芽、酸枣仁、夜交藤各20g 合欢皮25g 冰糖5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剂。阴虚火旺者去党参,苍术加沙参、黄芩、栀子。

【功效】益气升阳,宁心安神。

【主治】顽固性失眠所致的健忘。症见夜寐欠佳,疲乏无力,腰膝酸软,脘腹胀满等。

20.加味黄连阿胶汤

【组成】黄连6g 黄芩10g 白芍12g 生地25g 阿胶10g 酸枣仁12g 山萸肉12g 生龙骨20g(先煎)鸡子黄2枚

【用法】水煎,服时阿胶烊化,鸡子黄冲入,每日1剂,连服5~10天。

【功效】滋阴降火,宁心安神。

【主治】心火亢盛型健忘,失眠。症见心烦,口苦,咽干,欲冷饮,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疗失眠健忘食疗方

治疗失眠食疗方

1.枣仁小米粥 炒酸枣仁30g,加水1500mL,煎至1000mL,去渣;小米50~100g洗净后放入药液中煮粥,加少量食盐调味,晚餐食用或睡前食之。酸枣仁安神镇静,为传统养心安神药;小米具有健脾、和胃、安眠之功效。一般7~10天为1个疗程,须服用3~5个疗程。

2.柏子仁粥 柏子仁10~15g,粳米50~100g,蜂蜜适量。先将柏子仁去尽杂质,捣烂后同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对入蜂蜜,稍煮1~2分钟即可。每日服2次,2~3天为1个疗程。本方润肠通便,养心安神。适用于心悸、失眠健忘、长期便秘或老年性便秘。

3.茯苓饼 茯苓细粉、米粉、白糖各等份,加水适量,调成糊,以微火在平锅里摊烙成极薄的煎饼。本方可健脾补中,宁心安神。适用于气虚体弱所致的心悸、气短、神经衰弱、失眠以及浮肿、大便溏软等。

4.牛乳粥 先以粳米60g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新鲜牛乳250mL再煮为粥。睡前1小时服用,可帮助入睡。

5.龙眼百合粥 取龙眼肉30g,百合15g,大枣5枚,粳米60g共煮,随意食用。龙眼肉含有多种维生素。

6.桂圆大枣粥 桂圆15g,大枣5~10枚,粳米100g。将粳米和桂圆、大枣一起放在煮沸水的锅中煮熟。适用于心血不足,有心悸失眠、健忘乏力和自汗盗汗的患者。

7.海参粥 粳米100g,海参适量。先将海参浸透,洗干净,切片煮烂后,同米煮成稀粥。适用于精血亏损、体质虚弱、肾虚尿频的患者。

8.柏子仁粥 柏子仁10~15g 粳米50~100g,蜂蜜适量。将粳米和柏子仁一起放入煮沸水的锅。适用于心悸失眠、健忘的人和慢性便秘的人。

9.枸杞粥 枸杞子60g,大米120g。将枸杞子洗净,择去杂质备用。将大米淘洗干净,下锅煮至半熟,倒入枸杞子一同煮熟即可。

10.安眠茶 枸杞子、桂圆肉各20g,百合30g,木耳、酸枣仁各10g,冰糖适量。将百合、枸杞子、桂圆肉、酸枣仁洗净;木耳发透,撕成瓣状;冰糖打碎。酸枣仁炒香,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煎30分钟,滤去酸枣仁,留其汁液。将木耳、百合、桂圆肉及酸枣仁汁液放入炖锅内,加水2000mL,置小火上炖熬1小时,加入冰糖 使溶即成。每晚当宵夜食用。

11.养神茶 炒决明子250g,黑桑椹120g,麦冬、枸杞子、桂圆肉、木耳各60g,甘菊、夏枯草、橘饼、首乌、五味子各30g。共为粗末。每次15g 每日2次,开水冲泡,代茶饮。

12.安眠益寿茶 木耳、枸杞子、沙苑子、菟丝子各10g。将以上原料捣碎,共装入消毒纱布袋内,扎口,放入茶壶内,沸水冲泡。代茶饮。

治疗健忘食疗方

1.火腿粥 火腿150g,碘盐、葱花、胡椒各少量。先将粳米洗净,水滚后放粳米煮粥。煮至大滚后10分钟,加入火腿片,用文火煮15分钟即成。食用时加入碘盐、葱花、胡椒粉调味。

2.黄芪炖鸡 小公鸡1只,黄芪30g。先将小公鸡宰杀后去内脏及毛、爪。放入沙锅中,加水及葱、生姜、碘盐、陈皮、料酒各适量,用文火炖至烂熟,即可食用。

3.太子参肉桂茶 太子参10g,肉桂3g,炙甘草3g。用滚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

4.人参莲肉羹 红参片5g,莲子肉10枚,冰糖30g。先将红参、去心莲子放在碗内,加水浸泡,再加入冰糖。然后将碗置于蒸锅内,隔水蒸炖1小时。喝汤、吃莲肉。红参片可连续使用2次,次日再加莲子、冰糖及水适量,如前法蒸炖后,喝汤、吃莲肉,并连红参片一道嚼食。连续服用,或隔口服食1次。可收益气温阳,安神升压功效,尤其适宜脑力劳动伴健忘者食用。

5.龙眼酒 龙眼肉100g,加入低度白酒500mL中,浸泡2周。每晚饮用1小杯,约15mL。不会饮用白酒者,可将龙眼肉浸泡于葡萄酒中饮用。

6.红糖芝麻泥 红糖60g,黑芝麻60g,生姜30g。先将黑芝麻研成细粉,生姜捣烂如泥,三者混合拌匀,每次开水冲服6g,每日2~3次。

7.当归乌鸡 乌鸡1只(约重1500g)。将鸡去毛剖肚洗净,放入鸡腹中当归60g,黄芪50g,红糖150g,米酒50g 再将鸡肚皮缝紧,入锅隔水蒸熟,吃肉喝汤,每半月吃1次,连吃2个月。

8.红枣栗子鸡 红枣15枚去核,栗子150g,净鸡1只,鸡切成块状,大火煸炒,后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红枣、栗子焖熟食之。

9.鲤鱼粥 鲫鱼1条,糯米60g。将鱼洗净(不要去鳞)与糯米共煮成粥,每周用2次,连服2个月。

10.天麻黄芪鸡 嫩母鸡1只,黄芪30g,新鲜天麻100g(干品15g)。鸡洗净入沸水中焯一下,用凉水冲洗。将天麻、黄芪切片装入鸡肚内。将鸡放于沙锅中,加葱、姜适量,盐、酒各适量,陈皮15g,水适量,用文火炖至鸡烂熟,加胡椒粉2g,即可食用。

11.猪心汤 猪心1个,黄芪20g,当归12g,党参30g,川芎6g,加水炖熟,吃猪心喝汤。

12.红枣沙参蜜 红枣20g,沙参15g,生熟地各10g,加水适量,用炖盅隔水蒸3小时后,加蜂蜜适量。每日分2次吃完,连服15天。

13.枸杞麦芽饮 枸杞子30g,麦芽30g,白糖20g。把枸杞洗净,麦芽洗净去杂质,放入炖杯内,加水250mL。把炖杯置于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25分钟,除去枸杞子、麦芽,过滤,加入白糖拌匀即成。代茶饮用。

14.益胃汤 麦冬15g,生地15g,北沙参15g,玉竹5g,冰糖15g。把北沙参润透切片,麦冬洗净去心,生地洗净切片,玉竹洗净切5厘米长的段,冰糖打碎,待用。把北沙参、麦冬、生地、玉竹、冰糖同放入炖杯内,加水300mL。把炖杯置于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煎煮25分钟即成。代茶饮用。

15.山药赤小豆粥 赤小豆30g,大米50g,山药50g,白糖10g。把赤小豆洗净去杂质;山药用清水润透,切3cm见方的薄片;大米淘洗干净。把赤小豆、大米、山药、白糖同放入锅内,加水600mL。把锅置于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50分钟即成。每日1次,每次吃粥100g。

16.杞子南枣荷包蛋 枸杞子30g,南枣10个,鸡蛋2个,冰糖适量。将枸杞子、南枣分别洗净,同放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炖1小时,再将鸡蛋打入,煮成荷包蛋,最后放冰糖化匀即可。温热吃蛋喝汤,空腹顿服,每日2次。久服为佳。

17.芡实莲子糕 芡实100g,莲子100g,白糖50g。将芡实、莲子研成细粉,加入白糖调匀制成糕状。将糕置于蒸盘内,用武火蒸20分钟即成。每日2次,食2~3小块。

18.桑椹芝麻糕 桑椹15g,黑芝麻30g,糯米粉300g,大米粉300g,白糖100g。将桑椹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置于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煮熬20分钟,滤去渣留汁待用。将黑芝麻炒香。糯米粉、大米粉、白糖合匀,加入桑椹汁液,水适量,揉成面团,做成糕,在每块糕上撒上黑芝麻,上笼蒸15分钟即成。每日1次,早餐食用。

19.银耳莲子羹 莲子30g,银耳20g,冰糖30g。将银耳、莲子分别用温水发透,银耳去蒂根,撕成瓣,洗净,莲子去心,冰糖打碎。将银耳、莲子放入炖锅内,加清水500mL,放入冰糖,用中火烧沸,文火炖熬1小时即成。每日1次,早晚食用。

20.栗子杏仁粥 栗子肉50g,甜杏仁、炒熟的芝麻各10g,粳米100g,白糖适量。将栗子肉切成小块;将甜杏仁用水浸泡,去皮,去尖,用温火炒熟,加炒熟的芝麻,混合研碎。栗子肉、甜杏仁、芝麻与粳米共同煮粥,粥熟后加入白糖适量。做早餐或晚餐食用,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