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疗法调治心悸

Figure-0044-01

中医防治心悸经验丰富,数千年来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独特疗法,如耳穴贴压法,服紫霄疗法、药茶疗法、气功疗法、艾灸疗法、酒剂疗法、药粥疗法、膏滋疗法等等,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值得一试。

自我按摩疗法

Figure-0045-01

自我保健按摩是在掌握了一定按摩手法,熟悉了人体一些基本穴位之后,以自己的双手在自身或家人身上进行按摩的一种最方便、最简单的自我保健康复方法。

自我按摩疗法可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促进新陈代谢及滞留体液或病理渗出物的吸收,促进病理产生物的消散,缓解病理紧张并促进排出有毒代谢产物。中医学认为,自我按摩具有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益肾补虚、清泄三焦燥热等功效。

休闲之时,自己进行以下按摩,或给家人按摩一下,即可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通过自我按摩,改善血液循环和脏腑器官功能,增强免疫力,可以有效地防治心悸。

手法

1.按法 用拇指指尖或指腹垂直平压穴位或反射区、反应点(图2-1)。

Figure-0045-02

Figure-0045-03

图2-1

2.点法 用拇指指端按在施术部位的穴位上,拇指指端着力,拇指与施术部位成80°角(图2-2)。

Figure-0046-01

图2-2

3.揉法 是以拇指指腹或示、中指指腹按于施术部位穴区上,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和掌指做轻柔和缓的旋转揉动,将力通过手指而达部位(图2-3)。

Figure-0046-02

图2-3

4.擦法 是以单指或手掌大小鱼际及掌根部附着于手的一定部位,紧贴皮肤进行往复快速直线运动(图2-4)。

Figure-0046-03

图2-4

5.摩法 是以手掌面或示指、中指、无名指螺纹面附于手部一定穴区上,以腕关节连同臂部摆动使掌部穴区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行擦动(图2-5)。

Figure-0047-01

图2-5

6.捻法 是用拇指、示指螺纹面夹持住一定部位,一般是单指、两指相对做搓揉动作(图2-6)。

Figure-0047-02

图2-6

Figure-0047-03

图2-7

治疗

1.缺血性心脏病引发的心悸 症见心中悸动,胸前憋闷感,气短,乏力,时感头晕目眩等症。

(1)点揉神门5分钟(图2-7)。

Figure-0048-01

图2-8

(2)点揉心俞5分钟(图2-8)。

(3)屈指点压涌泉2 0秒(图2-9)。

每日早晚治疗2次。

Figure-0048-02

图2-9

2.心肌炎及心包炎引发的心悸 症见发热多汗,心悸气急,恶寒,疲乏无力,浮肿等症。

(1)摩虚里5分钟(图2-10)。

Figure-0048-03

图2-10

(2)摩心俞5分钟(图2-11)。

每日早晚治疗2次。

Figure-0049-01

图2-11

3.甲亢引发的心悸 症见心慌,心动过速,怕热,多汗,多食而消瘦,性情急躁,甲状腺肿大。

(1)揉内关1分钟(图2-12)。

Figure-0049-02

图2-12

(2)揉神门1分钟(图2-13)。

Figure-0050-01

图2-13

Figure-0050-02

图2-14

(3)按揉太冲30秒(图2-14)。

(4)按揉涌泉30秒(图2-15)。每日早晚治疗2次。

Figure-0050-03

图2-15

4.贫血引发的心悸 症见心慌心悸,面色、手指甲、口唇苍白。

(1)用力摩擦手掌,搓揉手掌心,擦小指各侧至温热,点揉神门1分钟(图2-16)。

Figure-0051-01

图2-16

Figure-0051-02

图2-17

(2)点揉少府1分钟(图2-17)。

(3)点揉大陵1分钟(图2-18)。

Figure-0051-03

图2-18

(4)点揉少冲1分钟(图2-19)。每日早晚治疗2次。

Figure-0052-01

图2-19

5.其他原因引发的心悸 症见心慌心悸,汗出,精神不振,肢体震颤等症。

(1)捻十宣每个手指各用时1分钟(图2-20)。

Figure-0052-02

图2-20

(2)揉合谷2分钟(图2-21)。

Figure-0052-03

图2-21

(2)揉内关2分钟(图2-22)。

Figure-0053-01

图2-22

Figure-0053-02

图2-23

(3)揉神门2分钟(图2-23)。

每日早晚治疗2次。

注意

1.自我按摩时,双手要洁净,温度要适宜。

2.修整指甲,长短适宜,边缘光滑整齐,防止在操作中损伤皮肤或产生疼痛。

3.室内空气要流通,温度不宜过高。

4.颈旁自我按摩时,不可两侧同时操作。

5.手法操作宜由轻到重,切忌施用暴力。

6.出血性疾病患者、感染发炎患者、皮肤破损患者、皮肤病患者、怀孕3个月以上的孕妇、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适合用此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