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及其并发症推荐用药
针对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并发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引发高脂血症、肥胖型高脂血症、黏液性水肿引发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并发冠心病的推荐用药,各有特殊性。
高脂血症用药
适用于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及以高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高脂血症。他汀类药物可选用以下中的一种
洛伐他汀(美降之) 10~80mg 口服
辛伐他汀(舒降之) 5~40mg 口服
普伐他汀(普拉固) 10~40mg 口服
氟伐他汀10~40mg 口服
适用于单纯性高三酰甘油血症及以高三酰甘油为主的混合性高脂血症。氯贝丁酯类可选用一种
非诺贝特(力平脂) 0.1g,日3次,口服
微粒化非诺贝特(力平脂200M) 0.2g,日3次,口服
吉非罗齐(诺衡) 0.6g,日2次,口服
苯扎贝特(必降脂) 0.2~0.4g,日3次,口服
高脂血症并发糖尿病用药
糖尿病可引起脂代谢紊乱,血脂代谢障碍的特点是不同程度的高三酰甘油和(或)高胆固醇血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高血糖对糖尿病患者发生血脂异常有重要作用。有效控制血糖有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可选择既有降糖作用又有调脂作用的药物。
西药
甲苯磺丁脲(D860) 500~3 000mg / 日,分2~3次,饭前半小时口服
氯磺丙脲(特泌胰) 100~500mg / 次,日1次,饭前半小时口服
格列本脲(优降糖) 2.5~20mg / 日,分1~2次,饭前半小时口服
格列吡嗪(美吡达) 2.5~30mg / 日,分1~2次,饭前半小时口服
格列齐特(达美康) 80~240mg / 日,分1~2次,饭前半小时口服
格列喹酮(糖适平) 30~180mg / 日,分1~2次,饭前半小时口服
- 双胍类 此类药物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糖异生和糖原分解。主要用于肥胖或超重的2 型糖尿病患者。
二甲双胍(甲福明、格华止) 500~1 500mg / 日,分2~3次口服
苯乙双胍(降糖灵) 50~150mg / 日,分2~3次口服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主要延缓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适用于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者。
阿卡波糖(拜糖平) 25mg / 次,日3次,在进食第一口饭时服用。
胰岛素增敏剂 主要作用是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用于对其他降糖药效果不佳的 2 型糖尿病特别是有胰岛素抵抗者。罗格列酮(文迪雅) 常用剂量是4~8mg / 日,每日1次或分次口服。帕格列酮(PIO) 15mg / 日,每日1次,口服
胰岛素 按起效作用快慢和维持时间,可分为速(短)效、中效和长(慢)效 3 类。适应证为:① 1 型搪尿病;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伴高血糖时;③并发重症感染、消耗性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变、神经病变、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④因伴发病需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⑤妊娠和分娩;⑥ 2 型搪尿病患者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未获得良好控制;⑦全胰腺切除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具体选用哪种制剂及剂量需由专科医生指导。
上述药物均能直接的调节血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及各种载脂蛋白的水平,从而有益于减少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
中成药
- 参精止渴丸(降糖丸)
【药物组成】红参 黄芪 黄精 茯苓 白术 葛根 五味子 黄连 大黄甘草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生津止渴。用于气阴两亏,内热津伤所致的消渴。症见少气乏力,口干多饮,易饥,形体消瘦;2型糖尿病见上述症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1次10g,每日2~3次。
- 消渴灵片
【药物组成】地黄 五味子 麦冬 牡丹皮 黄芪 黄连 茯苓 红参 天花粉 石膏 枸杞子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症见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气短乏力的 2 型轻中型糖尿病见上述症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1 次 8 片,1 日 3 次。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忌食辛辣。
中药单方
山药 本品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功效,含有多种生命活性物质,能诱生干扰素,能够降糖,降脂,清除氧自由基,调节免疫力,可用生山药120g,切片,煎煮2大碗当茶饮之,或者取本品60~100g,水煎服。主要用于形体肥胖、泄泻、喘咳、肾虚遗精,内热消渴等病症。
茯苓、黄连 各500g,研末,熬天花粉作糊,作丸如梧桐子大,每50丸,温汤下,治疗上盛下虚,心火炎烁,肾水枯涸不能交济的下虚消渴。
女贞子 9~15g,煎服,常服。抗肝损伤,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补肾滋阴,养肝明目,降脂轻身。适用于阴虚型高脂血症,症见内热烦躁,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耳鸣,遗精,消渴等。
天门冬 八九月采天门冬根,曝干为末,每服3g,每日 3 次,益气轻身,祛脂减肥,养肌肤,清肺降火,滋阴润燥。主要用于阴虚型高脂血症。症见形体肥胖、燥咳痰黏、咯血、肠燥便秘等病症。
黄芪 10~30g水煎服,每日2次,补气固表、祛脂减肥、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适用于气虚所致的高脂血症。见于食少便溏、痈疽难溃、久泻脱肛、便血肛瘘、表虚自汗、内热,以及伴发的糖尿病、高血压病。
中药复方
- 三消汤
【组成】生地20g 知母20g 玉竹15g 人参15g 地骨皮15g 黄连10g 丹参5g 甘草5g
【主治】滋阴清热,益气活血。用于阴虚内热 2 型糖尿病者,或同时并发高脂血症及高黏滞血症者。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 2 次服。
【来源】南征主编. 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研究.
- 治糖尿病方
【组成】淮山药90g 泽泻10g 云苓15g 山萸肉12g 生地12g 熟地12g丹皮10g 玉米须30g 仙鹤草30g 黄芪30g
【主治】益气养阴,降糖止渴。适用于高脂血症并发糖尿病属气血两虚型。
【用法】水煎,每日 1 剂,分 2 次服。
【来源】邓铁涛. 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 肾降脂汤
【组成】制何首乌、制黄精、生地黄各12g 丹参、泽兰、泽泻、生山楂各15g 龟箭羽、炙僵蚕各10g 天花粉30g
【主治】益肾养阴,化痰祛脂。适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症属阴虚内热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来源】江苏中医,1998,(5).
- 三味通瘀灵
【组成】生大黄3份 桃仁2份 水蛭5份
【主治】逐血攻瘀,通腑泻热。适用于 2 型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肥胖气滞血瘀型。
【用法】上方按比例取药,烘干,研粉,混合制成药片,每片含生药0.3g,每日 3 次,每次 5 片。
【来源】中医杂志,1991,(12).
- 降糖活血方
【组成】丹参30g 川芎10g 益母草15g 当归12g 赤芍12g 白芍15g 木香6g 葛根15g
【主治】理气活血化瘀。用于血瘀气滞型高脂血症并发2 型糖尿病者。
【用法】水煎,每日 1 剂,分 2 次服。
【来源】中医老年病学.
总之,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积极调脂治疗能显著减少其冠心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肾病综合征引发高脂血症用药
肾病综合征在肾小球疾病中较常见。肾病综合征患者常引发高脂血症。其脂代谢特点:高胆固醇血症和(或)高三酰甘油血症,血中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升高。肾性脂质代谢障碍增加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还将增加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在对肾病综合征采取特殊治疗的同时,应选用一些对血脂无不良影响的药物。
西药
- 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应用
泼尼松 1mg /(kg·d),口服8周,足量治疗后每1~2周减原用量的10%,最后以最小有效剂量10mg / 日作为维持量,再服半年至 1 年或更长。
环磷酰胺 口服:每日每千克体重2mg,分1~2次;注射:200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0mL内,隔日静脉注射。累积量达6~8g后停药。
氮芥 一般由1mg开始,隔日注射 1 次,每次加量1mg,直至5mg后每周注射2 次,累积量达每千克体重1.5~2.0mg(约80~100mg)后停药。
- 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的应用
潘生丁 50~100mg,每日 3 次,口服,或100~300mg,每日 1 次,静滴。
肝素 50~100mg,每日 1 次,静滴或分次深部肌内注射,4 周为 1 个疗程。
尿激酶 2万~4万U,加入10%葡萄糖500mL内静滴,每日 1 次,2 周为 1个疗程。
蝮蛇抗栓酶 0.5~1.5U,加生理盐水300mL内,静滴,每日 1 次,10天为1 个疗程。
川芎嗪 80~120mg或复方丹参10~16mL加入10%葡萄糖500mL内,每日 1次静滴。
- 降压治疗
贝那普利 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常用量5~20mg / 次,每日 1 次。
卡托普利 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每次6.25mg开始,渐增至25mg,每日 3次。
洛沙坦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50~100mg / 次,每日 1 次。
氨氯地平 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每次5mg,每日 1 次。
- 利尿消肿 轻度可用噻嗪类,醛固酮拮抗剂,严重水肿用袢利尿剂,亦可给予渗透性利尿剂及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氢氯噻嗪 噻嗪类利尿剂,常用量25mg / 次,每日 3 次,口服。
氨苯喋啶 保钾利尿剂,50mg / 次,每日 3 次,口服。
安体舒酮 醛固酮拮抗剂,20mg / 次,每日 3 次,口服。
速尿 袢利尿剂,20~120mg / 日,分次口服或静脉注射。
低分子右旋糖酐 250~500mL静脉点滴,隔日 1 次。
血浆活白蛋白 静脉输注,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中成药
济生肾气丸
【药物组成】熟地黄 山茱萸(制) 牡丹皮 山药 茯苓 泽泻 肉桂 附子(制) 牛膝 车前子
【功能主治】温肾化气,利水消肿。用于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致的肾虚水肿,腰膝酸重,小便不利,痰饮咳喘。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 1 次6g,小蜜丸 1 次9g,大蜜丸 1 次 1 丸,1日2~3次。
中药单方
车前子 本品具有利尿通淋,渗湿止泻功效,单用本品10g 煎汤代茶饮,可起到消肿,降压,降血脂,抗菌的作用。常用于淋证水肿,目赤涩痛,目暗昏花等症。
玉米须 本品有较强的利尿作用,还能抑制蛋白质的排泄,可用本品30~60g 熬水喝。适用于肾病综合征全身浮肿,小便不利等症。
薏苡仁 利水渗湿,健脾除痹,常服薏苡仁其中所含有的薏苡仁素、薏苡仁油能健脾轻身,并起到一定的降压的作用,降血脂。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食少腹胀等症。
杜仲 常服水煎杜仲5~10g 可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因为杜仲所含的杜仲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等活性成分,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胆固醇偏高型高脂血症。
益母草 常服益母草,去瘀,活血,利尿、消肿,降压,轻身。可防治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中药复方
- 苏蝉六味地黄丸
【药物组成】紫苏叶6g 蝉衣3g 熟地18g 山萸9g 黄芪15g 泽泻10g 山药18g 丹皮9g 桃仁5粒 玉米须12g 益母草10g
【功能主治】宣肺益肾,通调水道。适用于高脂血症并发肾病综合征者。
【用法用量】水煎,每日 1 剂,分 2 次服。
【来源】史宇广,单书健主编. 肾炎尿毒症专辑. 郑荪谋方.
- 肾炎三号方
【药物组成】生地30g 山药15g 山萸肉12g 茯苓10g 泽泻10g 丹皮10g党参15g 焦术10g 白茅根30g 益母草30g 黑豆30g(包煎) 黄芪30g 乌梅10g 续断10g 杜仲12g
【功能主治】滋肾固精,利水消肿,补脾益肾。适用于高脂血症并发肾病综合征者。
【用法用量】水煎,每日 1 剂,分 2 次服。
【来源】史宇广,单书健主编. 肾炎尿毒症专辑. 郭维一方.
- 经验方
【药物组成】生黄芪20g 木防己12g 炒苍术10g 川黄柏10g 粉萆薢15g六月雪20g 五加皮10g 猪茯苓15g 大腹皮10g 石韦15g 泽兰10g 泽泻15g鬼箭羽10g 车前草10g
【功能主治】益气利水,清化湿热,活血通络。适用于高脂血症并发肾病综合征者。
【用法用量】水煎,每日 1 剂,分 2 次服。
【来源】周仲瑛. 周仲瑛临床经验辑要.
- 温阳逐水饮
【药物组成】鹿角片9g 肉桂3g 巴戟天9g 附子4.5g 黄芪12g 杜仲9g猪苓9g 商陆9g 黑白丑各9g 泽泻15g 椒目2.4g 茯苓15g
【功能主治】温肾利水。适用于高脂血症并发肾病综合征者。
【用法用量】水煎,每日 1 剂,分 2 次服。
【来源】颜德馨. 颜德馨临床经验辑要.
- 加味越婢汤
【药物组成】麻黄15g 生石膏50g 苍术10g 杏仁10g 甘草7g 生姜15g红枣3个 西瓜皮50g 红小豆50g 车前子25g(布包)
【功能主治】宣肺解表,利水清热。用于肾病初起,面目浮肿或周身浮肿,尿少黄赤,咽喉肿痛,咳嗽气喘等症。
【用法用量】水煎,每日 1 剂,分 2 次服。
【来源】张琪. 张琪临证经验荟要.
高脂血症并发高血压用药
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病,常常是相互伴随的两种疾病。同属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两者并存时,加重动脉硬化,更应积极治疗。在高血压病的治疗过程中,应该避免使用对血清脂质代谢有不良影响的抗高血压药物,尽量选用对血清脂质代谢有良好作用或无不良作用的抗高血压药物。
西药
卡托普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12.5~50mg,1~2次 / 日,口服
依那普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5~10mg,2 次 / 日,口服
贝那普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10~20mg,1~2次 / 日,口服
阿替洛尔 有内源性拟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滞剂,50~100mg,1 次/日,口服
硝苯地平控释片 钙离子拮抗剂,30~60mg,1 次 / 日,口服
氨氯地平(施慧达) 钙离子拮抗剂,5~10mg,1 次 / 日,口服
非洛地平(波依定) 钙离子拮抗剂,2.5~10mg,1 次 / 日,口服
维拉帕米 钙离子拮抗剂,40~80mg,2~3次 / 日,口服
地尔硫 钙离子拮抗剂,30mg,3次 / 日,口服
哌唑嗪 α-受体阻滞剂,0.5~2mg,3次 / 日,口服
吲哒帕胺 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利尿剂,2.5~5mg / 次,1次 / 日,口服
中成药
- 山菊降压片(山楂降压片)
【药物组成】 山楂 泽泻 小蓟 菊花 夏枯草 决明子
【功能主治】平肝潜阳。用于阴虚阳亢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高血压病见上述症候者。
【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5片,每日 2 次。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 偶见胃脘部不适,一般可自行缓解。
- 三七菊花茶冲剂
【药物组成】三七花 菊花 茶叶提取物
【功能主治】可改善眩晕、头痛、心悸、失眠、耳鸣、烦躁和腰膝酸软等临床症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可明显下降。
【用法用量】用温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日 2 次。
- 天麻首乌片
【药物组成】天麻 何首乌 丹参 当归 桑叶 黄精 女贞子 白芷 熟地黄川芎 蒺藜(炒 ) 墨旱莲 白芍 甘草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养血熄风。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晕目眩,头痛耳鸣,口苦咽干,腰膝酸软,脱发,白发,脑动脉硬化,早期高血压,血管神经性头痛,脂溢性脱发等病症。
- 降压颗粒
【药物组成】 决明子 钩藤 黄芩 夏枯草 茶叶等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平肝明目。用于高血压病肝火旺盛所致的眩晕、头痛、目胀、牙痛等症。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每次15g,每日 3 次。
- 松龄血脉康胶囊
【药物组成】鲜松叶 葛根 珍珠层粉
【功能主治】平肝潜阳,镇心安神,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心悸失眠,高血压病及原发性高脂血症见上述症候者 。
【用法用量】口服,1 次 3 粒,1 日 3 次,或遵医嘱。
中药单方
苦丁茶 味辛甘性大寒,具有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作用。用于降压,降脂。本品10g,开水泡代茶饮。
菊花 味辛苦微寒,具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平肝熄风作用。用于降压,并可降脂。本品30g,水煎 5 分钟,代茶饮。
牛膝 活血去瘀,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本品5~10g水煎代茶饮,常服可以预防高脂血症。能使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降低血黏度,降低胆固醇,降血压。
莱菔子 5~10g水煎口服,每日2~3次, 轻身减肥,消食化积、降气化痰。适用于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见于形体肥胖、食积不化、腹痛泄泻、气喘咳嗽等症。
【功能主治】平肝潜阳,镇心安神,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心悸失眠,高血压病及原发性高脂血症见上述症候者 。
中药复方
- 莲椹汤
【组成】莲须10g 桑椹12g 女贞子12g 旱莲草12g 淮山药30g 龟板30g(先煎) 牛膝 15g
【主治】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虚之高血压病。
【用法】水煎,每日 1 剂,分 2 次服。
【来源】邓铁涛. 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 复方槐花降压汤
【组成】槐花25g 夏枯草20g 菊花20g 川芎15g 地龙15g 决明子20g桑寄生25g
【主治】平肝补肾,清热化瘀用于高血压病。症见眩晕、头痛、烦躁易怒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剂,2 次分服。
【来源】刘仲则等. 心胸血管疾病的中药防治.
- 黄精四草汤
【组成】黄精20g 夏枯草15g 益母草15g 车前草15g 豨莶草15g
【主治】平肝补脾,通络降压,用于高血压病症见眩晕,手麻者。
【用法】水煎,每日 1 剂,分 2 次服。
【来源】董建华. 名医治验良方.
- 黄石降压汤
【组成】炒黄芩9g 石决明15~30g 生西瓜子(打碎)15~30g 夏枯草9~15g 桑寄生9~15g 玄参9~15g 干地龙9~15g 黑芝麻12~15g 益母草9~30g怀牛膝6g
【主治】滋阴潜阳,平肝熄风,降压。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症见头昏头胀,失眠易惊、虚烦不安,五心烦热,多梦健忘,舌红苔黄,脉细数者。
【来源】程爵棠. 临床验方集.
- 地龙决明饮
【组成】地龙15g 决明子、山楂、玉竹各30g 生地黄20g
【主治】化痰散瘀,滋阴平肝,适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脂血、高血压。
【用法】水煎,每日 1 剂,分 2 次服。
【来源】陕西中医,1999,(8).
肥胖型高脂血症用药
肥胖症是一个慢性的代谢异常疾病。肥胖症患者常出现高脂血症。其脂代谢障碍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它们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元凶。积极治疗肥胖症及其并发的高脂血症具有重要意义,即俗话所说的防病胜于治病。药物在肥胖症的治疗中不占主导地位,仅作为辅助治疗或不作为首选。
西药
芬特明 食欲抑制剂,成人每次8mg,每日 3 次,饭前半小时服用。疗程为3~6个月,显效后可减量或间断服用以维持疗效。
安非拉酮 食欲抑制剂,每次25mg,每日2~3次,饭后0.5~1小时服用,疗程1.5~2.5个月。
西布曲明(曲美)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以抑制食欲或增饱食感,最佳剂量10~15mg,疗程8~24周。
奥利司他 脂肪酶抑制剂,120mg / 次,每日 3 次,进餐时服药。
甲状腺素片 代谢增强剂,每日30mg开始,逐渐加量,每周调整 1 次剂量,最大量每日240mg。
中成药
- 血脂宁丸
【药物组成】决明子 山楂 何首乌 荷叶
【功能主治】化浊降脂,润肠通便。用于痰浊阻滞型高脂血症。症见头昏胸闷,大便干燥。
【用法用量】口服,1 次 2 丸,1 日2~3次。
【注意事项】严重胃溃疡,胃酸分泌过多者禁用。
- 血脂灵片
【药物组成】泽泻 决明子 山楂 何首乌
【功能主治】化浊降脂,润肠通便。用于痰浊阻滞型高脂血症。症见头昏胸闷,大便干燥。
【用法用量】口服 1 次4~5片,1日 3 次。
- 荷丹片
【药物组成】荷叶 丹参 山楂 番泻叶 补骨脂(盐炒)
【功能主治】化痰降浊,活血化瘀。用于高脂血症属痰浊挟瘀症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糖衣片1次5片,薄膜衣片 1 次 2 片,1 日 3 次,饭前服用,8 周为 1 个疗程,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偶见腹泻,恶心,口干,脾胃虚寒,便溏者忌服,孕妇禁服。
- 益心酮片
【药物组成】山楂叶提取物制成的片。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宣通血脉。用于瘀血阻脉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憋气,心前区刺痛,心悸健忘,眩晕耳鸣,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脑动脉供血不足见上述症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1 次2~3片,1 日 3 次。
中药单方
- 山楂荷叶茶 山楂15g,荷叶12g,上药研为粗末,加水煎 3 次,每日 1剂,代茶饮。
降压清脂,清热利湿。适用于体形肥胖属脾虚湿蕴型的高血压病,高脂血症。
山菊参合剂 山楂、菊花、丹参各10g,水煎,每日 1 剂,代茶饮。柔肝降脂,活血通脉,适用于体形肥胖属气滞血瘀型的高脂血症。
复方山楂煎 山楂、丹参、葛根各50g,水煎,每日 1 剂,分 2 次服。化瘀祛痰,活血降脂。适用于体形肥胖属痰瘀互结型的高脂血症。
大蒜 大蒜精油胶丸,每次2~3丸,每日 3 次。大蒜中含有的挥发性蒜素能清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肪,有明显的降胆固醇作用,主要用于体形肥胖属脾胃虚寒型的高脂血症。
冬瓜 冬瓜肉连皮切碎,每日30g,煎汤代茶,日服数次,经常饮用。或者冬瓜子10~15g,煎服。每日 1 次,30天为 1 个疗程,经常服用。冬瓜所含的丙醇二酸,不仅能抑制糖类物质转化为脂肪,而且还能消耗体内过多的脂肪,防止体内脂肪堆积。适用于肺热咳嗽,水肿胀满,实体肥胖。
大黄 将大黄提炼成大黄片,早餐、晚餐前半小时各服2~3片,保持每日大便 2 次,一般可用 6 个月。通过其泻下作用影响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邪热通便,凉血解毒,逐瘀通经,降脂减肥。主要用于瘀热积滞型高脂血症。
中药复方
- 降脂 1 号袋泡茶
【组成】法半夏、鸡内金各10g 陈皮6g 茯苓15g 山楂、桑椹子、决明子、何首乌各30g
【主治】清肝健脾,燥湿化痰。适用于单纯性肥胖脾虚湿蕴型高脂血症。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用袋泡纸分成小包,每日 3 次,每次 1 包,开水冲泡,代茶饮。
【来源】新中医,1993,(6).
- 健脾化湿汤
【组成】荷叶、白术各112g 泽泻、茯苓、决明子、薏苡仁、防己各15g陈皮10g
【主治】健脾利湿,祛痰化浊。适用于单纯性肥胖脾虚湿蕴型高脂血症。
【用法】水煎,每日 1 剂,分 2 次服。
【来源】中医杂志,1993,(4).
- 消脂健身茶
【组成】焦山楂、生黄芪各15g 荷叶8g 当归、泽泻各10g 生大黄、生姜各 2 片 生甘草3g
【主治】益气利水,通腑除积。适用于体形肥胖属脾虚湿蕴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高血压病。
【用法】水煎,每日 1 剂,不拘时代茶饮。
【来源】家庭药茶.
- 朱曾柏经验方
【组成】焦山楂15g 荷叶、泽泻、薏苡仁各10g 茯苓、黄芪、昆布、甘草各6g 橘红9g 莱菔子5g
【主治】健脾化痰,行气利湿。适用于单纯性肥胖脾虚湿蕴型。
【用法】上药研粗末,和匀,每日适量药粉,加水微煎,频频当饮料喝,也可将药末至于保温瓶中,头夜灌入沸水浸泡,次日当饮料。
- 王琦经验方
【组成】杏仁、川楝子各12g 防己、生蒲黄(包煎)各15g 泽泻、黄芪、冬瓜皮、荷叶各20g 白芥子、苍术、陈皮各10g 白豆蔻、人参(另炖)各6g
【主治】健脾利湿,行气化痰。适用于单纯性肥胖脾虚湿蕴型。
【用法】水煎,每日 1 剂,分 2 次服。
【来源】肥胖病150问.
黏液性水肿引发高脂血症用药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出现黏液性水肿,同时引发脂代谢紊乱。其脂代谢的特点是血清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明显升高,其中主要为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升高。因此,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容易患冠心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西药
采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替代治疗的目标是用最小剂量而不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替代用量必须个体化,从小量开始,长期替代治疗者必须监测体重、心功能等,防治因甲状腺素过量引起的骨质疏松、冠心病恶化的发生。
左甲状腺素 一般初始剂量每日为25~50μg,每2~3个月每日增加12.5μg,长期维持量约每千克体重1.4~1.6μg。
干甲状腺 初始用量15~30mg / 日,视需要每数周增加10~20mg / 日,长期维持用量60~180mg / 日。
中成药
- 桂附地黄丸
【药物组成】肉桂 附子(制) 熟地黄 山茱萸(制) 牡丹皮 山药茯苓 泽泻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型高脂血症,症见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咳喘,消渴。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 1 次6g,小蜜丸 1 次9g,大蜜丸 1 次 1 丸,1日 2 次。
- 桂附理中丸
【药物组成】肉桂 附子 党参 白术(炒) 炮姜 炙甘草
【功能主治】补肾助阳,温中健脾。用于肾阳衰弱型,症见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四肢厥冷。
【用法用量】用姜汤或温开水送服,1 次 1 丸,1 日 2 次。
- 左归丸
【药物组成】熟地黄 山药 枸杞子 山茱萸 川牛膝 菟丝子 鹿角胶(烊化)龟板胶(烊化)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填精益髓,适用于阴虚内热型高脂血症。
【用法用量】每日 2 次,每次饭前空腹淡盐汤送服9g,余药水煎,每日1剂,分 2 次服。
中药单方
刺五加 根茎(干品)9~15g,水煎服,补气益精,安神、强筋,适用于脾肾阳虚型高脂血症见于身体虚弱或久病气虚,失眠等症。
菟丝子 1 000mL(酒5 000mL,渍2~3宿)每日 3 服,降血脂,补阳益阴,固精缩尿,明目止泻。适用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肾阳亏虚型高脂血症,症见形体肥胖,阳痿,小便频数,目暗不明,脾虚泄泻,阴虚消渴。
白术 10~15g,水煎服,益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主要用于甲状腺功能减退脾胃气虚痰阻型高脂血症,见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痰饮眩晕,小便不利,疲乏无力,虚胀泄泻,水肿,湿痹。
中药复方
- 四逆汤合四君子汤加减
【组成】附子(先煎)6g 干姜3g 肉桂(研磨吞服)2g 党参15g 茯苓、白术各9g 炙甘草5g
【主治】温补肾阳,行气健脾,适用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性高脂血症脾肾阳虚型偏于脾阳虚。
【用法】水煎,每日 1 剂,分 2 次服。
【来源】古今民间妙方.
- 益气温阳汤
【组成】附子片(先煎)、补骨脂、白术、茯苓各12g 肉桂6g 巴戟天、枸杞子、人参各10g 黄芪、丹参各30g 淫羊藿、鹿角霜各15g
【主治】健脾益气,温阳补肾。适用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性高脂血症,脾肾阳虚型偏于肾阳虚。
【用法】水煎,每日 1 剂,分 2 次服。
【来源】现代中医内分泌病学.
- 附子仙灵汤
【组成】制附子(先煎)、淫羊藿、白术、当归各10g 肉桂(后下)3g生黄芪、熟地黄各30g 茯苓、山茱萸、白芍药各15g
【主治】温补脾肾,温阳化气。适用于甲状腺功能减低性高脂血症脾肾阳虚型。
【用法】水煎,每日 1 剂,分 2 次服。
【来源】中医杂志. 1993,(9).
- 二仙鹿衔汤
【组成】仙芋、仙灵脾、仙鹤草、半边莲、艾叶各15g 鹿衔草、何首乌、益智仁各30g 巴戟天、五加皮、白芥子、白芷各10g 肉桂6g 细辛3g
【主治】滋阴清热,温阳补肾。适用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肥胖阴阳两虚型。
【用法】水煎,每日 1 剂,分 2 次服。
【来源】新编单方验方大全 . 内科卷 .
- 海芍汤
【组成】海藻、赤芍药、泽泻、昆布、生瓦楞子、山楂各15~25g 红花、川芎、牡丹皮各9~15g 桑寄生、何首乌各20g
【主治】化痰祛脂,活血化瘀。适用于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
【用法】水煎,每日 1 剂,分 2 次服。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5).
高脂血症并发冠心病用药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由于血脂长期沉积于冠状动脉壁,形成斑块引起冠状动脉狭窄,最终导致心肌缺血。因此,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冠心病患者接受降脂治疗后,可以降低其心肌梗死、猝死发生率,为冠脉支架置入术、冠脉搭桥术等有创治疗增加机会。
西药类
●硝酸酯类
- 硝酸甘油
(1)片剂,舌下含服,每次0.5~1mg,每日可多次含服,极量为每天2mg,必要时每 5 分钟含0.5mg,15分钟内不超过1.5mg。
(2)注射剂,每次1~5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注射液内,以1mg / 100mL为宜,不应与其他药混合。
- 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
(1)片剂,每次2.5~5mg含服,或每次5~10mg,每4~6小时口服 1 次。
(2)注射剂,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
●β受体阻滞剂
- 普萘洛尔(心得安)
(1)片剂,每次10~30mg,每日 3 次,口服。
(2)注射剂,每次5mg加入5%葡萄糖20~40mL中静脉注射;或者每次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
- 美托洛尔(倍他乐克、美多心安)
(1)片剂,每次12.5~50mg,每日2次,口服,最大量不超过每日300mg。
(2)注射剂,首次5mg,2分钟静脉缓注,或加入5%葡萄糖20mL内每分钟注射1mg。
- 比索洛尔(康可) 片剂,成人5mg,每日 1 次,晨起空腹服用。必要时可增至每日10mg。
●钙通道阻滞剂
维拉帕米(异搏定) 片剂,每次40~80mg,每日3~4次,口服,维持量每次40mg,每日 3 次。
硝苯地平 片剂,10~20mg,3次 / 日,口服或舌下含服,缓释剂20~40mg,1~2次 / 日,口服。
地尔硫 (合心爽) 片剂,每次30~90mg,每日 3 次,口服,其缓释制剂45~90mg,2次 / 日
氨氯地平 片剂,每次5mg,每日 1 次,口服。根据情况可增至每日10mg。
非洛地平(波依定) 片剂,开始每次2.5mg,每日 2 次,口服,可增至每次5~10mg,每日1~2次,口服。
●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 片剂,50~300mg / 次,1 次/日,早饭后服用。
噻氯匹定(抵克力特) 片剂,每次250~500mg,每日 2 次,口服。
●溶血栓和抗凝剂
肝素钠 注射剂,每次5 000~10 000单位,深部肌注,每8~12小时肌注1 次。
华法林钠 片剂,首日15~20mg,次日5~10mg,以后2.5~5mg / 日,口服。
尿激酶 注射剂,治疗心肌梗死时,每千克体重1万~2万U,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50~100mL中静脉滴注,时间为30~60分钟。
中成药
- 复方丹参片
【药物组成】丹参 三七 冰片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者。
【用法用量】口服,1 次 3 片,1 日 3 次。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 乐脉颗粒
【药物组成】丹参 川芎 赤芍 红花 香附 木香 山楂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解郁化瘀,养血通脉。用于冠心病、动脉硬化、肺心病、多发性梗死性痴呆等心脑血管疾病。或缓解气滞血瘀所致的头痛、眩晕、胸闷、心悸等症。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每次3~6g,每日 3 次。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食肥甘厚味及酒类。
- 心可舒胶囊
【药物组成】山楂 丹参 葛根 三七 木香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引起的胸闷、心痛、头晕、头痛,颈项疼痛及心律失常、高脂血症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 4 粒,每日 3 次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心可舒片是其片剂,功效用法同胶囊剂。冠心病症见心阳虚者不宜服用。
- 心血宁片
【药物组成】葛根和山楂的提取物
【功能主治】化痰通络,祛瘀止痛。用于心血瘀阻、痰阻脉络引起的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者。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 4 片,每日 3 次。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
- 地奥心血康胶囊
【药物组成】为薯蓣科植物黄山药的根茎提取物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可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心肌缺血,减轻心脏负担,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三酰甘油等。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心律失常、高脂血症及瘀血内阻之胸痹、眩晕、气短、胸痛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2粒,每日 3 次。
【注意事项】少数患者空腹服用后有胃肠不适,偶有头晕头痛,可自行缓解。
- 养心氏片
【药物组成】黄芪 党参 丹参 葛根 山楂 地黄 当归 黄连 灵芝 人参 淫羊藿 延胡索 炙甘草
【功能主治】扶正固本,益气活血,行脉止痛。用于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合并高脂血症、高血糖等症。
中药单方
- 山楂 30g,煎服代茶,日服数次,经常饮用。能消食化积,活血散瘀,行气健胃、祛脂减肥。用于积滞型高脂血症,有增加心脏收缩功能及增强冠状动脉血流、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灵芝 研末,内服,每次1.5~3g,每日 3 次,长期服用能滋补强壮,扶正固本,减肥安神,对冠心病、高脂血症均有较好的疗效。主要用于神经衰弱、食欲不振、久病体虚所致的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治疗。
当归 5~15g 水煎服,每日 2 次。当归补血,凉血、止痛、润燥,所含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够明显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水平。主要用于高脂血症见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形体肥胖者。
丹参 5~15g,水煎服,每日 2 次,长期使用。丹参素,可抑制细胞内源性胆固醇的形成,保护血管屏障,防止脂质沉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能祛瘀止痛,活血调经,养血除烦,降脂减肥,主要用于瘀阻型肥高脂血症。
红花 3~9g,水煎服,每日 2 次。活血去瘀通经,降脂减肥。红花含红花黄色素、红花苷等,主要用于血瘀型高脂血症。
中药复方
- 经验方
【组成】党参(或太子参)18g 竹茹10g 法夏10g 云苓15g 橘红10g枳壳6g 甘草5g 丹参18g 山楂15g 布渣叶10g 草决明10g 首乌10g
【主治】益气祛痰以通心阳。
【用法】水煎,每日 1 剂,分 2 次服。
【来源】邓铁涛. 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 益心汤
【组成】党参15g 黄芪15g 葛根9g 川芎9g 丹参15g 赤芍9g 山楂30g决明子30g 菖蒲4.5g 降香3g
【主治】益气养心,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用法】水煎,每日 1 剂,分 2 次服。
【来源】颜德馨. 颜德馨临床经验辑要.
- 经验方
【组成】清半夏20g 陈皮15g 茯苓20g 甘草10g 竹茹15g 枳实15g 石菖蒲15g 人参15g 五味子15g 寸冬15g 郁金10g
【主治】理气和胃化痰,症见胸憋闷,气短心悸,头晕恶心,或吐逆,发作时气憋欲吐,舌体肥大,苔白腻,脉弦滑或短涩者。
【用法】水煎,每日 1 剂,分 2 次服。
【来源】张琪. 张琪临证经验荟要.
- 经验方
【组成】黄芪50g 人参15~20g(或党参30g) 红花15g 桃仁15g 川芎15g 葛根20g 丹参20g 寸冬15g 五味子15g
【主治】益气活血化瘀。症见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全身衰惫,精神不振,气力不支,动作喘息,舌质紫黯,脉象沉细或短弱者。
【用法】水煎,每日 1 剂,分 2 次服。
【来源】张琪. 张琪临证经验荟要.
- 葛红汤
【组成】葛根15g 红花10g 当归10g 川芎10g 赤芍15g 丹参30g 羌活10g 菊花10g 党参10g 麦冬10g 五味子10g
【主治】化瘀定痛,益气养阴。症见胸闷、气短、心悸,舌紫黯,脉象沉细或短弱。
【用法】水煎,每日 1 剂,分 2 次服。
【来源】祝谌予. 祝谌予经验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