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小儿重症肺炎
张梓荆
张梓荆(1925—2005),男。1943—1946年就读于哈尔滨医科大学。1948年毕业于长春大学医学院。历任第六军医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助教、讲师、副研究员、研究员。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儿科专家、小儿呼吸专业主要学科带头人。曾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常委兼秘书、呼吸学组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儿童保健学会委员及《中华儿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实用儿科杂志》《临床儿科杂志》《中国医刊》等副总编、编委、顾问等。主编《实用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等6部专著。
小儿肺炎以婴幼儿肺炎(包括新生儿肺炎)最多,婴幼儿肺炎最常见的是支气管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主要由病毒或细菌引起;毛细支气管炎一般发生于两岁以内,由病毒引起,国内把它列为婴幼儿肺炎的一种,又名喘憋性肺炎。我国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病毒病原主要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少数为流感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毛细支气管炎也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及腺病毒引起。肺炎的细菌病原主要为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等。多发生在年长儿的大叶肺炎一般由肺炎球菌引起。5岁以上儿童,肺炎不少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
一、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系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临证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中药、镇静、给氧、保证入量等,基本不用抗生素。中药主用射干麻黄汤加味(射干6g,麻黄1.2g,干姜、细辛各0.9g,五味子3g,紫菀、天竺黄各6g,草河车、金银花、板蓝根各9g,大枣3个,以上为3~6月婴儿1日剂量)。在既往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辨证,对有明显表寒证的用射干麻黄汤,舌红苔黄有热像的用麻杏石甘汤,也收到较好的疗效。
二、腺病毒肺炎
腺病毒肺炎其治则为早期宣肺清热解毒,中期以后加活血化瘀,极期扶正救逆。方药早期用“腺病毒一号”(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金银花、连翘、桔梗、牛蒡子、蚤休、前胡),中期用“腺病毒二号”(上列药物加川芎、赤芍、桃仁),以上为轻症者之协定处方,重症者辨证论治。加用活血化瘀药物后,可见两肺啰音比较松动,痰液较易咳出,X线检查融合病变吸收也较过去快。在扶正救逆方面,采用生脉针或人参麦冬液静脉点滴或注射,对改善循环、呼吸,增强精力有作用,而新脉针(人参、附子)连续静脉滴注对四肢厥逆效果更好些。
三、其他病毒性肺炎
关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治疗问题,总的说来它们比腺病毒肺炎轻,重症病例少,只要治疗恰当,减少细菌继发感染,可能避免死亡。根据中西医结合,主用中药而一般不用抗生素治疗的临床观察结果,对不包括毛细支气管炎其他病毒性肺炎用麻杏石甘汤加试管内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如鱼腥草、金银花、野菊花、贯众、草河车、黄精等)治疗,并于后期加活血化瘀药(川芎、赤芍、桃仁)或化痰药(紫菀、百部、马兜铃等),全部治愈。但观察到后期加化痰药者啰音消失明显早于加活血化瘀药者。
附:秘验方介绍
1.腺病毒一号
【组成】麻黄5g 杏仁5g 生石膏15g 甘草5g 银花15g 连翘10g 桔梗15g 牛蒡子10g 蚤休15g 前胡15g。
【功效】宣肺、清热、解毒。
【主治】腺病毒性肺炎。症见持续高热,咳嗽,精神萎靡,嗜睡、气急、鼻煽、口渴、舌红苔白或黄,脉滑数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14天。
【加减】一般不作加减,坚持服用全方。有瘀象的加川芎、赤芍、桃仁。
【方解】本方为麻杏石甘汤、银翘散化裁。方中麻黄辛甘温,宣肺解表而平喘;生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胃之热以生津;杏仁苦降肺气,止咳平喘,既助石膏沉降下行,又助麻黄泻肺热。甘草顾护胃气,防石膏之大寒伤胃,调和麻黄、石膏之寒温。金银花、连翘,轻清透表,清热解毒;桔梗宣肺利咽,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利咽;前胡疏散风热、降气化痰;蚤休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熄风定惊。诸药合用,共奏宣肺、清热、解毒之效。
【点评】张梓荆教授采用中医药治疗腺病毒性肺炎,提出了“早期宣肺清热解毒,中期以后加活血化瘀,极期扶正救逆”的治疗原则。方药用“腺病毒一号”方加减,方法独特,疗效显著,为我们治疗腺病毒性肺炎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大叶肺炎合剂
【组成】当归9g 川芎9g 三棱5g 莪术5g 桃仁5g 红花9g 黄芩9g败酱草9g 鱼腥草9g 荆芥9g
【功效】通里攻下、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理气化痰。
【主治】大叶性肺炎。症见高热不退、咳嗽、胸痛、咳痰黄稠或铁锈色痰,气促发绀,口干欲饮,尿少便干,舌质红,苔黄,脉洪滑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14天。
【加减】一般不作加减,坚持服用全方。
【方解】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莪术行气破血、消积止痛,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四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之效。当归补血活血,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黄芩清热燥湿、凉血解毒,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可用于肺痈高热,咳吐脓血;鱼腥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可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荆芥镇痰、袪风、凉血,治流行性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效。
【点评】张梓荆教授采用通里攻下、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理气化痰的治疗原则治疗大叶性肺炎,既能缩短病程又能避免西药的不良反应,对以中药为主治疗大叶性肺炎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冯金花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