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脾补肾固肾精,利湿清热祛毒邪
午雪峤
午雪峤(1926—),山西稷山人。现为西安新城中医医院、西安中医儿童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省、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省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午氏自幼立志学医,拜中医儿科名家李子厚为师,尽得其传,1985年筹建了我国第一家中医儿童医院。擅长治疗泄泻、咳喘、佝偻病、小儿热病以及心肌炎、肾病等。研制出常用成药六十余种,著有《千金小儿方校释)。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肾病综合征缠绵难愈,反复发作,消除蛋白尿为治疗的关键所在,也是治疗的难点所在。从临床分析,本病导致蛋白尿的病机,一是外邪入里,脾肾受损;二是湿热久结,气机壅塞。故此治疗上应抓住以下4点:
一、注意祛邪与扶正的关系
祛邪解毒宜贯穿治疗的始终。本病初期,邪盛正实,如能一鼓作气祛邪外出,可免“邪恋正伤”的后遗症,切忌过早温补之闭门留寇。祛邪即祛除湿热之邪毒,常用白茅根化湿汤加减,即使是病久症有虚象,但只要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即可应用于本方,常获显效。若遇皮肤或其他感染,毒热较重者,用白茅根四草汤(白茅根、蝉蜕、茜草、白花蛇舌草、炙甘草、益母草、半枝莲),对反复感冒、咽红、扁桃体肿大充血者,用白茅根鱼蓝汤。
二、重视补益脾肾,以期统摄精微
由于迁延日久,以及长期服用激素的影响,造成脏腑功能失调。补脾常用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白扁豆,补肾常用生地、玄参、枸杞子、杜仲、淫羊藿。对于长期服用激素或利尿药出现的阴虚证候,宜用滋脾饮为主治疗。
三、久病多瘀,理血活血能增效
对于应用清热利湿解毒及补益脾肾治疗,久而不愈者应考虑到血瘀的存在,其见症有面色白或晦暗,肌肤甲错或皮肉间有红痕血缕,舌质淡胖或暗紫、有瘀斑、瘀点,脉沉细无力或沉涩。可在上述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加入紫草、益母草、泽兰、丹参等。
四、谨防外感,加强病后调理
一般从补益脾肾,兼清湿热入手,拟方“白扁豆散”长期服用调理,以巩固疗效。对于有反复感冒的患儿,可用板侧防感汤,药用:黄芪、白术、防风、板蓝根、侧柏叶,临证多年研用效果满意。
附:秘验方介绍
1.滋脾饮
【组成】太子参8g 扁豆8g 山药10g 山楂6g 白芍6g 莲子肉6g 鸡内金6g 薏苡仁8g 麦芽8g 葛根8g 大枣2枚
【功效】补益脾肾、统摄精微。
【主治】肾病综合征之脾阴虚证,由于迁延日久,以及长期服用激素的影响,造成脏腑功能失调。
【用法】水煎两次,或将上药共研细末,制成散剂。用法,将两次煎出药液混合,早、中、晚各服1次。散剂每日3次,每次1~2g。
【方解】方中山药、太子参甘缓和中,滋补脾阴为君;扁豆、莲子肉健脾温中为臣,鸡内金、山楂、麦芽开胃扶脾;白芍酸敛缓肝防木克土,具有与主药酸甘化阴之功,薏苡仁健脾渗湿,以防水湿滞留为佐;葛根升阳生津,大枣调脾和胃为使。共奏甘酸柔润、滋脾升发、养阴和营之功效。
【加减】若肾阴虚则加熟地、枸杞;脾阴虚盗汗加浮小麦、酸枣仁、地骨皮;心脾阴虚加炒柏仁、生龙牡等益心安神;大便干加麻仁;气虚加党参、黄芪。
【点评】临床常见一些患儿长期服用利尿药或激素后出现舌质嫩红少苔或花剥苔,手足心热,盗汗,大便干结等症,对于此类脾阴虚证,是由于体内阴精丢失所致,常用滋脾饮滋补脾阴而使病情发生转机。即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阴生则阳长”。临床脾肾阳虚、气虚较为多见,而脾阴不足的报道较少,滋脾饮甘酸柔润,滋脾升发养阴和营为脾阴不足患者的治疗提供了经验。
【验案】段某,女,4岁。1980年11月15日初诊。
患肾病一年半,反复水肿,尿蛋白(++~+++),尿中泡沫多,在某儿童医院服泼尼松治疗尿蛋白无变化。患儿面目水肿,神疲乏力,舌体胖、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细滑,证属脾肾阳虚水泛肌肤,给实脾饮加味以健脾温肾行气利水。服用两周,水肿减轻,尿蛋白不减少,且患儿出现口干,舌质嫩红,苔花剥,盗汗,脉细数等症状,此属脾阴虚证,即给滋脾饮。处方:益母草10g,山药15g,扁豆12g,莲肉10g,麦芽10g,山楂6g,鸡内金6g,葛根3g,薏苡仁15g,白芍6g,半枝莲10g,白花蛇舌草10g。服6剂,尿无泡沫,尿蛋白(+),精神好转,舌嫩红,苔薄白。再服6剂,尿蛋白转阴。病情稳定1个月,继调补脾肾而收全功。
2.白茅根化湿汤
【组成】白茅根10g 蝉蜕5g 大青叶10g 小蓟10g 益母草10g 半枝莲10g 地肤子5g 滑石10g 木通5g 厚朴5g 生地黄10g 车前子10g 玉米须15g
【功效】清热利湿。
【主治】肾病综合征属湿热内蕴证,症见水肿,口干苦,腰痛,乏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解】方以白茅根、小蓟清热凉血,半边莲、地肤子、木通、滑石、车前草、玉米须清热利湿,蝉蜕、大青叶疏风清热解毒,生地滋阴清热,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助湿热清退。
【加减】无特殊加减。
【点评】此方系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的方子,生地的应用意义特殊,既能滋阴清热,又可避免利湿之药过利伤阴。方中木通一药用之须谨慎,因木通属含马兜铃酸植物,久用对肾脏有损伤。
3.白茅根鱼蓝汤
【组成】白茅根15g 黄芩10g 鱼腥草10g 板蓝根10g 桔梗10g 金银花10g 白花蛇舌草10g 半枝莲10g
【功效】疏风,清热,解毒。
【主治】肾病综合征反复感冒、咽红、扁桃体肿大充血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无特殊加减。
【方解】方以板蓝根、金银花疏风清热解毒,桔梗宣肺助板蓝根、金银花解表。白花蛇舌草、鱼腥草、黄芩清热、利湿、解毒,白茅根清热、凉血、止血。
【点评】此方为治疗肾病综合征反复出现感冒、咽喉肿痛的经验方,方子由疏风清热解表药与清热利湿解毒药两部分构成,对风热感冒、发热、咽痛及肺热咳嗽等症有良好疗效。
4.白扁豆散
【组成】白扁豆10g 赤小豆10g 地肤子10g 白术10g 附片3g 泽泻5g麻黄5g 桂枝5g 白芍5g 陈皮10g
【功效】健脾益气、调和营卫。
【主治】肾病综合征缓解期善后治疗,巩固疗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解】白扁豆、白术健脾益气为君,附片温补肾阳温煦脾土,白芍柔肝养阴辅助扁豆,白术固护脾胃为臣,佐以地肤子、赤小豆清利湿热解毒;泽泻利湿陈皮理气;桂枝通阳化气、麻黄开发腠理。合白芍调和营卫,诸药合用健脾益气、调和营卫,促进体质康复。
【加减】无特殊加减。
【点评】此方调和营卫、温补脾肾、清利湿热,适合疾病康复阶段服用。
5.鱼黄五虎汤
【组成】麻黄5g 杏仁5g 石膏10g 甘草5g 鱼腥草10g 黄芪10g 桔梗5g 僵蚕5g 薄荷5g
【功效】宣肺利水、清热解毒。
【主治】肾病综合征感受外邪,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解】方中麻黄、薄荷、僵蚕疏散表邪,石膏、鱼腥草清泻肺热,桔梗、杏仁宣肺、化痰、止咳,黄芪益气固表,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无特殊加减。
【点评】此方系麻杏石甘汤加味,能增强清肺化痰的作用,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或肺炎的治疗。
(谭明钧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