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乙脑失语”证治

周炳文

周炳文,男,1916年生,江西吉安人。江西吉安地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主治医师。生于三代中医之家,初读孔孟之书,继从父学医凡五年,1936年起独立执行中医业务,精于内、妇、儿科。先后任吉安中医公会理监事,卫协会常委,中医进修班副主任,全国中医学会江西分会理事,江西省医事人员审考委员,吉安地区人民医院科主任,地区中医学会理事长、江西省第四、第五届政协委员、全省振兴中医大会被评为“全省中医药先进工作者”,省政府颁发奖状,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人事部、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荣誉证书。

“乙型脑炎”属中医学的“暑温”范畴。经治百余例“乙型脑炎”转中医邀治患者,其证有“暑温挟湿”“暑温亢盛”“暑温化燥”等不同类型,收到现代医学所不及的疗效。其后遗症,以失语者居多,然失语一症又关系到其他后遗症的恢复和预后。根据疾病的不同病因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

一、清热开窍、养阴润燥法

暑温是由于感受暑温时毒引发的热性病。暑邪易伤阴液,病后阴液耗伤,热盛生风生痰,蒙闭心窍。故治疗乙脑恢复期,高热不降灼伤精髓,生风挟痰蒙蔽神明,闭阻声窍,而表现为烦躁不宁,神糊不语,或语言謇涩,舌红苔灰黑,脉数,指纹粗紫。方药以清瘟败毒饮加减为主,挟痰加石菖蒲、胆南星、远志、猴枣散等;挟风加钩藤(重用)蝉蜕;虚风加龟板、鳖甲、牡蛎、鸡子黄;关窍闭加细辛,随症出入无有不效。服后热清痰化,语言功能恢复,其他兼症随之改善。

二、益气涤痰、通阳开窍法

暑温热毒耗伤心气,热盛风动生痰,痰浊闭阻神窍。乙脑恢复期,热邪虽清,而痰壅闭阻,心气耗散,窍闭不语,或舌强语謇,神识欠清,咽吞不利,手足重滞,或软瘫头倾身柔,不能坐立,痰鸣睡糊,舌淡苔滑,脉濡滑,指纹淡清粗滞,均以涤痰汤为基本方。风闭加细辛;热灼瘀燥加生地、丹皮、赤芍;手足运动不灵加忍冬藤、络石藤、地龙之类、对正虚邪实、痰闭不语者,每收良效。

三、活血通瘀、祛痰宣窍法

用于邪热清除,体力恢复之后仍遗有“失语”。其证无不由于风痰固结,瘀阻脑络,语言中枢为痰血凝闭,声闭不开,故寝食体力虽已恢复,听力存在,唯独不说话。方药以自拟启语汤(详见附:秘验方介绍)为主。或加黄芪更收奇效,但对无听力者无效。

四、温阳育阴、豁痰开窍法

由于乙脑久热,伤阴耗气,心肾亏损,阴虚阳浮,虚风由起,风痰泛阻廉泉,精气不及上承,而后遗窍不语,或语言謇涩,而无邪热者均可适应。方药以地黄饮子为主。

附:秘验方介绍

启语汤(经验方)

【组成】丹参10g 红花5g 细辛3g 白附子5g 天麻5g 僵蚕8g 全蝎3g胆南星5g 石菖蒲8g 远志8g 桔梗8g 甘草5g

【功效】活血通络、祛痰宣窍。

【主治】用于乙脑后期,失语,听力正常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个月。

【方解】白附子辛温燥烈,入阳明经而走头面,以祛风化痰,尤其善散头面之风。全蝎、僵蚕胆、南星均能祛风止痉,其中全蝎长于通络,僵蚕、胆南星且能化痰,合用既助祛风化痰之力,又能通络定惊止痉。桔梗宣肺利咽、化痰散结,并载药上行;生甘草清热泻火,调和诸药,细辛等辛散之品,祛风散邪,加强诸药祛风之力,丹参、红花活血化瘀、凉血散瘀。远志、石菖蒲开窍宁神,祛痰。天麻平肝、熄风。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加黄芪20g效果更佳。坚持服用原方治疗。

【点评】本方为周氏早年用于治疗中风不语之主方,对于治疗乙脑恢复期语言中枢为痰血凝闭,语言不利,但听力正常者,疗效良好。对于风痰固结者,佐治活血化瘀之法,使瘀散、络通、窍开、病解。

【验案】彭姓女孩,5岁。

患重型乙脑,后遗失语和震颤邀治,见能听不说话,食如常,舌胖大,手足抖动,考虑此与阴精灼损,精气不能上承痰阻廉泉有关,试拟启语汤,4剂有语意。再服数剂。发音说话,继用大定风珠加味,震颤亦平。

(马 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