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瘀逐秽法治疗小儿胆汁瘀积综合征
姚晶莹
胆汁淤积综合征是新生儿及婴儿时期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于胆汁淤积于胆管或肝内小胆管中,胆汁排泄不畅,使胆红素排出障碍所引起。本病在临床上以黄疸持续不退并逐渐加重为特征,属中医“胎黄”范畴。《证治准绳》指出:“小儿生下,遍体面目皆黄,状如金色,身上壮热,大便不通,小便如栀状,乳食不思,啼哭不止,此胎黄之候,皆因乳母受湿热而传于胎也。”治疗本病常采用自拟茵陈四苓汤,本方系由茵陈合四苓散而成。茵陈汤能清利湿热,通淤逐秽;四苓散能健脾化湿利水,通过利水,可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解,肝胆疏泄复常,黄疸自退。
附:秘验方介绍
茵陈四苓汤
【组成】茵陈15g 白术7.5g 茯苓10g 泽泻7.5g 猪苓5g
【功效】清热、利湿、褪黄。
【主治】小儿胆汁瘀积综合征。
【用法】水煎服,取汁30~50ml,每日1剂,分3次口服。连服7~15天。
【加减】一般不作加减,坚持服用全方。必要时可根据辨证酌情加药。如患儿黄疸色黄鲜明、大便秘结者加黄柏、栀子;黄疸色黄晦暗、大便溏薄者加党参;小便短赤者加竹叶;黄疸日久不退者加金钱草。
【方解】方中用茵陈能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白术健脾,补中焦以助脾气;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和胃;泽泻利水、渗湿、泄热,猪苓化湿利水,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解。
【点评】本方药味平和,无苦寒攻伐之品,用之无损伤脾胃之弊。
(荆 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