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关心决议的起草
陈云非常重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工作。他完全赞成邓小平提出的三条原则。从1980年6月至1981年3月间,陈云先后7次找胡乔木、邓力群等谈话,提出自己对起草“历史决议”的意见。
陈云说:
起草历史决议,首先要正确评价毛泽东,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邓小平讲的最核心的问题。
陈云还认为,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来看,必须正确对待毛泽东所犯的错误,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这不仅是对毛泽东个人,尤其关系到我们党的整个历史。对毛泽东的评价,实际上就是对我们党的历史的评价。
1979年3月6日,陈云在一次谈话中说:
我们对毛主席的评价,不会像赫鲁晓夫对斯大林那样。我们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毛主席提出防修反修等问题对我们是有好处的。但实事求是地说,有些问题毛主席也有责任。对这个问题,要平心静气,不能像有的人在西单民主墙大字报上那样说法。有的青年人说得过分一点,我们中央就不能那样讲。总的来说,我们党中央是掌握分寸的。
对这个问题,要平心静气,不能感情用事,要慎重考虑。对毛主席的评价不仅是中国的问题,而且是世界的问题。就像对斯大林的评价一样,不仅是苏联的问题,而且是世界的问题。
关于要对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问题,陈云谈了自己的看法。
1980年7月3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历史决议”起草时,胡乔木转达了陈云的意见:
陈云同志讲,一定要在我们这一代人还在的时候,把毛主席的功过敲定,一锤子敲定,一点一点讲清楚。这样,党的思想才会统一,人民的思想才会统一。因此,必须对这个问题讲得很透彻。
陈云认为,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并不是要回避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而必须采取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980年11月上旬,陈云先后两次约见胡乔木,主要就“决议”中如何写毛泽东的错误谈了他的看法。根据胡乔木的回忆,陈云谈了三点意见:
一、毛主席的错误问题,主要讲他违背民主集中制,着重写这个,其他的可以少说。
二、整个党中央是否可以说,毛主席的责任是主要的。党中央作为一个集体,也要把自己的责任承担起来。
三、毛主席的错误,地方有些人,有相当大的责任。毛主席老讲北京空气不好,不愿呆在北京,这些话的意思,就是不愿同中央常委谈话、见面。
陈云对毛泽东晚年错误的这种分析,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
由于评价毛泽东所犯错误这个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和复杂性,掌握好分寸十分重要。
1981年6月22日,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期间,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的各组召集人碰头会上,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好多讲的‘路线’,并不准确,而且用得很多很乱。”
陈云插话说:“讲路线,历史上用惯了,用到谁的头上谁就不得翻身,还要上挂下联。‘文化大革命’中用得更滥了。如果讲‘十一大’是路线错误,那问题就大了,包括叶帅,包括先念同志,包括好多人。所以,这个问题我赞成现在稿子的提法。”
邓小平说:“党的‘十一大’,不要谈什么路线问题;‘文化大革命’,我们也不谈路线问题。按它的实质分析就是了,是什么就是什么。毛主席的错误,如果讲到路线问题,也讲不清楚。”
起草“历史决议”是一项巨大工程。起草小组负责人胡乔木的健康状况一直不太好。早年做过胃切除手术,70岁时又做了胆结石的手术。长期的脑力劳动和紧张工作,使他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症。繁重紧张的起草工作,使胡乔木“自己也感精力疲惫,一到晚间几乎只想睡觉”。
陈云十分关心胡乔木的健康,1981年1月间,在一天之内连续3次催胡乔木立即离京休息。胡乔木接受陈云的劝告,赴广州休息了20天左右。陈云对起草“决议”提出的一个重要意见是,建议增加回顾建国以前28年历史的段落。
1981年3月,陈云在一次谈话中讲到,“决议”要达到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目的,使大家通过阅读“决议”很清楚地认识这个问题,就需要写上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60年中间毛泽东的贡献,毛泽东思想的贡献。因此,建议增加回顾建国以前28年历史的段落。
陈云指出:
有了党的整个历史,解放前解放后的历史,把毛泽东同志在60年中间重要关头的作用写清楚,那么,毛泽东同志的功绩、贡献就会概括得更全面,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也就有了全面的根据;说毛泽东同志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说毛泽东思想指引我们取得了胜利,就更能说服人了。
这个意见,解决了“决议”起草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得到中央常委的一致同意。邓小平多次提到,并大加赞扬。
3月24日,邓小平去看望陈云,并就“历史决议”的起草交换意见。
陈云建议在青年中,提倡学哲学,有根本的意义。同时也要学点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这是他从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这条建议,邓小平十分重视。3月26日,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转述陈云的建议,指出:“陈云同志说,他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受益很大。毛泽东同志亲自给他讲过3次要学哲学。”
“现在我们的干部中很多人不懂哲学,很需要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提高一步。”“‘历史决议’中关于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要写得更丰富,更充实。结束语中也要加上提倡学习的意思。”
第二天,在同解放军总政治部负责人谈话时,邓小平再次肯定陈云的建议,说:“陈云同志建议,要提倡学习,主要是学哲学,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这个意见很好”。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实事求是方面,邓小平、陈云都堪称典范。
“历史决议”稿吸收了陈云的这些重要意见。1981年6月,在精益求精的基础上形成了“决议”草案。
陈云看了这份草案后,请人转告胡乔木:“改得很好,气势很壮。”
这是一句言简意赅、发自肺腑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