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变动华国锋的职务
在起草“历史决议”期间,1980年11月10日至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连续召开9次会议,主要议题是讨论并批准中央政治局准备向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人事更动方案。
自8月中下旬举行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以后,参加这一会议的不少人向中央提出,华国锋不宜继续担任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
在讨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讨论稿的过程中,无论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或军队系统,都有很多人要求,调整华国锋所担负的职务。
在这几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的第一次会上,华国锋提出要求辞去中央主席、军委主席和党内的其他职务,并对粉碎“四人帮”以来的工作做了一些检查和解释。
陈云参加了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11月11日下午,他在会上发言,讲了三点意见。
第一点,揪出“四人帮”,是华国锋对党的“一个很大的贡献”。那时,华国锋“是负主要责任的”。但是,揪出“四人帮”以后,我们党没有能够实现心情舒畅、生动活泼这样的局面,使人“大失所望”。
第二点,华国锋同志当主席不适当。陈云说:“那一天我跟先念同志到国锋同志哪里去的时候提出,国锋同志要有自知之明,在毕生的工作里头,加号是多少,减号是多少。加号指的正确的,减号指的错误的。我讲了一句。希望国锋同志珍惜已有贡献,就是说,不要随便丢掉已经有的这一点贡献。”
陈云还说,小平同志当党的主席,众望所归。但是,我相信,小平同志不愿意干,极力推耀邦同志来干,我说好,耀邦同志来搞。
第三点,“我认为这事不能再拖了。党的‘十二大’谁作报告决定下来,哪个当主席哪个作报告。”“政治局会议以后要通通气,没有通气的干部还要通通气。各省的省委第一书记,我认为可以分批召集来通通气。”
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展开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但是始终进行得平心静气,到会的有29人发言,都没有强加于人的气氛。
大家在发言中指出:华国锋同志在粉碎“四人帮”这一事件中是有功劳的,这应当肯定;但对这一事件应作历史分析,不应把功劳只归于个人。
华国锋同志在过去4年中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但是显然缺乏作为中央主席所必要的政治能力和组织能力。
华国锋同志继续担任现职是不适当的。
许多人曾提议邓小平担任中央主席兼军委主席,因为正如陈云所说的,这是众望所归。
但邓小平表示,由他“担任中央主席不相宜。从三中全会以来,中央一直致力于让比较年富力强而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同志担任领导工作”。
邓小平认为:在60多岁的同志中,胡耀邦同志担任中央主席比较适当。至于军委主席,暂时没有其他适当的人选,他可以担任一段时间,以便培养新的比较年轻的同志将来接替。当然,只有六中全会才能对这些问题做出决定。
中央政治局一致同意邓小平的意见。
在最后一天的会议上,华国锋表示欢迎大家对他的批评。他再次提出辞去现任职务,并要求在六中全会以前,不再主持中央政治局、中央常委和中央军委的工作。
中央政治局接受了他不再主持当时工作的意见。但是在六中全会做出有关决定以前,他仍是中央的主席,仍要以中央主席的身份接待外宾。并且希望六中全会继续选举华国锋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选举他做中央副主席。
中央政治局最后通过三项决议:
一、向六中全会建议,同意华国锋同志辞去中央主席、军委主席的职务。
二、向六中全会建议,选举胡耀邦同志为中央委员会主席,邓小平为军委主席。
三、在六中全会前,暂由胡耀邦同志主持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常委的工作,由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军委工作,都不用正式名义。
中央政治局还指出:前两项都只是对六中全会的建议,全会如何做出决定,这是全会的权力。全会当然会审慎地考虑这些问题,并严格按照党内民主原则来进行讨论、表决和选举。
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还决定对《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讨论稿参照讨论中所提意见进行改写。
经政治局讨论并原则通过后,在4000人范围内再讨论一次,再次修改后提请六中全会讨论通过。
中央政治局还认为:“现在通过这一‘决议’的时机已经成熟,不宜再行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