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病的食疗食谱

详细介绍了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胆囊炎、胆结石的食疗食谱,起着辅助治疗的作用。

病毒性肝炎食疗食谱

1.糖醋鲮鱼

原料:鲮鱼1条(约750g )水发冬菇15g 火腿肉丁5g 青豆12粒白糖50g 面包末200g (约耗100g )醋50g 酱油10g 鸡蛋1个精盐1g 葱末、蒜末各15g 姜0.5g 湿淀粉5g 花生油750g (约耗100g )

制法: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将两面的鱼肉完整地片下,在其里面剞上斜十字花刀(深度为鱼肉的2/3),用精盐腌3~5分钟。再将鸡蛋打入碗内调散搅匀,抹遍鱼肉;并在有刀纹的一面沾上面包末。冬菇用开水焯过,切成青豆大小的丁。炒锅内放花生油,烧至七成热,放鱼肉炸至金黄色漂起时捞出,每片切成5块,原样放入盘内。锅内留油30g 放入葱、姜、蒜末,炸至出香味时,烹上醋、酱油,加入白糖及清水50g 并放冬菇、火腿、青豆,烧沸,用湿淀粉勾芡,浇在鱼肉上即成。

功效:鲮鱼肉性平味甘,功能益气血,强筋骨,活血行气,逐水利湿,明代《食物本草》说其能治黄疸。本方成品色金黄,外脆里嫩,酸甜适口。适用于病毒性肝炎之现黄疸。

2.泥鳅炖豆腐

原料:活泥鳅100g 豆腐50g 葱、姜各适量食盐少许

制法:活泥鳅先于清水中放养1天,然后去鳃、肠杂,洗净。豆腐切成小块,漂于清水中。姜、葱洗净拍松。泥鳅放锅中,加水适量,放姜、葱及食盐少许,清炖至五成熟,加入豆腐,再炖至泥鳅熟烂即可。温热食鱼、豆腐并喝汤,空腹适量食之,每日1~2次,连服1周。

肝胆病的食疗食谱 - 图1

功效:泥鳅是肝病的食疗上品,且有一定的回缩肝脏的作用。与豆腐相配,有清热利湿、补中益气、解毒保肝的功效,适用于黄疸型肝炎和慢性肝炎。

3.蘑菇炖乌鸡

原料:蘑菇200g 乌骨鸡1只(约1000g )食盐适量

制法:乌骨鸡宰杀后,去毛和内脏,洗净,斩成大小适当的块。蘑菇洗净,撕成小块。将上二物放沙锅中,加水适量及少许盐,炖至鸡肉熟烂即可。温热适量食之,单食或佐餐均可。

功效:蘑菇补中益气,解毒保肝;乌鸡温中益气,补精填髓。全方有补中益气、强身保肝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肝炎。

4.荷叶蒸鸭

原料:鸭肉200g 糯米粉、酱油各5g 粳米粉15g 料酒、葱各0.5g 鲜荷叶1张大料1瓣老姜0.5g 胡椒粉少许味精适量

制法:荷叶洗净,划成4块;大料剁碎,炒熟后研成细末,与糯米粉混匀。鸭肉去骨洗净,切成块状,用酱油、料酒、味精、葱未、姜末、胡椒粉调汁腌上,待入味后再把糯米粉、粳米粉调入并拌匀,然后用荷叶把鸭肉包扎好,上笼用旺火蒸约2小时,至鸭肉熟烂即可。

功效:鸭肉可滋五脏之阴,与善于养肝保肝的荷叶相配,有养阴补虚、清热保肝的功效,适用于肝阴不足之慢性肝炎或兼有轻度水肿者。

5.菇杞牛肉煲

原料:牛肉250g 香菇150g 枸杞子60g

制法:香菇用清水泡发,洗净,撕成小块;枸杞子洗净;牛肉整治洗净,放沸水锅中氽除血水,捞出切成肉片。上二物同放沙锅中,加清水适量,入少许盐调味,煲至肉熟烂即可。分2次佐餐食之,1日内服完,隔日1剂,连服数剂。

功效:本方有健脾补血、养肝保肝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肝炎迁延不愈而致肝脾亏虚、精血不足者,症见肝区隐痛、体弱食少、头晕肢乏等。

6.王瓜根肝糊

原料:猪肝200g 王瓜根10g 洋葱、胡萝卜各1个老姜1块鸡骨场、奶油、盐、胡椒各适量

制法:猪肝洗净,用开水烫一下,切成细丁;洋葱、胡萝卜洗净,均切成细丁;老姜洗净剁碎。在沙锅内先放奶油,随即放入王瓜根、猪肝、洋葱、胡萝卜及姜、胡椒、盐,加鸡骨汤约5碗,旺火烧开,改小火熬,至汤呈糊状时即可。温热空腹食之,或佐餐亦可,每食适量。

功效:肝病食肝,亦为中医“以脏补脏”之意。王瓜根、胡萝卜有养肝补血、化湿散瘀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肝炎、黄疸型肝炎或肝炎后恢复期。

7.首乌肝片

原料:制何首乌20g 鲜猪肝250g 水发木耳25g 青菜叶少许绍酒10g 食盐4g 淀粉15g 酱油25g 葱、蒜、姜各15g 汤50g 混合油500g (实耗75g )

制法:首乌放沙锅中,分3次加水煎取汁液,各次煎煮时间分别为2小时、1小时、1小时,混合3次汁液,经过滤澄清,得首乌汁约300mL。猪肝切0.5cm厚的片,用适量首乌汁、一半湿淀粉及少许食盐拌匀。姜、葱、蒜洗净,葱切丝,蒜切片,姜切成米粒;青菜叶择洗净。用汤、剩余首乌汁,另一半湿淀粉和酱油、料酒、食盐、醋对成滋汁。锅内放油,烧至七八成热,下肝片划透,倒入漏勺沥去油。锅再置火上,放油约50g,下蒜片、姜末略煸,再下肝片、青菜叶翻炒几下,倒入滋汁炒匀,淋明油少许,撒入葱丝,起锅即成。

功效:本食疗方有补肝肾、益精血、通脉络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肝炎迁延不愈而现精血亏虚、身体虚弱者。

8.合欢花蒸猪肝

原料:合欢花干品10g 猪肝100g 食盐少许

制法:猪肝剔除筋膜,洗净,入沸水锅中过一下,切成薄片。将合欢花放碟中,加清水少许浸泡4~6小时,再将肝片同放碟中,并加食盐少许调味,上笼蒸至肝片熟透即可。温热适量食肝片,单食或佐餐均可。

功效:理气解郁,养肝和络。适用于慢性肝炎之有肝气郁滞表现者。症见胁肋胀痛,脘痞腹胀,恶心嗳气,纳食不香等。

9.茴香猪肝

原料:猪肝250g 小茴香5g 料酒、白糖、酱油、生姜各适量

制法:猪肝洗净,生姜洗净拍松,小茴香用新纱布包扎好。上三物同放锅中,加水适量,用文火煮沸20分钟,去茴香袋,再加料酒、白糖、酱油,继用文火煮10分钟停火,捞出猪肝待温切片。分2次佐餐食之,连服7~15天。

功效:养血补肝,温中散寒,适用于慢性肝炎而有虚寒表现者,症见肝区隐痛,脘痞食少,喜温畏寒,大便不实,舌淡苔白等。

10.鸡骨草瘦肉煲

原料:猪瘦肉100g 鸡骨草30g 蜜枣8枚食盐少许

制法:猪肉洗净,切片,鸡骨草择洗净。三物同入沙锅中,加水适量及食盐少许,煲至肉熟烂,拣去鸡骨草即成。喝汤食肉,温热空腹食之,每日l剂。

煎约30分钟,滤出药汁。粳米淘洗净,放锅中,倒入茵陈汁并酌情加水,煮为粥,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2沸即可。温热空腹食之,每日分2次服,7~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茵陈清利退黄可疗病,粳米补脾益气可强身,全方有清利退黄、补脾扶正的功效,适用于急件黄疸型肝炎。

11.菠菜猪肝粥

原料:菠菜120g 猪肝120g 大米250g 精盐、味精、麻油各少许

制法:菠菜择洗净,入沸水中略烫,去掉涩味,切成段。猪肝剔去筋膜,洗净,切成米粒状。大米淘洗净,放锅中,加水适量,故入肝粒,煮成粥,下菠菜煮熟、再加精盐、味精、麻油煮1~2沸即可。温热空腹食之,每食适量,可常服。

功效:生血养血、补肝健脾。适用于慢性肝炎,尤宜于兼见血虚体乏、面色萎黄、视力减退、大使滞涩等症者。

肝硬化食疗食谱

1.黑鱼黑豆汤

原料:黑鱼1条(约1000g )黑豆500g 甘草20g 料酒少许白糖适量

制法:黑鱼活杀,去鳞、鳃、内脏(留肝),洗净,沥干,剔下鱼肉切块。甘草冲洗净,用洁净纱布包扎好。黑豆拣洗净,放沙锅内,加凉水浸没半小时,大火烧开,改小火煮约2.5小时,放入鱼块、甘草袋,加白糖4匙、黄酒1匙,再小火点约半小时,至豆、鱼酥烂,拣出甘草袋不用,离火即可。温热食鱼、豆并喝汤。日2次,分5~6天吃完。

功效:全方有益五脏、利水湿、消肿毒、祛瘀热的功效。适用于肝硬化腹水。

2.赤豆鲤鱼汤

原料:活鲤鱼1条(500g 以下)赤小豆150g

制法:赤小豆拣洗净,用凉水浸泡半日;鲤鱼宰杀,剔取鱼肉洗净,将二物同入锅内,加水足量(避免中途加水),旺火烧开,改小火煨至赤豆烂熟,滤取其汤。亦可加陈皮6g 同煨。勿放盐,可适量放白糖以调味。每日1次,每次喝场1碗,连服5~7天。

功效:鲤鱼肉滋补营养,利水消肿,清热退黄,再合以赤小豆利水解毒,成为治疗水肿胀满的名方。而且由于鲤鱼的补虚作用,利水消肿并不伤身,适用于肝硬化腹水。

3.茶橘鲤鱼汤

原料:鲤鱼1条(约500g )茶叶、橘皮、香圆各30g 葱花、姜末、胡椒粉、味精各少许

制法:鲤鱼宰杀,去鳞、鳃及内脏,洗净;香圆洗净切片,将茶叶、橘皮、香圆片填入鱼腹内,缝合鱼肚,再把鱼放锅中,加水适量,下姜末,大火烧开,改小火将鱼煨至熟烂,放葱花、胡椒粉、味精等调好味即成。温热食鱼喝汤,空腹适量食之,每日1~2次。

功效:健脾利水,疏肝行气,消肿止痛。适用于肝硬化腹水,兼见肝区胀痛,食欲减退,胸腔闷胀,嗳气不舒,体乏无力,大便稀溏等肝郁脾虚症状者。

4.小青草煮羊肝

原料:小青草15g 羊肝250g

制法:羊肝除去筋膜,洗净切片。小青草择洗净,放锅中,加水适量,煎煮约半小时,去滓留液,下羊肝,煮至肝熟即成。湿热饮汤食肝,空腹适量服之。

肝胆病的食疗食谱 - 图2

功效:小青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活血止痛,用治水肿胀满、积聚包块等有效。羊肝则有益血补肝之功,亦寓“以脏补脏”之意。全方有解毒、活血、利水、益肝的功效,适用于肝硬变腹水而肝脾肿大、肝区胀闷疼痛、蜘蛛痣、肝掌等气滞血瘀症状较为突出者。

5.蟋蟀内金红果粥

原料:蟋蟀6只鸡内金40g 山楂50g 粳米150g 红糖适量

制法:蟋蟀用开水烫死,鸡内金整治洗净,二者均干燥后研成粉;山楂洗净,切薄片。粳米淘洗净,放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烧开,改小火煮至米九成熟时,下山楂片,后下蟋蟀、鸡内金粉及红糖,改小火熬至粥成。湿热空腹食之,每食适量。

功效:散瘀退肿,消滞利尿,补中益气,适用于肝硬化腹水兼见气滞血瘀症状明显者,孕妇禁服本方。

6.郁李仁粥

组成 郁李仁15g 粳米100g

制法:先将郁李仁捣烂水研,取药汁(或捣烂后煎汁去渣),加入淘净的米同煮为粥。亦可加适量冰糖调味。1日内分2次服食,温热空腹食之。3~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润肠通便,利水消肿,适用于肝硬化兼见便秘者。孕妇忌服本方。

7.苦瓜饮

原料:生苦瓜1条白糖60g

制法:将苦瓜洗净,捣烂如泥,加入白糖后拌匀,2小时后滤出水液即可饮用。凉饮,每日l~2次。

功效:苦瓜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毒利湿之功,白糖则有养阴保肝的作用,本方可作肝硬变所致肝昏迷的辅助饮品。

8.商陆羊肉汤

原料:精羊肉180g 商陆45g 葱白、淡豆豉各少许

制法:羊肉除去脂膜,洗净,切片。将商陆、葱白、淡豆豉三物同放锅内,加水1500g 煎煮40分钟,去滓留液约1000g 放入羊肉片,煮至羊肉熟烂即成。温热食肉馀汤,空腹分3次服之。

功效:方中以羊肉补虚益气,温中暖下;以商陆利尿逐水,通补兼施,峻泻而免伤正,共收温肾补脾、利尿逐水之功效。本方适用于肝硬化腹水。

9.郁金清肝茶

组成 广郁金(醋制)10g 炙甘草5g 绿茶2g 蜂蜜25g

功效:疏肝解郁,利湿祛瘀,适用于肝硬化而气滞血瘀症状较突出者。孕妇慎饮本方。

脂肪肝食疗食谱

1.青皮红花茶

原料:青皮10g 红花10g

制法:将青皮、红花去杂质洗净,青皮晾干后切成丝,与红花同入沙锅,加水浸泡30分钟,煎煮3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去渣,取汁即成。代茶,频频饮用,可连续冲泡3~5次,当日饮完。

功效:疏肝解郁,行气活血,主治肝郁气滞型脂肪肝,对合并血瘀者更为适宜。

2.陈皮枸杞粳米粥

原料:陈皮15g 枸杞子15g 粳米100g

制法:将陈皮洗净、晒干或烘干,研成细末,备用。将枸杞子、粳米分别淘洗净,同放入沙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泡煮30分钟,待粳米酥烂、粥将成时,调入陈皮细末,拌和均匀,再用小火煮至沸即成。

功效:陈皮、枸杞子与补中益气的粳米一同煮粥食用,可辅助治疗肝郁气滞型脂肪肝,对合并高脂血症者尤为适合。

3.三红粥

原料:红花5g 大枣10枚红糖20g 粳米100g

肝胆病的食疗食谱 - 图3

制法:将红花拣去杂质、洗净,放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备用。将大枣洗净,用温开水浸泡片刻,放入碗中待用。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沙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放入红花药袋及大枣,改用小火煮30分钟,取出药袋,继续用小火煮至粳米酥烂、粥黏稠,调入红糖,拌匀即成。

功效:红花、大枣与粳米一同煮粥食用,活血补血,益气健脾,可降低血压,降低血清胆固醇,保肝护肝,可供气滞血瘀型脂肪肝长期食用。

4.泽泻山楂粥

原料:泽泻10g 山楂20g 粳米100g 红糖10g

制法:泽泻、山楂分别拣去杂质,洗净后同放入沙锅,加水煎煮40分钟,过滤,取汁。将粳米淘洗干净,入锅后加水煨煮至粳米酥烂、粥稠时,对入泽泻山楂煎汁,加入红糖,用小火煮至沸即成。

功效:泽泻与山楂一同煮粥食用,消食导滞,化痰消脂。可辅助治疗痰湿内阻型脂肪肝。

5.玉米首乌饼

原料:制首乌粉30g 葛根粉30g 玉米粉60g 粳米粉60g 糯米粉60g 红糖20g 葱花、生姜末、精盐、味精、植物油各适量

制法:将上述5种粉料混合均匀,并调入红糖,加适量温开水,揉合成8个粉团,擀成8个粉饼,揉擀过程中,可加适量植物油以及葱花、生姜末、精盐、味精等。将平底煎锅上火,放油适量,将粉饼逐个放入,用小火边煎边烘烤,待粉饼煎烤至酥香松软即成。早晚分食,或随餐服食,当日吃完。

功效:制首乌粉、葛根粉、玉米粉等一同制饼食用,滋阴养血,补虚降脂,辅助治疗肝肾阴虚型脂肪肝。

6.绞股蓝山楂茶

原料:绞股蓝15g 生山楂30g

制法:将绞股蓝、生山楂分别洗净,切碎后同入沙锅,加水煎煮30分钟,过滤取汁即成。代茶。频频饮用,可连续冲泡3~5次,当日饮完。

功效:绞股蓝可降血脂、降血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与山楂同饮,化痰导滞,活血降脂。可治疗痰瘀交阻型脂肪肝。

酒精性肝病食疗食谱

1.赤小豆苡米粥

原料:赤小豆、薏苡仁各50g

制法:上二物加水共熬成粥。

功效:本方具有健脾利湿解毒作用,适用于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等。

2.芹菜炒香菇

原料:芹菜400g 香菇50g 食盐、醋各适量

制法:将芹菜洗净,后用开水焯一下,切段,与香菇同炒至熟即可。功效:此方有平肝清热、益气和血作用。

3.芹菜红枣煲汤

原料:芹菜200~400g 红枣50~100g

制法:煲汤分次服用。也可单用芹菜250g,洗净捣汁去渣,加蜂蜜适量,炖后温服,每日1次。

功效:本方具有清热解毒、补血养肝作用。

4.戒酒方

用猪乳汁煮沸半小时后,每日3次饮用,可起到戒酒的作用。

肝胆病的食疗食谱 - 图4

胆囊炎食疗食谱

1.鸭跖草炖鸡

原料:鸭跖草200g 母鸡1只

制法:母鸡率杀,去毛及内脏、取出鸡油不用;鸭跖草洗净。二物同放锅中,加水适量共炖。至鸡肉熟烂为度。温热食肉喝汤。单食或佐餐均可,每周1剂,连服数剂。

功效:清化湿热,解毒补虚。适用于慢性胆囊炎。

2.抱石莲豆腐羹

原料:鲜抱石莲60g 豆腐120g

制法:二物洗净,豆腐切块,同放锅中,加水炖至熟即可。温热食豆腐喝汤,单食或佐餐均可。

功效:全方有清热解毒、利湿消瘀、消石补虚的功效。适用于急、慢性胆囊炎和胆结石症。

3.茅根猪肉羹

原料:鲜白茅根100g (干品50g )猪瘦肉100g 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将鲜白茅根、猪瘦肉分别洗净。将白茅根切成2厘米长的段,猪肉切切,丝同入沙锅内,加适量的水。大火煮开后转用小火慢炖1小时,至肉熟烂时加入精盐、味精调味即成。可当菜佐餐,随意食用。

功效: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与滋阴益气的猪瘦肉同烹为羹,清热利湿,可辅助治疗湿热型急性胆囊炎。

4.蒲公英粥

原料:蒲公英干品50g (鲜品70g )粳米100g

制法:将蒲公英(带根)洗净切碎,水煎取汁,去渣,加入淘净的粳米和适量的水,同煮为稀粥。每日2次,温热服食,3~5天为1个疗程。

功效:蒲公英有健胃、轻泻、利胆及保肝作用,与粳米共煮为粥,一则可增加益胃之力,二则可减缓其苦昧。本方适用于急性胆囊炎。

5.金银花茶

原料:金银花、蜂蜜各适量

制法:将金银花放入沙锅中,加水1000mL,煎成500mL,加入蜂蜜即成。代茶饮。

功效: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且有增进小肠运动、利胆等作用。本方适用于胆囊炎急性发作及胆结石合并感染者。

6.消炎利胆茶

原料: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各30g 白糖适量

制法:将三物放锅中,加水1000mL,煎汁去渣,加白糖化匀即可。温热饮用,每次250mL,每日3次。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利胆。适用于胆囊炎、胆结石的发热疼痛期。

7.鸡胆汁黄瓜藤钦

原料:黄瓜藤100g 新鲜鸡胆1个

制法:黄瓜藤洗净,煎取液汁100mL,待温时再加入鸡胆汁即可。温凉顿服。

功能 :清热解毒,利湿利胆。适用于胆囊炎、胆石症之发热疼痛期。素体脾胃虚寒者慎服本方。

胆结石食疗食谱

1.番茄豆腐素汤面

原料:挂面100g 西红柿、豆腐各适量

制法:按家常做法制作汤面,不放油或放少许麻油。可用作主食温热食之。

功效:本方为家常主食,其中西红柿、豆腐均营养丰富,前者所含维生素种类较多,后者则蛋白质含量颇丰,且有消石作用。全方味美可口,易于消化,胆结石病人宜常食之。

2.萝卜汁

组成 新鲜白萝卜1000~1500g

制法:萝卜洗净,切片捣烂、绞取汁液约100~150mL。冷饮勿热,顿服,每日2~3次。

功效:据现代药理研究报道,萝卜汁饮用能防止胆石形成,故用于防治胆石症有效。

3.土豆汁

组成 马铃薯适量

制法:洗净榨汁。饭前每钦1匙,冷饮勿热。

功效:土豆性平味甘,有消炎解毒的作用,用于治疗慢性胆囊炎胁痛。

4.降气复元粥

原料:橘皮10g 竹茹10g 党参9g 大枣5枚生姜3片粳米100g

制法:将橘皮、竹茹、党参煎煮取汁,加入生姜、大枣、粳米一同煮成粥。

功效:行气利胆,益气和胃。可辅助治疗气郁型胆结石患者手术后食用。

5.鸡内金粥

原料:鸡内金5g 粳米100g 白糖适量

制法:将鸡内金用小火炒至黄褐色,研为细粉。另将粳米淘洗干净入锅,加800g 水和白糖适量,煮至米花汤稠时放入鸡内金粉,再稍煮即成。

功效:健脾和胃,消积化石。可辅助治疗胆囊结石及饮食停滞,消化不良等症。

6.陈皮牛肉

原料:陈皮丝50g 牛肉1500g 植物油1000g 葱段50g 生姜丝50g 干辣椒丝10g 黄酒15g 酱油50g 精盐6g 味精3g 白糖25g 食醋、花椒、鲜汤、油各适量

制法:将牛肉切成粗丝,炒锅上火,放油烧热后下牛肉丝炸干,捞出沥油。锅内留余油50g,放入适量花椒炸焦,捞去花椒。再放入葱段、生姜丝、陈皮丝、干辣椒丝,煸出香味后烹入黄酒、酱油和鲜汤,加入精盐、味精、白糖、食醋,把汤调成浅红色,调好口味,放入牛肉丝,用小火烧至汁浓稠,淋入适量麻油,颠翻后盛入盘中,晾凉即成。

功能:陈皮行气健脾、燥湿化痰,且能增加胆汁及胆汁内固体物质排泄量,与维生素C、维生素K合用,可增强利胆效果。与牛肉同烹可辅助治疗瘀滞型胆结石,尤其是胆结石并发梗阻性黄疸者。

肝胆病的食疗食谱 - 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