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高血压的其他疗法
心理疗法是治愈疾病的隐形药,很多顽疾也都以心理疗法作为辅助治疗的必选疗法,高血压也是如此。本章介绍了诸多缓解高血压患者不良情绪,有利于病情恢复的有效方法,让高血压患者不仅改善了不良情绪,同时也在无形中降低了血压,可谓是一举两得。
第一节 五音相成五行,聆听优美的乐曲
优美动听的音乐,不但能陶冶人的性情,而且也是使人保持良好情绪,是防治疾病和增进人体健康的良药。音乐疗法就是通过本人唱歌、演奏乐曲或者选择性欣赏乐曲以调节人的心神,促进疾病痊愈的一种治疗方法。
1.音乐的治疗作用
我国古代就已十分重视音乐的治疗作用,认为“五音”(宫、商、角、徵、羽)通过“五行”(金、木、水、火、土)可以调节人的情志和身体功能,是经过“心神”和直接影响五脏发生节律振动(共鸣)实现的。故“……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恻陶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施;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
一项研究也表明,欢快的旋律可以加强肌肉张力,振奋精神;柔和的音调和徐缓的节奏可以平稳呼吸,镇静安神;优美的音色可以降低神经张力,令人轻松愉快。因此,可以说,乐曲的不同旋律、响度、节奏、音调和音色,可以产生不同的情感效应和机体效应。
音乐与人的生活密不可分,用音乐治疗疾病早有记载。《黄帝内经》中详细阐述了五脏与五音(宫、商、羽、角、徵)及七情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对五音疗疾进行了系统论述。两千多年前的《乐证》一书中也指出:音乐可以调剂人的生活与健康,具有很好的作用。1984年湖南马王堆疗养院首先开始音乐疗法,现在,音乐疗疾逐渐被人们重视和应用。
强烈的紧张、痛苦、焦虑、抑郁等情绪会导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升高,而舒缓、悠扬、轻快的音乐可使患者的紧张心理得以松弛,恢复平静,达到缓解自觉症状,镇静降压的目的。所以,高血压病患者应经常欣赏节奏舒缓、高雅悠扬、旋律清逸、风格隽秀的民族音乐、古典乐曲和轻音乐等。
2.高血压音乐疗法的注意事项
※因人选曲
不同音乐有着不同的保健效果,但由于年龄、经历、经济条件、文化修养等的不同,每个人所喜欢的音乐也就大不相同。高血压病患者的情绪和心态也各不一样,因此,在音乐的选择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隋况而定。选曲要根据患者的欣赏水平、文化程度以及患者当时的心情等“对症下乐”,不宜长时间单用一曲,以免生厌。
※因症选曲
一般来讲,消除疲劳可选择《矫健的步伐》、《假日的海滩》、《锦上添花》;振奋精神可选择《狂欢》、《解放军进行曲》、《步步高》;增进食欲可选择《欢乐舞曲》、《餐桌音乐》、《花好月圆》;舒心可选用《江南好》、《春风得意》、《军港之夜》;解郁可选用《喜洋洋》、《春天来了》、《啊,莫愁》;镇静安神则宜选用《塞上曲》、《平湖秋月》、《春江花月夜》、《仙女牧羊》等。
※施治环境要讲究
采用音乐疗法治疗躯体疾病或心理疾病,施治环境应清雅静谧、舒适美观、光线柔和、空气新鲜。必要时可置花卉盆景,以使人精神愉快,促使人渐入“乐境”。
第二节 在翩翩起舞的情趣中缓解病痛
舞蹈疗法是指通过舞蹈来达到治病养生目的的一种自然疗法。在舒缓悠扬的音乐声中潇洒地翩翩起舞,能把人带到美的享受之中。通过与舞伴交流思想,可以解除郁闷,达到缓解病痛的目的。
1.舞蹈疗法的降压作用
经常跳舞,对抑制动脉硬化和防治疲劳症、促进血液循环、消化不良、肌肉萎缩、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血液循环障碍和心血管疾病等有良好的作用。跳舞与慢跑、打太极拳等有相同的功效。
舞蹈疗法可以增强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使肌体各部位得到充足的氧气和养料,新陈代谢更加旺盛,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使大脑清醒、兴奋。经测定,跳3分钟快四步,运动量相当于1500米慢跑,脉搏可达130~140次/分。如能坚持进行,可以使人保持良好的情绪,对帮助消化、增强体力、消除疲劳、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脏腑功能,对稳定和降低血压均有良好的作用。
舞蹈是一种运动,它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抒发情感、宣泄郁闷、表达思想,从而使自身的情绪得到调整、改善。可以说,舞蹈是身心一体化的治疗方法,也是一种应用运动的心理疗法。
2.舞蹈疗法注意事项
舞蹈的种类很多,有秧歌舞、交谊舞、迪斯科等,但如迪斯科舞蹈多是以腰肢扭动为主,带动上下肢活动,活动量较大,不适宜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病患者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舞蹈方式。
高血压患者可以在晚上或早晨,利用适当的场地,如公园、广场等,同舞伴跳1~2小时,充实生活情趣,消除精神紧张、孤独感、疲倦和烦恼,使神经在优美动听的悠扬乐声中得到充分松弛,还可使病症减轻。
舞蹈疗法虽然对高血压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但并非所有的患者都适合采用舞蹈疗法,舞蹈只适合1、2级高血压病患者应用,对于病情较重的高血压病患者,如头晕、头痛明显及血压较高者,或患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者等,均不宜采用舞蹈疗法。
第三节 体验行为疗法可辅助降压
行为疗法是指通过一些行为(比如松弛肌肉、默想等)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又称为心理行为治疗或行为干预。虽然也有人认为行为疗法仅使血压轻微下降,比不上药物疗法显效,但近年来,行为疗法却仍被推荐为治疗高血压病的自然疗法之一。常用的行为疗法有松弛降压疗法及“松弛—默想”疗法。通过松弛—默想,可以将思想与行动结合,把降压治疗在生活中“随意化”。
1.松弛疗法降压
松弛疗法是目前治疗高血压比较常用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各种松弛训练的含义和模式各不相同,但以下几种共同的训练特点,包括全身放松、排除杂念、深呼吸、反复训练等,都是直接针对高血压发病原因采取的疗法。其疗效已被近年来的临床和实验结果所证实。
高血压患者运用松弛疗法,通过长期反复训练,可以掌握全身主动放松时的个体体验,并逐渐做到很容易地再呈现这种心身状态。血压可以成为一种能被患者“随意”操作的内脏行为,从而达到降压目的。临床实验也证明,长期松弛训练可降低外周交感神经活动的张力。
2.“松弛—默想”疗法
“松弛—默想”锻炼方法较为简便,若能持之以恒,便可取得成效。
第1步:选择受外界干扰少的安静环境。
第2步:在舒适的位置静坐,闭上眼睛。
第3步:尽量放松全身肌肉,从脚开始,逐步向上直至面部,保持肌肉高度松弛。
第4步:通过鼻子呼吸。呼气时默念“一”,吸进……,呼出“一”,吸进……,呼出“一”等。
第5步:持续锻炼20分钟(可睁眼核对时间,但不要用闹钟),结束时闭目静坐数分钟,然后再睁眼。
第6步:应保持一种若有若无的态度,不要担心自己是否已达到肌肉高度放松。当思绪出现纷乱时由它去,不要自我为难,继续默念“一”。
每天锻炼1~2次。一般不要在饭后2小时内进行,以免受消化过程的干扰。
第四节 习字绘画,有益健康
书画疗法是指通过练习、欣赏书法、绘画以达到治病养生目的的一种自然疗法,对调节放松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有一定作用。
1.书画疗法可调节情绪
从生理活动方面来看,习书作画时两肩平齐,胸张背直,头部端正,两脚平放。此时宠辱皆忘,心正气和,精力集中,灵活自若地运用腕、肘、手、臂,调动全身的气和血,使全身血气通融,体内各部分机能得到调整,使大脑神经兴奋和抑制得到平衡,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并能使全身肌肉保持舒适状态。
书画疗法可以调节情绪、疏肝理气、平肝潜阳。挥毫之时或潜心欣赏书画时,杂念被逐渐排除,因而可以使上亢的肝阳得以下降,郁结的肝气得以疏解,上升的血压得以降低。有人将初学书画者与经常练习书画者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发现,两组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经常练书画者的降压程度明显优于初学书面者。
欣赏书画也是一种高尚的艺术享受,从书画艺术中排除忧虑和烦恼,陶冶人的性情,吸取精神食粮,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可达到消除疲劳、调节精神活动和七情劳损的目的。
2.习字绘画的注意事项
※排除杂念,意守丹田
书画是一种在纸上进行的气功和太极拳。因为在习字作画前,首先需要排除杂念,意守丹田,“先默静思”以净化心灵。也就是练气功前的“入静”阶段。然后运气于腕、臂、指、腰,调节全身之力于笔端,“下笔点画波撇曲直,皆尽一身之力而送之”,而妙笔生辉。
因而写字作画要调节呼吸,凝神贯气,身体活动上属刚柔相济,虚实相间,动静结合,用力有轻重之别,运笔有快慢之分。这样可以使体内各部分机能得到调和,很自然地通融全身血气,使大脑神经兴奋和抑制得到平衡,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故有“书画家每得以无疾而寿”之说。
※平心静气,举止舒展
书画是心神精细的表现,运作时,必须平心静气,举止舒展。任何心猿意马、心慌意乱的神情均是不可取的。因此,书画能摄心养生,使人精力充沛。所谓“书“画之道,先要养心”,即是此意。所以,习字作画时,绝虑凝神,便能以静止动。需用意念控制手中之笔,“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对促进大脑思维的敏锐和沉着、改善大脑皮质功能、调节人的精神活动很有帮助。
第五节 赏花疗疾,激活生命的载体
赏花疗法是通过欣赏花卉、闻花香来达到治病养生目的的一种自然疗法。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花卉色彩,迷人的绿色和花香,可以解除紧张、疲劳、郁闷,调节人的情绪,给人带来心情的喜悦和情绪的升华,有利于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善,是保持良好情绪的好办法。高血压病患者坚持应用赏花疗法,也有利于降压。
1.赏花对高血压病的治疗作用
高血压病患者坚持每天去花圃赏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消除心理紊乱,保持良好的情绪,克服急躁情绪,有助于消除心烦急躁,促进睡眠,稳定或降低血压,缓解头晕头痛等症状。
不同种类的植物、花卉可发出不同的香气,可令人心情舒畅,情绪放松,头脑清醒。花卉中还含有能净化空气又能杀菌的芳香油,挥发性的芳香分子与人们的嗅觉细胞接触后,会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能唤起人们美好的记忆和联想,使人产生“沁人心脾”之感,有助于调和血脉,消除神经系统的紧张和身心疲劳,调整脏腑功能,降低血压。据测试,经常置身于芬芳、静谧、优美的花木丛中,可使皮肤温度降低1℃~2℃,脉搏平均每分钟减慢4~8次,呼吸慢而均匀,血流缓慢,心脏负担减轻,血压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人的听觉、嗅觉和思维活动的敏感性也增强。
2.血压患者室内慎养花
有些花对高血压患者健康不利。如丁香、夜来香在夜间能散发刺激嗅觉的微粒,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有不利影响。另外,花盆泥土产生的真菌孢子会扩散到室内空气中,引起人体表面或深部感染,还可能侵入呼吸道、外耳道、皮肤、脑膜及大脑等部位。这对原本就患有疾病、体质不好的患者来说,如雪上加霜。
但高血压患者也不是绝对不可以在室内养花。据观察,室内最适宜选择四季常青的花木,或能吸收有毒气体的品种,如文竹、万年青、吊兰、仙人掌、龟背竹、常青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