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高脂血症的心理疗法
很多不良的心理因素会促使血脂升高,使血脂代谢造成阻碍,因此心理因素对高脂血症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与此同时,合理调适心理还能够起到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本章为您介绍了18种高脂血症的心理疗法,让您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轻松将血脂降下来。
第一节 基本常识
1.心理因素对高脂血症的影响
据报道,长期睡眠不佳、情绪紧张、争吵、激动、悲伤、忧虑及时间紧迫时均可增加儿茶酚胺的分泌、游离脂肪酸增多,而促使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抑郁会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在动物实验中也观察到,对已形成高胆固醇血症的实验动物,每天给予安定及动物抚摸,结果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范围明显减小。而离退休病人脱离了紧张的工作环境,血脂代谢障碍有可能会得到纠正,所以适当地放松心情,进行一下心理疗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2.高脂血症患者的心理障碍
许多老年朋友,一旦得知自己血脂增高便有了极大的精神压力。久而久之,便疑神疑鬼,甚至灰心丧志,觉得自己无药可救,可能会发生其他的并发症等。其实,这种心理大可不必,只要注意调整,注意饮食,注意运动,血脂会慢慢得到改善。反之,如果每天疑虑重重,势必影响身心的健康,甚至会加重高脂血症的症状。
第二节 高脂血症的心理调适
1.服老服病
作为患有高脂血症的老年人,要敢于面对衰老,敢于面对疾病。要知道,“老”是一种财富,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而面对高脂血症,“既来之则退之”。只有胸襟开阔,乐观豁达,才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把病魔赶走。所以,老人贵有阳光心态,在平凡的日子里种植快乐。
而这种“不服老”,是心态上的不老。
在现实生活中,还要学会服老、服病。这样说看似矛盾,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项机能不断衰退,加之患上高脂血症以后,身体就会更加脆弱。因此,老年人必须正视这种生理变化,要控制饮食,要控制运动量,一切都不能超负荷。只有实事求是地对待,采用适宜这个年龄段的营养、运动、生活作息等,才有利于保养身体,使自己较为自由、舒坦地过好晚年生活。
具体来讲,需要把握两个度。
(1)一定的“限度”
所谓“限度”,是要遵循科学健康的养生方法。例如预防脑意外,要注意“两个5分钟”(睡眠坐起、下地之前,需停留5分钟);疏通血管的“一日三口”(即早一口红酒、午一口醋、晚一口果汁);预防眩晕“不突然弯腰低头”等。比如患糖尿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老人,前者需要高蛋白低热量,后者要求低蛋白高热量。
(2)一定的“自由度”
“自由度”是指老年人应保有安静、宽松、相对自由的活动空间。患有高脂血症的体弱老人,适宜自在的安静氛围。
2.宽人宽己
对于老年人,一个很大的问题便是和年轻人相处。老年人几十年养成了自己的行为习惯,这不是轻易能改变的,而年轻人多数都有自己的个性,这样就容易针锋相对,甚至出现很多矛盾。这就需要老年人表现出对小辈儿的宽容,对他们的错误行为可以加强教育,教育无效也不必生气,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折磨自己。有人说,对待子女犹如放风筝,手中的线不能拉得太紧,只有不断松手,风筝才能越飞越高。儿孙自有儿孙福,对于患病的老人更是要让年轻人自己去拼搏。
在日常生活中,对配偶、对老人、对学生、对领导、对同事、对顾客、对病人都要有一颗宽容的爱心。宽容,它往往折射出为人处世的经验,待人的艺术,良好的修养。学会宽容,需要自己汲取多方面的“营养”,需要自己时常把视线集中在完善自身的精神结构和心理素质上。在这一问题上要注意三点:
(1)学会宽容。
遇到不顺心的事,不要总是耿耿于怀,更不要非争个高下不可,要多一点宽厚与忍让,少一点尖刻与计较。
(2)学会自信。
你有理由自信自慰,有资本自娱自乐,也应当有能力面对一切。退休了,一身轻松,还有什么大事能难得住你呢?在功与过、是与非的问题上更要想得开,一个人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就应当满足,别人如何评价,你大可不必在意。
(3)学会放弃。
人生中需要得到的有很多,需要放弃的也有很多。放弃的只是身外之物,得到的却是健康快乐。要相信,放弃不仅是一种豁达,放弃有时候恰恰也是一种更好的得到。
3.放弃固执
由于老年人大脑的血流量减少,气量下降,神经细胞萎缩引起精神功能衰退,导致性格改变。这时,他们接受新事物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减弱,特别是性格变得固执起来。
老年朋友也应该意识到,这也是一个弱点。一般说,老年人比中青年人容易有这种表现。那么怎样改变老年人的固执呢?
1 要以体谅的心态看待社会、看待家庭、看待人生。要在身体健康状况允许的条件下,积极参与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享受科学、健康、文明、积极、尊严的老年生活。
2 要与时俱进地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保持一项兴趣爱好,比如老年舞蹈、乐器,甚至是学习电脑上网,紧跟时代步伐。
3 要消除对死亡的恐惧。老年人唯有端正世界观,认识到死亡是生命的必然规律,这样既可以不忌讳死亡,亦不会陷入恐惧和焦虑之中,坦然面对一切,安度自己宝贵的晚年。
4 要学会做到知足常乐。不要为了生活中的琐事使自己闷闷不乐,一家人和睦温馨,精神生活充实,也是其乐融融!人只有心情愉快,才能长命百岁!
5 不要攀比。见贤思齐,使人进步;盲目攀比,伤人伤己。常怀慈爱的心、感恩的心,有这样的心态,你会活的很快乐,生活质量也会随之提高。
4.赶走暴怒
抑郁、烦恼、发怒等消极情绪往往是引起或激发某些疾病的心理因素。遇到让人发怒的事时,要学会合理地发泄怒气,不要迁怒于人,否则会影响人际关系。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愤怒使人心跳过速,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这些都是影响健康的因素。不少中老年人,由于发怒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或脑血管破裂,看来愤怒真正可以致人于死地。
那么如何避免或消除愤怒呢?有以下三种方法:
(1)回避法
遇到引起你发怒的刺激时,有意回避它,常言道“眼不见心不烦”,这是制怒的好方法。
(2)延缓法
当遇见某一特殊情况,马上就要被激怒时,试着延缓15秒后再爆发出来。下一次试着延缓30秒,不断加长这个时间,愤怒程度也会慢慢减弱。
(3)记录法
对自己的发怒,做一份生气日记,记下确切的发怒时间、地点及因何事,如实记下一切生气的行为。如果你是经常生气的人就不得不经常进行这项工作,很快你就会感到厌烦,并告诫自己还是少生气为妙,以此降低自己的发怒频率。
(4)宽容法
如果你能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就会感到无气可生。每个人都有权力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或思维方式,只要它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如果你要求别人为你而改变他们已经习惯的那种方式,那是徒劳的。所以,最好还是宽容地待人,理智地控制发怒,这样既不伤感情,又有益于健康。
5.难得糊涂
人老了,力不从心了,有时不妨就糊涂点,学会随遇而安,以求体健寿长。这不是说人老了就应当变得糊涂,而是多一些糊涂,恰恰是一机智和精明。
怎样才能学会糊涂?不妨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学会清心寡欲淡泊名利,以减少自身的失落感。
2 学会交际,结交新的朋友,以减少因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孤独感。
3 学会改变生活规律,建立全新的生活方式,以减少因生活规律的改变而产生的茫然感。
4 追求自己的爱好,增强自己的生活情趣,以减少自己的空虚感。
5 调整生活坐标。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生活坐标,并随着年龄和境遇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老年人的生活坐标应该以健康为主旨,以心灵自由而不越轨为准则。
6 珍惜精彩空间。在这个世界里,荣辱得失的迷惘、是非恩怨的纠葛都离你而去,从而拥有一片无忧无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精彩空间。
7 乐于自装糊涂。学会“糊涂”的人心胸比较宽阔,遇事不会斤斤计较。在人际关系、家庭婚姻等方面都比较容易成功,可以减少焦虑与烦恼,有益于健康。
6.清心寡欲
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欲望越高,烦恼越多。物质上的清贫,可以拥有精神上的快乐;欲望上的清贫,可以舍去精神上的烦恼。清心寡欲,是一种境界。无怨、无悔、无忧、无虑,自得其乐,这样才有益身心健康。
所以,我们要做到下面几点:
1 保持一颗平常心;
2 充实精神食粮;
3 知足常乐;
4 修身养性;
5 常读《道德经》;
6 心须宽,欲须寡。
7.从容淡定
从容是一种生活态度。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里,人与人的相处极为不易,常以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搬弄是非、骄横跋扈、敷衍了事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从容可以带来心灵的宁静,可以造就恬淡的人生,可以获取风雨过后的绚烂,可以拥有真正精彩的人生。
(1)从容淡定,深化人生
在日常生活中,在认知的内心中,一个人要学会淡定从容,舍弃那些激烈的、张扬的和外在的东西,保持安静的、持久的、低调的东西,就会使自己会越来越成熟、稳重、豁达,心胸广阔,这样当走向更高的位置、更重要的岗位时,才可以有担当,才能够胜任,才能够做到最好。
(2)从容生活,身心健康
社会步伐加快,生活节奏无规律,人做事也急促不安。事情不是被搞得一团糟,就是一窝蜂。其实从容与快捷以及快捷的生活节奏并不矛盾,却与急功近利格格不入。只要人们的生活在简单的基础上建立一些条理,就可以达到快捷而从容的境界。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没有一个从容淡定的心态,做事不但没有效率,甚至有时候还会事倍功半,容易让人上火,损害身心健康。
8.心胸开阔
当今世界是一个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这就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压力,使人在精神及肉体方面对外界产生强烈的反应。紧张、头痛、心悸、腹背疼痛、疲累……一系列的不适都随之出现了。
所以让自己的心胸开阔起来,才能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正确地对待他人,不会因别人的权力、财富、地位而愤愤不平。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人其实并不难,重要的是要学会自我调节。
(1)学会倾诉
根据心理学家研究,经常心情低落的人,血压容易升高,会导致一些心病。那么,何不把自己心里的不痛快倾泻出去?找自己的朋友、同事和周围一切可以交往的人倾谈,释放自己的心情。
(2)万事皆自然
顺其自然,是一种大彻大悟。对自然界的树木花草顺其自然,对世间的人和事也顺其自然。心情平静地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地风起云涌。一切事情,在顺其自然中发展变化,这都是对人的磨练。
(3)忍一时、退一步
矛盾发生的时候,谁也不必埋怨谁。互相体谅,互相关心帮助。“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大家都用宽阔的胸襟去容纳别人无意的小错。人生苦短,何必斤斤计较,不要浪费时间,好好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
(4)学会忘记
学会忘记过去的得失、烦恼忧愁,以坦然的心境致力于今天的事情,让整个身心沉浸在悠闲无虑的宁静中,体味人生的多姿多彩。这是一种生活的姿态,这是一种生存的能力。
(5)开阔眼界
开阔自己的眼界,就不会在意眼前的得失。去感受自然的伟大和不同的人文;多与人交往聊天,了解别人的生活与世界;多关注自己所在的城市、国家的时事以及不同人的观点,以不断增加自己的7阅历,开阔自己的眼界。
(6)跳出自己的思维圈子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要学会让自己站高一点,少走一点弯路。
第三节 高脂血症的具体心理治疗方法
1.种植花草
姿态万千的花卉盆景,能使人赏心悦目,精神爽快。在居室内、阳台上、庭院中种花植草,能使老年人精神充实,忘却忧愁和烦恼。种植花草还是一种很好的体力劳动,可以疏通血脉,活动筋骨,祛病延年。饭后,在温和的阳光下,流连于花香径庭,老人心中的郁闷、孤独和寂寞会顿然而去,看到这些美丽的花卉,心情豁然开朗。
(1)花的强体健身功效
玫瑰花可用来泡茶、泡酒、熬粥。典型的玫瑰花茶,具有止痛和软化心脑血管的功效,还能帮助新陈代谢,餐后睡前喝都很适合。
仙人掌有促进胃肠蠕动,润肠通便、消食健胃的功效和抑菌抗炎的作用,在传统中医疗法当中,以仙人掌外用治疗疔、疮、肿毒、蚊虫叮咬等;还有延年益寿、防癌抗癌、预防感冒、降低血糖、净化空气等功效。患有糖尿病、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可选择种植仙人掌。
金银花性甘、寒,久服败胃,脾胃虚弱者忌服。对患有高血压或存在小便不畅问题的老人,可种些菊花,待花开以后,采来泡茶,或入药、熬粥,可起到清热解毒、袪火明目,降压醒脑的作用,还可延年益寿。
牡丹花可使气血充沛,容颜红润,精神饱满,降低血压,减轻贫血状况,和血活血。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可种牡丹花。牡丹性微寒,味略苦,可用牡丹的新鲜花瓣来炒里脊肉丝。食用牡丹,可起到调节经血、活血化瘀之效。
茉莉花可以抗菌,平喘,抗癌,舒筋活血,振脾健胃,强心益肝,降低血压,补肾壮精。
(2)切记:有些花不宜种在居室内
1 兰花:它的香气会令人过度兴奋而引起失眠。
2 紫荆花:它所散发出来的花粉与人接触过久,会诱发哮喘症或使咳嗽症状加重。
3 含羞草:它体内的含羞草碱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有机物,人体过多接触后会使毛发脱落。
4 月季花:它所散发的浓郁香味,会使一些人产生胸闷不适、憋气与呼吸困难。
5 夜来香(包括丁香类):它在晚上会散发出大量刺激嗅觉的微粒,闻之过久,会使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感到头晕目眩、郁闷不适,甚至病情加重。
6 郁金香:它的花朵含有一种毒碱,接触过久,会加快毛发脱落。
7 夹竹桃:它可以分泌出一种乳白色液体,接触时间一长,会使人中毒,引起昏昏欲睡、智力下降等症状。
2.逗养宠物
孤独寂寞的老年人养猫或狗,不仅为生活增添了乐趣,也在每天遛宠物、逗宠物的同时放松了自己,不知不觉中从寂寞的牢笼里挣脱了出来,使子女们安心工作,不再操心,真是一举两得。
老人养狗的注意事项
体质较弱的老人,适合养体重较轻、食量较小的小型犬,应是短毛的,这样易于清洁和梳理。重要的是,应选择对人易亲近的狗,这样的狗对主人依恋性强,活动范围总是围绕主人身边,比较听话,让主人时刻感到被关注和被需要。
有腰腿疾病的老人,遛狗时需要格外小心,不要让狗绳缠住自己的腿和脚,以免被绊倒。出外遛狗时,最好选择安静的场所。因为狗在喧闹的环境中容易烦躁和受惊,产生过度兴奋甚至狂奔的行为,可能造成意外事件的发生。
还有一点要注意,要经常给狗洗澡。因为跑了一天,它身上带有许多细菌,所以每天都给它冲个澡是有必要的。
3.读书看报
汉代文学家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老年人经常读书可以放松心情,舒缓情绪,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看报,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
读书有以下几大益处:
1 读书可以入静。读书时气沉丹田,精力专一,心平气和,精神愉快,虽雷鸣而不惊,有热闹而不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畅游于自我的世界中。
2 读书可以愉悦身心。当一个人心情烦躁、情绪低落的时候,找本优美的散文或者诗歌来读,倾听作者的心声或智慧的劝慰,可以心胸开阔,烦恼浮躁很快就可以消除。
3 读书可以修身养性。读书使人性情豁达,胸怀宽阔。不管什么事情,善于排解自己,不钻牛角尖。浮躁的情绪平静下来并得到抚慰,心中即使有阴霾也会荡涤许多,思想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4 读书动脑推迟衰老。读书可以活动脑筋,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作为其他劳动后的一个休息。对于老人,更应该多看一些健康饮食之类的书。这样他们可以在生活中,注意到一些常常被忽略的小细节,吃的健康,玩的开心。
4.习书绘画
老年人在书法绘画中寻求乐趣,心情豁达,乐以忘忧,保持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才会有益于晚年的健康和幸福。那么,老年人习书绘画何以长寿?
有一种说法,练习书法就像练太极。大家都知道,太极有柔中有刚之功效,还讲究意念,意到则气到,运气至全身,气脉畅通无阻,即可祛病强体。学习书法同样有个意在笔先的问题,意到笔到,意不到则笔不到,这和太极的以意使气一样,可以说练字就是练太极。
还有一种说法,书法讲求精、气、神,那么写字首先要精神饱满,要有一种神情气概,这样所习之字或作品,方能体现出神奇之气和情感意兴。
5.游山玩水
多数老年人喜爱旅游,他们要在旅游中求潇洒,找回年轻时的力量。他们走进大自然,陶醉在满目的美景之中。他们不仅能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而且能锻炼身体,修身养性。
(1)老人出游前的准备
老人出去旅游健身,最先考虑的是季节和天气。什么样的季节适合什么样的旅游项目。春季踏青,夏季去海滨或避暑,秋季登山,冬季赏梅,都是颇有情趣的事情。其次,一定记住旅游要带衣服、雨伞或者雨披,还有一些常备药物。最后,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旅游项目,一般地讲,多血质者应去名山大川直抒胸怀;胆汁质者则游亭台楼村,静静心境;抑郁质和粘液质则应以观今古奇观和起落较大的险景胜地为上,改变抑郁多愁之心境,这样因人而异,更能起到理想的效果。
(2)老人旅游须知
老年人在体力和身体状况方面均不及年轻人,因此在旅游中格外要做好自我保健。所以在旅游中应多加注意以下几点:
1 游前体检
旅游前应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向医生了解一下自己是否适合参加旅游。若可以可备些个人常规用药(如降压药、降糖药等)及急用药物(扩血管药及治感冒、腹泻、便秘、晕车船等药物)。准备行装,衣着要轻便、适时,鞋子要大小相宜、轻便、柔软、有弹性、能防滑。
2 注意饮食合理和卫生
旅游时体力消耗较大,要带足食品,要选易带、营养丰富、新鲜卫生的清淡食品,并多吃水果,防止便秘。旅游时免不了在外面用餐,注意不要吃生冷食品和不清洁的食品。
3 量力而行
游山玩水、观景赏物,应量力而行,不可逞强好胜。否则累得精疲力竭、腿脚发软,易发生滑跌,可带根手杖助一臂之力。行走要缓慢,边走边歇。
4 避免过度疲劳
老年人长途旅行最好坐卧铺或飞机,也可分段前往,旅行日程安排宜松不宜紧,活动量不宜过大,游览时,行步宜缓,循序渐进,攀山登高要量力而行。若出现头昏、头痛或心跳异常时,应就地休息或就医。
5 注意休息
旅途中仍要遵守日常生活规律,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注意饮食卫生,对各地的风味小吃品尝要适可而止,不能贪嘴,更不宜饮酒,可多吃些水果。
6 在旅游中注意做好脚的保健
如要穿柔软合脚的鞋,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脚,睡时将小腿和脚稍垫高,以防下肢水肿,并可自我按摩双腿肌肉和脚心,这样能在旅游中无论行走还是爬山都会感到格外轻快。
7 防感冒和意外伤害
因旅途中易发生感冒和晕车船,因此,老年人乘车船要适时增减衣服。为防止晕车船可适当闭目养神,必要时开车船前半小时服一片晕车药,或使用伤湿止痛膏贴在肚脐部,也可按摩内关、足三里穴,车行驶时最好不要打瞌睡,扶好把手,以免紧急刹车发生意外碰撞。
8 保证充足睡眠
每天老年人要保证6~8小时的睡眠,按时就寝和起床;选择舒适安静的住处,最好有2~4个人一间的住房,以便于互相照顾。不要住潮湿、阴暗、拥挤的房间,以免影响睡眠,诱发疾病。
6.碧波垂钓
垂钓能养心、养性,给人增添无穷的乐趣,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动。垂钓之处,风平浪静,草木葱茏,散发出氧气、负氧离子等对人体有益物质,清新空气更使人心旷神怡,精神振奋,有益大脑健康,增强记忆力。
(1)老年垂钓的十大好处
1 活动筋骨,增强体力。
2 充分呼吸新鲜空气。
3 沐浴阳光,有利健康。
4 促进消化,增进食欲。
5 磨练耐性,锻炼毅力。
6 忘却烦恼,消除忧郁。
7 充实生活,增加乐趣。
8 研究钓技,防止痴呆。
9 广结钓友,避免孤寂。
10 多食鱼虾,有益身体。
(2)老年人垂钓的着装
1 保暖防热易调整。
2 防晒防雨防昆虫。
3 简单利索分量轻。
4 口袋要多还要深。
(3)老年人垂钓重在养性练身,应坚持“十不”老年人钓鱼是一种对身心极有好处的活动,但必须坚持钓翁之意不在鱼,以修身养性、锻炼身体为主。因此,要坚持“十不”,即:
1 钓着欢喜,钓不着不急;
2 若参加比赛,不好胜,不赌气;
3 遇到不顺利,不懊恼,不怄气;
4 注意安全,不冒险,不大意;
5 天气不好不去,天气好也控制适宜;
6 独自不钓,结伴前去;
7 不盲目出行,事前了解好天气;
8 不了解情况,又无了解情况的人带领的地方不去;
9 不匆忙出行,一定有备而去(包括渔具、饮食饮料、常备药品及生活用品);
10 地滑、杂物堆积、不能坐稳的地方不去。
7.细品茶趣
闲来品茶,如今已经成为老年人的一大乐趣。小小一杯茶与健康的关系在饮茶的整个过程中,通其道,如其然,悟其理,行其文就能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目的。茶叶既具有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又具有现代生活中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现实意义,因此集文化、保健于一体的茶叶必然会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的良友。
(1)老年人喝茶的学问
老年人日常生活中饮茶,应因人制宜,有饮茶嗜好的老年人,也不要一次过多饮茶,一般每次以不超过30毫升为宜,更不可长期大量饮浓茶,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影响身体健康。
饮浓茶,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影响身体健康。
1 茶不可过饮,也不可过浓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系统的各种消化酶分泌减少,使消化功能减退。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饮茶切忌过量过浓,因为摄入较多的咖啡碱等,可出现失眠、耳鸣、眼花、心律不齐、大量排尿等症状。部分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肺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因此,老人饮茶宜温宜清淡,晚上不饮茶,晚饭后以喝白开水为好。
2 自来水泡茶的学问
城市的自来水,因用漂白粉消毒过,带有较重的氯味,直接用来泡茶味不好。泡茶前,应先除去氯味,其方法是:将自来水贮放在无盖的缸盆中,放置24小时,即可除去氯味;亦可用净水器处理后再使用。经处理的自来水烧开后泡茶,基本上能保持茶叶应有的色、香、味。
3 饮什么茶对人体健康有利
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和药用成分,一般地说是细的名优茶比粗老的茶高,绿茶比红茶高。身体比较虚弱的人,喝点红茶,在茶叶中添加点糖,既可增加能量,双能补充营养。妇女经期前后以及更年期,性情烦躁,饮用花茶有疏肝解郁、理气调经的功效。身体肥胖,希望减肥者,可以多喝些沱茶、乌龙茶等。经常接触有毒物质的人员,可以选择绿茶作为劳动保护饮料。
4 饮茶小细节
饭后立即饮茶,茶中的鞣酸可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凝固成颗粒,使人的肠胃不易消化吸收;空腹不宜饮茶,腹中无物时,茶性直入肺腹,会冷脾胃;不宜饮隔夜茶,茶水搁置过久容易被病源性微生物污染;睡前不宜多饮茶,茶叶中的吗啡、茶碱、可可等具有较强的提神兴奋作用,不仅影响睡眠,还会增加小便次数。特别是患有神经衰弱、消化溃疡、冠心病、高血压的病人更应注意饮茶的适量。
5 不宜用滚开水泡茶
滚开水泡茶会将茶叶中的鞣酸全部浸泡出来,从而破坏维生素等有效成分。且茶水不香,苦涩,有碍消化。最好开水灌瓶1~2小时后再泡茶,水温在80℃左右为宜。
6 不宜用茶解酒
酒精对心血管刺激性很大,浓茶同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两者同用,更加重了心脏负担。
7 不宜用茶水服药
尤其服用退烧药,如阿斯匹林之类的药物更不能用茶水。因为茶水中的茶碱能提高体温,用茶水服药有对抗药效的作用。
(2)老年人适合的花草茶
1 素馨花:生津益气,养肝明目,滋阴补肾,排毒养颜,健胃消积,安神补脑。
2 百合花:富含蛋白质、淀粉、糖、磷、铁及多种微量元素,有安心、益智、润肺止咳之功效。
3 熏衣草:有助于镇静神经、帮助睡眠。
4 千日红:内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C、维生素E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清肝明目,止咳定喘,降压排毒,美容养颜等功效。
5 迷迭香:祛斑去皱,调理气血,增强记忆力,改善记忆衰退,强化肝、心脏功能,减轻脑部疲劳,对突醉、头晕目眩及紧张性头痛有良效,促进头皮血液循环,改善脱发现象,减少头皮屑。
6 紫罗兰:除皱消斑,滋润肌肤,调气血,对呼吸道帮助很大,治喉咙痛、伤风感冒咳嗽,流行性感冒,治支气管炎,气管不好者常饮用可预防保健,治便秘,解突醉,除口腔异味,消疲劳,助伤口愈合,对肺热、虚痨咳嗽有显著疗效,还能给皮肤增加水分,增强光泽,防紫外线照射。
7 腊梅花:治内分泌紊乱引起的黄褐斑、肝斑、暗疮疗效显著,止咳化痰,解渴生津,顺气,调整内分泌紊乱,解郁降火,补血消炎,健脾胃通经络,外用可使皮肤白嫩红润,还有辅助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8.棋牌对弈
老人们适度地下下棋是对大脑最好的运动,可以锻炼思维、智力,防止脑细胞的功能衰退,还有助于修身养性,健康和长寿。为老人挑选一副精致的象棋,然后与他相视而坐,饮香品茗,横马车跃地杀上几盘,何等的乐趣?
(1)弈棋益寿
老人下棋益处多多,不仅身心得以娱乐,还训练思维,磨练意志。
1 怡情益智,有益于身心健康
老年人大都有着一些慢性病,往往需要安心静养,下棋只需要一张桌子两只凳,摆上棋盘就可角逐。两人气平心静,谈笑之间决出胜负,性情从中得到陶冶,对于健康颇有裨益。
2 广交朋友,充实老年生活
饭后,三五个老年人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有时候为走一步棋,争得“面红耳赤”,可是一盘棋过后,互相笑笑,成为老朋友了,真是“不打不相识”。
3 训练思维,磨砺意志
棋盘上只有红黑两色棋子,但必须深思熟虑,方能取胜。如果一招不慎,就会满盘皆输。棋的布阵是思维的较量,两军对垒是智力的角逐。
4 弈棋有益身体康复
老年人大都有着一些慢性疾病,下棋能调节人的心理、呼吸以及心肺节律,有助于开释郁结,协调阴阳,改善微循环机能。
(2)老年人下棋六忌
1 忌饭后立即下棋
饭后立即下棋,使大脑供血量增加,从而减少了消化道的供血量。老年人因消化液少,消化功能低,消化道供血量少,会影响对食物的消化。
2 忌不分场所
有的老年人下棋不分场所,或在马路边,或就地而战,长期这样,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3 忌边吃东西边下棋
“病从口入”,边吃东西边下棋,容易感染各种肠道疾病,也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
4 忌下棋时吸烟
有的老人一边下棋一边吸烟,严重污染环境,长期这样对健康不利。
5 忌情绪波动
老年人血管弹性差,下棋时若精力高度集中,情绪波动大,会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从而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和脑血管意外。
6 忌久坐下棋时间过长
颈部肌肉和颈椎长时间处于相对固定的位置,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良,使肌肉劳损,发生头痛及颈椎病。另外,还可导致臀大肌和坐骨神经痛,以及下肢出现麻木、浮肿等。
9.聆听音乐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美妙的音乐,使人体产生和谐共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脑肝肾功能,增加胃肠蠕动和消化腺体分泌,有利于新陈代谢。
(1)延年益寿有良方:音乐养生
欣赏音乐可以使人情绪改变,而弹拨或唱歌则不仅可以调节情志、怡养心神,还可直接宣泄情绪。因此音乐养生在众多养生方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调和血脉,怡养五脏。通过调节情志,使人心情愉悦,从而可以使周身脉道通畅,气血调达。
让老年人聆听轻松、欢快的音乐,来调节血流量和兴奋神经细胞,这样有益于促使人体分泌健康的激素、酶等活性物质;它还具有改善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并可调节人体生物节律。因此,音乐对人的防病健身、延年益寿是非常有益的。
(2)音乐有助改善老年人心理问题
人的感情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不同的音乐使人或喜、或怒、或悲、或忧。一般来说,老年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了特定的情感体验,对音乐的心理感受更强。所以,音乐对老年人消除不良的情绪,建立积极而乐观的心理状态会更加直接、迅速、有效。
(3)饭后听音乐益处多多
医学上显示,是药三分毒,经常吃药,有伤脾胃。如果饭后听听音乐,不仅能让心情变得晴朗,还有助于消化。因为音乐是一种良性的刺激,使人体产生和谐的共振,并对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作用,从而对呼吸、循环、消化、泌尿、内分泌系统起到调节作用。
10.翩翩起舞
清晨,在城市的街心公园,一群群的中老年人,有的随着锣鼓点在“扭秧歌”,有的跟着节奏鲜明的音乐跳“迪斯科”,还有的人在优美的旋律中跳着自编的“健身舞”;晚间,在剧场可以欣赏到舞蹈或舞剧作品的演出,也可以到舞厅或联欢会去跳交谊舞。
(1)跳舞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
科学家研究证明,优美健康的音乐,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出现新的兴奋灶,振奋精神;悦耳的旋律和节拍,能促使大脑健康发育。当你随着悠扬动听的音乐翩翩起舞时,身体会分泌出一种有益于健康的激素,调节血流量,兴奋神经细胞,增强消化道蠕动的规律性。中老年人其体力不适合参加激烈的体育运动,而跳舞可以说是一种最适宜的锻炼。跳上1小时的华尔兹,相当于步行2000米的路程。
跳舞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可增进食欲,促进胃肠蠕动,提高消化吸收能力;使关节灵活性增加、肌肉强壮,步态稳健有力;对防治冠心病、高血压病、骨关节病、肥胖症、便秘等都有一定的益处。某些代谢性疾病患者,通过跳舞可以得到防治。
(2)老年人跳舞注意事项
跳舞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是有益健康的运动。但老年人跳舞要根据自身的生理特点,注意以下几个特殊问题:
1 老年人不宜到人多拥挤的地方跳舞,应该选择空气流畅、人员较少的舞场。
2 不宜跳过于剧烈的舞。老年人心血管弹性较差,狂舞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呼吸加剧,心跳加快,血压骤升,可诱发或加剧心血管疾病。
3 不要饱腹起舞。老年人消化机能差,饱腹跳舞会影响消化功能,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4 切忌酒后起舞。酒能刺激大脑,使心跳加速、血管扩张,酒后起舞还会诱发心绞痛及脑意外。
5 不要穿硬底鞋。舞场地面平滑,老年人穿硬底鞋跳舞容易滑倒,要当心扭伤或发生骨折,同时硬底鞋弹性差,地面反作用力也大,有损于小腿肌腱和关节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