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想不到的相聚
勋爵等人被热烈地迎上了“邓肯”号,船上的人们都欢呼雀 1跃,像是过节一样。
勋爵和他的同伴们也激动得热泪盈眶。
此时此刻,刚刚获救的人早就把饥饿和疲劳抛到了脑后,一心想知道为什么“邓肯”号会出现在这片海域。
奥斯丁告诉勋爵,他完全是按照勋爵的命令才来到这里的。
勋爵感到十分不解,自己明明是让“邓肯”号开到杜福湾去等候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在新西兰的海面上呢?
“我完全是按照您信中所说的做的啊。您命令我收到信后立即离开墨尔本,将船开到……”
“开到澳大利亚的东海岸!”勋爵迫不及待地接过话说。
“为什么是澳大利亚的东海岸?不是新西兰的东海岸吗?”奥斯丁有些迷 2惑不解地说。
“勋爵的命令是让你到澳大利亚的东海岸。”和勋爵一路同行的伙伴们异口同声地说。
这下可把奥斯丁给弄糊涂了。按照大家的说法,难道是自己犯了个天大的错误?
“您也不用太着急了。也许是上帝的旨3 意,让您……”海伦夫人在一旁劝说奥斯丁。
“不是的,夫人,我不会看错信的!那个叫艾尔通的人也看了信,和我看的内容是一样的,而且他也想把我带到澳大利亚的东海岸去!”
“艾尔通?”勋爵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没错,他硬说是信上的地址弄错了,说您在杜福湾等着我们呢!”
勋爵接过信以后,展开,读了起来:
“兹命汤姆·奥斯丁速将‘邓肯’号开到南纬37度的新西兰东海岸……”
“新西兰的东海岸?”巴加内尔听到这个后惊得跳了起来。
大家走到勋爵的身边,都想看个究竟。而巴加内尔也一把抢过勋爵手中的信,当他看到自己真的写了新西兰东海岸的时候,在船上跑来跑去,像是疯了一样,最后一不小心,被绊倒在甲板上,还顺便拉响了一门大炮。他被大炮震落到了水手们待的舱房处。十几个水手急忙赶了过来,把他抬到了楼舱中。
只见巴加内尔的身子软绵绵的,仿佛被折成了两段。少校担心他有什么事,便想要脱掉他的衣服,检查他的伤势。没想到本来已经陷入昏迷的巴加内尔像是触电一样一下坐了起来,大叫着:“不能脱!不能脱!”并紧紧护着自己的衣服。
大家看着他那滑稽的样子,又弄清了“邓肯”号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的原因,才发觉自己的肚子饿了,急着想要吃饭和睡觉。
等到其他人都回到船舱中休息了,勋爵叫住了奥斯丁,问他:
“收到我让您前往新西兰东海岸的信之后,您没有觉得奇怪吗?”
“当然觉得奇怪了,但我一向以服从您的命令为天职,所以就毫不犹豫地将船开了过来。但是,因为这样还引发了一场小骚 5乱。”
“到底是怎么回事,汤姆?”
“就是在开船的第二天,那个来送信的艾尔通一听说船要驶往新西兰东海岸,就……”
“什么?艾尔通还在船上?”
“他因为策动船员暴动,已经被我关了起来,由人严密地监 6 视着。”
“你做得太好了。”
勋爵在听到这个好消息后,美美地和大家享用了一顿晚餐,然后把艾尔通被制伏的消息告诉了大家,并命人将他押到船的大厅中。
“我们又见面了!”勋爵讽刺他说,“你没想到我们会以这种方式见面吧?”
“我无话可说。都怪我自己思考不周密,成了你们的阶下囚,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吧!”
勋爵并不急着处置艾尔通,因为他想知道他的过去,特别是有关哈利·格兰特和“不列颠尼亚”号的情况。所以,勋爵耐住性子,温和地说道:
“艾尔通,我有几个问题想要问问你。你最好不要拒绝回答。你的真名到底叫什么?你是不是格兰特船长手下的水手?你是如何离开‘不列颠尼亚’号的?你为什么要跑到澳洲来?”
艾尔通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和勋爵目不转睛地对视着。
“我没有什么好说的,勋爵。”艾尔通说,“我到底有罪还是没罪都应该让法院来审判,我说什么都是没有用的。”
“将你定罪实在是太容易了!”
“容易?您是这样认为的吗,勋爵?”艾尔通显得有些嚣7 张,“您的结论下得太早了!格兰特船长不在这儿,有谁能指控我?有谁知道我的底细?我的兄弟们没有落网,有谁知道我就是彭·觉斯?有谁能证明我想劫持这艘船?至于您,也只能怀疑我罢了。但是,仅仅凭着怀疑就能把我定罪吗?您要拿出真凭实据来!您有什么证据证明我不是艾尔通吗?不是‘不列颠尼亚’号上的水手吗?”
“艾尔通,我觉得您还是给自己留点时间思考一下。等船到了前面的码头,我就会把您交给当地的警局。”
“那真是再好不过了。”艾尔通倒显得十分坦然。
这个十恶不赦的家伙说完这句话之后,竟然悠然自得地走回了关押他的房间。两名水手将房门关上,把守在门外,寸步不离地监视着艾尔通。
大家看到对艾尔通的审问没有结果,而这个恶棍的态度还十分嚣张,都十分气愤。
海伦夫人看见自己的丈夫一筹莫 8 展,心里决定帮自己的丈夫一把。于是,她决定找艾尔通好好谈一谈,也许男人做不来的事,女人反而能成功。
在3月5日这一天,海伦夫人让人将艾尔通从关押他的房间中请到了她所在的舱房中,玛丽也顺便来和他谈谈,也许少女的影响力比海伦夫人还要大。
他们三个人在房间中整整谈了一个钟头。具体是怎么谈的?谈了什么内容?到底有什么收获?没有人知道。只见艾尔通从房间中走出来后,海伦夫人和玛丽也面带失望走了出来。
可是,海伦夫人并没有就此放弃。第二天,她亲自来到关押艾尔通的舱房,单独对艾尔通进行苦口婆心9地劝导,两个人又整整谈了两个小时。最后,海伦夫人从房间中走了出来,脸上带着几许得意的微笑。
海伦夫人成功劝说了艾尔通的这个消息在水手中间马上传开了,大家全部聚集在甲板上,甚至比奥斯丁吹哨集合还要快。
当艾尔通和勋爵见面之后,他立刻开口说道:“我现在有一个折中的办法:一边是走上绞刑架,一边是到广阔自由的天地中去。我既不愿意死,您也不愿意给我自由。我想来想去,觉得您还是把我放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比较好,再给我一些生活必需品,那样我就能在小岛上生活了,也好顺便在那里好好地忏悔我的人生。”
“如果您的要求得到了满足,您会把您知道的一切都如实地告诉我吗?”
“当然了,勋爵。我保证把我所知道的关于格兰特船长和‘不列颠尼亚’号上的一切事情都告诉您。我用我的人格来担保!即使是一个坏人也是有人格的。再说了,我也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担保的了。您要是不信就算了。”
“好啊,我相信您。”
“另外,我要告诉您一点,关于格兰特船长的事,我知道的并不多,为您提供的也是一些细枝末 10节的东西,也许对您的帮助并不大。我实话实说,就目前的谈判条件来说,对我倒是十分有利的,所以请您考虑清楚,免得反悔。”
“没关系,您就说吧。我会替您在太平洋上找个小岛的。”
“那好,您请问吧。”艾尔通说。
“我不想提什么问题,您还是从头说吧,先说说您到底是谁?”
“我的真名叫做汤姆·艾尔通,是格兰特手下的水手长。1861年3月12日,我跟随格兰特船长离开格拉斯哥,在太平洋上航行了14个月,想要找个能建立苏格兰移民区的有利据点。不得不说,格兰特船长是个充满雄心壮志的人,让人敬佩,但是我和他经常发生争吵。我也是个不甘心屈服于别人的人。但是,只要是船长决定的事,就是任何人都不能更改的。他不仅严于律己,对别人的要求也很严格。所以,在忍无可忍 11 的情况下,我决定发动一场叛乱,顺便拉上其他的船员一起干,将船占为己有,可是这件事让格兰特船长知道了,他大发雷霆,于1862年4月8日,在澳洲的西海岸将我赶下了船。”
“您当时清楚格兰特船长接下来的计划吗?”
“我只知道他想去新西兰。但我在被他赶下船之后,就不知道他到底去没去新西兰了。”
“好了,艾尔通,”勋爵说道,“您兑现了您的承 12 诺,而我也将兑现我的承诺。我们一会儿会商量一下,在太平洋上为您找个小岛。”
艾尔通在两名水手的押解下,仍然回到那个关押他的舱房中。
望着艾尔通的背影,巴加内尔突然来了一句:“我知道上哪里去找了!答案还在那几封信中。”
“您在这个时候就别再开玩笑了!”少校在一旁揶揄他说。
“您还不相信我,请听我说。我就是担心你们不信我,所以一直没有说。今天通过艾尔通的谈话,我的想法得到了证实。由于我的笔误,没想到反而救了大家。但是我写的那个字并不是没有理由的。我当时在记录勋爵的口述时,身边刚好有一份《澳大利亚暨新西兰报》,那张报纸是被折叠起来的,报纸的名字的后一半露出了一点。我的目光刚好落在了那个‘aland’上。我当时只觉得眼前一亮,心想这不就是信上说的那个‘aland’吗?我当初怎么会把它当做‘登陆’,而不是把它看成‘西兰’(Zealand)这个词的后一半呢?”
“嗯。”勋爵点了一下头表示赞同。
于是,巴加内尔便从容不迫地将信上的那些内容重新解读了一遍:
“1862年6月27日,三桅帆船‘不列颠尼亚’号不幸遇难,沉没在风浪凶险的南半球海域,接近新西兰——原来被解读为‘登陆’。船上的三名幸存者包括格兰特船长和他手下的两名水手都在北岛登陆。不幸成为这个蛮荒小岛上的孤立无援的人。现在特将此信抛入到海中求援。地点是南纬37度11分。请见信速来救援。”
听了巴加内尔的新的解读,勋爵和少校对此都表示赞同。
“巴加内尔,既然您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这两个月来,竟然一点消息都不透露啊?”
勋爵对巴加内尔的做法十分不解。
“因为我很担心由于我的判断让大家又空欢喜一场。当时,我的心里一直想着奥克兰,那个地方正是信上所说的37度线上的那个点。”
“但我们后来被迫离开了前往奥克兰的路线,你怎么还是不说呢?”
“到那时,我即使说出来,解读再准确,也无济于13事了,也不能帮助我们去解救格兰特船长了!”
“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即使‘不列颠尼亚’号真是在新西兰遭遇了不幸,距离现在都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说不定船上的人早就被当地的毛利人杀害了!”
阅读思考
1.“邓肯”号为什么会出现在新西兰的东海岸?
2.勋爵决定怎样处置艾尔通?
词语积累
欢呼雀跃 迷惑 旨意 蹊跷骚乱 监视 嚣张 一筹莫展苦口婆心 细枝末节 忍无可忍承诺 无济于事
注解:
1形容欢乐的情景。
2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
3意旨;意图。
4奇怪;可疑。
5混乱不安。
6从旁严密注视、观察。
7(恶势力、邪气)上涨;放肆。
8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形容没有一点办法。
9形容出于善意而进行的恳切的反复的劝导。
10比喻事情或问题的细小而无关紧要的部分。
11受到不能忍受下去了。
12对某项事务答应照办。
13对事情没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