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见闻

1月29日,鹦鹉螺号离开了锡兰岛,到第二天再次浮出水面的时候,已经完全看不到有陆地的地方了。现在鹦鹉螺号正全速驶向阿曼海。这海位于阿拉伯和印度岛之间,是波斯湾的出口。

我知道,波斯湾是不可能有出口的,它是不能通行的海湾。那么尼摩船长要带我们到哪里去呢?

这一天,尼德非常不满。他找到我,急切地询问我是否知道鹦鹉螺号到底要去哪里。我回答他说:“我也没办法,只能随波逐流1、听天由命。尼摩船长带我们去哪,我们就跟着去哪吧,毕竟这件事情也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

“问题是我们如果跟着尼摩船长这么走下去的话,没过多久我们就要原路返回,要知道波斯湾是根本没有出口的啊。”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们就再返回来,改走红海不是也可以吗?”

“阿龙纳斯教授,这样下去我们什么时候能够走到欧洲啊?”

“如果我估计得没错,尼摩船长是不会去欧洲的。尼德先生,我们现在不是很好吗?难道您厌倦2了现在的生活,不希望继续旅行下去了吗?”

“我的教授,我已经在这里三个月了,整整三个月啊!”尼德显得非常无奈。

我预料3得丝毫不差,一周之后,我们已经在红海的海面上乘风破浪了。红海是《圣经》中提到过的著名大湖,就算下雨的时候,这里也是热浪如潮,又没有任何一条河流与它相连,不断地蒸发使水分大量流失。据统计,红海平均每年蒸发的水量足以使它下降一米半左右的厚度!红海最奇特的地方在于,它的四周如此封闭,按照常理来说,早就应该干涸4了,可如今它依旧是一片汪洋。

2月8日早晨,鹦鹉螺号经过了摩卡港,靠近了非洲海岸,这一海域海水的深度明显开始增加了。在这如水晶般透亮的海水中,我透过打开的嵌板,可以清楚地看到那由五颜六色的珊瑚构成的海底丛林,还有那披着由海带和黑角菜编制成的青绿毛毯的一块块宽大岩石。这些遍布火山和暗礁的小岛与利比亚海岸相接,像一张色彩斑斓的巨型地毯,那种美丽的景色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但是,这些海底丛林最值得人称赞的地方,还是在鹦鹉螺号即将到达的铁哈马海岸附近的海域。

在这一海域,海面下有数不清的花朵一样的植虫动物,这些舞动的精灵在海水中构成了五颜六色的美丽花纹,越往下看去,那奇特的变化就会越多,但因为光线逐渐减弱,下层的花纹比上一层略显灰暗。

2月9日,鹦鹉螺号出现在红海最宽阔的海面上,海面的西岸是苏阿京,东岸是光享达,直径在一百九十海里左右。中午的时候,尼摩船长在地图上标注了一下船行的方位,然后就登上了平台,我正在那里等着他。我下定决心,如果这次我无法问出他此行的航行计划,我就不让他回到船舱中去。他热情地向我走来,很礼貌地递给我一支雪茄,对我说:“亲爱的教授,您喜欢这红海吗?您曾亲眼观察过它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吗?您了解它的鱼类和它的植虫类,它的海底花坛和它的珊瑚森林吗?您曾遥望过分散在海边的美丽城市吗?”

“显而易见,尼摩船长,”我回答,“做这种研究,您的船再合适不过了,它简直就是科技与智慧的结晶!”

红海见闻 - 图1

“多谢夸奖。”尼摩船长笑着回答说,“那么,红海呢?”

“红海历来以大风大浪闻名于世,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蛮荒时代,它的名声就很坏。”

“没错,阿龙纳斯教授,它的确不招人喜欢,希腊和拉丁的历史学家都对它颇有微词。史拉宾认为,特别是在雨季或刮北风的时候,红海就成了水手们的噩梦。阿拉伯人艾德利西认为,红海是一个危险的海,它到处是暗礁与小岛,还经常被台风侵袭,成了许多船只的墓场。他说,无论在海底下还是在海面上,都是‘毫无益处’。”

“没错,”我说,“那是因为这些历史学家没有乘坐鹦鹉螺号到这里来过。”

“是啊,”船长笑着说,“从这点来说,近代人并没有比古代人先进太多,蒸汽机的发明就用了千百年的时间,谁知道若干年后,是否会有第二艘鹦鹉螺号出现呢?”

我们一同陷入了沉默,几分钟后,我接着问:“尼摩船长,您好像对这个海颇有研究,您是否能为我解释一下它名字的由来呢?”

“阿龙纳斯教授,关于红海的由来,您可以听一下十四世纪历史学家的观点。”

“愿闻其详。”

“这些历史学家认为,‘红海’这个名字是来自以色列人,当时法老的军队把他们驱逐到海上,摩西的声音引发了海啸,把法老军队淹没了。为了纪念这一神迹,又因为海水被鲜血染成了红色,所以它就被称为‘红海’。”

“尼摩船长,”我说,“这种诗人的说法并不能让我满足,我想听听您个人的意见。”

“依我看来,‘红海’应该是希伯来语‘爱德龙’一词的转译。人们之所以叫它这个名字,完全是因为这海中海水的特殊颜色。”“可如今在我们眼前的,只有清澈见底的水波呀!”“的确是这样,可您若是深入到这海湾的内部,就会看到令人惊奇的景象。我以前经过多尔湾的时候,那里的海水完全是红色,真的像血一样。”

“这种颜色,是因为海中某种微生物聚集5而形成的吗?”

“没错,那是因为一种被称为‘三棱藻’的细小植物分泌出的朱红色粘稠物质,而4万个这种植物,仅仅能够占据一平方厘米。一会儿我们到了多尔湾,您就可以亲眼目睹这种景象了。”

听了这些话,我知道尼摩船长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到这里,我索性6将心中的疑问一起说出来了。“尼摩船长,我知道您来过这里很多次了,我现在想问问您,您之前来到这里的时候,是否看到过摩西带领人们在这里走过时留下的遗迹呢?”“当然没有,因为他走过的地方都是土地,我的鹦鹉螺号根本就去不了啊。”接着尼摩船长又对我说,“去休息一下吧,我们后天就能到达地中海了。”“什么,地中海?”我对尼摩船长的话非常的吃惊,要知道,只有绕过非洲才能够到达地中海。尼摩船长知道我吃惊的原因,平静地对我说:“没有什么好吃惊的,我知道您会认为我们绕过非洲才能到达地中海,但事实并非如此。鹦鹉螺号会直接从海底穿过去,在海底有一条我们称之为“阿拉伯海底隧道7”的通道,能够直达地中海。”我更加吃惊,继续问:“船长先生,您是怎么知道有这条隧道的,难道是碰巧吗?”尼摩船长依旧平静地说:“当然不是,这原本是我的一个推论,因为我以前经过这里的时候发现,红海里有同地中海完全相同的鱼类,所以我就推测8海底可能会有相通的地方,于是我在红海里抓了很多和地中海相同的鱼类,在它们的尾巴上做了记号,后来等我到地中海的时候,又发现了这些鱼类,这更加确定了我的判断,最后我终于找到了这条通道,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

又过了一会儿,尼摩船长非常郑重地对我说:“阿龙纳斯教授,我们现在马上就要进入阿拉伯海底隧道了。”

红海见闻 - 图2

红海见闻 - 图3

注解:
1【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飘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跟着潮流走。
2【厌倦】对某种活动失去兴趣而不愿意继续下去。
3【预料】事先推测。
4【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5【聚集】集合;凑在一起。
6【索性】表示直截了当;干脆。
7【隧道】在山中或地下凿成的通路。
8【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