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地中海

地中海的海水碧蓝清澈,周围的岸上生长着橘树、芦荟、仙人掌、海松树,空气中飘着番石榴花的清香。还有一些地方被峻峭1的群山环抱,海风扑面,给人带来清新的感觉。海底之下却是炎炎的烈火,这海正是传说中海神与冥王大战的战场。曾有人说,在地中海,无论是它的岸上还是水中,都是人类在地球上修炼的最有挑战性的场所。

虽然地中海让人着迷,但我只能大略地望上一眼。我只知道地中海的面积在二百万平方公里左右,其他的所知甚少。我无法从尼摩船长那里了解到更多关于地中海的知识,因为这个家伙在海底隧道的航行过程中,把自己单独关在船长室里。据我估计,鹦鹉螺号在海底下所航行的路程约为六百海里,而接下来的路程,鹦鹉螺号只用了四十八个小时就完成了——2月16日清晨,我们从希腊附近的海域出发,18日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我们已经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了。

地中海正处于尼摩船长所厌恶的人居住的国度附近,他同样厌恶地中海。这海水和海风给他带来的即使不是刻骨铭心的仇恨,也一定是不愉快的回忆。在这个海域中,海洋赋予他的那种自由自在的精神状态以及那种大义凛然2的勇气,已经不复存在了。而鹦鹉螺号航行在这非洲与欧洲之间的海域里,也显得死气沉沉的。

鹦鹉螺号此时的航速是每小时25海里。尼德本想趁着这样的好机会逃离鹦鹉螺号,但现在看来,他的计划很可能要泡汤了。因为我们如果此时乘坐小艇逃离,无异于从飞一般的火车上纵身跃下,这简直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我在鹦鹉螺号的内部向外张望,就像是快速列车上的旅客看着在他眼前飞速倒退的风景一样。也就是说,只能看到远处的景色,却看不清闪电一般在眼前飞过的景致。不过,我们尽量让自己格外留意,终于看到了一些地中海中特有的鱼类,强大有力的鳍可以让它们在鹦鹉螺号卷起的水流间多停留片刻。我们就在客厅的玻璃窗前等候着机会,康赛尔帮我拿着笔记,逐一对照着这些难得一见的生物——我相信,这对地中海鱼类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在被探照灯照得通明的水流中,有一些长达一米的八目鳗悠闲自得地游着,这种鱼几乎在世界上的所有海域都见得到。还有一些奇特的尖嘴鱼,它们宽5英尺,肚皮是白色的,背脊上带着一些斑点,像宽大的围巾在水中来回滚动。其他一些速度很快的鲫鱼,希腊人给它们起的外号叫做“鹰”,而近代的一些渔夫们喜欢叫它们“老鼠”、“蟾蜍”或“蝙蝠”。有一些12英尺长的鸳形鲛,它们是潜水人最怕的怪物,这些鲛鱼常常在水中进行游泳竞赛。那是一只长8英尺的梅狐狸,它的鼻子非常好使,像淡蓝色的阴影一样在水中飘动。还有一些扁鱼,最长的能够达到1.3米,它们周身都是银白色或天蓝色,带着不多的条纹,这使它们黑色的鳍变得十分明显——这些扁鱼在古时候常用来给美丽的女神维纳斯做祭品,它们那金色的眼眶里有着美丽的眼睛。美丽的鳍鱼,长度能够达到9~10米,游动速度非常快,有力的尾巴时而击打在客厅的玻璃窗上。它们和鲛鱼相似,但是力气小些。这种鱼和八目鳗一样,在所有的海洋中都能碰见。

漫游地中海 - 图1

在所有这些神奇的鱼类中,最让我吃惊的是鹦鹉螺号上浮到水面时我看到的一种鱼,它属于骨质鱼,脊背为蓝黑色,肚子上带着银色的甲胄,背上的线条发出金色的光芒。这是鳍鲸鱼,是以跟踪过往船只而闻名的一种鱼。在这热带的炎炎烈日下,它们聪明地找到了船的阴影来乘凉。它们就这样陪伴着鹦鹉螺号,就像从前陪着拉·比路斯的船只一样。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它竟然和鹦鹉螺号比起了速度。我目不转睛3地观赏着这种鱼,它们的头很小,身子呈流线型,身长在三米左右,胸鳍强壮有力,尾巴则是叉形的——它们生来就是游泳专家。这种鱼集结成一群的时候,会摆成三角形的队列,就像某种以速度著称的鸟儿一样。正因如此,古时候的人常称它们是几何学者和战略专家。

除此之外,我还可以列举出一些我和康赛尔只是匆匆看到的地中海鱼类。它们是:拳状电鳗,浑身淡白色,游动的时候像海中的幽灵;海鳝鱼,长度在三四米之间,与陆地上的蛇非常相像;海鳍鱼,长3英尺,据说它们的肝是鲜美的食物;带条鱼,漂浮在浅海中,像细长的海藻;鲂鲋,也就是诗人说的琴鱼,水手则称它们为笛鱼,它的嘴上有三角形和多齿形的薄片,看起来像老荷马的乐器;燕子笛鱼,速度很快,真的像燕子一样;芦葵鱼,身上带有五颜六色的斑点,常常发出铜铃般悦耳的声响。蝶鱼,这种鱼非常美丽,身体呈菱形,有着淡黄色的鳍,被称为海中的山鸡。

2月16日至17日的夜间,我们进入了地中海的第二道水域,最深的地方可达3000米。鹦鹉螺号开动它强劲的机轮,一直下潜到最深的海底。在这里,虽然没有多姿多彩的海洋鱼类,但我们在漆黑的海水中,透过探照灯的灯光,看到了许多感人或可怕的场面。此时,我们正经过地中海中发生海难最多的海域,这就是从阿尔及利亚沿海至普罗旺斯海岸之间的海域,在这里,不知有多少船只遭到了灭顶之灾,沉没在这不为人知的海底深处。

鹦鹉螺号快速地在海底行进着,我看到了许多船只的残骸,有的已经长满了珊瑚,有的仅仅蒙上了一层铁锈。锚、大炮、炮弹、铁架、机轮叶、机器零件、破碎的烟囱、损坏的锅炉、悬挂在水中的船壳——种种破败的景象不一而足。这些倒霉的船只,或是互相碰撞,或是撞上了暗礁,无可奈何地沉没在这里。我看到有些船就保持着航行的姿态沉下去,桅杆直立着,只有船上的装备被水浸泡得失去了作用。它们就像是仍然停泊在港口中,随时准备扬帆起航。当鹦鹉螺号从它们旁边经过的时候,这些船只好像在晃动着信号旗,向我们致敬。噢,在这船只的墓场里,只有死一般的寂静。

当鹦鹉螺号离直布罗陀海峡越来越近的时候,海底的沉船也随之越来越多了。在这欧洲与非洲之间的狭窄通道中,船只相撞简直是家常便饭。我看到了一些铁制船身的沉船,它们有的竖立,有的平躺,好像是可怕的怪物。有一只船,船体破裂了,烟囱也弯了,机轮也只剩下了骨架,舵已经脱离了尾柱,却仍被铁链紧紧地拴着,它后面的铁盘受到海盐的侵蚀,看起来十分可怕。有多少人在这场海难中失去了性命?在水下沉睡着多少无辜的人?是不是有幸存者逃出生天,给世人讲述这可怕的灾难呢?那晃动的水波,是否还留存着这海难的秘密呢?很可惜,鹦鹉螺号带着疑虑重重的我们,迅速地从这些残骸4中间穿过去。2月18日凌晨,我们抵达了直布罗陀海峡的入口。

直布罗陀海峡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水流:一种是上层水流,世人皆知,就是它把大西洋的水引入地中海的;还有一种方向相反的下层水流,如今科学已经证明了它的存在。大西洋和其他的大河日夜不休地向地中海中注入着水流,而蒸发作用并不能保持水量的平衡,地中海的总水量理所应当地持续上涨,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因此,科学家们推断有一种下层水流的存在,把地中海多出来的水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再还给大西洋。

事实正是这样,鹦鹉螺号现在就要利用这相反的下层水流。它很快就进入了这狭窄的通道,我甚至望见了那传说中壮丽惊人的赫克琉斯神庙的废墟,以及为这座神庙提供支撑的小岛。但是没过多久,我们就已经浮在大西洋的海面上了。

漫游地中海 - 图2

漫游地中海 - 图3

注解:
1【峻峭】形容山高而陡。
2【大义凛然】由于维护正义而表现出的严峻不可侵犯的样子。
3【目不转睛】不转眼珠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4【残骸】人或动物的尸骨,借指残破的建筑物、机械、车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