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各解随俗为变
善切脉赵鞅病愈
秦越人自从告别了家乡,一路南下行医,来到了赵国(现在的河北省邯郸市附近)。一走进城门,就感觉到这个国家的都城街道整齐,商业繁荣。只见大街两侧的店铺上方,垂挂着琳琅满目、形色各异的招商牌匾,此起彼伏的小贩吆喝声,以及熙熙攘攘、比肩接踵的人群,构成了一幅市井繁华的生活图卷。
尽管赵国都城的街市是那样的热闹非凡,但秦越人还是看到迎面走来的一批批贫穷人家的妇女,无论是年老的,还是年轻的,大多面色萎黄,一脸病容的样子,心里很是纳闷,这是怎么回事呢?他决心要问个明白。于是便走进一家食饮店,买了一碗汤、两碟小菜,边吃着随身带来的干馍,边与店里的一位约20岁的跑堂伙计聊了起来。
“小店生意如何?”秦越人问道。
“噢,近些年多亏没有战事,生意还算可以,每天能挣几百文。”伙计回答说。
“我一路行来,看到路边庄稼长势甚好,想必今年定是丰收之年。”
“先生说得不错,今年将是第三个丰收年了。”伙计面带笑容继续侃侃而谈:“前两年因为粮食丰收,又没打仗,百姓们尚能安居乐业,所以我们这里的平常人家,大多数不让女人下地干活。”
秦越人听后虽觉奇怪,但仍假装一无所知地进一步探问道:“那是为什么呢?”
“唉!”伙计长叹了一声。“前些年魏国派兵围打我们,男人都上了战场,妇女们则留在家里织布耕作,支援前方将士。由于她们缺衣少吃,饥寒并袭,得了病也不能及时去治疗,如今大多都落下了病根……现在生活安定了,怎么还忍心让她们再下地干活,再去遭受风寒暑湿侵袭之苦呢!”
这时,店里又进来几位食客,伙计瞅了瞅,忙将擦桌子用的白布毛巾往肩上一搭,对秦越人说:“先生请慢用餐,我去去就来。”说着就手脚麻利地招呼刚进门的食客去了。不一会儿,大概是忙完了事情,伙计又滔滔不绝地与秦越人说了起来:
“我们这里的国君,曾经在全国下过告示,告示中说,‘赵国之所以能击退魏兵,有妇女在后方耕织的功劳,她们之所以身患疾病,大多是为了国家。’因此,国君在提倡全国百姓要尊重同情妇女的同时,也在征召天下名医欲为她们治病,无奈人海茫茫,到那里去寻找名医呢?”
秦越人闻听此言,怜悯之心油然而起,“国君尚是如此关心她们,更何况自己是……”于是便慢慢站起身来,向伙计施礼道:
“我乃渤海地区鄚州人士,姓秦名越人,今日行医到此,承蒙小店洗尘接待,不胜感激,若能帮我找得一歇息之处,我将尽力为贵国妇女诊病祛疾。”说完便弯腰行起大礼来。
伙计见状,慌忙扶起秦越人,连说:“不敢当,不敢当。”忙还礼道:“久闻先生大名,不想今日光临鄙店,失敬失敬。先生若能治得妇人之病,实在是赵国百姓的福分。”说完就撂下手中的活计,招呼了三二人,一同为秦越人安排歇息、治病的场所去了……
赵国百姓听说城里来了一位名医,便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到了千家万户,纷纷扶老携妻,来找秦越人看病。在求治的人群中,既有贫家之女,也有将士、富商之妻,络绎不绝的患者纷至沓来,把个小小诊所聚集得门庭若市。小店的伙计这时也尽力帮助秦越人,他一边安排患者逐次就诊,一边吆五喝六地让那些小有地位、财物颇富的商贾妻女遵守秩序,安静等候。
秦越人此时正凭着他的老师长桑君传授的医术,以及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一改以往专治内科病症的特长,随赵国百姓尊重妇女的风俗,改做妇科医生了。
他认为:依据中医学理论,妇科病症虽有经、带、胎、产之别,但都离不开寒、热、虚、实之宗。经过初步诊察,结合病因分析,他发现年轻妇女患的大多是冲任二脉不和所致的月经不调,而年壮妇女则以白带病症为主。
秦越人根据病人自诉和不同的就诊症状反应,又仔细观察其身体禀赋及其营养发育状况,采用或温经、或清热、或补虚、或逐淤的不同治疗原则,运用针灸、砭熨、服药等外治内服的各种治法,一周后均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使赵国的大部分妇女皆逐步摆脱了昔日病魔的困扰,重现了当年风姿绰约的风貌。患者及其家属皆兴高采烈,奔走相告。悉称秦越人为“天降神医、扁鹊再世”。
从此,“扁鹊”就成了秦越人的行医誉名,而且随着他的足迹,越叫越响亮,以致逐渐替代了他的真实姓名而家喻户晓了。
再说食饮店的那位伙计,目睹秦越人的精湛医术和一心为民治病的高尚医德,甚是敬佩,欲拜秦越人为师而学医。秦越人眼观小伙子待人热情,淳朴厚道,再则行医治病亦需要助手,于是就收下了他的第一位弟子,取名子阳。几天后,师徒两人即打点起简单行装,离开了赵国,前往河南洛阳去了。
素以牡丹花都著称的洛阳,是当时东周国的国都,这个国家的疆土面积虽然方圆不过数百里,但颇为富足的经济实力,使国都街市的商业文化氛围略显繁荣。
扁鹊师徒二人进得城来,只见家家店铺门前的台阶两旁,都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牡丹花,红白相间,姹紫嫣红,煞是好看。经与路人打听,原来是这里的老人,利用赋闲在家的时间,心甘情愿地在自家庭院、墙角的空地上培育种植牡丹名贵花种,他们全凭爱好,不计报酬,又将各种牡丹花搬到街市上供人们观赏,把整个都市点缀得繁花似锦。因此,东周国都的百姓尤其敬重这些种花养草的老人,认为他们在为社会尽义务、做好事。
这些仁慈敦厚的老人尽管不辞辛劳,乐不疲返地从事着有益于公众的事情,但毕竟年事已高、体力不支,有的已经疾病缠身。扁鹊深为他们的无私精神所感动,同时也十分同情他们年老体衰、诸病罹身的境况,决心运用自己的医术,以解除他们的老年病痛。
他首先依据“肝肾同源”的中医理论,运用“补肾益肝”的方法,接治了大批耳聋失听、视物不明的老年患者;继而针对老年人腰、腿骨关节退化的生理特点,对那些腰腿屈伸、活动不利的老人,采用针刺、按摩、熨敷等手法,结合通经舒络、活血止痛药物内服,使他们的病症逐步得到好转。
就这样,扁鹊在短短10余年的行医生涯中,不仅巩固提高了自己原来所专长的内科病诊治,而且在随各国风俗而变的临症实践中,对妇科、五官科以及老年病的治疗方面,拓展了自己的治病科目,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这为他以后的游历行医,打下了坚实的医学基础。
那时,山西那个地方称作晋国。当时在晋国周围的其他国家,如泰国、魏国、赵国、齐国等,大多经济充裕,国力强盛。主管晋国政事的国君名叫赵鞅,又称赵简子。为了使弱小的晋国强大起来,以防领国的侵犯,赵国君可谓日理万机、废寝忘食,每天夜以继日地操持着国家大事。由于睡眠不足,疲劳过度,终于在某一天,体力不支,倒在床上。
晋国的文武百官见国君病倒在床,且5天不省人事,都害怕得不得了,个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宫廷大厅里来回徘徊,皆面面相觑,摇头叹息,不知所措,谁也说不清国君得的是什么病。
这时,一位名叫董安于的内宫侍臣,急忙派人去东周国洛阳城邀请扁鹊。
扁鹊此刻正专心为洛阳老人诊治老年病症,闻听晋国来人延请,忙起身施礼,引入内屋,并倾听来人详述国君病情……
扁鹊听后,沉思片刻,便回到诊室,向待诊的患者施礼道:“各位父老乡亲们,适才晋国来人说,该国国王已病倒5天,且不省人事。俗话说:‘国无君主,天无宁日’,再说‘救人如救火’。我应亲自去一趟,不出3天,我再为诸位医治,请大家包涵。”
说完,便收拾简易诊疗器具,向大家拱手告辞。众乡亲眼含热泪对扁鹊说:“神医啊,我们可等着您回来啊!”扁鹊点头应允着,便叫上弟子子阳,随来人急匆匆地消失在夜幕之中,往晋国去了。
扁鹊进入宫廷内室,一眼瞅见国君赵简子平卧在床,但经仔细观察,发现他虽两目紧闭,然面色红润、呼吸平衡,四肢既无躁动,也不厥冷。
“不是已经病倒5天了吗?怎么……”扁鹊心中颇为疑惑,他一边想着,一边轻微抬起赵简子的手腕,认真切起脉来。
在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中,诊断病情有4种传统方法,叫做“四诊”,那就是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其中“切诊”是“四诊”之一,俗称“切脉、摸脉、号脉”等。就是指通过医生手指轻按病人左右手腕部,体察桡骨内侧动脉的搏动情况——即脉象变化来诊断、辨别病情的深浅程度。
扁鹊分别切得赵简子左右两手寸、关、尺及其三部九侯脉,感觉赵国君的脉象皆从容、和缓、均匀而来去有根,既无结代、间歇之停顿,也无浮数沉迟之征象,再结合刚才进门时的望诊体征,就断定国君的五脏六腑,气血津液毫无病态之迹象。于是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缓缓地松了一口气,退回到大殿。
这时,内侍董安于见扁鹊从内室出来,急忙跟随过来,神情焦急而又悄声地问道:“请问神医,主公究竟得的是什么病?如何医治?”扁鹊微笑地看了他一眼,整了整衣角,神态自如地坐了下来,对董安于说:“国君虽5天不省人事,但六脉平和,气色如常,看来没什么大病,不必惊慌。”
“那……主公昏厥5日,水米未进,却是为何?”董安于仍焦虑不安,不解地问道。
“那不是昏厥,乃是沉睡不醒。依据我先前了解的发病原因,定是赵国君操劳国家政事过甚,疲劳过度所致。”扁鹊喝了口水,抿了抿嘴继续说:“从前秦国的国君秦穆公也曾有过这种症状,结果睡了7天方才醒来。所以,我认为赵国君不出3天,也一定会自己醒来,只是现在要好生看候。”说完,便与董安于及众文武百官告退,回驿所去了。
果然如扁鹊所言,两天以后,只见晋国国君赵简子伸了伸腰,打了几声呵欠,如梦方醒似的睁开了双眼。
晋国的文臣武将,见主公梦醒病愈,真是欣喜万分,纷纷奏请赵简子,盛赞扁鹊料事如神,医术高明。
内侍董安于又向国君详述扁鹊诊病经过,赵简子听后极为高兴,意欲留扁鹊在晋国。于是一边命左右请扁鹊来宫召见,一边让人取来田契和金银,遂对扁鹊说:
“寡人感激神医及时赶来治病,以免宫中百官之焦虑,今赐神医良田4万亩,金银各1万两,恳望能留在鄙国业医,不知意下如何?”
扁鹊见赵国君意欲挽留,心中颇感不安,思考片刻后便婉言回答说:“国君的美意我心领了。但作为医生当以济世救人为重,我自鄚州行医至此。途经数国,救人逾千,岂能在此安逸而置天下病人于不顾?恕不能遵从国君之意,还望早日启程为盼。”
赵简子深为扁鹊不贪钱财、不图安逸、一心想着治病救人的精神所感动,于是便传旨百官,支撑着尚未恢复的身体,将扁鹊送至中宫门外。扁鹊望着赵简子清瘦而略显苍白的面孔,以劝慰的口气对赵简子说:“国君啊!虽国事繁忙,自要珍重身体啊!”便向众官拱手告辞。
扁鹊告别了晋国,重返洛阳,除继续诊治几位盼着扁鹊回来的病人外,又新收了子豹、子容、子明、子仪、子越、子游等数位弟子,一路东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