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深叶茂

    1864年,17岁的贝尔进入英国北部的著名学府——爱丁堡大学攻读语言专业,他立志要学好本事,为解除聋哑人的痛苦作出贡献。他学习十分刻苦、勤奋,怀着浓厚的兴趣学习钻研人的语言、人的发声机理和声波振动的原理等知识。3年后,贝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又继续到伦敦大学学习语音学。由于此时英国正流行肺病,他的两个兄弟都因此而不幸去世,父亲十分悲痛。在医生的建议下,贝尔的父亲带着全家离开了多雨潮湿的英国,渡海移居到阳光充沛的加拿大安太利。

    贝尔在加拿大继续钻研语音学,并在一所中学教授语音课。由于他能将自己学到的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家传的实践经验完美地结合起来,所以他在声学领域很快脱颖而出,22岁时就被聘为美国波士顿大学的语音学教授。1871年,贝尔到美国定居,此时他们父子两人都已是北美闻名遐迩的语言学专家了。他们经常应邀到各地讲演,深受听众的欢迎。与此同时,父子俩还在波士顿开办了一所聋哑学校,传授老贝尔自编的那套手势哑语。

    贝尔在语言学方面的兴趣和决心都很大,而且成就斐然。开始,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去研究电学,但是在当时,电作为一种新的手段正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1844年莫尔斯电报机和电码的发明,使电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传递信息的手段。长于思考而又有极强动手能力的贝尔,也想到利用电这种新的手段来为聋哑人提供帮助。

    虽然莫尔斯的电报给通信带来了革命,成了一种新兴的通信工具,不过电报只能传递电码,有一定的局限性。能不能进一步发展为用电流直接传递人的声音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很多发明家、科学家的兴趣。人们苦思冥想,进行了二十多年的探索,都没有成功。因为发明电话要比发明电报困难得多。用电线传递电码,只要按规定截止、导通就行了,可是语音是声波的振动,它怎样从导线上传递呢?

    几年来,贝尔也一直在探索这个奇妙的问题。他家从祖辈起就研究语音,语言学是他的本行专业。对他来说,发明一种用电传送声音的机器不只是美好的愿望,也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下决心要发明一种用电来传送声音为聋哑人服务的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