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歌会
1878年,贝尔和沃森在波士顿和纽约之间进行了首次长途电话试验,两地相距300千米。
这次试验,和34年前莫尔斯的华盛顿一巴尔的摩之间的电报试验一样,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不同的是莫尔斯的试验隆重而正规,带有浓厚的剪彩气氛;而贝尔和沃森的这次试验则富有戏剧性,热烈而新奇。试验中沃森和贝尔分别在两地开了很大规模的演讲会,一面打电话,一面仔细地向听众讲解。同时也欢迎双方的听众试讲试听,自由交谈,气氛活跃热烈。
按照原来的计划,贝尔和沃森分别请了歌手,准备到试验高潮时,用电话互传民歌,把试验变成新奇的歌会。不料事到临头却出了问题。
到了预定时间,贝尔对着电话向百里之外的沃森喊着:“喂!喂!赶快把歌唱起来吧!”
沃森兴奋地对观众说:“看,马上就要通过这电话把这里的歌声传到纽约了。”
他转过头对他请的黑人歌手说:“请你按合同对着电话机唱歌吧!”
不想那黑人突然从电话里听到了贝尔的声音,大吃一惊,无论如何也不敢唱。他想,声音能传这么远,一定不是人声,大概是鬼在作祟吧!想到这,他越想越害怕,越害怕越不敢唱,身体不自主地抖个不停。
“喂!赶快唱呀!来宾都等急了,要是黑人不肯唱,你就自己唱吧!快一点!”贝尔在那边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凑巧,这一天当地有许多女校的学生来看电话表演,刚刚20岁的沃森还没有当着这么多的女孩子唱歌,没张口就觉得难为情,可是现在黑人歌手吓得浑身发抖,连电话机都不敢碰,自己不唱还能找谁呢!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只好鼓起勇气唱了起来。电波载着沃森浑厚的歌声,越过山野田园,瞬间从波士顿传到了纽约……
这次长途电话实验非常成功,引起了美国社会的极大震动,结果非常圆满。波士顿的一家报纸用头条新闻报道了这次试验,并发表评论说:“这项发明,有一天可能使长途电信业务完全改观!”此后,贝尔和沃森继续奔走于美国各大城市,进行巡回表演。但是随着表演的次数增多,两人手里的经费越来越少,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电话及用途,贝尔曾忍痛打算以10万美元的代价将电话卖给西方电报联合公司,然而这家公司目光短浅的老板怕担风险,拒绝了贝尔的要求。
贝尔的宣传面临着半途而废的危机。正在这个时候,一位名叫休士顿的爵士向贝尔伸出了援助之手。原来这个爵士有一个美丽可爱的女儿,名叫玛波儿,遗憾的是从小患了失聪症。早在贝尔在伦敦大学读书时,曾以科学方法设计了一种助听器,并首先赠送给玛波儿小姐,使她像常人一样,完全恢复了听觉。这使玛波儿小姐兴奋异常,更使休士顿一家感激不尽。休士顿爵士佩服贝尔不屈不挠的精神,很同情贝尔当时的处境,认为现在正是他报答贝尔的最好时机,愿意借给贝尔20万元资金作为宣传、发展电话的费用。贝尔真是万分感激,立即于1878年成立了“贝尔电话公司”——著名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的前身。此时贝尔心情的兴奋程度比发明电话成功那天有过之而无不及。
好事一桩接一桩,第二年,贝尔坚决地向玛波儿小姐求婚。休士顿爵士一向对失聪的千金宠爱有加,又对年轻的大发明家贝尔十分器重,能得到这样一位乘龙快婿,真喜得他泪水盈盈。春天,休士顿爵士为贝尔和他的女儿玛波儿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由于贝尔和沃森的广泛宣传,电话公司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电话机这种新型的通信工具为越来越多的美国公众所接受。到1880年,全美国已经拥有700万部电话机,贝尔本人也名声大振,并成了百万富翁。
成为富翁之后,贝尔仍然保持着他正直热诚的高贵品质。他坚持把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交给沃森这位患难与共的朋友。此外,贝尔还出资建立了贝尔研究所。这个研究所在成立后的50年内,一共取得了技术专利一万七千一百多项,其中有不少是重大的发现和发明,对电子工业和其他科学技术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于贝尔本人,除了电话机之外还有其他大量的发明创造。他研制了助听器和多种声学仪器,并将法国政府赠给他的波鲁太奖金全部拿出来成立了波鲁太研究所,专门研究如何医治聋病。
拥有1328件专利的“发明大王”爱迪生(1847—1931)与贝尔同龄。1847年2月11日,爱迪生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米兰小镇,同年3月3日贝尔出生于英国苏格兰的爱丁堡。爱迪生发明的电灯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光明,贝尔发明的电话给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造就了足不出户就能连通五湖四海的奇迹。他们既是竞争对手,又互相促进。1877年,爱迪生的西联电报公司不顾贝尔的电话专利权,在电报线上经营电话业务,使用的是爱迪生研制的碳粒送话器和格雷的电话机。新成立的贝尔电话公司控告爱迪生的公司侵犯了贝尔的电话专利权,结果贝尔公司胜诉。但爱迪生的碳粒送话器比贝尔的液体送话器质量好得多。爱迪生的送话器促进了电话质量的提高。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采用的是锡箔纸的唱盘,质量不佳;贝尔对爱迪生的唱机进行了改进,改为用蜡质唱盘,质量大大提高,使得留声机提早得到了商用价值。紧接着,在1877年,英国发生了著名的电报控告电话诉讼案,贝尔的公司和爱迪生的公司又联合起来,利用英国法庭这个公开讲坛,合力宣传了刚刚诞生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