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时期的开始
英雄时期的开始
米开朗基罗在自己的家中过了30岁的生日,1505年3月,米开朗基罗再次被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召去罗马。从此,他一生中的英雄时期便开始了。
尤里乌斯二世的任期是从1503年至1513年,总共10年,在这段时间里,罗马教皇的政治权在这段期间达到了高峰。
尤里乌斯二世被称为政治教皇、战神教皇,他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教皇,一上任就雄心勃勃。
在政治方面,他最终目的是要在罗马教皇的旗帜下,看到一个统一的意大利。第一步是要巩固教皇国。他以利诱、以武力,甚至以暗杀,铲除了许多分裂分子,他奉行极端好战的政策,使当时在罗马访问的伊拉斯谟无比惊讶。
除了在政治领域里进行大规模的行动,尤里乌斯二世还开始在罗马大兴土木,因为他准备将来把罗马作为统一的意大利首都。
为了实现这个计划,他任用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布拉曼特等人从事美化梵蒂冈的工作,策划圣保罗大教堂的重建工程,他还以本人形象作为蓝本雕刻摩西像。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罗马成为西欧的艺术殿堂,教廷成为意大利半岛的政治重心。
尤里乌斯二世与米开朗基罗两个人都是强硬而伟大的人,当他俩彼此不疯狂相撞时,生来就是能相契相合的。他们的脑子里翻腾着庞大的计划。
尤里乌斯二世想替自己建造一座陵寝,堪与古罗马城媲美。米开朗基罗在一家客栈里住下时,不由得觉得好笑。圣彼得教堂里已有了20多位教皇的陵墓,哪来的这么多空余的中央位置。
关于尤里乌斯二世的传说,米开朗基罗听了不少。自己刚被召到这里,就遇上这么一个难题。究竟是教皇故意考验自己,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
不过想想教皇谈起建造自己陵墓的庞大计划,米开朗基罗为这一帝王傲气所激动,他很快构思了一张巴比伦式的计划,欲建造一座似山峦般的建筑,并竖起40多尊巨型雕像。米开朗基罗一口气在烛光下画出了陵墓的大致轮廓。
教皇看了米开朗基罗的草图后,也非常兴奋,立即派他去卡拉雷,在石料场挑选所有必需的大理石料。米开朗基罗在山中待了8个多月,他一直被一种超凡的激越之情控制着。
为了寻找石料,米开朗基罗爬上了更高的山坡,在迷茫的苍灰色天际之下,远处的山峦像凝固的起伏的波浪,静静地卧在那里。从山上看过去,脚下很大的采石场也变小了,人影像细小的虫子伏在白色的石层上。
在这广阔无际的天底下大自然的生命延绵繁衍,无声无息地接受上帝的恩赐,还默默承受着人间残酷无情的祸难。隐隐约约可以见到那荒瘠的葡萄园,灰尘色的橄榄树,细小的树枝在微风中摇摆。
有一天,米开朗基罗骑马穿越当地,看见一座俯临海岸的山峦:他突发奇想,欲把此山全部雕刻出来,把它雕成一尊巨大的石像,航海家们老远就能看见。如果他有时间,而且别人也允许他这么做的话,他是会干成的。
米开朗基罗想:我的气魄,我的才华,我的诗魂,我的生命,都在这里凝聚。万能的上帝给我力量,贤明的教皇给我时间,我要征服世界上最美丽的大理石,永远写上我的名字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
卡拉雷夏天的烤晒,使米开朗基罗的上身几乎脱了一层皮。山谷里的秋风已有着冬天的寒气,利古里亚海边的清新空气,也为他带来了好运气———他采购了3块巨大的圆柱石。
1505年12月,米开朗基罗回到罗马,他所挑选的大理石块开始运来,搬到圣彼得广场,即米开朗基罗居住的圣·卡泰里纳教堂后面。
看到堆积如山的石料,教皇十分欢喜,百姓却感到十分惊讶。于是,米开朗基罗便开始马不停蹄地干了起来。急不可耐的教皇渴望快一点完工,因此他三天两头地跑来看米开朗基罗,同他交谈,亲热得就像兄弟一样。为了方便秘密来往,教皇甚至下令在梵蒂冈宫和米开朗基罗的住所之间修建了一座吊桥。
但尤里乌斯二世的性格极不稳定,他一会儿一个主意,一会儿一个想法,因此这种恩遇没有怎么持续下去。不久,他就有了一个新的计划,他想重建圣彼得大教堂,因为他觉得这个计划更能使他的荣光永存。
其实,教皇这么干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米开朗基罗的仇敌们不断地怂恿教皇,米开朗基罗的仇敌为数不少而且势力强大,他们的头领是教皇的建筑师和拉斐尔的朋友布拉曼特·德·乌尔班。他是一个一个才气与米开朗基罗旗鼓相当、但意志力却更强的人。
布拉曼特在伦巴底为米兰公爵效劳时,成功地设计了米兰圣玛利亚德莱格拉齐耶教堂的东部结构。该教堂的修道院餐厅就是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绘画之处。
当初米开朗基罗离开罗马返回故乡时,布拉曼特就移居罗马,一直为教皇服务,他也兼通绘画和雕刻。
在这个翁布里伟人与佛罗伦萨狂野的天才之间是不可能讲什么同情心的。但是,如果说布拉曼特决心打击米开朗基罗的话,那无疑也是米开朗基罗主动挑起来的。
因为是米开朗基罗曾经不假思索地批评了布拉曼特,也许有理也许是无理地指责他在工程中营私舞弊,因此布拉曼特怀恨在心,立即决定要摆平这个狂妄的雕刻家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使布拉曼特在教皇面前失宠,布拉曼特就利用尤里乌斯二世的迷信思想,向教皇提及民间的说法,说生前造墓是个不祥之兆。他成功地让教皇对其对手的计划冷漠下来,并代之以自己的计划。
1506年1月,尤里乌斯二世决意重建圣彼得大教堂。陵寝的计划被放弃了,而米开朗基罗不仅因此而受辱,而且因为此花费颇多而债台高筑,他痛苦地悲叹着。
此时,米开朗基罗连见教皇一面都难比登天,因为梵蒂冈皇宫的大门傲慢地拒绝他进入。尤里乌斯二世总是借口很忙,不准他进入皇宫。一次,教皇在处理繁忙的政务之后,想听听其他的声音,米开朗基罗被获准进入皇宫内,然而结果却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美好。
灿烂的阳光被严严密密地阻挡在高大的窗子外面,皇宫内只剩下令人不安的宁静空气。“星期五再说。”尤里乌斯二世长长的白胡子似乎都没动,吐出的声音却像雷鸣般炸响。
米开朗基罗一肚子的话却连半句都说不出来,尤里乌斯二世并没有招手示意他靠近,所以他只能远远地站着,虽然布拉曼特不在现场,但米开朗基罗总是觉得在四周墙柱上的美丽花纹里有一双浅绿色的眼睛,从四面八方盯着他并在逐渐缩小包围。
米开朗基罗感到嘴唇很干燥,他拉拉衣领,转身去了。从此以后,米开朗基罗每天准时去梵蒂冈皇宫,然而教皇总是让他“明天”再来,后来因为他老要求见教皇,于是教皇便不再向他敞开大门,而且,教皇让其御马夫把他逐出梵蒂冈。
目睹这一情景的一位吕克主教对御马夫说:“您难道不认识他?”御马夫对米开朗基罗说:“请原谅我,先生,可我是奉命行事。”米开朗基罗回到住处,上书教皇:
圣父,因您的圣命,我今天上午被逐出宫门。我想告诉您,自今日起,如果您需要我的话,您可以派人去罗马之外的任何地方找我。
米开朗基罗把信寄出去之后,就叫来了住在他住所里的一个石匠和一个商人,米开朗基罗告诉他们去找一个犹太人来,把自己屋里的所有东西统统卖掉,然后,再让他们到佛罗伦萨去。
说完这些,米开朗基罗就骑上马上路了。不久教皇就接到了他的信件,教皇立即派了5名骑手随后追去,在当天晚上23时左右,在波吉耶西追上了他,骑手们把教皇的一则命令交给他,命令上写着:
接到命令,立即返回罗马,否则严惩不贷。
米开朗基罗看完这份命令,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他似乎还未明白,便盯着面前的骑兵奇怪地问:“请问大人,今天是星期五,还是星期一?”
为首的骑兵毕恭毕敬地对他敬了一个礼,说:“先生,您不是被赶出皇宫的第一个人,圣父命令您回去。请您不要为难我们!”
“不不!我看还是明天再说吧!”米开朗基罗挥一挥手,转身继续赶路。
“先生,请您站住!”几名骑兵围了上来,堵住了米开朗基罗去路。
为首的骑兵为难地对米开朗基罗说:“先生,请您……至少,让我们能够回去交差!”
米开朗基罗想了想,跳下马,从行李中拿出纸和笔,说:“这样吧!我写一封信,你们可以回去交差。”
米开朗基罗回复道,如果教皇遵守自己的诺言,他就回去,否则,尤里乌斯二世永远也别再想见到他。他还专门写了一首十四行诗给教皇,意为:
主啊,谚语若是真的,那只有那句: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你相信了谎话与谗言,你给真理的敌人以酬报。
而我,我现在是而且曾经是你忠实的仆人,我像光芒之于太阳一样地依附于你。
可我为你耗费时间,你却并不动心!
我越是拼死拼活地干,你就越不喜欢我。
我曾希望通过你的伟大而使自己伟大,并希望你的公正的天平和你那强大的宝剑是我唯一的评判,而非谎言的回响。
但是,苍天在让一切德性降临人间时,总在嘲弄它,让它在一棵干枯的树上开花结果。
受到的尤里乌斯二世的侮辱,并不是促成米开朗基罗逃走的唯一原因,在他写给教皇的信中,他流露出布拉曼特要杀害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