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逃脱的命运

无法逃脱的命运

米开朗基罗走了,布拉曼特成了唯一的主宰。他的对手逃走的第二天,他便举行了圣彼得大教堂的奠基仪式。他对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恨之入骨,想尽办法要把它永远毁灭掉。他让民众把堆着为尤里乌斯二世建造陵寝的大理石料的圣彼得广场的工地,抢劫一空。

可是,教皇因米开朗基罗的反抗怒不可遏,一道道命令发往米开朗基罗避难的佛罗伦萨市政议会。

市政议会叫来米开朗基罗,对他说道:“你把教皇给耍了,连法国国王都不敢这么干的。我们不想因为你而得罪他,因此,你必须回到罗马去;但我们将给你带一些信函去,声明对于你的任何不公都将被视为冲着市政议会来的。”

米开朗基罗执拗着,他提出了自己的条件。他要求尤里乌斯二世让他替他建造陵寝,而且他还想不再在罗马而是在佛罗伦萨干这活儿。

当尤里乌斯二世出发征讨佩鲁贾和博洛尼亚时,他的敕令更加咄咄逼人了,于是,米开朗基罗想到前往土耳其,因为土耳其苏丹通过方济各会请他去君士坦丁堡建造佩拉大桥。

最后,米开朗基罗只有让步了,他极不情愿地在1506年11月的最后几天来到了博洛尼亚,当时尤里乌斯二世刚刚攻破博洛尼亚,总是一副征服者的姿态。

一天早上,米开朗基罗前去桑佩特罗尼奥教堂做弥撒。教皇的御马夫瞅见了他,认出他来,把他领到尤里乌斯二世面前。

教皇当时正在斯埃伊泽宫里用膳,看见米开朗基罗进来,怒气冲冲地对他说:“应当是你前去罗马觐见我们的,可你竟然等着我们到博洛尼亚来看你!”

教皇一边说着,一边抬起头,可是他看见的不是哭泣求饶的一副嘴脸,而是拒绝下跪的米开朗基罗。米开朗基罗怀里还藏有佛罗伦萨执政官索德里尼的一封乞求信,但他不想拿出来,因为他觉得真理在自己这一边。

教皇的灰羊毛头巾没有摆动,米开朗基罗站着的姿势也同样没有变。双方僵持着,大厅里一片安静。

“米开朗基罗,让我迎接你吧!”教皇沉不住气叫嚷起来。

“圣父,我一直在耐心等待着星期五的到来。”米开朗基罗不服气地回答。

“今天就是星期五,明天、后天都是星期五,这是我的意志。”教皇的白胡子都在抖动。

“不,明天是星期六,后天是礼拜天。”米开朗基罗不由得提高了嗓门,固执地争辩着。

教皇坐着,低着头,满面怒容。这时,索德里尼派来为米开朗基罗说情的一位主教上前插言道:“望圣驾别把他的蠢事放在心上,他是因无知才犯罪的。画家们除了自己的艺术而外,都爱干蠢事。”

教皇勃然大怒,吼道:“你竟对他说出一句连我们都未跟他说过的粗话。无知的是你!滚开,见你的鬼去吧!”

这出乎意料的雷霆之火,反而使米开朗基罗感到兴奋,又有些难堪和内疚。他似乎看见了教皇威严的另一面,人性的心理仍然支配着教皇的神圣权力。

于是米开朗基罗立即下跪,并大声请求饶恕,说自己当时的所作所为并非出于心计,而是一怒之下这么干的,因为他受不了被人赶走的侮辱。

教皇愣了一下,瞬间明白了。他无意中露出一个玩弄权术政治家的小小花招,便轻松地重新赢得了一个天才艺术家的心,这比他作为胜利者进入博洛尼亚还要高兴,因此也便让米开朗基罗走上前来,宽恕了他。

不幸的是,为了同尤里乌斯二世和解,米开朗基罗不得不依从教皇的任性,而那专横强大的意志已经又转了方向。现在已不再是建陵寝的问题了,而是要在博洛尼亚替自己建一尊青铜巨雕。

米开朗基罗告诉教皇他对铸铜一点都不懂,可是教皇根本就不听他的解释,所以米开朗基罗只能乖乖地学习铸铜这个又苦又累的活计。米开朗基罗住在一间破房间里,只有一张床,他同两名佛罗伦萨助手拉波和洛多维科以及铸铜匠贝尔纳迪诺一起睡在一张床上。

在米开朗基罗的素描本上出现了教皇的各种形象:合手虔诚做弥撒的神态,侧面怒视的面容,接见众臣的威严姿势,大笑不已的样子。然而他自己拼命工作的苦相,被几个助手天天看在眼里。米开朗基罗自己弄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把别人也拖得精疲力竭。

助手们开始讨厌这枯燥无味的工作,不是整天试验金属的熔化特性,就是修造砖炉,还要搬运一大堆笨重的泥塑材料。泥塑像修理的最后工序总算完成了,米开朗基罗并不觉得高兴,因为还有好长的路要走,这才是个开始。

15个月过去了,米开朗基罗忍受了种种痛苦,最终与偷窃他的拉波和洛多维科闹翻了。

他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拉波那混蛋,大家声称是他和洛多维科完成的全部作品,或者至少是他俩同我合作了之后我才弄成的。他的脑子里没有想过他并非主人,直至我把他扫地出门了,第一次看出他是我所雇用的。我把他像个畜生似的赶走了,他才知道厉害。”

拉波和洛多维科对米开朗基罗大为不满,他们在佛罗伦萨散布谣言攻击米开朗基罗,说米开朗基罗偷了他们。他们甚至向他的父亲索要金钱。

除此之外,铸铜匠的无能也让米开朗基罗大为恼火,米开朗基罗写信向家人说道:“那个铸铜匠的无能显现出来了,我原以为贝尔纳迪诺师傅会铸铜的,即使没有火也能铸,我对他太相信了。”

1507年6月,铜像只能铸到腰际,铸铜失败了。一切都得重新开始。博洛尼亚城的居民们围着米开朗基罗哈哈大笑,他们嘲笑这些铸铜匠的失败,他们不停地为教皇铜像的失败而幸灾乐祸。

米开朗基罗脸被烈日晒得又黑又瘦,身上灰一块、白一块,汗珠不时地顺着黝黑的膀子滚下来。失败,是个残酷的字眼,在米开朗基罗的记忆中曾是一个空白。他不明白博洛尼亚人为什么这样残忍。

其实道理很简单,教皇是以入侵者的身份进入这个城市的,又能受到谁的欢迎?他的铜像浇铸失败,恰好是一种象征性的严厉惩罚和心理上的愉快报复。

1508年3月,波隆那城里响起了洪亮的教堂钟声,教皇铜像上的覆盖物徐徐落下。这尊铜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的姿势伟大而崇高,它的衣着风采迷人而豪华,面貌充满了勇气、力量、决断和某种威严。跪下祈祷的人们嘴里发出了含糊不清的声音,随风摇曳的烛光星星点点布满了教堂前的空地。

米开朗基罗收拾好行李,回头看看浇铸铜像的工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折腾了一年多,现在带走的只是一身的疲劳和难以诉说的痛苦。米开朗基罗为这件作品一直忙到1508年2月,他的身体差点儿全垮了。

他在写信给他兄弟时说:

我几乎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我生活在极端恶劣极其劳累的状况下,我什么都不想,只知道夜以继日地干活儿。我忍受了并还在忍受着那么难以忍受的痛苦,以致我相信,如果我得再造一个雕像的话,我这一辈子是不够用的:那是件巨人做的工作。

虽然米开朗基罗为了雕像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和劳累,然而结果却是很悲惨的。1508年2月,尤里乌斯二世的铜像被竖立在桑佩特罗尼奥教堂的面墙前,但它只竖立了4年。

1511年12月,被尤里乌斯二世的敌人本蒂沃利党人毁掉,残破的铜块被阿方斯·德·埃斯特买了去,铸成了一门炮。

而米开朗基罗现在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他赶快趁这个时间,回到了家里。但是他只在家里睡了10多个晚上,又被教皇召到罗马去,一个世界美术史上的奇迹又将在他手中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