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人生折磨

痛苦的人生折磨

米开朗基罗完成教皇铜像后回到罗马,这是他第三次回到故地。由于忌妒米开朗基罗又开始得宠,布拉曼特向教皇建议,让米开朗基罗负责画教皇西斯廷礼拜堂的天顶壁画,其实他的目的是使米开朗基罗难堪、丢脸,因为他认为米开朗基罗只会雕刻,但是不会画画,尤其是不会画大型壁画。布拉曼特希望让米开朗基罗名誉扫地。教皇本人也想让米开朗基罗画壁画,于是吩咐他来完成此项任务。他就是喜欢要人干不可能的事,而米开朗基罗却像能完成似的。对于米开朗基罗来说,这个考验尤其危险,因为就在1508年这一年,他的对手拉斐尔怀着无可比拟的幸福心情开始绘制梵蒂冈宫的组画。

米开朗基罗竭尽全力推辞这项可怕的荣耀,他甚至建议拉斐尔取而代之,他说这不是他的专长,他绝对完成不了的。

但教皇执意不肯松口,米开朗基罗只得让步,虽然米开朗基罗坚信这又是布拉曼特的阴谋,虽然他知道那双浅绿色的眼睛并没有闭上,他在逼迫自己逃离罗马,又怂恿教皇下令制作铜像,现在又要他拿起画笔,再次丢掉锤子和凿子。

“这是强迫我出丑,用自己的手撕毁自己的脸,损坏名誉,耗费我的宝贵生命!”米开朗基罗痛苦地想,他一个劲儿地敲自己的脑袋,他知道自己又要经历一次更加痛苦的折磨。

昏暗的西斯廷教堂里冷冷清清,惨淡的阳光渗进高大的窗户。他对于这里小教堂的设计者乔凡尼诺的名字并不陌生,因为是他的同乡佛罗伦萨建筑家。

圆筒状屋顶的穹隆顶,四周大面积的墙壁,设计者已考虑到小教堂是一本形象的圣经,虔诚的教徒做礼拜祈祷时,从装饰的壁画和雕刻所表现的艺术形象中去感受和认识基督的哲理。

在这四周的壁画上,米开朗基罗还能认出不少佛罗伦萨画家的名字,其中还有他的第一位绘画老师吉兰达约。

小教堂的穹窿顶上已绘有蓝色的天空和几颗星星,但这深邃无限的意境,被横贯穹窿顶上的一道道拱梁所破坏。米开朗基罗明白这就是要重新装饰的绘画范围,仅仅是遮丑覆盖,披上一件庸俗、漂亮的外衣。

米开朗基罗粗粗地计算了一下,这穹窿顶少说也有四五百平方米。在屋顶中间绘上装饰图案,四周以12大使徒形象为主,这些已是一个庞大的壁画计划,还从来没有人干过。

人们习惯以平视的眼光去观赏绘画,谁又会不顾仰头的难受,长时间地去欣赏头顶上的壁画?

侮辱性的图画,偏偏要一个雕刻家来绘制。米开朗基罗怒气冲冲地离开了西斯廷小教堂,他不想马上返回住宿的房间,毫无目的的散步把他引到了罗马的城外。

傍晚的罗马沉浸在夕阳余晖之中,台伯河像一根飘带静静地绕着罗马城墙。梵蒂冈皇宫周围还拥挤着一些小盒子似的民屋,模糊的青石瓦屋顶和小小的砖砌烟囱显得衰老、疲倦。

布拉曼特设计了一个悬挂式吊架,在屋顶上凿了好些窟窿。米开朗基罗气愤地问他画到有窟窿处如何办,后者无言以对。米开朗基罗就禀告教皇,撤掉他的吊架,并羞辱了这位建筑家,要求另请帮手。

米开朗基罗画完天顶全部画稿后,他决定让助手来完成一部分绘制任务。但这些助手没有一个能令米开朗基罗感到满意,于是他抹掉了助手已画上的部分,亲自来完成全部天顶画。

米开朗基罗没有了助手,他也不要任何人的帮助,这显现了米开朗基罗在艺术的领域里骄傲固执,相信自己,在艺术上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至于那些佛罗伦萨的画家,他也觉得讨厌,他把他们干脆给打发了。

一天早上,米开朗基罗让人把他们画的东西全给砸掉了,他把自己关在教堂里,他不愿意给他们开门,即使在自己屋里,他也躲着不见人。他们见他这种态度,便决定回佛罗伦萨去了,深感受到莫大的侮辱。

米开朗基罗一个人只带着几个小工干活,这无疑增加了他工作的难度,然而更大的困难并没让他胆怯害怕,反而让他决定扩大计划,他决定不仅要把拱顶画上画作,而且四周的墙壁也给画上。

1508年5月10日,巨大的工程正式开工了。艺术家被迫承担了这一不愉快的任务,所以他在动笔作画之日,愤怒地写道:“1508年5月10日,我,雕刻家米开朗基罗,开始作西斯廷的壁画。”

阴暗象征着社会的黑暗,而最伟大的几年阴暗的年月,是他整个一生中最阴暗但却最伟大的几年!这是传奇式的米开朗基罗,是西斯廷大教堂的英雄,他那伟大的形象已被而且应该被铭刻在人类的记忆之中。

米开朗基罗痛苦不堪,他当时的那些信证明了他的极大的沮丧,即使他那神圣的思想也无法使他得以摆脱。

米开朗基罗在一封信中这样说:“我的精神处于极大的颓丧之中:已经一年了,我没拿到教皇的一分钱,我没向他提出任何要求,因为我的活计进展不快,所以觉得不配得到什么报酬。这是因为这活计太难了,而且也根本不是我的专长。因此,我是在白白地浪费时间,愿上帝保佑我!”

特别是米开朗基罗刚刚完成的《大洪水》部分,已经开始发霉了,甚至都无法辨认各个人物的相貌了。在这种情况下,米开朗基罗开始拒绝继续干下去,但教皇不允许有任何借口,他只好又干起来。

除了本身的疲劳及烦躁而外,米开朗基罗的家人也跑来添乱。全家人都靠他养活,拼命地盘剥他、压榨他。他父亲老是一个劲儿地哀叹没有钱了。他只好花费时间去让父亲振作起精神来,而他自己则已是不堪重负了。

从1509年至1512年间米开朗基罗写给他父亲的一封信中,可以看出当时米开朗基罗所受到的困扰。他感觉自己已经为自己所爱的家付出了一切,他感觉自己因此受着折磨,可还是不能让自己的父亲相信自己,因为他的父亲宁可相信他生活在享受之中,从来不管他这个父亲了。

米开朗基罗曾经这样对他的父亲说:“您不必烦恼,这些事算不上是人生的磨难。只要我有的,您就不必害怕什么也没有。即使您在这个世上一无所有,只要有我在,您就绝不会缺什么!”

“我宁可受穷,只要有您在,也比仅仅有钱好得多。如果您无法像其他一些人那样,在世上争得荣誉,您只要有吃有穿的就行了!像我在这儿一样,同基督生活就不怕贫穷!因为我虽然贫穷,但我从不为这个世道而愁苦。”

“其实,我是生活在极大的艰难与无尽的猜疑之中的。15年来,我没有一刻安生过。我竭尽了全力赡养您,可您却从未承认也不相信我。愿上帝原谅我们大家吧!只要我能够的话,我已准备好在将来能活多久就将永远这么去做!”

不仅是父亲,米开朗基罗的三个弟弟也在搜刮他。他们老等着他寄钱,等着他给他们谋个职位。他们肆无忌惮地耗光他在佛罗伦萨积攒的那笔小小的资产,他们常到罗马来住他的、吃他的。

博纳罗托和乔凡·西莫内要他替他们盘一个店铺,而吉斯蒙多则要他替他在佛罗伦萨附近购置些田产。可他们对他却从不知感激,因为他们觉得这些都是应该的。

由于米开朗基罗太爱面子了,所以即使知道弟弟在搜刮他也毫不抗拒,所以他总是对弟弟十分忍让。但这几个家伙却得寸进尺,弟弟毫不顾惜米开朗基罗的感受,趁米开朗基罗不在家时,虐待父亲。米开朗基罗十分生气,他真想用鞭子抽打他的弟弟们,有时候,他甚至恨不得要杀了他们。

米开朗基罗立即给自己一个大弟弟写信,信中这样说:

常言道,善待好人使自己更好,但善待恶人则让恶人更恶。多年来,我总在好言相劝,苦苦哀求你改恶从善,同父亲,同我们,好好相处,可你却越来越不像话了。

我倒是可以跟你好好地谈谈,但那也只是白费口舌。我干脆跟你说吧,在这个世界上,你一无所有,是我维持你的生活的,那是出于我对上帝的爱,因为我认为你同其他人一样,是我的兄弟。

但我现在敢说,你不是我的兄弟,因为,如果你是的话,你就不会威吓父亲了。你简直是个畜生,我将像对待畜生似的对待你,你要知道,谁看见自己的父亲被威胁、被虐待时都要去为父亲拼命的,下不为例!

我跟你说了,在这个世界上,你一无所有。如果我再听到哪怕一点点你的恶行,我就会让你看看我是怎么弄掉你的财产,烧掉不是你挣来的房子和庄园的。

你别以为你有什么了不起。如果我去到你身边的话,我将让你看点东西,你一定会痛哭流涕,知道自己是靠了什么才这么嚣张狂妄的。如果你努力改邪归正,尊敬父亲的话,我将像帮助他人一样地帮助你,而且,不久之后,我就给你弄一家很好的店铺。

但是,如果你不照着做的话,那我就会回去好好处理你的事情,让你知道自己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让你确切地知道你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有点什么。

就说到这儿吧!如果说话上有什么欠缺,我用事实来补充好了。

最后,米开朗基罗又忍不住补充了几句:

12年来,我为意大利而在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我忍受着种种羞辱,忍受着种种艰难,我的身体被劳累损伤得十分厉害,我以性命去拼去搏,全是为了我们这个家。

而现在,我才刚开始让它重整起来一点,可你却在嘻嘻哈哈地要把我那么多年又吃了那么多苦才创下的一点基业给毁于一旦!我以基督发誓,这算不了什么!如果必要的话,我能把像这样的人打得粉身碎骨,成千上万都不在话下。因此,你学乖一些,不要把不像你那样的人给逼急了!

然后,他又给二弟弟写信说:“我在这儿生活得很苦闷,身体极度劳累。我什么朋友都没有,而我也不想有朋友……我很少有时间自由自在地吃顿饭,别再让我烦心了,因为哪怕再多一丁点儿的烦恼,我都受不了。”

最后是第三个弟弟,这个弟弟受雇于斯特罗齐家的商店,尽管米开朗基罗给了他不少的钱,他还在恬不知耻地搜刮他哥哥,而且还吹嘘自己为哥哥花费的比哥哥寄给他的还要多。

“我很想知道你的忘恩负义,”米开朗基罗写信给他说,“想知道你的钱是从哪里来的,我很想知道你知不知道你们从新圣玛丽亚银行取走了我的228杜卡托,知不知道我寄回家的另外几百个杜卡托,以及我为维持你们的生活所操的心受的苦。我很想知道你是否知道这一切!如果你还有点才智承认事实的话,你就不会说:我花了你的好多好多的钱。而且你也就不会跑我这里来用你的事烦我,却不去想一想我过去为你们所做的一切。”

最后,米开朗基罗补充说:“当一匹马在尽力奔跑时,不该再用马刺戳它,让它跑得超过它的能力所限。可你们却从不了解我,现在也不了解我。愿上帝饶恕你们!是他给了我恩泽,让我能尽力地帮助你们。但是,只有当我不在人世时,你们才会了解他。”

在这个充满忘恩负义与忌妒的环境里,在这个充满盘剥的可耻家庭和顽固敌人之间,米开朗基罗简直是苦苦地挣扎着。

可是米开朗基罗竟在这个时候,完成了西斯廷大教堂那件了不起的作品。他花费了多大的代价啊!他差点儿受不了,要抛开一切,再次逃走。他以为自己快要死了,也许他自己想死。

一切都令他焦虑不安,他的家人也对他的惶惶然加以嘲笑。他如他自己所说的,是生活在一种忧伤或者说癫狂的状态之中。

由于长年的痛苦,米开朗基罗终于对痛苦有了一种兴味,他从中找到了一种苦涩的欢乐,他甚至自豪地宣称:越是使我痛苦的就越是让我喜欢。

对于米开朗基罗来说,他感觉什么都有痛苦的源头,甚至包括爱和善行。他在诗中这样写道:我的欢乐,就是忧伤。

没有谁像米开朗基罗那样,不是为了欢乐,而是为了痛苦而生的。他所看到的只有痛苦,他在广袤的宇宙中所感到的也只有痛苦。他感觉,世界上所有的悲观失望,他甚至感觉到绝望。因此他在心里呐喊到:就是给我再大的欢乐,也比不上我小小的苦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