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数学专著
《数学原本》是一本博大精深的著作,有7000多页,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数学巨著。它涉及现代数学的各个领域,概括某些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其严谨而别具一格的方式,将数学按结构重新组织,形成了自己的新体系。内容包括集合论、代数、一般拓扑、实变函数轮、线性拓扑空间、黎曼几何、微分拓扑、调和分析、微分流形、李群等分支。1965年出到31卷,现在共有40卷。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939年,巴黎的书店里推出一本新书《数学原本(第一卷)》作者署名为尼古拉·布尔巴基,名不见经传。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很快爆发,此书并不为人知晓。但是,此书继续出版,平均每年一卷,慢慢地有了名气,只是无人知道布尔巴基究竟何许人,后来竟成了数学界的一个“谜”。
布尔巴基充满创造力,几乎每一年里,都要向世界奉献出一卷新的《数学原本》。布尔巴基的成就,恢复了法国数学历史上的光荣。但在法国数学界,数学家们却无缘一睹这位数学新星的风采。1986年,一次题为《布尔巴基的事业》的演讲,终于揭开了布尔巴基的身世之谜。原来,布尔巴基果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富有创造活力的集体。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政府把大学生全部赶上了前线,结果给法国科学事业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仅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就有2/3的学生成了这次大战的牺牲品,法国数学界出现了一代人的空缺。很明显,法国数学落伍了。1924年,一批18岁的青年来到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法国最高学府)求学,他们立志要把迄今为止的全部数学,用最新的观点,重新加以整理。这几个初出茅庐的青年人,准备用3年的时间,写出一部《数学原本》,建立起自己的体系。结果他们写了40年,至今还没有完成,但是布尔巴基学派却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
布尔巴基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谁要是超过50岁,就必须自动退出前台,让位给青年人。所以,布尔巴基就在成员的不断流动中,长久地保持着青年人的朝气,保持着创造的活力。事实上,布尔巴基并没有什么成文的组织章程,青年人只要具备有广博而扎实的数学素养,善于独立思考,都可以成为布尔巴基的正式成员。当然,他也必须经得起布尔巴基大会的特殊考验。布尔巴基大会每年举行两三次。在每次大会上,都要讨论《数学原本》的写作计划。会议大致确定出一卷书分多少章,每章写哪些专题后,就委派某个自愿者在会后去撰写初稿。初稿完成后,必须在大会上一字不漏的大声宣读,接受毫不留情的批评,它常常引起一场针锋相对的争论。等到争论平息下来,经过几年辛苦写成的稿子往往已被批得体无完肤,于是,再委派新的自愿者去撰写第二稿。从开始写作到书印出来,一卷《数学原本》一般都要这样重复五六次,谁也说不清它的作者究竟是谁。
他们积极地学习,不断地取得新的成就。从1950年到1966年,共有4位法国学者荣获菲尔兹国际数学奖,其中就有3位是布尔巴基的成员。布尔巴基的早期成员魏伊、狄多涅、嘉当等人,都已经成长为世界闻名的数学大师。也正是由于几代法国数学家长期而卓有成效的合作,布尔巴基已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